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余映潮《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七下21课)课堂实录

更多语文名师精彩课例,请点击阅读
初中语文名师课例第一辑(视频、实录、设计66节)

初语各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初语各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初语各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初语各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余映潮

《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七下21课)

课堂实录

整理:临沂滨河实验学校  李欣


师:我们开始学习七年级古诗两首,从《古诗五首》中选两首来进行学习。来,这是《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PPT展示课题)大家看,规律就出来了,两个“登”字引领这个标题。

师:好,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同学们读起来,读。(PPT出示:登临诗含义)

生: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一类诗写诗人登高临远,情思涌动,赋诗兴叹,抒发胸怀。人们称之为“登临诗”。

师:好,批注“登临诗”。接着笔记16个字:登高临远,情思涌动,赋诗兴叹,抒发胸怀。登临诗,一般的,用来抒发胸怀。开始我们的第一首诗的学习,学习之前,我们要了解有关背景。大家一起读一读,了解一个人的经历,读。(PPT出示:知人论世)

生:了解一个人的经历并知晓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才能更好地阅读理解他的作品。人们称之为“知人论世”。

师:读古诗也好,读古文也好。往往要知人论世,就是这个人的经历,才能够理解他为什么写出这样的诗或者文章。《登幽州台歌》,咱们学习之中的一个任务:学习简洁评点的一种方法。(PPT展示)古诗学习是要欣赏的呀?怎样欣赏呢?评点。评点用什么样的形式呢?就是我们学习这首诗要训练大家的。好,一起读《登幽州台歌》,读。(PPT展示)

生: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师:有一个表示情感基调的词:怆然。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情感基调我们就能够领会出来了。为什么有怆然呢?好,了解陈子昂。陈子昂,读。(PPT展示:陈子昂)

生:陈子昂(661-702),字伯玉,四川人,唐代文学家。

师:初唐诗人。陈子昂,读。(PPT展示)

生:陈子昂24岁考取进士,是一个想积极参与政治并力图施展抱负的人,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则天重视。他直言敢谏,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

师:很有政治抱负的一个人,而且曾经一度得到皇帝的青睐。但是这个人太喜欢说话了,直言敢谏,还曾经下过监狱。好,继续看。万岁通天元年,读。(PPT展示)

生: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契丹叛军攻陷营州。武则天派武攸(yōu)宜率军征讨,陈子昂随军出征。次年兵败,陈子昂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师:契丹叛军攻陷营州,这对大唐来说是很大的威胁呀。武则天就派他的侄儿武攸宜率军征讨,那么陈子昂就随军出征,高级将领。可惜呀,次年兵败,陈子昂向武攸宜说,他有办法能够取得胜利,但是武不听,反而把他降为一般的士兵。这个军曹在唐代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一个小小的班长,由一个高级将领降低为一个班长,那就一点身份都没有了。征战期间,诗人登上蓟(jì)北楼,想到古代燕昭王高筑黄金台吸纳贤才的往事,比照自己,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等诗篇。一个失意的人,一个抱负不得伸展的人,在这种登高临远的境况下写出了一批诗,其中就有《登幽州台歌》。这就叫知人论世。

师:好,把有关的字词大家熟悉一下。幽州台,读。(PPT展示)

生:幽州台:也称蓟(jì)北楼,是燕昭王(前335年-前279年),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故址在今北京西南。 前:过去。 古人:贤明的君主;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后来。

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chuàng)然:悲伤的样子。 涕(tì):眼泪。

师:好,我们再来读一遍,加深理解,前不见古人,就是往前看见不到像燕昭王那样的君主,后不见来者,后面也看不到有那么通达的人、英明的人。所以说想到自己的身世就很悲怆啊!幽州台,读。

师:很好懂的诗意。好,我们一起再来朗读。登幽州台歌,读。(PPT展示)

生: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师:注意,这首诗歌的朗读,一个是情感的基调,一个是节奏,再者是因为节奏而表达作者的语速。大家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节奏,语速,情感。好,再试一下。前——不见,读。(PPT展示)

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师:啊,这一次要读的好多了。传达出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再来一次,念——天地——之—悠悠,要高扬一下。独——怆然——而—涕下。低沉下来。前——不见——古人,读。

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师:好,背一背,一起来背诵。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背。

生: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师:好的,我们来看一看这首诗歌的大意。读一读,往前看不到,读。(PPT展示)

生:往前看不到古代那些求贤若渴的君主,向后也见不到礼贤下士的明主。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不禁悲从中来,怆然流泪。

师:悲从中来,怆然流泪。这就是我们读这首诗歌的一种感觉,好吧,咱们来试一试。学习简洁评点诗歌的一种方法。两个短语评析。(PPT展示)老师举例。写八个字,来概说、评点这首诗歌。登临诗。登高远眺,吊古伤今。(PPT展示)就既概括了诗意,又解释了它情感的基调,以及他当时的思想情感,甚至于我们能感受到他的心理活动。大家仿照老师这样的评点,每位同学写两个短语、八个字来评点《登幽州台歌》。请大家动笔,老师观察大家的学习。

