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徐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下24课)课堂实录及评点

更多语文名师精彩课例,请点击阅读
初中语文名师课例第一辑(视频、实录、设计66节)

初语各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初语各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初语各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初语各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初语各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徐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下24课)

课堂实录及评点

时间:2009年3月8日
地点:江苏省江阴英桥国际学校
背景:应江阴市教研室之邀,为出席“初中质量”研讨会与会老师执教示范课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学们课前都进行了预习,你感觉它和我们平时所学的唐诗有什么不同?
生:我感觉这首诗比较长。
师:你注意到了诗歌的篇幅。
生:每一句字数都不同
师:不是每一句的字数都不同,是有一些句子的字数不同。你关注到了句子的长短,很好。唐朝大多数的诗我们知道是五言或七言,这首诗以七言为主,但是还有一些句子不是七言。我们把这样的诗歌体裁称为歌行体。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歌,能唱的诗。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诗的一种体裁,称为“歌行体”。这种古诗,朗朗上口,体现“歌”的特点;用长短句,有“行”的动感。
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个题目里的“歌”,就是一种体裁。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读起来。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公元760年,杜甫终于结束了10年客居长安、4年颠沛战乱的生活,来到成都。
师:数年颠沛流离,一朝终有栖身之地。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在朋友的资助下,于成都郊区浣花溪旁盖了几间草房,全家安顿下来。
师:杜甫盖这个房子很不容易,盖房的材料,甚至房子周边的树和竹子,都是写信求朋友资助的。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此时,安史之乱已经持续了六年。
师:生灵涂炭,人民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第二年秋天,辛辛苦苦盖起的茅屋竟为秋风所破,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
师:“茅屋为秋风所破”是诗人写这首诗的原由,由此触动了他的情思与情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朗读课文。
(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流利,这三个字的读音要注意一下(板书)
    顷  qǐng     丧  sāng     厦  shà
师:请同学们将这三个字的读音标注在课文上。刚才同学们读得很顺畅,但是读这样一首歌行体的诗歌,应该读出抑扬顿挫、一唱三叹的味道来。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读出歌行的味道来呢,首先要做好的是:读好七言句的停顿。
屏幕显示:
读好七言句的停顿
这首诗的七言句很多,按照我们读唐诗的一般规律,七言句的节奏是“二、二、三”,但是如果用这种方法读这里的七言句就不太妥当,比如第一句,如果这样读:八月/秋高/风怒号,味道就不太对了。本文所有七言句应该按照“四、三”的节奏读,比如: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学生跟读,体会)
师:请同学们把第一段读一读。
(学生齐读)
师:这样就有一点吟咏的味道了,用“四、三”的节奏来读,情感沉郁顿挫。
屏幕显示:
   读好长句内部的节拍
这首诗有几个长句,它不止7个字,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把这样的长句找出来。第一处——
生齐读:南村群童 / 欺我 / 老无力。
师:好,同学们已经把它的节拍读出来了。第二句——
生(齐):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师:节拍感还不够强。
生(齐):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师:“天下”和“寒士”之间要停顿吗?
生(齐):不要。
师:对了,这样读。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大庇 / 天下寒士 / 俱欢颜。
师:很好,第三句——
生齐读:何时 / 眼前 / 突兀见此屋。
师:课文的注解“突兀”是高耸的样子,我以为,解释为“突然”可能更为贴切,这个“突兀”是来修饰“见此屋”的,这个屋子怎么出现的呢?“突然”地出现了,“突兀见此屋”中间不要停顿,读——
生(齐):何时 / 眼前 / 突兀见此屋。
师:很好。还有一句。
生(齐):吾庐独破 / 受冻 / 死亦足。 
师:(范读)中间略微多停顿一会,节拍感就更鲜明了。
生(齐):吾庐独破 / 受冻 / 死亦足。
师:我们还要注意读好特别之处的顿音,大家看一看,这个顿音在哪里?
屏幕显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生:(小声读)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师:这个“颜”读降调还是升调呢?
生(齐答):升调。
师:这个“颜”是升调,表达作者的迫切的希望,来,预备起——
生(齐):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师:读得真好啊!同学们的感悟能力真强。再看这句。
屏幕显示: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生(齐):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师:这个“足”也用升调读,这样的一停顿,一用升调,那么句子的咏叹味道就出来了。咱们把全文连起来读一遍好不好?注意七言句的“四、三”节拍,注意长句的节拍,注意特别之处的顿音。
(老师领读,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经过这样的读,我们就读出了歌行的味道。下面我们变换一种形式来读课文,叫译读,就是对照注释翻译课文,看着课文句子直接说翻译。比如第一句,我边读课文边翻译,“农历八月啊,深秋时节,狂风怒号,卷起我茅屋上的好几层茅草”,就这样直接说课文的句子大意,如果有拿不准的地方,打一个问号。说起来——
(学生译读课文)
师:在读的过程中,有疑问的同学可以跟前后左右商量商量。
(学生译读课文,小组交流)
师:有没有经过小组交流和自己再思考,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有的话请举手。
生:“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翻译起来不太顺口。
师:哪位同学来帮帮他?
