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说说那些写字儿的“百年巨匠”(修正版)

2017-10-14 张子昊 且书且言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颜回

       2005年6月30日,北京,启功先生溘然长逝。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启先生的逝世也标志着“文人书法”的结束。于右任、沈尹默、林散之、沙孟海、赵朴初、启功各位先生莫不是学富五车、金声玉振。由此文来一一回顾诸位先生的“笔墨人生”

名家

于右任

于右任生于陕西三原,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原名伯循,字诱人,后改“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是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一生亲历了清朝败亡、民国创立、军阀林立、败退台湾等重大历史事件。还曾参与创办了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亦曾任复旦大学、私立南通大学校董。于右任精书法,早在20年代便有“北于南郑”之称,“南郑”指郑孝胥。尤擅草书,首创“标准草书”,被誉为“当代草圣”。于右任1932在上海创办标准草书社,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整理、研究与推广草书,整理成系统的草书代表符号,集字编成《标准草书千字文》,影响深远。著作《右任诗存》、《右任文存》、《右任墨存》、《标准草书》等。


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不得大陆,不能回乡,大陆乎,何日光复?

当代书法家中,当推监察院长于右任的人品、书品为最好模范,于院长获有今日的地位,也半赖于其书法的成名

                    ----林语堂

名家

沈尹默

沈尹默,原名君默。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和校长、辅仁大学教授。

沈尹默先生早年二度游学日本,归国后先后在北大、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同办《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的得力战士。

1925年,在“女师大风潮”中,沈尹默先生与鲁迅先生、钱玄同先生等人联名发表宣言,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后经蔡元培、李石曾二位先生推荐,出任河北教育厅厅长,北平大学校长等职。1932年,由于不满政府遏制学生运动、开除学生,毅然辞职。抗战开始,应监察院院长于右任之邀,去重庆任监察院委员,曾弹劾孔祥熙未遂,不满政府之腐败,胜利后即辞职,卜居上海,以卖字为生,自甘清贫,足以见沈先生高风亮节。

沈尹默先生以“二王”体系为本体,又具有当代性创新的妍美流畅的经典书风。他强调“妍美”使得筋和骨都内擫在他流畅的用笔当中,不是有意的把字写得粗发乱服筋骨外露一览无余,而是蕴藏在行笔的风神爽朗之中,深蕴中国文化的“绵中藏针”书卷气审美精神。

台湾大学教授傅申先生在《民初帖学书家沈尹默》一文中,有“楷书中我认为适合他书写的,还是细笔的楮楷,真是清隽秀朗,风度翩翩,在赵孟頫后,难得一睹。”

已故中国美术学院陆维钊教授评沈尹默书法时,云:“沈书之境界、趣味、笔法,写到宋代,一般人只能上追清代,写到明代,已为数不多。”


名家

林散之

林散之,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生于江苏南京市江浦县(今南京市浦口区),诗人、书画家,  。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一举成名,其书法作品《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赵朴初、启功等称之诗、书、画“当代三绝”,被誉为“草圣”,林散之草书被称之为“林体”。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为其出大名很晚,数十年寒灯苦学,滋养了其书之气、韵、意、趣,使之能上达超凡的极高境界,对现代中国书法艺术事业的贡献,可谓“功莫大焉”。





启功先生:老人之诗,胸罗子史,眼寓山川,是曾读万卷书,而行万里路者,发于笔下,浩浩然,随 意所之。无雕章琢句之心,有得心应手之乐。

江泽民:炉火纯青,登峰造极。

赵朴初诗赞之:万里行程万卷书,精思博学复奚如?蚕丝蜂蜜诚良喻,岁月功深化境初。

傅雷:林老大作笔苍墨润,深得宋元神韵,在宾翁高足中实为仅见。

名家

沙孟海

沙孟海,二十世纪书坛泰斗。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曾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浙江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社长、西泠书画院院长、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沙孟海出身于书香世,早年曾研习篆刻。曾就读于慈溪锦堂学校,毕业于浙东第四师范学校。1922年,沙孟海到上海担任家庭教师期间,有幸接触令他十分仰慕的康有为、吴昌硕等大师,对以后沙孟海的书法和篆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25年他任教商务印书馆图文函授社,其间,从冯君木,陈屺怀学古文学,使他学艺大进。章太炎主办的《华国月刊》,多次刊载他的金石文字。其书法远宗汉魏,近取宋明,于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苏轼、黄庭坚诸家,用力最勤,且能化古融今,形成自己;独特书风。兼擅篆、隶、行、草、楷诸书,所作榜书大字,雄浑刚健,气势磅礴。沙氏学问渊博,于语言文字、文史、考古、书法、篆刻等均深有研究。


