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于洁《一棵小桃树》(七下18课)课堂实录(全国特等奖)

更多语文名师精彩课例,请点击阅读
初中语文名师课例第一辑(视频、实录、设计66节)

初语各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初语各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初语各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初语各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于洁《一棵小桃树》(七下18课)

课堂实录

      (注:本课获第八届“我的模式我的课”高效教学模式博览会特等奖;于洁,锡林浩特市第一中学教师  )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贾平凹的一篇散文《一棵小桃树》。       板书课题:一棵小桃树       师: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中的“一棵”和“小”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一棵怎样的桃树?       生:应该是一颗特别可爱的桃树。       师:你猜到了小桃树的性格,很深入呀!       生:有可能是弱小的,由于缺少营养。       师:哦,你猜到了它的形态,还深入思考了原因。很好!       生:我想它并没有在桃林之中,“一棵”代表它独立生长,它很孤独。       师:你猜到了它的处境,答案清晰又完整。       生:我想作者一定很喜欢这棵小桃树,因为用“小”来形容它,感觉很亲切。       师:你由“小”猜到了作者的情感,真的很厉害。同学们通过两个关键词都由了自己的猜测,我们马上来验证一下,同学们的猜中率是多少?      (导入环节从学情出发,激起学生探读文章的兴趣。题目作为文章的眼睛往往传递出丰富的信息,由题目中的关键词来猜测,目的是引导学生读文章时不可忽视题目。“小”凝练了桃树的形象,“一棵”中既暗含小桃树特殊的身份,又隐藏着小桃树与作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投影显示:目标一:感知品读会形象      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画出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小桃树的形象。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文章,边读边用笔画出描写小桃树形象的语句,体会小桃树的形象。     三分钟独立阅读思考,两分钟小组交流。     师:好,时间到,哪位同学来说说你体会到的小桃树的形象?     生:在文章第9段,小桃树的花开的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的笑着。与蜜水桃花相比,小桃树的花是惨白的,弱不禁风。     师:“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带给你什么感觉?     生:软弱无力,似乎都撑不住自己的身体。     师:非常好,可是小桃树开的花怎么会是这个样子的呢?原因在哪?     生:第8段中,小桃树被猪拱过。     师:嗯,小桃树经历了一场变故,你找到了一部分原因。能够联系前文思考,很好。再往前看看,或许可以找到根本原因哦!     生齐说:在文章第4段。     师:同学们定位很是准确。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4段,感受小桃树的初生长。     生齐读。     师:此段中具有很多感染力的词语,谁来说说通过这些词语,你看到了怎样的小桃树?     生:“它长的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我抓到了“委屈”一词,说明小桃树长的很瘦弱,“弯了头,紧抱着身子”正是它受了委屈的样子。     师:你抓住了小桃树的心理。试想一下,你什么时候会觉得自己特委屈呢?     生:孤独,寂寞,被冤枉的时候。     师:受了不公正待遇的时候。谢谢你为其他同学的思考提供了思路。第4段中有没有一个词能够体现小桃树受到的不公平?     生:“角落”     师:很好,“角落”有什么特点?     生:阴暗,偏僻,湿冷,没有阳光。     师:“角落”一词信息量很大,小桃树的生长环境真是非常的不好。     生:我还抓住了一个“拱”字,“拱出一点嫩绿儿”说明小桃树生长很艰难。     师:我听到了你答案中“生长”一词,我们总说植物是长出来的,在这将“拱”字换成“长”字好不好?     生:不好,“长”字体现不出小桃树出生的艰难。     师追问:怎么艰难?联系上一名同学“角落”一词,同学们可以想象小桃树生长的地下环境是什么样的吗?     生:土地很硬,有沙石土块儿。     师:这样的土地缺乏植物所需的?     生齐答:营养。     师:所以再来体会“拱”这个字,“拱”字中包含什么?     生:有对出生的渴望,浑身充满力量,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挣扎的发芽。     师:真棒,同学们体会到了“拱”字真正的用意。还有谁来说说?     生:“瘦瘦的”“黄黄的”两个词体现了小桃树的瘦弱。     师:如果你种了一棵树,你希望它长成什么样?     