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实现人生最优解

木木 会写字的Lynn
2024-09-21


最近看了赞友@傅博推荐的《最优解人生》,有些观点比较受启发,刷新了认知。


对原先看到过的这段话也有了更多认同:我们似乎总是在追求做事的意义,甚至看场电影也要写下观后感。但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人生并不是一定要去做大家世俗认为有意义的事,意义是自己赋予的。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只要当下你是享受的就是有意义的。能获得快乐的体验感就不算虚度光阴,此刻的精神愉悦是千金难买。


俗话说:不做无用之事,何遣有涯之生?


作者引用我们耳熟能详的《伊索寓言》里那个经典的《蚂蚁和蚱蜢》的故事,引发思考:对比最后饿死的蚱蜢,蚂蚁何时能玩?如果蚂蚁把短暂的一生都用来辛勤劳作,它什么时候才能放松玩乐?同样的道理,我们该如何平衡好工作、生活?如何同时规划好生存与尽兴活着?如何花钱,才能无憾?如何拥有充实的人生?作者给出了9条准则,我觉得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和实践:


01

投资体验——幸福最大化


我们的文化总是倾向于忽视其他美德而过分强调蚂蚁的美德,即勤奋工作与延迟满足。这是民族的优良传统,也跟我们的祖辈父辈曾经历的困难岁月不无关系,这种疤痕效应影响了他们的整个人生阶段的消费观,未雨绸缪,积谷防饥,克制欲望,延迟满足,忽视人生体验,不会取悦自己,注重储蓄,为的是安享晚年,但是极端的延迟满足等于没有满足。


1

体验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你的人生就是体验的总和。《唐顿庄园》里的管家卡森说过一句充满智慧的话:“人生就是不断收集回忆的过程,最终能陪伴我们的也只有回忆了。”


获得极致人生的方式就是让人生体验的数量最大化,特别是正面体验。


2

体验的时机


趁早开始


像沃伦·巴菲特说的那样:投资要趁早,等你到了一定年纪后,再来看积累了多少。投资体验也是这样。


作者的朋友在20岁出头的时候,做了一个决定:休假三个月左右,去欧洲背包旅行。不仅要停下工作,甚至还欠下一笔负债,但是他在旅途中留下的照片、经历、回忆以及关于异域文化和认识新朋友的故事都让作者羡慕不已。终于决定30岁时也同样这样做的时候,却因为稍显年老而住不了青年旅社了,因为肩负更多责任,让长时间休假变得更加艰难。遗憾地得出一个结论:要是我早一点去该多好!


而那位朋友却一点也不后悔借了那笔钱,他说:无论花了多少钱,比起我获得的那些人生体验,我都觉得自己是捡了大便宜,你无法夺走这些体验,就算你给我再多钱,我也绝对不会跟你换。换句话说,他那趟旅行的收获是无价的。


我们并不是鼓励都要这样借钱体验,意思是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体验要趁早。(当然,其实也还有很多免费或近乎免费的体验。比如:徒步或乘坐公共交通游览探索城市、享受免费的公共资源、和朋友聊天聚会等)


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体验带来的愉悦感会呈递减趋势,这似乎跟平时被教育的延迟满足相悖。因为从增加人生充实感的角度出发,随着时间的推移,几年后哪怕你花同样的价值做同样的事情,获得的体验感可能也是打折的。


虽然一般情况下提倡延迟满足是为了以后更有能力消费,但就算把投资收益算在里面,从体验带来的情绪价值看,想要保持同样的效果也是不容易的,尤其是一些适合年轻人体验的活动,比如爬山、滑雪、远足、潜水、露营等。


容易被忽略的还有,对子女的教育和对家人的陪伴也是,不要等回头看,错过了最好的时间段。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不仅适用在投资领域,也适用在这里。


趁早进行的体验也是一种投资,不仅因为获得体验的当下,就能体会到愉悦,也是对未来的投资。当你投入时间或金钱去获得体验时,收获的将不止当下的愉悦,还会有持续不断的红利,可以称之为回忆红利。


