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崧舟《十六年前的回忆》(六下11课)课堂实录及讲座《语文要素与难文浅教》

更多语文名师精彩课例,请点击阅读
小学语文名师课例第一辑(视频、实录、设计238节)
初中语文名师课例第一辑(视频、实录、设计66节)

小语各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小语各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小语各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王崧舟《十六年前的回忆》(六下11课)

课堂实录及讲座


一、引入课题:

1. 今天一起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要求读得干净,强调“回忆”,画三角。

2. 回忆谁?(李大钊)

3. 请把李大钊的名字端端正正写在课题旁边。(板书)

4. 谁回忆?(李星华)请把李星华的名字写在课题旁边。

5. 梳理李大钊和李秋华的关系。(父女)

6. 请用一句话汇报你了解到的李大钊。

7. 出示资料: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怎么评价李大钊:

毛泽东:李大钊同志是我真正的老师。

江泽民:把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献给了党的事业。

胡锦涛:为共产主义事业在中国的胜利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贵气节和浩然正气。

……

8. 为什么党的几代领导人都会这样评价李大钊呢?再读课题,画上不同的符号指导朗读。

9.十六年前是哪一年(1927年),回忆是那一年(1943年)

从1927年到1943年总过十六年。1927年,发生过哪些重要事件?(秋收起义,创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蒋介石发生反革命事件。)(打响反革命战争第一枪)(大肆屠杀工会人员)(国共合作第一次失败)。

革命史上最血腥的一年,也是中国革命的第一年。 

二、梳理结构,把握内容。

整整十六年,十六年前的回忆是记不清的,对于李星华来说,是模糊吗?是什么?(无法抹灭、历历在目、印象深刻)

对,李星华对十六年前的事情,有清晰的回忆。

1. 快速扫描课文,找出时间节点,填写在第一张表格里。

用课文当中的现成的时间词。请从真正的回忆开始,寻找时间词。

2. 交流。

第一个时间节点:那年春天。那年指的是哪一年?(1927年),从哪个自然段开始?(2——)

第二个时间点:4月6日。从哪个自然段开始?(8——)

第三个时间点:十几天过去了。在哪个自然段?(19——)

最后一个时间点:28日。是哪一年哪一月?(1943年4月)在哪个自然段?(30——)

3. 每一个时间节点,都有一些关键事件,给李星华清晰的记忆。请用李大钊开头,梳理这几个关键事件。

4. 交流。

那年春天,李大钊怎么样?(烧掉文件、书籍;早出晚归,不离开北平)

梳理:那年春天形势已经非常严峻。面对严峻的形势,李大钊选择的是离开还是坚守?

4月6日,李大钊怎么了?(被捕)。

十几天过去了,李大钊怎么了?(被审)

4月28日,李大钊怎么了?(被害)

有错的孩子,马上改。

三、   抓住“反常表现”,体会人物形象

1.梳理四个关键事件,体会这些都是李星华十六年前的回忆,她回忆的,不仅仅是这些事例,还有李大钊的言行、外貌、神态。快速扫描,勾画这些言行、神态、外貌的语句。

2.交流:

老师相机梳理:说过的话语,含糊的回答、父亲的神态、父亲的穿着、所有的细节,都历历在目,仿佛在昨天。

3.为什么过了十六年,对这些关键事件、对父亲的言行都如此清晰呢?那是因为那一年,李大钊有许多的反常表现。

4.解释“反常表现”。

5.1927年的李大钊有太多的反常表现。出示学习提示:

李大钊身上有哪些反常表现,默读课文,勾画词语,老师巡视,简单评价。

交流:

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神态描写)

(1)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父亲一向是慈祥的?

(2)和慈祥反常的词语是?含糊

(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常?你体会到什么?(对孩子的爱多么体贴、多么细腻。作为革命者的李大钊,有怎样的精神。高度负责、大无畏精神)

(4)再读语段。

(5)小结,这一反常的神态,给李星华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学习第二处反常表现(语言):

(1)出示语段。

(2)分角色读,边读边体会反常言行。

(3)你从哪儿看出了反常?(枪声、躲,说明情况危险,)

(4)情景朗读,读好“啪啪”的枪声。

(5)纷乱的喊叫从哪里来?(敌人、惊慌的人群。)

(6)敌人可能喊些什么?

情景还原,让学生体会形势的严峻、情况的危急。

(7)这时候李星华可能有些什么反应?

