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教学设计应做到“两个有效”——备课杂谈之二十七
阅读本文之前,请您先点击上面蓝字“追梦教师袁建国”,再点击“关注”,并介绍您亲朋好友和同事。这样,每天我们都会收到撞击灵魂的精神盛宴,得到高境界的精神陪伴,在幸福快乐之中享受每一天。
图片来自网络
教学设计应做到“两个有效”
——备课杂谈之二十七
(2021140)
袁建国
新教育实验的理想课堂,从理论到实践都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先说一说“过程有效”问题。 2004年,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新教育实验明确提出了理想课堂的六个维度,简称“六度”,即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和延展度。每个维度的后面,都隐含着一个理想课堂的关键词,它们之间具有相互依存、不可替代的密切关系,对应如下: 参与度对应的是“主体”; 亲和度对应的是“情感”; 自由度对应的是“生态”; 整合度对应的是“知识”;
练习度对应的是“实践”; 延展度对应的是“生活、生命”。 这些“关键词”,为我们提供了评价教学过程是否有效的主要项目,即备课的时候必须在“六度”上着力,方能使课堂“有效”。 一是参与度,教师的教学设计要着眼于学生能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有效参与。如何提高参与度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理念上,必须突出学生主体。教师退出讲台,学生才能登上讲台;教师霸占讲台,学生就没有参与的机会。 2.内容上,必须挖掘知识的内在魅力,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3.方法上,必须注重激发学生、吸引学生、调动学生,使学生乐于参与,积极参与。 二是亲和度。在教态上,教师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尊重同学,尊重反对意见,创设安全课堂、和谐课堂,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从语言、情感到智慧的交流愉快而顺畅。 亲和度与参与度紧密相关。教师的亲和度高,学生的参与度就高;反之,则学生的参与度就低。
三是自由度,即在学习方式上教师不要统得太死,限制学生的自由,不给学生选择的权利。学生有了这样的“自由”,气氛才可以活跃,思维才能够碰撞。 提高自由度,首先需要教师提高亲和度;有了亲和度和自由度,便有了学生的参与度。 四是整合度,即教师备课时要整体把握学科知识体系,而不是教给学生一些碎片化的知识。这需要教师熟悉课程标准和教材体系,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将知识的前后联系有效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进行建构;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实际运用的机设计,给学生实际运用的机会。 五是练习度,即学习新知之后,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练习。所谓“充分”,首先是时间上的保证,不能蜻蜓点水,不能一带而过;其次是形式上的多样,争取调动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深入体验,使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能动感官;最后是措施上的保障,必须有反馈,有纠错,必须暴露问题,解决问题。
六是延伸度,即在知识整合、学生习得的基础上,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延伸,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生命联系起来。 这一点昨天已经介绍过了,不再赘述。
再说一说“结果有效”问题。
写到这里不得不多说一句,课堂教学中,真的有许多许多的老师在教学结果上或者没有任何评价,或者评价非常低效。
不信?我们的课堂结果是否有效,效率多高,问一问自己就知道了。 问什么?就问这样几个问题: (1)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哪些学生全部达成? (2)哪些学生的哪个目标没有达成?原因是什么? (3)如何使其达成? (4)最后达成了吗? 这几个问题,我曾写进《高效课堂的“四个知道”》一文,发表在《山东教育报》上。 如果您能明确回答以上几个问题,说明您注重“结果”了;如果目标的达成率非常高,说明这节课的“结果”非常好。
如果您想实现“结果有效”,须在备课的时候进行有效设计。我提倡老师们在备课、上课和下课后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 (1)这节课我让学生学什么? (2)怎样让学生学会? (3)学生学会了吗?(其内容应该包括:知识学会了吗?能力提高了吗?兴趣激发了吗?) 第一个问题是目标问题。 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材内容,联系学生实际,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只是教师自己制定出来了就万事大吉了,还应该让学生人人清楚。学习是学生的事情,学生不知道目标是啥,如何学习?这就好比走路,知道目标和方向,能够避免走一些弯路。
第二个问题是方法问题。 这一点,我们在前文“过程有效”中已做过介绍,不再多言。 第三个问题是效率问题。 上课快要结束的时候,教师必须能够清晰地回答前文提到这四个问题,想方设法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这便是“结果有效”了。
更多教师备课精彩内容,
欢迎参与好老师学院系列课学习
——《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做好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