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生《马说》(八下23课)教学实录
更多语文名师精彩课例,请点击阅读
初中语文名师课例第一辑(视频、实录、设计66节)
张国生《马说》(八下23课)
教学实录
1导入激趣
师:现在听到的音乐是什么乐曲?
生:《赛马》。
师:对,二胡独奏《赛马》。今天咱们这节课,也是“赛马”——你,我,咱们都算是“马”——赛一赛谁是良驹,谁是骐骥,谁是黑马,谁是驽马。
今天要学的《马说》,是运用比喻艺术说理的典范,又是中国及世界最早的“人才论”,而不是“马论”。
“马说”可不是马在说,“说”是什么意思?
生:一种文体。
师:对,相当于现在的议论文。
2介绍作者
作者韩愈,这就是韩愈画像。韩愈,课本有注释,看看……我再补充几点,请记住:一,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说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行不行?
生:行。
师:不行!
生:唐宋八大家之首。
师:对,要有“之首”。唐宋八大家也有个先后主次之分,而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中数第一的。
二,韩愈的贡献,是“文起八代之衰”。什么叫“文起八代之衰”,现在老师不解释,谁感兴趣自己去查查,现在只需先记住“文起八代之衰”这句话即可,不懂也没关系,记住、会用就行。如果有谁问你韩愈有什么贡献,你就说:“哎呦,文起八代之衰哦!”这就行了。你不懂什么意思,也照样震他们。学文言文也是这样,你不太懂,但会背、会说、会用,比懂得、会翻译更重要。
三,韩愈文学成就甚高,他留有大量诗文:《马说》《师说》《进学解》《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你们小学学过这首诗……
生:(自动背诵)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师:他还留下许多成语典故:文以载道、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推敲……
留下许多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你能给这个世界留下一条成语,你就了不起了!岂止了不起,你就是什么了:
生:大师……文豪……文学巨匠……大神!
师:莫言成就够高了吧?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了,但是留下一条成语没有?
生:没有。
师:鲁迅留下了哪条成语没有?
生:……没有。
师:可是韩愈留下了这么多!了不起啊!
3正音读“马”
师:今天“赛马”的第一个项目——正音读“马”。请大家读准下列字音(PPT显示)
生:骈死于槽枥之间、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食之不能尽其材。
师:真棒!一字不错!
朗读有三条要求(PPT显示):
1.正确,一字不错,不丢字、添字;
2.流利,一字不磕绊;
3.有表情,声情并茂。
做到这三条,你就可以做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
第三条要求太高,今天不比,只比前两条,你们能不能做到?
生:能。
师:好,下面准备一下,谁做到了举手,当堂朗读。
生:(读)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其真不知马也。
师:谁能做到一字不错、一字不磕绊?……谁愿意当堂读读?是骡子是马,咱们都出来遛遛。
生:(读,只错一“食”字)
师:了不起!只错了一个字。让我读,都不敢保证一字不错,而你只错了一个字,了不起!(鼓掌)谁再来试试?这回找个女同学……好,就你吧。
生:(读,只磕绊一次)
师:一字未错,只磕绊一次。看来,这两条标准看似容易,其实不易做到啊!我估计你们平时缺乏这方面的训练和练习。不过我相信,经过练习,你们是能做到的。那么到高三毕业时,你们就可以报考中国传媒大学——那是专门培养播音员、支持人的。想不想做这个工作?
生:想。
师:那是无数人都梦想的工作哦!好了,第一项比赛就到这里第二项——
4读书译“马”
师:第二项,读书译“马”。今天咱们不全文翻译,只翻译一些易错的地方。
第一句,“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怎么翻译?
生:“所以即使有千里马,也只是埋没在那些奴隶人手里”。
师:还不行。“奴隶”是什么意思?
生:仆役。
师:对,奴隶,这里是仆役,不是奴隶社会之奴隶。这是一个很容易错的地方,要记住,在书上纪录一下。那么这句怎么翻译?
生:所以即使有千里马,也只是埋没在那些仆役手里。
师:好。第二句,“马之千里者”,咱们翻译做“马中日行千里的”,行不行?
生:不行,能日行千里的马。
师:哎,高明啊!这种现象在古汉语中叫“定语后置”——“马”是中心词,“千里者”是它的定语:日行千里的马。说“马中日行千里的”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这就好比说“你是个好学生”,说成“你是学生中好的”、“你是学生之优秀的”。记下来:定语后置。
第三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翻译?