(8)李大钊有怎样的反应?体会李大钊没有一点点紧张、恐惧、害怕。体会他的“反常”。

(9)在这一次反常的言行当中,你看到作为父亲的李大钊心中装着的是谁?(女儿,用行为安慰女儿不要害怕、惊慌)作为革命者的李大钊有怎样的品质?临危不惧、从容淡定)

(10)角色朗读。

(11)这就是第二个时间节点,我们发现李大钊的反常言行。

三、学习第三个反常事件。(反常外貌)

(1)指名交流。

(2)出示语段。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平静而慈祥的脸。

(3)齐读。

(4)十几天之后看到父亲这个样子,难道没有什么要问的吗?(为什么没戴眼镜,头发为什么乱蓬蓬的?为什么十多天还穿着那件棉袍?)

(5)补充资料。22天里,李大钊受到了非人的折磨。

(6)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法庭上的父亲没有戴眼镜,父亲的头发为什么乱蓬蓬的吗?这时候,父亲的脸应该是什么样的?(疲倦、憔悴、无精打采)

(7)在法庭上见到父亲的面容却是怎样的:

师生合作读,圈出“平静而慈祥”。

(8)体会到作为父亲的李大钊,心里有着什么?(妻子、女儿)

作为革命者的李大钊的身上有着什么?)(忠诚、无畏……)

作为父亲的李大钊的柔情,作为革命者对李大钊的精神。 

四、抓住“文眼”,升华情感

1. 反常言行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力量在支撑着李大钊?

后来李星华知道——(出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种力量就是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2. 出示句子。反复吟读。

3. 反复吟读体会李大钊内心对革命的信心和信念。

4. 抓住“望了望”,在望了望前面加一个形容词,体会父亲的深情、不舍、心疼,体会作为父亲的柔情。

5. 读写结合,写分别时候的心里话。拿起笔,一大组走进李大钊世界,二三组走进李星华世界,说说心理话(学生配乐写,老师巡视打星号)。

6. 交流(配乐对白)。 

五、   拓展资料,传承精神

1.实际上,李大钊就这样永远地走了。当我读到第一自然段的时候,真的不知道为什么终生难忘。现在我们知道了。那一天,我们的亲人永远地走了。那一天深刻的记得那一天,那一天,将和他们的生命永远的连接在一起。

2.作者仅仅是希望我们记住那一天吗?他更希望我们记住什么?——李大钊身上为革命事业舍身忘死的革命精神。

3.拓展资料,感受精神传承。

这样的精神不仅体现在李大钊身上,还体现在——

配乐出示:红四团、刘胡兰、董存瑞、邓稼先、人民子弟兵、钟南山等图片,老师边做简单介绍。讲完故事,就反复重读李星华顿悟的那句话。

4.回到最后一段,深化“伟大的革命力量”,体会革命力量的传承与发扬。播种革命的种子。

5.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清晰的回忆,是不朽的精神。因为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这样的精神(出示:人生自古谁无死人,留取丹心照汗青。)下课! 