生:什么时候我的前面突然出现这样华丽的屋子。
生:“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师:你是前一句不理解,还是后一句不理解?
生:两句都不理解。
师:我们一起来逐词理解。“自经”可以用同义词替代,“丧乱”,自从安史之乱以来,我就很少——
生(齐):睡觉!
师:睡得着觉,“长夜”?
生:漫漫长夜。
师:你说的对,“沾湿”,我屋子里到处都是湿漉漉的一片,“何由彻”?
生(齐):如何挨到天亮。
师:如何挨到天亮,何时是一个尽头。理解了吗?
生:理解了。
师:还有问题吗?
生:“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安”,怎么解释?
师:这个“安”字可以用组词法来注。
生:安稳。
师:安如山,像山一样安稳,无论你暴风骤雨,我自岿然不动,理解了吗?
生:理解了。
师:还有问题没有?
生(齐):没有了。
师:那我们就来分析课文。
屏幕显示:
第一个活动,与诗人同行。将你的所见所闻,用四字短语概括出来。示例:第一段,“秋风卷茅”。
师:请同学们读课文,概括二、三、四段。
(学生读书)
生:群童盗茅。
师:很好,句式工整,概括全面。第三段?
生:长夜沾湿。
师:长夜沾湿的后果是什么?长夜沾湿使得诗人……?
生(齐):辗转难眠。
师:把他们结合起来,那叫——
生(齐):长夜无眠。
师:“长夜无眠”,这个短语多好!长夜无眠,诗人感慨万千,第四段?
生:突兀见屋。
师:这屋有没有出现啊?没有,这是诗人的一种渴望,继续思考。
生:何时见屋。
师:你已经把作者的这种渴望表达出来了,但是渴望的味道还不够,我们现在是与诗人同行,是我们的见闻,我们看到诗人在干什么?
生:慷慨盼屋。
师:慷慨盼屋,慷慨求屋,都是可以的,同学们,这样的一个活动,我们“与诗人同行”。“秋风卷茅,儿童盗茅,长夜无眠,慷慨盼屋”,就把课文四个小节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了。下面进行第二个活动。
屏幕显示:
第二个活动,“代诗人抒情”,代,代替,代替诗人抒发他的情感。示例:第一段,抒发了诗人焦急的心情,由“三重”可知茅草被卷之多,由一个“飞”字可知茅草飘转之远,再捡回来也不容易,茅屋建盖多么不易啊,现在为秋风所破,怎不让人心急如焚?
下面请同学们开始读课文,代诗人抒情。
(学生读书,作发言准备)
生:第二段,抒发了诗人惋惜的心情。
师:是惋惜么?
生:无奈。
师:请说理由。
生:第二段写诗人无奈的情绪,诗人年老体弱,没有办法阻止儿童盗茅的行为,从“呼不得”、“自叹息”这两个词语上,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无奈的摇着头在那里叹息的诗人。
师:你读书很认真,而且想象也很丰富。第三段呢?
生:诗人悲哀的感情。
师:说说你的理由看?
生:安史之乱以来,诗人就“少睡眠”了。
师:一个经常失眠的人确实蛮悲哀的,但是,他并不是为睡不着而悲哀,而是为国运而悲啊。还有补充吗?
生:痛心。
师:痛心?说说理由看。
生:盖的被子又冷又硬,偏偏这样的被子还被小孩子蹬破了,他能不痛心吗?
师:杜甫不是舍不得被子,这样的雨夜,这样的家境,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他无力改观,心中该是多么的凄苦!凄凉而悲苦。好,看第四段。
生:一种渴望。
师:请你说说理由。
生:“何时”,什么时候,“何时”二字就是一种期盼
师:这种期盼能实现吗?
生(齐):不能。
师:对,不能实现的期盼,不能实现的渴望,就带有一种——
生(齐):伤感。
师:如果最终渴望能够成为现实,诗人愿意付出怎样的代价?
生(齐):自己被冻死。
师:自己被冻死了也心满意足,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换得这样的一种渴望实现,那么,这种渴望,这种情感就带上了怎样的味道呢?