生:尚且想要它跟普通马一样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师:有一个词语序不对。哪个?……
生:尚且。
师:对了。想要它跟普通马一样尚且不可能……“尚且”按照现代汉语习惯要放在后面。在书上标一标……
最后一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样翻译行不行:他真的没有千里马吗?他真的不懂马啊!
生:不行。应是: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么?大概是真的不懂马吧!
师:对喽!良驹!我很赞赏你!这两个“其”都是语气副词。语气副词起什么作用?加强语气。加强什么语气?用在什么句中就加强什么语气。这两个一个用在反问句中,译作——
生:难道。
师:一个用在表示猜测的句中,译作——
生:大概。
师:在书上标记下来。好了,“译马”就到这里。下一个环节——
5品文问“马”
品文问马,这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我问这么几个问题:一,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用课文里边的一句话来说。
生: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师:这不是直接原因,这是本文的观点。
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师:对喽,这才是直接原因。与直接原因对立的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师:有那么一点意思,但不是准确说法。
生: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师:不是。
生:其真不知马也。
师:谁真不知马?
生:食马者。
师:这就对喽。在书上记住:食马者不知马。
这个食马者啊,不但不知马,不懂马,还非常愚妄。“愚妄”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又愚蠢又狂妄。
师:对,又愚蠢有狂妄。如果是又聪明又狂妄,他还有点狂妄的资本,可惜是又愚蠢又狂妄。课文中揭露食马者愚妄的是哪一句?
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师:真准确!你看他愚妄不愚妄!他完全不懂马,既不知怎么识别千里马,又不知怎么喂千里马,然后面对着千里马就说:我这里没有千里马!不对,还不是我这里没有千里马。是——
生:天下无马。
师:对,整个天下都没有千里马!你看愚妄不愚妄!在这句话旁边批上:愚妄!
……还得再批上几个字:生动形象。你看文中不但有语言,还有什么?
生:动作。
师:什么动作?
生:执策而临之。
师:是啊!语言加动作。不仅是动作,还有什么?
生:语气……神态,愚妄的神态。
师:对,语言加动作,加语气,加神态。多生动形象啊!
这一课的难点是这句话: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这句话言外之意是什么?韩愈这句话是想表达什么意思?
生:千里马没有发挥出它的才能。
师:当然没有发挥出才能,但这不是作者想说的意思。
生:是说千里马怀才不遇。
师:是怀才不遇,但为什么怀才不遇?
生:食马者不知马……千里马成为千里马,需要吃饱饭,否则连常马也不如。
师:对,只是表达还不准确。你想,这是说马,还是说人?
生:说人……说人才。
师:对,要把马换成人,把千里马换成人才——人才才能的发挥需要一定的条件,否则连平常人也不如。以科研为例,要有实验室、图书资料、科研经费等等。没有这些,搞什么科研?就像今天这堂课,如果连个电脑也没有,怎么播放这课件!所以你们学校要想聘我当老师,起码得给我个电脑。
生:(笑)
师:对了,我就住在深圳的大学城,那里有三个著名大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那里还就有一个非常大的图书馆,我就常常钻到里边去看书,你看我还有那里的借书证呢(出示)。哎呦,那简直就是一个书海哦!特别是有许多我根本看不懂的外文期刊、外文资料——这都是他们科研必须的哟,如果连最新的外文资料都看不到,你还想领先于世界?可能不可能?
生:不可能。
师……总之,要为人才创造相应的条件,甚至应当“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这句话看懂看不懂?
生:懂。
师:告诉我,“尊之以高爵”是什么意思?
生:给他尊贵的爵位。
师:“任之以重权”是什么意思?
生:让他当大官……掌大权……
师:对呀,让人才高官厚禄,掌握人权、财权、科研大权……在书上纪录下来:“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
不提供这些条件,人才可能还不如常人。例如一个老教授,满腹学问,不让他搞科研,让他去扛大包,抡大锤,行不行?
生:不行。
师:那他还不如文盲的打工仔。读《马说》、上《马说》的人,很少有能领会到这一点,而你们领会到了。
那么,本文的主旨是什么?或者说,揭露什么?
生:揭露“食马者”“不知马”……揭露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
师:思想深刻啊!说到这里,我想到一句话——电影《天下无贼》,看过没有?
生:看过……没有。
师:电影里葛优演的那个小偷总头说:21世纪什么最重要?
生:人才。
师:所以这次小偷拉练,就是要发现人才、检验人才。连小偷都懂得的道理,我们更应懂得。好了,在书上批注,本文主旨是什么?
生:揭露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
师:再一个关键问题,是本文用什么方法来论证自己关于人才的主张?