讲座:语文要素与难文浅教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星华回忆自己的父亲在英勇就义之前的那段时间的事情。从文体角度来说,属于典型的回忆录,属于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人文主题是志向与心愿。语文要素有两条,一是关注人物言行神态、外貌,体会人物品质,这是第一要素。第二条查阅资料把握人物品质,这是辅助资料。两条语文要素是有关联的,查阅资料有利于很好地把握人物品质。这样的语文要素和这样的课文在一起,是有难度的。
教学难度在哪里?从语文要素的角度来看,判断课文的难度是跟之前确定的尺度和标准是有关系的,参照的标准是语文要素和联系学情。 
六年级的孩子,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人物背景的感知。1927年的事情距今跨度近百年,将近过了五代人。时间跨度大,学生要去感受1927年的的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是有相关的难度的。虽然可以查阅资料,只能在信息的角度有所了解,但是很难有深刻的感受。1927年的中国是什么状况,当时的社会、当时的北京,李大钊当时对社会的感触是什么,学生理解难度很大。
2. 人物形象的把握。这是一篇回忆录,作者和李大钊的关系特殊。回忆李大钊,是有两重身份。作为父亲的李大钊,这个人物形象相对来说还比较容易把握。而作为革命者对李大钊,这个人物形象的把握,要通过具体的外貌,具体的言行、具体的神态来把握,那是相当抽象的,几乎是一个神坛上人物形象,高、大、全。
3. 人物品质的体会。形象还是比较感性的,更难的是人物品质的体会,尤其是作为一个革命者的人物品质,忠诚党的事业、视死如归,愿意为了党的革命事业献出生命。这样的品质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难度大。
4. 人物精神的传承。李大钊身上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要传承下来,尤其要传承到现在,难度更大。传承,不是道德的说教,不是概念的灌输,要让学生有所触动,在此基础上,产生认同,甚至有去传承和发扬的意愿,是有很大难度的。 
难文浅教,不是肤浅,而是深入浅出。就是围绕语文要素,针对学生学习时可能遇到的四大难点,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案,使我们选择的支架,能够进入认知情感生命的的最近发展区。
结合课文,谈谈选择的策略和设计的支架。
1. 删繁就简,集中目标。目标确立非常重要,目标太多,时间有限实现不了。目标太少,缺少关联,无法支撑;目标太难,无法达成;目标太浅,失去了发展的意义和价值。设计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的习惯性思维是三维目标。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把三维目标分离得机械而僵化。这样的思维模型是不对的。三维目标是分析审视目标的思维框架。任何一个目标的设计,都有三个维度。一个目标同时具有三个维度,这样的目标是完整的、充实的。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定位,没有采用三维目标,而是设计一个核心目标,围绕这个目标的达成,需要创造哪些条件,称之为“条件目标”。核心目标是圆心,条件目标是外围。这个核心目标是三维的。整个教学围绕核心目标展开教学活动。
本文的核心目标
紧扣回忆录的基本特征,关注人物言行、神态、外貌描写,感受李大钊坚定信念、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目标跟语文要素、和课后习题有关。
围绕核心目标,设计了几个条件目标。这是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
四个条件目标如下:
(1) 会写“稚”“避”等15个生字,会写埋头、幼稚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出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
(3) 了解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体会表达效果。
(4) 查找资料,了解更多先烈的革命事迹,受到一定的感染。
有了目标,教学设计就会有明确的方向感。目标的确立和语文要素有关,和课文重点内容有关,和课后习题有关。
2. 整合习题随堂落实。习题,就是课后思考练习题。简单说就是“课后习题随堂化”,这个随堂化,不是简单为了练习而练习,而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融入到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中,融入到对人物品质的体会中,跟教学内容,教学情景有机整合。课后习题,不是简单插入,是有机融入。课后习题一是感情朗读、二是默读课文,说收缩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情。我的做法是在感知阶段,利用梳理时间节点、关键事件创造性地融入练习题;三是找出李大钊言行、神态、外貌的句子,体会人物品格。老师选择了几次反常表现,抓住李大钊的神态、言行、外貌融入教学设计,线索就非常清楚。这就是课后习题随堂化。最后一个练习题,首尾照应孩子已经接触,难度不大,处理起来没有过多用力,而是话锋一转:李大钊也好、李星华也好,要我们记住的不是日子,而是革命的精神,这样,这个日子就有了意义,有了内涵,有了力量。这就是创造性地融入。最后一题,查找先烈的革命事迹资料,和同学交流。创作一种情景,渲染一种情绪,同时需要史料的介入这是一个综合性创造融入创造性融入到革命文脉的传承与发展,学生会有一种意愿的产生,就是革命精神到了我们这一代也不能断。这堂课就是把课后练习有机融入到教学设计中。
3. 围绕人物还原比较。围绕人物当然是李大钊。还原比较就是把作者没有写的内容还原出来。把人物按照常理常态该有的表现还原出来,再跟当下反常表现进行对比,就能够更深入、更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品质。这节课的主要活动:第一找一找,李大钊身上的反常表现;第二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些反常行为,触及品质;第三,写一写,从这些反常表现中,你体会到李大钊反常表现背后有怎样的品格?抓住三处,还原比较,现场效果很好,还原比较是这节课最成功的教学策略。
还原比较,考量学生的生活经验、想象力、思维深度。表面看只有一条策略,实际上涉及语言的建构、思维的发展、审美创造和文化传承。这一策略就突破了教学的四大难点。
4.循序渐进贯通文脉。从李大钊开始,一步一步地推进、传承、发扬光大,是很难的。首先抓住李大钊本人身上的革命精神。他的革命精神,是从李星华的角度来写的。在法庭上看到自己父亲乱蓬蓬的头发时,李星华由于前面经历了前面事情的突变,她似乎突然长大了,有一种顿悟,她似乎理解了,父亲的内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种力量就是平时所说的对革命事业的信心。这段话可以作为这篇文章的文眼。采用瞻前顾后,承前启后的做法,抓住“平日”,体会父亲平时经常给我们讲过,抓住每一个时间节点,体会李大钊时刻被伟大的力量占据着。第二节点,被捕了也是被伟大力量占据着。启后,首先是启李星华。法庭上的父女没有说话,但是肯定有千言万语。创设情境,进入两个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也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最后,把题目融入到延伸到革命文脉的传承。出现了红四团、刘胡兰、董存瑞、继续延伸到两弹一星、抗洪救灾、钟南山等,都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既是一种资料的拓展,又不仅仅是资料拓展。在拓展过程中渗透、传承和弘扬了革命精神。老师引读,学生齐读,音乐渲染,这是一种滋润。这是对革命文化的播种。在学生干净到心灵当中,播下一颗革命的种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