生:粗粗的,壮壮的     师:你抓到了小桃树的形象,让老师想到了一句话,明明是一棵树却偏偏弱成了一株草。     生:我补充两个词,文章中还说“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立即”“断”说明小桃树很脆弱的。     师:脆弱的小桃树极需要什么?     生:呵护。     师:很好,小桃树得到呵护了吗?     生:没有,大家都笑话它,奶奶也说它没出息。     师:地理环境本就不好,还得不到呵护,人文环境也相当的不怎么 样。     师:好,我们来小结一下,分析小桃树形象时,同学们都用了哪些方法?     生:抓取关键词。     师:什么样的词可以作为关键词?     生:动词,形容词。     师:还有什么方法?     生:分析了它的内在,还通过家人对它的态度感受到了它的外部环境。     师: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既要品读关键词又要注意侧面烘托。    (目标一:意在让学生体会小桃树生长的艰难,为下一环节与作者经历相联系打下基础,同时,本环节也教给学生文本研习的角度——品读语言,文本研习的方法——抓取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此目标的设置于细节之处落实了《一棵小桃树》的第二条旁批。)     师:(过渡)大家都说小桃树是没有出息的,题目又称呼它为“一棵小桃树”,在文中作者称呼它为什么?文章中多次出现的一个称呼。     生齐答:“我的小桃树”     师书写板书“我的”     师:何为“我的”?     生:自己的。     生:专属的。     生:只和我相关的。     师:独为己有的,只与“我”息息相关的。这就说明小桃树和“我”的关系非比寻常,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一探这一段神奇的缘。     师:探秘之前,我们已获得很有价值的三条线索,这就是自读课文的特点。请同学们齐读111页—112页的三条旁批。     生齐读。     师:这便是解开“我”与小桃树不寻常关系的三把钥匙。     投影显示:目标二:联系旁批悟情感     参考旁批中的三个问题。     跳读课文,勾画重点字词,读出作者对小桃树不寻常的情感。将你的思考写成新的旁批。     老师推送任务:请同学们参考这三条旁批,画出描写作者情感的语句,思考作者与小桃树有怎样不同寻常的情感?将你的思考形成新的旁批。     三分钟独立思考,两分钟小组交流。     师:我刚“偷听”了每个小组的分析,同学们交流的非常精彩,现在我很期待你们与我分享。     生:我回答“是什么使‘我’遗忘了小桃树?”作者来到城里上学,从此有了血气方刚的魂魄,要学习奋斗一番,所以那土院里的小桃树便没有去想了。     师追问:作者是从哪来到城市的?     生:山里。     师:作者的生长环境怎么样?     生:相对于外面的天地来说,山区很偏僻,很狭小。     师:这样的生长环境使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有点像小桃树。     师:(示意学生坐)思维很敏捷哦!还有谁来回答?     生:我想补充刚才的问题,作者想要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但是并没有成功,他是顾不上小桃树了。     师:作者的挫败体现在哪里?     生:文中说“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师:于文字中你体会到了作者的处境,很好。面对这样的处境作者的心境如何?     生:“我渐渐地长大了,脾性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     师:定位很准确,有可以抓取的关键词吗?     生:“发呆”“垂垂暮老”从这两个词可以看出作者承受了很大的打击,没有了斗志。     师:分析的真好。作者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前路迷茫。还有谁来表达你的看法?     生:我想回答第4条旁批,作者不仅仅在写花,作者也在想他的奶奶,因为第12段中写到“我心里喊着我的奶奶。”     师追问:奶奶和小桃树有怎样的联系吗?     生思考     师引导:可以从前文看一看。     生:小桃树被猪拱折时,家人想砍掉它,是奶奶保护了它。     师:非常好,请坐。奶奶为何要保护这棵没有出息的小桃树?还给它浇水,同学们联系前文再想一想。     生:文章第3段,奶奶带给了我们一人一个桃子,说这是“仙桃”,含着桃核做一个梦,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这棵小桃树是作者种下的,若开花,作者也会幸福的。奶奶将它看做是作者的梦,希望它开花,希望作者幸福。     师:为你的答案点赞,分析非常透彻。     师书写板书:梦的精灵身  幸福的化     师:那小桃树开花了吗?     生:开花了。在第9段,开的花太白了,太淡了,像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小桃树开的花非常单薄,但我觉得它初生长就很艰难,又被猪拱过,能开花已经很不容易了,它很坚强。     师:你从花的身上悟到了坚强,联系上一位同学的答案,作者想到“梦”了吗?     生:想到了,在11段。     师:“梦”的种子已经开花,作者是该高兴的,对吗?     生:不是,因为文中写到“我忍不住几分忧伤,泪珠又要下来了”     师:为什么如此伤心呢?     生:因为桃花本就单薄,此时还在经历风雨,花瓣儿纷纷零落,片片付给风雨了。     师:小桃树在经历风雨,“我”此时的处境也在挫败之中,两者同病相怜,所以作者忍不住的忧伤。