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各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于漪《驿路梨花》(七下14课)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 理解梨花的深刻含义,学习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2. 理解本文围绕具体事物层层深入地展开故事情节,最后点明文章中心的写法。 3. 培养概栝段意和缩写全文的能力。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语:学习《一件珍贵的衬衫》时,我们曾被文中表现的周总理热爱人民的崇高革命品质和人民热爱周总理的真挚感情所感动,特别是开头、结尾充满感情的语言更是给人以深刻印象。现在我们一起背诵这两段文字。 这篇文章绕着一个物——衬衫,记叙了一件事——衬衫的由来,歌颂总理平易近人的高贵品质,记叙的是一物一事一人,中心突出。 今天我们学习的《驿路梨花》也是记物、叙事、写人,是一物多事多人,同样中心突出。思考其记的什么物,哪些事,哪些人呢? 1. 划出生字难词,圈出准备积累的词语。 2. 本文围绕何物开展故事情节的? 3.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一句话,试着找出来。 4. 文中描绘的主人公是谁?作者写他们的目的何在? 5. 这篇故事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请用四个字概括。预设:本文围绕小屋开展故事情节;贯穿全文的一句话是“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作品中的主人公是小屋的建造者和照管者,尤其是小梨花和梨花的妹妹;赞扬了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故事的最大特点是引人入胜——学生解答不周全,不急于统一答案,在讲读过程中逐步寻求答案。1.请同学试解“引人入胜”,着重领会一个“胜”字。胜:优美的,胜境,美妙的境地。2.看题思画。看到“驿路梨花”这个标题,你们脑中会展现怎样的画面?驿路到处有梨花,标明了地点、景色。标题截取了爱国诗人陆游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的前半截,既有诗情,又有画意。驿路在哪儿?梨花开时是怎样的景象?在这样的环境里发生了怎样的事?题目引入入胜,使人遐想。1. 文章开头引人入胜(1)朗读第一、二节,思考回答:文章是怎样开头的?这样下笔有何作用?“山,好大的山呵!”以惊叹语气开头,犹如异峰突起,气氛浓厚。群山起伏延伸,暮色迷茫。一起笔就展现了故事发生的广阔背景,渲染了环境气氛。渲染气氛的同时,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缘由,把读者带入了哀牢山南段的群山密林之中。(2)就在“我们”找不到住处,心里“着急”,一筹莫展的时候,希望来到了眼前。这里哪个词用得好?“突然”用得好,点出了希望在眼前。(3)阅读第三至第七节,思考回答:这个“希望”是怎样有层次地表现的?描绘了边疆怎样的景色?两个“看”,一看梨花,二看人家,由花而人,故事逐渐展开。“一弯新月升起了,……飘落在我们身上”描绘了边疆美丽的夜色:月光、晚风、梨树林、花瓣,人在花中走,花伴人夜行,好一派边疆优美的风光(4)犹如经过一组镜头的摇动,记叙的物——小屋终于推到了读者的面前。文章为什么不下笔就写“屋”,而到此时才写呢?三到七节去掉行不行呢?不写,缺少优美的意境不写,缺少诗意的点题;不写,小屋展现显得生硬。总之,这样写味道浓,引人入胜。(5)表情朗读第一至第七节,读出诗情画意来。2.小屋的情况非比寻常(1)有屋就有人,可是这座小屋非同一般,它有些什么特点呢?作者是怎样描绘的?为什么要描绘得如此清楚明白?其一,文章是围绕这座小屋展开故事情节的,应叙述清楚;其二,表现小屋的主人热情,周到,使得读者和借宿者一样,想见见这位主人。(2)行路人撵走了疲劳与饥饿,心里有说不尽的感激。“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我”叫老余“猜”,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可能”表明了猜测的意思。主人究竟是谁呢?情节向前推进。(3)归纳段意或加小标题第一节——第十二节是第一段。“我”和老余夜宿山间小屋。或“夜宿”。3.寻觅“主人”,初次解谜(1)正在投宿者怀着感激的心情猜测之际,“守山护林”的老人突然出现在眼前。作者怎样勾勒这个人物形象的?先“推”后“站”,手提”肩“扛”,加上“须眉花白”一笔,老人形象活灵活现,俨然是守山护林的样子。(2)“主人”是这老人吗?不是。作者怎样描写这场误会的呢?既写了“我”和老余,又写了瑶族老人,从两方面写,十分逼真。一方面是感激万分,“抓住”,“抢着”,迫不及待地对老人倾诉感谢的话;一方面是来不及解释说明,只得“眼睛瞪得大大的”。为什么会发生这场误会的呢?猜测中的形象与出现的形象如此吻合,情节安排得巧妙而自然。(3)于是,出现了一场风趣而感人的对话。风趣在哪里?感人在何处?请同学分角色朗读,抓表现风趣的关键词。一个“挂”字用得绝妙。