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培东《走一步,再走一步》(七上14课)教学流程及评析(附教学实录)
肖培东老师
肖培东《走一步,再走一步》(七上14课)
教学流程及评析
一、关注“阅读提示”,明确学习方法
师:这篇课文,编教材的老师希望我们怎样学习它?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学法: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标志事件发展和描写我的不同阶段心理活动的语句,试着复述这个故事。
【评析】
自读课文如何教?许多老师仍然存在着困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误区。比如把自读课文当成教读课文、略读课文、课外读物等等。其实关于自读课文的教法,除了“教师用书”上有相关介绍外,“预习提示”也提供了一些重要信息。肖老师一上课便将学生的目光引向“预习提示”,将本课的学习方法和内容重点呈现出来,实际上也是在教给学生一种读书方法。
另外,不得不佩服肖老师的临场应变能力——一场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一下子被睿智的肖老师抓到,并成为本课的一种资源。
二、以冒险为例,学习复述
1.师:预习提示提示我们,这件事情的过程是怎样的?
生:冒险、遇险、脱险。
2.默读“冒险”部分,然后拿笔画出标志事件发展的语句。
学生默读后展示,教师适时点拨引领:
(1)什么叫事情发展?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2)聚焦三个句子,分析其相同点,明确什么才是标志事件发展的语句
①一个酷热的七月天。
②然后他们出发了。
③我们穿过公园,进入树林,最后来到一块空地上。
相同点:都有表示时间的词。一个事件完整的过程,其实就是时间的推进过程。哪个时间点做哪个事,哪个时间点发生什么事情等。
引领:“公园、树林”等词语,表面上看过去是空间转换,其实也是有一个时间推进的过程。
结论:表示事件发展的标志性的语句,就是表示时间推进、地点转换的句子。但是,这些词句有时候是显性的,有时候却是是隐性的。
3.根据这三句话来复述故事
教师归纳并引领:只讲这三句话,别人不一定明白。复述故事,过程清楚,适当地将一些关键细节加进去才好。
【评析】
“教材无非是例子。”肖老师这节课恰到好处地体现了这种理念。“预习提示”上要求“勾画出文中标志事件发展的句子”,但,什么是“事件发展”?学生并不清楚。于是,肖老师以“冒险”为例,引领学生归纳出方法,解决了学生的困惑。
肖老师的课,紧贴文本,问题简洁,注重归纳,循循善诱,语言娓娓道来,课堂自然流畅,如行云流水一般,听起来非常舒服。这是肖老师的“硬功”。
三、学以致用,复述遇险部分
1.默读后半部分,继续画出表示事件发展的语句。
生默读后展示,教师提醒学生要突出表示时间推移和地点转换。
2.以这些句子为框架自由复述这个故事后,进行展示,师生评价。
教师归纳:复述故事,语速语调要合理,要让别人愿意听;要抓住标志事件发展的语句,让别人听得清楚事情的过程。
【评析】
本部分紧承上一部分,对刚刚学到的方法立即进行运用,课堂效果非常好。
本来,自读课文与教读课文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教法”,一个是“用法”,运用是最好的学习,当堂运用的效果就更好了。
四、借助旁批,学习心理描写
1.过渡:大家再想,我们这样复述,与原文相比自然还有欠缺,不够生动,大家考虑一下,胜在什么地方呢?(生:精彩的心理描写)
2.自读课文,常常会有批注帮助你学习。找出有“心理描写”这四个字旁批的原文,读出人物心理。
生找出来,读“批注”,再读原文,教师进行指导:突出“太”“更”等字,抓住动词,读出“害怕”,并且反复进行练习。
3.教师进一步拓展:刚才我们读的是直接心理描写——“我想”。有没有其他的不是通过“我想”,也是在表现人物的心理的?(写外在的行为表现,实际在写心理状态)
生画出,并读课文,教师进行朗读指导:抓住动词,读出“害怕”。
4.再次拓展:这篇课文还有没有写别的也能表现出心理状态的?
生读课文,思考后回答(读出例句,用上课文旁批的句式:写某某,实际在写心理状态。):
(1)写语言,实际在写心理状态。(含标点符号)
(2)写环境描写,实际在写心理状态。
教师即时进行朗读指导。
【评析】
肖老师对朗读有着异乎寻常的重视,即便是自读课文,他的这一特点也总是不自觉地表现出来。本部分,肖老师围绕“心理描写”,设计了大量的朗读任务,伴随着教师与学生琅琅的读书声,教学层层推进,层层深入,直达文本的最深处。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肖老师的课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确实是“其功至伟”。
五、哲理探究——“我们”都可以提醒自己
1.由最后一段“我提醒自己”,引出“文章当中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件事提醒自己”。
2.如果你是爸爸,你会怎样提醒自己?
学生回答,师生模拟对话,聚焦到“要吃晚饭了”和标点符号,体现出“爸爸”的睿智。
3.如果你是妈妈、小伙伴、杰里,你会怎样提醒自己?
归纳:学这篇文章,受教育的不仅仅是作者自己,希望同学们可以从各个人物身上获得启迪。
4.再读最后一段,重温“我”对自己的提醒。
提示:如果再复述课文,要把这个道理附在最后,这样人家不仅能听到内容还能懂得道理。
课堂实录
来源:正道语文 中学语文同步教学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