生:悲壮的味道。
师:第四段,抒发了诗人悲壮的情怀,我们看,在这短短的诗句中,诗人的情感是丰富变化的,从焦急到无奈到凄苦到悲壮。下面我们进行第三个活动。
屏幕显示:
第三个活动,给诗人画像。自由读课文,说说你在这首诗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学生读课文,小组讨论)
生:伟大的诗人。
师:伟大,这个词语有点空,伟大具体的体现在哪里呢?
生:一个心酸的诗人。
师:他颠沛流离,长夜沾湿,穷愁潦倒,心酸啊!很好。
生:心胸宽阔的诗人。
师:体现在哪里呢?
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自己睡在破茅屋里,心里想的不是改善自己的境遇,却惦记着天下寒士,这就是心胸宽阔啊。
师:有一个词,比心胸更贴切,更有褒意感情。
生:胸怀。
师:“胸怀”,“胸襟”,杜甫的伟大,就在于他身在茅屋,心忧天下(板书:身在茅屋,心忧天下)身在茅屋之中,心忧天下寒士,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垂名青史。前面三个小节,写自己的贫苦,写自己的辛酸,写自己的颓唐,仅仅是写了一个小我;最后一节,想到天下寒士,想到天下苍生,那么这样的人他就拥有了悲悯天下的情怀,这就是大我,所以杜甫他才被称为“诗圣”(板书:悲悯情怀  诗圣)其实,历史上这样的人又何曾少呢!如屈原……
生:欧阳修、岳飞、范仲淹、顾炎武……
师:他们,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诗圣”,对于杜甫,他是当之无愧的;他写的诗歌,再现了那一段历史和生活画卷,被称为——
生:诗史。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师:关注社会和历史的土壤,有悲悯的情怀,我们就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境界。
   下课。
课堂教学内容确定与实施的典范
——徐杰老师执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评点
柳咏梅 
      (柳咏梅,南京外国语学校语文老师,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全国中语“教改新星”,全国中青年名师多种课堂风格展示会一等奖获得者)
 
      读徐杰老师的这一篇课堂实录,就仿佛是在他的课堂里,跟着他在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明确的内容,清晰的板块,简洁的线条,有效的指导,让我们欣赏到了徐杰老师的精致语文的风格。
      王荣生教授主张要从教学内容角度来观课评教,他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主要的标志是教学内容正确并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相应的经验。”他提出要重点关注“教师想教什么——教师实际在教什么——学生实际在学什么”。这样的一组关联为我们的观课评教提供了有效的模式。下面我们就根据这一模式来观察和评点徐杰老师的这一堂诗歌教学课。
      一、关于教师想教什么
      纵观整个实录,我们可以清晰地把握教师在这一堂语文课上,想要实现的主要教学目标和内容:让学生了解诗歌“歌行体”的基本特点;概括诗歌内容;把握诗人情感;理解诗人情怀。
      二、关于教师实际在教什么
      1.教师实际在教“歌行体”的基本常识。
      “歌行体”的基本常识通过角度特别的新课导入自然而然地引进。我们来回顾一下导入环节: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学们课前都进行了预习,你感觉它和我们平时所学的唐诗有什么不同?
      生:我感觉这首诗比较长。
      师:你注意到了诗歌的篇幅。
      生:每一句字数都不同
      师:不是每一句的字数都不同,是有一些句子的字数不同,你关注到了句子的长短,很好。唐朝大多数的诗我们知道是五言或七言,这首诗以七言为主,但是还有一些句子不是七言。我们把这样的诗歌体裁称为歌行体。
      这样的导入既是检查预习,也是巧妙引进新课。学生们对唐诗的了解还是表面化、形式化的,让学生从形式上准确地说是从字数、句子的角度一下子感觉“歌行体”的特点,教师在学生的直接经验之后再进行专业介绍,这就显得水到渠成。教学线条自然流畅。
      2.教师实际在教把握文意。
      把握文意这一教学环节,教师设计得很精妙。因为是古代诗歌,学生在文字理解上就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运用“译读”法,由学生“对照注释翻译课文,看着课文句子直接说翻译。”这样,学生通过朗读、翻译的方法,对文章的内容有了总体的印象。然后教师设计了“与诗人同行”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用四字短语概括”每一段内容。
      3.教师实际在教理解诗人情感。
      对于生活在当下的、衣食无忧的学生来说,理解处于战争中生活颠沛流离的诗人是比较困难的。如何让学生读懂作者、理解抒情主人公形象,徐老师还是花了不少心思的。“代诗人抒情”,这一活动的设计就让学生自己成为了抒情主角。这一次的读应该是深读,是深入文本地读,是深入作者内心地读。因为唯有深读,才能实现读者和文本的对话,实现读者与作者的对话,实现当下与历史的对话。在“代诗人抒情”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立足文本,紧扣文本来理解。这既是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更是在教学生理解另一颗心灵的方法。
      4.教师实际在教理解诗人的伟大情怀。
      这篇诗歌如果只是通过读读、说说来了解杜甫的生活遭遇,来理解在动乱的战争年代里杜甫的悲苦和期望,那就比较肤浅了。真正的诗人是以民生问题为他的诗歌创作的灵魂的。徐老师设计了“第三个活动,给诗人画像”,让学生说说“在这首诗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实际上是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来理解历史给予杜甫“诗圣”的评价。下面这一段实录很精彩:
      生:伟大的诗人。
      师:伟大,这个词语有点空,伟大具体的体现在哪里呢?