师:好的,老师观察到大家很认真的在批注。现在,请发言,表述你对这首诗歌的评点,八个字的短语。请举手,谢谢。

生一:我写的是登高望远,怀才不遇。

师:好,登临望远,登临诗的特点出来了。怀才不遇,写出了作者此时此刻的悲怆的感慨。好,继续,谢谢。

生二:登高忆古,悲从中来。

师:登高怀古,就比忆要好一些。登高怀古,悲从中来。很好啊,很连贯,而且一个“悲”字就把这首诗歌的情感基调解释出来了。继续,试一下,好。

生三:登临高山,怆然涕下。

师:登临高台,就比登临高山要好,登幽州台歌,登临高台,怆然泪下。也是可以很好的表述诗人此时的心境的。好,继续,要不要试一下?好,谢谢。

生四:感慨古今,悲从中来。

师:感慨古今,悲从中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感慨古今啊。好,谢谢大家的尝试。其实这是很高层次的阅读欣赏能力。好吧,我们现在一起来做课堂学习笔记。登高远眺,吊古伤今。(PPT展示)批注到《登幽州台歌》这首诗歌的旁边。极目苍莽,思接千载。(PPT展示)为什么思接千载呢?燕昭王是公元前的燕国的皇帝,到这个时候已经将近一千年了。我们就说他思接千载。作者直抒胸臆,慷慨悲歌。(PPT展示)直抒胸臆,在哪呢?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时空背景,辽阔的时空背景,登幽州台,望远怀古,时空背景。孤寂情怀,映衬着这个人物的孤寂的情怀。(PPT展示)这首诗历来被人们评价为:气势宏大,风格沉郁。(PPT展示)特别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都是表现它的气势的。独怆然而涕下,表现它深沉的情感,风格沉郁。这就是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对这首诗歌的欣赏和评价。登高远眺,读。

生:登高远眺,吊古伤今。极目苍莽,思接千载。直抒胸臆,慷慨悲歌。时空背景,孤寂情怀。气势宏大,风格沉郁。

 师:我们继续学习《登飞来峰》。再学习一种简洁评点古诗的一种方法。(PPT展示)再学习一种是第二种方法。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PPT展示)好,一起来读一读。登飞来峰,读。

生: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师:好,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王安石。王安石,读。(PPT出示:王安石)

生: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师:王安石身份就不同了,他是大官,大文学家。他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且高官至宰相。好,王安石,继续读。(PPT展示)

生:王安石,北宋政治家,当过宰相,近50岁时在神宗皇帝支持下,顽强推行自己富国强兵的宏伟改革,这就是震古烁今的“王安石变法”。

师:王安石变法,在中国历史上至今还有隆重的一撇,记着这个事件。这首诗,读。(PPT展示)

生:这首诗为王安石约30岁时所作,身为鄞(yín)县知县的他登临越州飞来山,极目远望,有感而发,写下此诗,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

师:30岁作这首诗,我们就可以看出此时王安石,他的志向多么的远大!他登上了飞来山,极目远望,有感而发。大家看,是不是又是八个字的短语呀?他写下此诗,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又是八个字,所以老师交给你们,其实是让你们知道一种规律性的知识,评点古诗古文往往用四字短语,两个四字短语加起来就是美妙的一句话来评点古诗。极目远望,有感而发。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好,继续,我们把有关的字词大意了解一下,飞来峰,读。(PPT展示)

生: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飞来山(宝林山),唐宋时山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千寻塔:非常高的塔。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一说七尺)为一寻。浮云:飘浮的云彩。古人常用以比喻奸邪之人。望眼:远望的眼睛。自缘:自然是因为。缘,因为。身:自身,自己。

师:好,仍然再读一遍。所谓浮云,浮云指飘浮的云彩。但是在这儿,可能也有一点比喻的含义,古人常用以比喻奸邪之人。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已经出现过两次浮云了。《论语》里面说,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个浮云的意思就是飘浮的云彩。而王安石的浮云呢?有一点比喻的意义。好,再读,飞来峰,读。

生: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飞来山(宝林山),唐宋时山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千寻塔:非常高的塔。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一说七尺)为一寻。浮云:飘浮的云彩。古人常用以比喻奸邪之人。望眼:远望的眼睛。自缘:自然是因为。缘,因为。身:自身,自己。

师:这一首诗也是浅白易懂的。好,大家把有关的诗意说一说。说起来,飞来峰上,读。(PPT展示)