虚和秀整,饶有书卷清气。蕙风绝赏会之,谓神似陈秋堂,信然。

---------吴昌硕评其印

名家

赵朴初

赵朴初,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卓越的佛教领袖、杰出的书法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毕业于东吴大学(现台湾东吴大学、江苏苏州大学)。

赵朴初先生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始人之一。1945年12月30日,赵朴初与马叙伦、王绍鳌、林汉达、周建人、雷洁琼等在上海成立以“发扬民主精神,推进中国民主政治之实现”为宗旨的政党——中国民主促进会。是中国民主促进会德高望重的卓越领导人。一以贯之的拥护社会主义事业。

他一生经历颇丰,1936年后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曾任上海慈联会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常委,负责收容工作,动员、组织青壮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参加宪政促进运动。

赵朴初先生还是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在国内外宗教界有着广泛的影响,深受广大佛教徒和信教群众的尊敬和爱戴。他佛学造诣极深,《佛教常识答问》等着述深受佛教界推崇,多次再版,流传广泛。

季羡林先生曾谈到:“提到赵朴老,我真是早已久仰久仰了。他是著名的身体力行的佛教居士,中国佛协的领导人,造诣高深的佛学理论家;他又是蜚声书坛的书法家;他还是有悠久革命经历的国务活动家。赵朴老真正是口碑载道,誉满中外,成为人们景仰的对象。可就是这样一位名人,一位大人物,却丝毫没有名人的架子,大人物的派头,同他一接触,就会被他那慈祥的笑容所感动,使人们如坐春风,如沐春雨,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幸福。” 

启功先生则高度评价道:“朴翁擅八法,千古人好李泰和、苏子瞻书,每日临池,未曾或辍,乃知八法功深,至无怪乎书韵语之罕得传为家宝者矣。”

名家

启功

启功,字元白,也作元伯。生前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央文史馆馆长。也曾任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顾问、西泠印社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是著名的教师、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诗人。旁涉书画,亦以书画闻名于世。

启先生幼年家道中落,长辈相继去世,与母亲、爹爹(姑姑,满族习俗)相依为命。启功先生少时酷爱作画,渐长声明,时有求画者。后来族内一长辈求得其画却又不让先生在其上落款,先生顿感受辱,此后便于书道用功颇深。后来经傅增湘先生引荐,得受业于陈垣先生门下,研习学术。尔后以文史为专业,金声玉振、著作等身。并在其后几乎贯穿一生的教学生涯中兢兢业业。

仁者谦光。启先生为人宅心仁厚。有一个文革中没少难为启先生的学生在文革结束之后满怀愧疚地去向启先生请教。但启先生并没有对他抱有任何成见,还以“诸葛马谡”一说尽释前嫌。启先生去琉璃厂的时候看到商贩售卖自己的假字,不仅没有当面戳穿,反而笑道:“比我写得好。”而对于那些求字的人,启先生也尽力而为。

但作为一位“文人”,启先生自有风骨在。传有一空军领导的秘书打电话想请先生为其题字,启先生问:“我不写你们会派飞机来轰炸吗?”对方惊道:“当然不会了!”先生说:“那我就不写了。”

启先生与“恩师”陈垣“先生情深义重。在1992年,启先生出售字画得200余万元,设立”励耘奖学金“,延绵恩师教泽,弘扬陈垣先生热爱祖国、励精图治、勤奋耕耘的精神,鼓励青年教师和学生继承和发扬北京师范大学的优良传统和学风。

在北师大本科生毕业之时,启先生曾寄语:“入学初识门庭,毕业非同学成;涉世或始今日,立身却在生平。“随口道来,却足见师者仁心和深厚学识。

启功先生书北师大校训

启功先生为北师大出版社题字


启功先生为第一届教师节所做《山涧竹石图》

启功先生为第一节教师节所作《苍松新箨图》

自撰墓志铭

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
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
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
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
六十六,并不寿。八宝山,渐相凑。
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长按指纹

识别二维码

即可关注

                      中财书法17级感谢您的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