生:托物寓意。
师:哦,托千里马这个物,寓人才被埋没这个意。但我觉得,不如说是运用比喻法。这里的马,其实是什么?
生:是人。
师:千里马是什么?
生:是人才。
师:伯乐是什么?
生:善于识别和使用人才的领导者。
师:那么《马说》是什么?
生:人才论文……人才论。
师:学了这篇文章,还要懂得: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里的物,往往都是人。你看一篇童话,里边的动物都能说话,桌子椅子都能说话,有时还利用魔幻手法,典型的如什么作品?——哈利波特啊。记住这句话:文学即人学。
学语文,要学习作品的思想和艺术。而本课要着重领会,韩愈为什么要用比喻法?
生:这样委婉……生动形象。
师:不仅是委婉,也不仅是生动形象……这一点,我们参读一篇文章:《比喻之花》,作者是散文家秦牧: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里的比喻是语言艺术中的艺术。精警的比喻真是奇妙!它具有一种奇特的力量,可以使事物突然清晰起来,复杂的道理突然简洁明了起来,而且形象生动,耐人寻味。美妙的比喻简直是一朵朵色彩艳丽的花,照耀着文学。它又像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产生奇特的变化。它也像是一种什么化学试剂,把它投进浊水里面,顷刻之间,一切杂质都沉淀了,水也澄清了。
师:这篇短文也是用比喻法,说明比喻的新颖奇妙哦!记住:比喻法的作用——新颖奇妙。就因为这一点,这篇短短的小文章,成了千古传诵的名篇。
我们学习这一课还应有一项比赛内容:仿写比喻句。但这节课时间有限,课上搞不了了,咱们把它挪到课下,怎么样?
生:好。
师:我把这件事委托给两个人——谁是语文课代表?站起来。谁是学习委员?站起来。好,就由你们两个组织仿写比喻句。例如:书籍像什么?知识是什么?首先看谁写得多,每写一个得一分。再看谁写得好,好的句子每句得两分。你们能不能完成?
生:能。
师:这样,咱们这堂课就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6举例证“马”
师:读书,必须能读进去,再读出来。所谓“读出来”,就是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否则就是书呆子。为了证明大家不是书呆子,下面给大家出一道难题:联系现实,举例证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当然也可以反证: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
生:(一时没人举例)
师:说不出来?……那么你们翻翻咱们课本的目录,看看哪个作者因为没有伯乐,结果显示不出自己的才能……
生:孟浩然想出来做官,但是没有人推举他,也就是没有伯乐,于是他给张九龄写了一首诗,表达了自己出仕的愿望……
师:说得非常好!(同学们自发掌声)你能背诵孟浩然写给张九龄的那首诗吗?
生:(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师:真好!(同学们自发掌声)后来,张九龄果然为他推荐了一个职位……还有没有?
生:韩信,受胯下之辱时,显然是没有伯乐赏识,他的军事才能也没有人知道。但后来刘邦让他担任大将军……
师:刘邦就是他的伯乐。而且你的例子,一反一正。
生:方仲永,世代隶耕,没有见过纸笔,却忽然就能写诗,可是他父亲不是伯乐,也不让他上学读书,每天领着他去混吃混喝……
师:仲永不但没有遇到伯乐,甚至也没遇到一个老师,结果怎么样?
生:泯然众人矣。
师:还有没有?
生:丘吉尔,考最后一名,但是他父亲认定他有军事才能……
师:他父亲就是他的伯乐……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不说别的,就看本学期课本,许多课文作者的经历也都能证明这一点,请看老师准备的例子:
1.《我的母亲》的作者胡适,一生获得36个博士学位,那是因为至少有36个“伯乐”赏识他。但1949年之后在大陆长期是“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那是因为执政者中没有“伯乐”赏识他。
2.《我的第一本书》的作者牛汉,40年代就发表诗歌,“伯乐”冯雪峰欣赏并把他调进出版社。但1955年被打成“胡风反党集团骨干分子”,劳改25年后才得解放,还度过两年牢狱生涯,那是因为又没有伯乐赏识了。你们学过他写的诗——
生:《华南虎》。
3.《云南的歌会》的作者沈从文,在最困窘时遇到“伯乐”郁达夫,走上文学道路,并最终成为“中国最伟大的在世作家”。他只有小学文凭,却想到胡适担任校长的中国公学去应聘大学讲师——今天这可能不可能成功?
生:不可能。
师:你问问咱们在座的老师们,哪个是小学文凭?别说小学,有没有初中、高中文凭的?他们至少得有什么文凭?