生:飞来峰上耸立着极高的宝塔,听说鸡叫时可以看见太阳升起。不怕浮云遮挡我远望的双眼,因为我已然站在了山的最高峰。

师:啊,飞来峰上耸立着极高的宝塔,听说鸡叫时可以看见太阳升起。这叫写景啊!不怕浮云遮挡我远望的双眼,因为我已然站在了山的最高峰。这叫抒情。登高望远,有感而发。好,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歌。这个时候就要你们自己来读了。(PPT出示)第一,把握节奏。第二,读出起伏。第三,读出层次。前两句一层,后两句一层。同时呢,注意节奏,这首诗歌的节奏非常微妙。(PPT展示)飞来山上千寻塔,四三节奏。闻说鸡鸣见日升,二二三节奏。不畏浮云遮望眼,又是四三节奏。自缘身在最高层,又是二二三节奏。所以这是很奇妙的一首古诗。那么,怎样读出起伏呢?不畏浮云遮望眼,高扬起来。然后,自缘身在最高层,深沉下去。就读出了起伏。好吧,各自朗读。老师倾听你们的朗读,注意节奏,注意层次,注意抑扬。好,开始吧,老师听你们的声音。

生: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师:继续自我训练,读好节奏。

生: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师:继续,读好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细微的停顿。第一层两句之后,要顿一下,然后再读第二层。继续练习。

生: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师:继续训练,把语气表达出来。

生: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师:很好啊,一起来,登飞来峰,王安石,读。

生: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师:好,我们一起来背。不畏,读成重音。登飞来峰,背。

生: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师:很好。我们很好的进行了理解、朗读和背诵。现在再学习简洁评点的一种方法,两个层次评析。(PPT展示)什么叫两个层次呢?恰好这首诗歌就是两个层次。我们要这样来评价:这首诗的前两句……,后两句……。(PPT展示)每位同学都要写一句话,概说、评点这首诗。好,和我们刚才的八个字的评价就不同。但是这也是人们欣赏古诗的时候,经常要用到的评价的方式。这一首诗的,特别是绝句,第一层,第二层,前两句,后两句。其实还有第三种方法:这首诗歌的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四句。也是欣赏古诗的一种角度。老师又把例子给你们写出来了。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叙事,后两句议论抒情。(PPT展示)多少个字了?14个字。每一句话7个字。好吧,请大家动笔,用两个层次评点的方法来欣赏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两个句子,14个字。

师:有了我们第一次实践活动,那么这一次可能就比较容易了,好吧。来表达你的见解。请你来。

生一:前两句登高写景,后两句直抒胸臆。

师:登高即景,不要写景,登高即景,即景就是看到远方的景色,然后情怀就有了微妙的变化,就想到一些事情的感慨。好,谢谢。比较好的写了两个层次的评点。请你来。

生二:前两句写景感慨,后两句写感抒情。

师:写景感慨,这个感慨又引申了后面的一个句子,同样是写景抒情,好,这个字词还要斟酌一下。谢谢,继续发言。好,请你来。

生三:前两句绘景描物,后两句慨叹胸怀。

师:绘景描物,这个描物呢?也要把它润色的更好听一点。后两句抒发情怀,就是比较好的了。好,请你来。

生四:前两句远望美景,后两句抒发情怀。

师:遥望美景啊,于是美好的情怀油然而生。就流淌在作者的笔下了。继续,好,再请一位同学来表达见解,谢谢。

生五:前两句登高纵目,后两句寄托壮怀。

师:同样的,用对称的句式来对这首小诗进行了精致的评价。好吧,又要拿起笔在《登飞来峰》的旁边做笔记,前两句写景叙事,后两句议论抒情。这样的句式可以用来评点非常多的诗和文。前两句登高望远,后两句借景抒怀。(PPT展示)这个景在哪里呢?没有明确的写出来,是暗写。千寻塔那么高,在很早很早的清晨,作者很有兴致的登上了高峰,就不写了,然后抒发自己的胸怀。登高望远一定是存在的,景呢?则暗写。评价,前两句意境开阔,后两句哲理美妙。(PPT展示)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因为站得高看得远啊!所以就胸怀坦荡。前两句景语物语,就是写景写物。后两句情趣理趣,这首小诗是既有情趣又有理趣的。(PPT展示)情趣和理趣加在一起就叫美趣。诗歌意境优美。前两句高远景物,后两句豪迈气概。(PPT展示)所以,看起来平白易懂。我们一读便知的这首小诗,居然有这么美好的文学现象需要我们来欣赏。好,一起来读一读我们对于这一首诗歌的欣赏,前两句,读。

生:前两句写景叙事,后两句议论抒情。前两句登高望远,后两句借景抒怀。前两句意境开阔,后两句哲理美妙。前两句景语物语,后两句情趣理趣。前两句高远景物,后两句豪迈气概。

师:我们用这个句子来结束我们的课堂教学。登高才能望远,读。(PPT展示)

生:登高才能望远。有了远见卓识,就能高瞻远瞩,窥破假象,超越困难。

师:有了远见卓识,就能高瞻远瞩,窥破假象,超越困难。好,谢谢同学们,下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