老师为同学们找了几则材料,来一起了解一下贾平凹。     请学生来读     投影显示:贾平凹 (凹读wa,“娃”的谐音),原名贾平娃,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西的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初二时遭遇了“文化大革命”,父亲被关进牛棚,这个十四岁的少年内心充满恐慌。成年后步入社会也遭受到了挫折。     他在《贾平凹性格心理调查表》一文中说道:“我出生在一个22口人的大家庭里,自幼便没有得到什么宠爱。长大体质差,在家里干活不行,遭大人唾骂;在校上体育,争不到篮球,所以便孤独了,喜欢躲开人,到一个幽静的地方坐。愈是躲人,愈不被人重视,愈要躲人,恶性循环,如此而已。”     19岁的贾平凹怀着梦想来到了城市,被推荐上大学的贾平凹是一个乡村的幸运儿,成为乡村社会为数不多的可以名正言顺、光彩地逃离乡村的人,贾平凹是怀着渴望与迫不及待的心情将自己抛进城市社会的。然而繁华的城市带给他的是一种巨大的陌生感与恐慌,让他在城市面前产生了更深的自卑感。贾平凹后来描述了刚来到城市的那种陌生与惶惑:“从山沟走到西安,一看见高大的金碧辉煌的钟楼,我几乎要吓昏了。街道这么宽,车子那么密,我不敢过马路…”     师:读过后,你想到了什么?     生:作者与小桃树有着相同的经历,都不被人重视,都经受了磨难。     师:那贾平凹就此气馁了吗?     生齐答:没有。     师:文中有体现吗?在哪?     生:第5条旁批提示作者的情感有转折。     师:怎样转折?     生:“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花一片、一片,洒落得变成赤裸的了。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红的,在风中摇着,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远远的灯塔,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师:这一部分中哪个词有转折的信号?     生:“指示灯”     师:“指示灯”有什么作用?     生:在航道上指引方向。    师:很好,也就是说小桃树为作者指引了方向,给了作者信心和希望。文中有体现作者满怀希望的地方吗?     生:有,第14段。“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的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来的;我还叫你是我梦的精灵,对吗?”作者希望他梦的精灵开花结果。     师:不但希望,连情感都提升了一个档次呢!“我亲爱的”比“我的”更包含情感,作者被小桃树风雨中的花苞所触动,坚定了信心,那作者最终成功了吗?我们来看一则材料。     投影显示:                 绝不气馁的贾平凹     贾平凹在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开始进行文学创作,他连连在校报上发表诗作,并逐步将作品投向社会上的大小报刊,尽管那时他收到的退稿单比稿费单要多得多,但他毫不气馁,一如既往地看书、写作、投稿,终于获得成功。20年来,他以一枝灵秀之笔,写下了七八百万字的作品,出版了六七十部著作,数十次获得国内外各种文学奖。     师:我想这份成就里不无小桃树的功劳,这就是“寻常的情景,不寻常的情感。”其写作手法是?     生齐答:托物言志。    (目标二:此环节突显了自读课的特点,旁批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运用得当就会成为学生与文本之间通意的桥梁。在此基础上,适时出示关于作者经历的材料,学生会更深入的体会到作者与小桃树之间不同寻常的情感。“寻常的情景,不寻常的情感”既是这篇文章的第一条旁批,也是此类文章的阅读方法。)     师:托物言志四个字告诉我们,以后再遇到类似写景的文章,同学们就要留心喽!留心什么呢?     生:留心景与作者的联系。     师:对,往往类似写景的文章中寄予着作者的情思或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这样的方法既是本课的学习目标也是本单元一以贯之的学习目标,同学们要记住这种方法哦,可好使呢!不信我们来验证一下。     投影显示:目标三:水到渠成用方法     请同学们阅读刘成章笔下的《三角梅》,结合本课所学,写一写你的阅读感悟。     生:作者先写了三角梅的颓废,再写了三角梅的绽放。通过三角梅的成长经历,作者被三角梅默默积蓄,奋力成长,最终绽放出灿烂之花的经历所震撼,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所蕴含的坚韧精神的由衷赞叹。     生:文章结尾处的“奥秘和潜能”告诉我们生命的成长有自身的规律,作者借三角梅的经历告诉我们,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时并不被我们发觉,需要静静的等待,只有在不断地坚持,不断地积蓄,不断地拼搏,才能够绽放出生命的美丽。     师:两位同学都由三角梅的成长体悟到了作者抒发的人生感悟,学会了方法,再读文章就具有了方向性。好,由于时间的关系,这堂课就上到这,请同学们课下继续交流彼此的阅读感受,下课。     (目标三:由一篇文章的阅读方法延伸到一类文章的阅读方法,再遇到此类写景的文章,学生便有了思考的方向,由点到面。以《三角梅》作为课外阅读拓展,请同学写阅读感悟,最终达成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