生:大学。
师:说不定还有研究生学历的呢。总之,只有小学文凭,却想当大学讲师,今天绝对不可能。但是他遇到了“伯乐”——胡适真的聘他做大学讲师,让他讲授“小说写作”、“新文学研究”,最后还成了名教授——北大的教授。但是,1948年郭沫若点名批判他是“反动作家”、“桃红色作家”,先被赶出北京大学,此后长期遭受迫害,又没有伯乐了。
4.《吆喝》的作者萧乾,二战中唯一驰骋欧洲战场的中国记者,名重一时,剑桥大学聘他为新闻系终身教授,那么剑桥大学就是他的伯乐。但萧乾回国后被打成右派,到农场“劳动改造”,搁笔22年。
5.《端午的鸭蛋》的作者汪曾祺……不说了,(喘气)我有些气喘。从平原来到这里,会有点……
生:高原反应。
师:是……总之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例子举不胜举啊!这就是从书中“读出来”了。
下面再联系现实,举例说明: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哦,不行了,时间不允许了,咱们放到课下完成吧。先看看老师准备的例子:
1.陈景润能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但在北京某中学当数学教师时,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很不受学生欢迎。他连普通话也不会说,只会说福建话。结果被学校退回了厦门大学。但退回厦大却成了他的福音,研究数学如鱼得水,结果创造了“陈氏定理”。如果让他到工厂抡大锤,就凭他那瘦弱的身体,1200度的近视眼,他还不如文盲的打工仔。
2.让爱因斯坦去做工人而非从事高能物理研究,他不但不能发现相对论,而且可能不如普通工人,因为他的动手能力确实不强,小学时制作的小板凳全班最差。老师问:还有比这更差的小板凳吗?爱因斯坦回答:有,接着拿出来3个,都比这个更差……
7掩卷记“马”
师:这节课学到这里基本上可以算学完了,下课时间也差不多要到了。不过老师嘱咐大家,还有一个环节不可少——掩卷记“马”,就是独立归纳知识要点。归纳什么要点?请看(PPT显示):
① 哪些字容易读错?
② 哪些字容易写错?
③ 哪些词需要解释?
④ 哪些句需要翻译?
⑤ 哪些文学常识需要记忆?
⑥ 其他……
建议你们每节课都要这样归纳,否则应不了考,一考就砸锅……这个任务课下完成。
我想把归纳文学常识搞得有趣点,请看(PPT)——明星档案:韩愈。
这是仿照谁的做法?……什么“族”的做法?
生:追星族。
师:对,追星族。据我所知,追星族都有一个精美的本子,上面有“明星档案”:贴着明星的照片,抄着他们的歌,还记载着什么地方人,是台湾还是香港,喜欢哪位明星,喜欢用什么品牌的马桶(笑)……挺无聊的。但是如果我们把歌星影星换成韩愈、李白、杜甫……就点铁成金了,所以今天搞“韩愈档案”。你看老师已经列出一些项目:姓名……字……朝代……籍贯……文集……代表作……
注意,最后还有个省略号,什么意思?——老师并没有列完,还给你留下一些空间,你觉得还应有什么内容?
生:名言……成语……成就……
师:好,你对什么感兴趣,就积累什么……不要只会搞什么“四大天王”的“档案”,要搞就搞文学明星、科技明星的“档案”。
8身边寻“马”
(为节省篇幅,以下略述)
师:再组织一些“玩”的活动。
1.填带“马”的成语。齐答:
( )马加鞭 ( )马功劳
( )马行空 ( )马识途
( )梅竹马 ( )猿意马
( )马看花 ( )马之劳
( )兵买马 ( )鹿为马
( )马当先 ( )马齐暗
以上是“齐奏”,下面是“独奏”——一人一句:
( )马奔腾 ( )枪匹马
( )驴非马 ( )群之马
( )马厉兵 ( )翁失马
( )丝马迹 ( )人瞎马
( )困马乏 ( )戈铁马
( )马找马 ( )水马龙
( )仰马翻 ( )崖勒马
( )荒马乱
2.趣味题:这些“马”是什么“马”?
驽马、黑马、天马、骐骥、害群之马……
答案:
驽马:不能快跑的马。比喻愚钝的人。
野马:没有规矩,不受约束。
黑马:后来居上者。
骐骥:千里马,骏马。
害群之马: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
天马(行空):①诗文、书法等气势豪放,不拘一格,流畅自然;②思维不同寻常的跳跃;③不切实际的想法;④比喻人浮躁,不踏实。
3.趣味题:我们身边有哪些“马”?
生:千里马、快马、骏马、骐骥……
师:有没有“害群之马”?