      生:一个心酸的诗人。
      师:他颠沛流离,长夜沾湿,穷愁潦倒,心酸啊!很好。
      生:心胸宽阔的诗人。
      师:体现在哪里呢?
      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自己睡在破茅屋里,心里想的不是改善自己的境遇,却惦记着天下寒士,这就是心胸宽阔啊。
      师:有一个词,比心胸更贴切,更有褒意感情。
      生:胸怀。
      师:“胸怀”,“胸襟”,杜甫的伟大,就在于他身在茅屋,心忧天下(板书:身在茅屋,心忧天下)身在茅屋之中,心忧天下寒士,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垂名青史。前面三个小节,写自己的贫苦,写自己的辛酸,写自己的颓唐,仅仅是写了一个小我;最后一节,想到天下寒士,想到天下苍生,那么这样的人他就拥有了悲悯天下的情怀,这就是大我,所以杜甫他才被称为“诗圣”。
      这一段对话,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了即时的、灵活的点拨、追问和提升,使学生对“伟大”“情怀”的理解不再虚空、缥缈,最后的教师小结是有力度和高度的,而又为学生所能自然接受的。
      三、关于学生实际在学什么
      上海的李海林老师曾经提出,要建设“依文本设计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形态。他主张语文课堂上要“搞活动”,在活动化的课堂里,不是教师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告诉学生,学生理解并记住教师的这些理解,而是教师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语文、生成能力、提高素养。
      徐老师的这节课,就是一种由教师设计而由学生完成的“活动化”的语文课堂。整堂课,学生在教师严密而又精致的教学设计中进行学习。通过读出句子停顿、句中节拍和特别顿音了解“歌行体”,通过“与诗人同行”概括内容,通过“代诗人抒情”理解作者情感,通过“给诗人画像”理解悲悯情怀。这些内容都是在学生的读、说的活动中进行的,教师起了牵线搭桥的作用。因为有教师的活动示范,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容易地达到教师提出的要求。
      如果我是学生,我实际上学了杜甫写作此诗的背景;学了读歌行体诗歌要注意诗句的节拍;学了概括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要先翻译,疏通文意;还学了理解作者的情感要想象读者和作者是同行的,这样才能走进文本,身临其境;也学到了评价一个人的情怀不要只是用空洞的形容词,还是应该到文本里找依据;更学到了杜甫之所以拥有“诗圣”的称呼是因为他的悲悯情怀。
      当学生所学得的与教师想要教的内容比较一致地重合时,我们就可以说,教师所确定的教学内容是合适的,这样的语文课堂是有效的;如果学生在学得的过程中又习得了一些方法,真正地“学会做一件事”了,那么这个课堂就是高效的了。从句子的形式特点了解特殊诗歌的体裁;通过有技巧的朗读理解句中作者情感;通过译读了解文义、概括内容;通过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理解人物内心;通过结合具体文句来分析人物情怀,这既是诗歌教学的内容,也是诗歌教学的方法,更是诗歌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这样的诗歌教学是精致的、典范的。
      诗歌教学最重要的方法是朗读。朗读不仅仅是技术的,更是艺术的。朗读应该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可以不必机械地处理为独立的一个板块。尤其是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情怀时,更离不开有表现力的朗读来推进。如果让学生通过朗读能读出作者的起伏的情感和悲悯的情怀,将会比纯粹的讲析更让学生体会到杜甫作为“诗圣”是当之无愧的。说到“诗圣”,还想补充一点建议,徐老师在做最后的小结时,处理上似乎显得仓促了些。如能适当地补充介绍一些杜甫的其他代表作,以增强学生对“诗圣”的理解和崇敬,那就更好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