感人之处在:小梨花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帮助过路人,瑶族老人以及其他过路人也尽力让后来人方便,老老小小把助人为乐作为自己的责任,自己应尽的义务。初次解谜,情节不平板,由瑶族老人的“说”,引出赶马人,再从赶马人那儿引出梨花。侧面描写梨花。(4)瑶族老人哪些话说的是当天发生的事?哪些话不是说当天的事?二者是怎样结合的?前两个问题学生回答,然后补充。用“白羽毛”、“红布”把二者连缀起来,连缀得天衣无缝。而且,这样的细节描写有浓厚的地方色彩。(5) 听了这番话,“我”有怎样的感想呢?齐读第二十七节,思考回答:作者是怎样描绘的?有何效果?不写“想”,而写“梦”,用梦境表达自己的深受感动,用梦境展现梨花姑娘的形象,意境美妙,引人入胜。“恍惚”一词准确地点出梦境,模模糊糊,不清楚,就如蒙上ー层轻纱。“香气四溢”用得好,一语双关,是梨花香是小姑娘助人为乐的思想香,芳香扑鼻,芳香四溢。用梦幻的场景歌颂心灵美的姑娘,有强烈的感染作用。(6)归纳段意或加小标题第十三节——第二十七节,遇到瑶族老人,初步知道小屋主人是“梨花”。或“寻觅”。4.遇见“主人”,再次解谜(1)引路人受“香气四溢”的感染,第二天未立即登程,而是干什么呢?修葺小屋,将排水沟“挖深”,向小姑娘学习。时间推移,情节继续发展。(2)正在学习的时候,小姑娘出现了,怎样出现的?闪”起什么作用?模样怎样?与老人的出现有何异同?朗读后回答:从梨树从中闪出,“闪”写出了一群小姑娘走出来的速度,出现时的亮度,使人眼前豁然一亮;既写了树,又写了人,树密人稠,风光美丽。人从花中出,花白脸儿红。老人在“猜测”中出现,小姑娘在劳动时巧遇,都注意展现人物的形象。小姑娘生气勃勃,活泼可爱。(3)“主人”是这群小姑娘吗?也不是,又误会了。作者怎样二写误会的呢?先用“一定”,表示确信不疑;再写老人动作,“深深弯下腰去”行大礼,然后用“吓”、“蹦开”、“哈哈大笑”、“赶紧摇手”等写小姑娘的毫无思想准备和天真稚气,场景动人,人物栩栩如生。(4)谜底终于揭开情节经一连串的波澜起伏,终于通过小姑娘的讲述,了解了“房子的主人”是谁的谜。房子是解放军盖的,动力是雷锋同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照料者是梨花,学习雷锋,学习解放军的好榜样。(5)谜底揭开后再生波澜“为头的那个哈尼小姑娘”不是梨花,梨花前几年已出嫁到山那边,梨花的妹妹,就是为头的那个,接过了照管小茅屋的任务。小梨花自始至终是侧而描写,使人似见而又未见,从梦幻中,从她妹妹身上可以找到影子,这样处理,引人入胜。(6)结尾同样引人入胜我”知道了小屋的来历后,由“望”眼前的人与景,想到陆游的诗句。人花辉映,以物喻人,点明中心。梨花洁白美丽,“处处开”,以此来赞美小屋的建造者、照料者以及为小屋做好事的种种过路行人。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7)归纳段意或加小标题第二十八节——第三十七节,弄清楚了小屋的建造者和照料者。或“解谜”。1.文章围绕山间小屋写了好些人物,以哪个人物为主?为什么要以这个人物为主呢?写了小屋的建造者和照料者,以及过路人,在这些人物中以小梨花为主,这个未出场的人是主人公。“小”,代表未来,代表希望。文章以“驿路梨花”为题,一语双关。既赞美自然界的梨花,又赞美未来的“小主人”梨花,赞美人们助人为乐的美丽的心灵。这样写,收到景美、人美、心灵美的效果。2.文章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意义何在?文章以一座深山茅屋为背景,展示了各民族、各地区、各职业人们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的动人情景,歌颂了高尚的雷锋精神,赞美了为人民服务的优美心灵。主题有鲜明的社会意义,是社会的缩影,时代的画图。3.故事情节有何特点?围绕小屋层层深入地展开故事情节,曲折起伏,引人入胜。1.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将课文缩写成一个小故事。要求:复习时,先在脑中把一件件事理清楚,哪些是先发生的,哪些是后发生的,然后排列出来再动笔写。2.练笔参考题(1)瑶族老人(2)哈尼小姑娘要求:进行外貌描写,可根据自己看过的电影、书画展开想象,进行补充。1.学生十分喜欢这篇课文,增加了朗读环节,延长一课时。2.与《一件珍贵的衬衫》这篇课文就物、事、人进行比较,引入课文很顺妥。3.对全文围绕什么具体事物开展故事情节,有同学抓不住,认为是“梨花”。4.初步解谜时的“感人事迹”不讲,放到“香气四溢”解词中推敲,解词内容既具体,又节约教学时间。5.一位同学提出“菌”、“蕈”是两个字,注释看得较仔细,及时表扬。6.同学问作者的情况,稍加介绍。彭荆风,江西萍乡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由于工作与战斗的需要,长期生活在云贵高原,对边疆生活比较熟悉,写过《芦笙吹响的时候》等优秀小说。7.个别同学问《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的诗,抄录给他: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放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