体验之所以能产生红利,是因为我们人类拥有记忆。这是作为人很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好是坏,你日后都会重温这个体验,而且常常不止一次。


因此,每次只要你想起最初的体验,你都会从心理上、情绪上重温一次,获得一次额外的体验。


回忆带来的愉悦可能不及初始体验的万一,但是,那些回忆造就了现在的你。


比如,之前无意间发现的百度网盘弹出的"三年前的今天"提醒,随之附上的是那天的照片,他们就是通过这个功能"拿捏"你的回忆红利,引发美好的感觉,让你禁不住重温定格在照片里的那些回忆。


修电脑时、闲来无事时翻看着相册里的旧照片,一次次把自己带回到回忆里的那个瞬间,那个场景,这就是一种红利。


通过回忆,体验能持续带来充实感:日积月累,持续不断的回忆红利有时甚至能超过初始体验。不过在此之前,你首先得创造那些宝贵的经历,这是一种对回忆的投资。


分段人生


我们都会死,随着年岁渐长,我们的身体也将日渐衰弱。但是,还有一个不那么明显的事实,对于我们应该如何度过这一生同样存在重要意义,即所谓的“死亡进行式”: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死亡”无数次:十几岁的你“死”了,身为大学生的你“死”了,单身未婚的你“死”了,身为父母、子女尚小的你“死”了,诸如此类。这种“迷你死亡”无法逆转,意思是:我们一直在“前行”,从一个人生阶段进入下一个人生阶段。


一个人的一生中,过度的延迟满足及由此产生的悔恨,不会只发生一次;相反,在你人生每个阶段都可能发生:从高中时期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美好未来,只知道埋头学习而牺牲太多,错过无数青春期的快乐;到中年时期为了一次又一次的升职,只知道永不停歇地工作,而一再错过自己青春期孩子不能重来的成长。有时候,人们在机会窗口关闭前一刻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例如在自己孩子准备“离巢”时才幡然醒悟;有时候,终于醒悟却为时已晚、无可奈何,只能下定决心在下一个人生阶段再来弥补。


因此,列出自己的愿望清单,积极主动、竭尽全力地把时间当作稀缺资源对待。为自己的人生做时间分段,就是将一个清单上的体验分配到人生不同的时间段。


一般来说,利用时间分段的方法能让你意识到,有些体验在特定年龄去实现会更好一些。


因此,为了总体上增加你人生的充实感,在合适的年龄获得各种体验很重要。


注重健康投资


如何让自己人生体验更丰富,还要记得为自己的健康投资,健康状况将大大改变一个人享受各种体验的能力。因为达成了健康目标,未来很多年你都将享受到更大的充实感。好的身体不仅可以给你一个更好的退休生活,而且投资健康就是投资此后的每一项体验!


我也要借用赞友@老骥在半年总结中说的一段话:如果把个人当做一家企业,这家公司最核心的资产也就是本人的身体了。他是家庭的支柱、未来财富的源泉、父母的靠山、孩子的港湾。所以首先照顾、保养好自己的身体就是最负责任的事情。不同的生活习惯对健康长寿的影响并无准确数据,但适度的锻炼、健康的饮食、愉悦的心情、规律的作息、合理的体重,这些都属于有益健康的正确方向,属于投资中模糊的正确方向。


用金钱换取自由时间


还有一个大好机会可以让生活更加平衡,即用金钱换取自由时间,这一做法通常对钱比时间多的中年人影响最大。最经典的例子是洗衣服。每周打扫卫生要花费大量时间,大部分人都很讨厌这项家务,可是在许多地方,不用花很多钱就可以请外部的专业服务完成。


你的钱越多,就越应该使用这一策略,因为比起钱,你的时间更加稀有、更加有限。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花钱节省时间的人,无论收入多少,其生活满意度都更高。换句话说,不一定非得是富人才能享受花钱解放时间的好处。


他们发现:使用节省时间的服务能减少时间压力,减少时间压力又能改善当天的心情。这种日复一日的情绪提升就能提高总体的生活满意度。


那么在尽可能获得更多人生体验,最大化幸福的同时,如何减少浪费呢?