生:没有!
师:我觉得也没有。优班怎么能有“害群之马”呢?……有没有瞎马?就是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马?
生:(笑)……
师:你们觉得张老师是一匹什么马?
生:千里马。
师:不敢当。
生:骐骥。
师:也不敢当。曹操有一句诗——
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师:你不觉得张老师是一匹“老骥”吗?早已退休了,却还奔波在语文教学之路上,而且不用扬鞭自奋蹄 ……
9上网探“马”
师:探究、创造能力,是人最重要的能力。看一个人能有多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有多高的探究、创造能力。所以这里安排一项探究任务:韩愈是一匹怎样的“马?这节课不可能完成了,放到课下去完成。老师给你搞了一个样例,你看——(PPT显示)
² 是千里马,且是极为出色、千年才能一遇。
² 25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国子祭酒、刑部侍郎、京兆尹、吏部侍郎等职。
² 文起八代之衰,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² 有大量诗文作品:《马说》《师说》《进学解》《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² 留下许多成语:文以载道、落阱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
² 留下许多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² 但又是一匹不得志的千里马,一生三次被贬。
小资料:韩愈一生三次被贬
² 贞元十九年(803)任监察御史时,因关中大旱,上书“请宽免民徭而免田租”,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令。
² 元和元年(806)召回长安授知国子博士,后又降职为河南令。
² 元和十四年(819),唐宪宗迎凤翔法门寺佛骨入宫供奉,韩愈不顾个人安危上《论佛骨表》,力陈信佛之弊。结果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而且严令当日起程。韩愈仓促离家,家小随后也被逐出京城,12岁的女儿因病死于途中……
参读:(PPT显示,齐读)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请在地图上找到长安、潮州……
小资料:韩愈在潮州
韩愈到潮州后多有政绩:
① 驱鳄鱼,为民除害;
② 请教师,创办学校;
③ 计庸抵债,释放奴隶;
④ 兴修水利,排涝抗旱。
潮州人民为纪念他建“韩文公祠”,并将流经潮州的一条江改名“韩江”。
图:广东潮州韩文公祠(4张)
注意下面匾额,写的什么?
生:泰山北斗。
张老师是韩愈的铁杆粉丝,所以2001年5月,张老师前来拜访韩愈(图)。这是在韩愈塑像前,同来的还有中学语文界几个著名学者——都是韩愈的崇拜者。
10涉世论“马”
师:最后一项比赛,是“涉世论马”。
先将本文还原成“人才论”。这标志着你真正理解了本文。先看张老师写的例句……
第二项,假如你是被埋没的千里马,你将怎样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个问题有点沉重。
快速播放以前学生的发言摘要:
1. 发奋学习,提高自己,提高到一定程度,伯乐就会发现的。
2. 要设法展示自己的长处,让伯乐认识你。
3. 我觉得不要时时事事都和别人争高低,一个人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成为“千里马”,你能在某一方面成为“千里马”就不错了,所以要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然后发挥这个优势和特长。
4. 我认为不要被动地等着伯乐来发现你,你可以去找伯乐么,毛遂自荐。
5.我觉得“千里马”总是少数,“常马”总是大多数,不可能人人都成“千里马”,成不了也不必生气、悲伤,做一匹“常马”也不错……
6.我不赞成这样的观点,人都是有自己的长处的,成不了“千里马”,那是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长处,或者没付出应有的努力。你看海伦•凯勒双目失明、又聋又哑还能成为著名作家,邰丽华作为残疾人都能得全国比赛的大奖,登上春节联欢会……
7.邰丽华在舞蹈方面也是有天才的。
8.要知道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啊!
……
这项任务也在课下完成。谁是班长,请站起来……这项任务就委托你组织……
这活动还可以在网上进行——网上论“马”——登陆人教论坛/中学语文教育论坛/学生园地,参加讨论。
网址:http://bbs.pep.com.cn/thread-361362-1-1.html
这样,就成了“网络大课堂”——全国各地的学生、老师都可以看到你的发言。
这节课到这里该束了,但其实只上了一半——你只是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是老师领着你们玩,还没有自己主动玩,没有自己主动质疑——你有没有无疑之疑?有没有独到见解?——你看,我过去的学生就提出:
1. “其真不知马也”结尾标点不准确——应是叹号,表示愤慨、痛心。
你赞同吗?
2. 还有两种马没有提到……什么马,不说了,你自己去想。
(《赛马》音乐再起)好了,我们的“赛马”就到这里,祝同学们个个都成为千里马,祝暂时落后的同学成为黑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