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家长到底该不该逼孩子一把?
阅读本文之前,请您先点击上面蓝字“追梦教师袁建国”,再点击“关注”,并介绍您亲朋好友和同事。这样,每天我们都会收到撞击灵魂的精神盛宴,得到高境界的精神陪伴,在幸福快乐之中享受每一天。
家长到底该不该逼孩子一把?
家长到底该不该逼孩子一把?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让许多家长朋友也摸不着头脑了。那到底该怎么办呢?请听我慢慢道来。
01不应该逼孩子?最近阅读朱永通老师的《教育的细节》,书中转述了陈之藩先生的散文《熊》中的一个小故事,内容是这样的:陈先生小时候放暑假,父亲就让他背唐诗,若背不过来,父亲就怒目相斥,甚至拳脚相加,一顿大打。一个暑假,几乎天天如此,而个个暑假又是如此,所以陈先生说这不只是一种负担,也是一种痛苦。直到有一天祖母向全家闲谈时,讲了一个东北人熊的故事,彻底改变了父亲的教育方式。祖母说,熊最爱吃蜜,而野蜂的蜜,多是藏在树窟窿里。大熊白天先到森林里寻找大树窟窿,一尝,是甜的,便断定是蜜,然后回“家”把小熊一个个运来,让小熊吃。待小熊吃饱,再一个个运回去。小熊吃蜜时,大熊四处张望,保卫小熊。若有人靠近,大熊会打死、咬死或压死来人。东北的农夫想出一个主意,把藏在大树窟窿里的蜜挖走,换上大粪。大熊再带小熊来吃,小熊一尝,即不吃。大熊就打小熊,强迫他吃;小熊还是不吃,大熊气急败坏,大打出手,直到把小熊拍死、扯烂。等到把小熊一个个扯烂后,大熊自己一尝,不是蜜。大熊坐下来,把小熊们的尸骨往一处堆砌,好像重新堆砌在一起,小熊还会活过来。这时候,大熊的哭声响彻整个森林。陈先生说,父亲听完了这个故事并没有说什么,但此后他再也没有因背不出唐诗而挨打了。显然,陈先生的父亲是受到了故事的影响:像熊一样逼孩子,即便是把孩子打死,又能怎样呢? 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上世纪初,当时还是“棍棒底下出孝子”比较盛行的时期。时至今日,随着西方教育思想的涌入,尊重孩子、快乐学习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持“不能逼孩子”的人应该是越来越多了。加之偶有网络爆出某地某人因逼孩子如何如何致使惨剧发生报道,“逼孩子”更成了许多家长的禁忌。 02应该逼孩子一把?给家长讲座,我多次讲到美国的“虎妈”蔡美儿。2011年,她出版的一部自传式作品《虎妈战歌》一夜之间火遍了全美,该书连续数月位居美国畅销书榜首,吸引了几十家外媒的跟踪报道;“虎妈”本人还登上了《时代》杂志封面,引得无数专家为她的教育模式争论不休。虎妈到底“虎”到什么程度呢?她有两个女儿,有一次她们为妈妈准备了生日贺卡,蔡美儿只看了一眼就把它扔掉,原因是贺卡做得太糟糕。大女儿Sophia在一次数学竞赛中拿了第二,蔡美儿非但没有表扬,还逼着孩子每天晚上做2000道数学题,直到在竞赛中夺回第一。小女儿Lulu练琴的时候,被要求从傍晚一直弹到深夜,这期间不准喝水吃饭,不准上厕所。每当Lulu大哭大闹,甚至将乐谱撕得粉碎,蔡美儿会淡定地将乐谱粘好,然后将Lulu最喜欢的玩具拖到她面前进行威胁:“如果明天还是弹不好,这些玩具我会一个一个捐掉。”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Lulu才不过7岁。……她许多残酷的做法,甚至让不少习惯于管束孩子的中国父母看到后也深觉汗颜,更不用提美国父母。 其实,“逼孩子”是许多家长的选择,也是许多学校的选择。不愿吃苦是人的天性,大人尚且如此,何况是孩子呢?如果事事依随孩子,他们怎么能够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呢?有时候可能会有“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但是你有这个资本吗?更何况,当孩子长大成人,一无所长,会不会埋怨家长呢?答案是肯定的。
《家有儿女》,是中国大陆拍摄的一部关于少儿题材的情景轻喜剧,相信很多家长朋友都看过。这是一部很经典的家庭教育片,里面有一段母子对话至今令我印象深刻。刘星和小雨怪妈妈刘梅小时候没给自己报兴趣班,刘梅委屈地说:“小时候给你报这班那班,想让你学,你自己不学啊!”刘星说:“我不愿意学,你就不让我学啦!那时候我还小,我还不懂事,难道你也不懂事吗?您就应该从小培养我、教育我,从小您就逼着我学呀……”刘梅瞬间哑口无言。 郎朗的案例恰恰相反。郎朗在回忆自己的成功之路时曾说:“兴趣是练出来的。谢谢爸爸逼我练琴。” 看来,有时候,不逼孩子一把还是不行的。 03到底该如何“逼孩子”?笔者也认为应该“逼孩子”,问题的关键是,到底应该如何“逼孩子”。方法正确,孩子既能学有所长,又能健康成长;反之,则是有害无益的。该如何逼孩子呢?
首先,应该在正确的事情上“逼孩子”。有的家长为了发展孩子特长,总是让孩子跟张三比音乐,跟李四比绘画,跟王五比体育,跟马六比学习成绩,比不过就恶补,不顾孩子的兴趣与基础条件,周末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弄的孩子疲惫不堪,这就是一种不理智的做法。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有的孩子的使命是用小草的绿色装点大地,您非要让她长成大树,这怎么可能呢?所以在给孩子报班之前,一定要考虑自己的选择是不是正确,是不是适合孩子。不适合孩子的选择,越是逼孩子,最终的效果会越差。 其次,应该充分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心理学上有“跳一跳摘果子”的理论,意思是不要对孩子提过高的要求,所提的要求应该是孩子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揠苗助长的故事大家肯定都知道,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不顾孩子的承受能力,不但达不到家长预想的效果,甚至会走向相反的方向。前边提到的因家长逼孩子造成的惨剧,其实就是家长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承受能力。 第三,要讲究方法,张弛有度。樊登在解说《幸福的方法》一书时曾说学生的学习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溺水模式,一种是恋爱模式。溺水模式指学习过程是忍耐的,希望及早从痛苦中解脱,但最后还是不断溺水。恋爱模式是把学习的过程当作约会的前奏,当找到追求的答案时,会感到真正的快乐。所以家长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让孩子进入“恋爱模式”,引领孩子理解当前所做事情的价值,不断让孩子体验其中的愉悦。其实虎妈蔡美儿也不是一“虎”到底的,她也不是从来不给孩子基本的自由。比如在得知Lulu确实不喜欢练琴而喜欢网球后,“虎妈”做出了让步,让女儿尽情接受网球训练。而且现实中的蔡美儿“宽严并济”,虽然在学业和练琴上步步紧逼,但时常会带孩子出去旅游,而且她善于讲笑话,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幽默感。她的两个女儿也都成了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女”,而且对母亲充满了感激和爱意。==============================
END
你若喜欢,点个好看
长
按
解
锁
关注我们
获得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