02

死前归零——浪费最小化


第一次看到这个观点的时候确实挺震惊的,作者认为:如果你人生花了太多太多时间赚钱,但是死前未能花完,那么,你就是白白浪费了太多宝贵的生命,这些逝去的时光绝无可能再找回来。如果你死前还有100万没花完,那就是有价值100万的体验没有享受到;如果有5万没花完,那就是有价值5万的体验你没有享受到。无论剩多少,都不是你人生的最优解。


你的收入都是用消耗自己的生命能量换来的,如果死前没有花光所有钱,就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能量。


因此,对作者来说,想要死前归零理所当然。这里并不是说还没死就花得一分不剩,这会让你捉襟见肘,而是要尽可能少剩一点,因为剩下来的钱都是你花了时间和精力赚来的。


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兰科.莫迪利安尼就曾提出所谓的"生命周期假说"。此假说关注的是,人们在一生中如何管理自己的支出与储蓄,才能做到“钱尽其用”。他提出,要在你的人生历程中钱尽其用,就得“身逝之日,财富用尽”。


按照莫迪利安尼的观点,一个理性人将尽可能按自己的“最大年龄”分配自己一生的财富。


很多人观念中都认为年轻时努力赚钱,等年老退休后开始享受生活,但问题是,到时候可能受身体条件,健康状况等因素影响,不是所有活动都能体验。


退休规划专家用专门的术语描述这种消费模式:“活力之年”(go-go years)、“慢活之年”(slow go years)和“失活之年”(no-go years)。因此事实表明,大多数人退休后的支出是小于养老金等收入的,所以到时候你的体验支出永远赶不上你的财富收入,财富会越积越多。如果用不完,那就意味着你浪费的生命能量变得更多了。


可能很多人会反驳,用不完的留给孩子不是很好吗?确实如此,我们出于对孩子的爱,总是想着能尽可能多留财富给孩子,那个"死前归零"的疯狂想法太不负责任了,但请不要激动,你可能对这个想法有所误解。


传统意义上,我们都认为,父母死后,遗产自然而然给到孩子,但这其实存在一个不确定性,你无法预料自己的生命何时结束,所以这将是在一个随机的时间给出的一个随机的数字。


是否可以这样安排:早一点,留足自己需要的部分后,在钱能发挥最大作用的时候交给子女,一旦交给他,子女就可以用它换取任何能让生活变得更好的东西,一般认为,26-35岁比较合适。


有人也许又有质疑:过早给子女,也许子女还不能更好地处理这样的大额财富,挥霍了,浪费了,怎么办?那就可以采用一些风险隔离手段,比如:家族信托、保险产品、不能随时动用的股票账户、遗嘱等,如果能力配得上财富就可以直接给钱,如果暂时不可以,那就增加防火墙。统计数字表明,如果当你自然离世时,财富作为遗产给到孩子时,大多数已经过了他最需要钱的时候,那你给的钱意义就打折了,就不能发挥最大功效了。


总之,从你把钱给出的那一刻起,你已经跟这些财富没有关系了,剩余的部分是你需要考虑如何在死前归零,发挥最大功效的部分,如何让自己的人生实现最优解。


其实这样看,死前归零可以确保你落实自己的好意,反而是一种考虑周到的方法,同时体现了严肃、认真及替他人着想。


作者的论述也许可以让我们反思标准的、传统的生活方式:找一份好工作,无穷无尽的辛勤工作,然后六七十岁时退休,最后消磨完所谓的“黄金年华”。


试问:我们为什么要等到身体状况和生命能量开始衰退的时候呢?与其一门心思想着多存点钱——很可能这辈子都花不完的钱,不如现在就开始淋漓尽致地生活:去创造难忘的人生体验,在钱能发挥最大效用的时候把钱交给子女。这才是人生正道。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会写字的Lynn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