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语各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初语各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初语各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初语各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初语各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任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下24课)
课堂实录
(注:本课获得获2018年第十届“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课堂教学现场展示一等奖) 师:提起唐诗,有一个人是绝对不能被忽视的。老师先来吟诵几句,看看大家熟不熟悉。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师:这几句诗写出了李白的豪放洒脱和他的才华横溢、蔑视权贵,可谓李白的精神画像。是谁对李白这么推崇,这么了解呢? 师:上课之前,我听说婺源中学出才子、才女,我希望咱们说话声音再大一点,这样才能展示咱们婺源中学学子良好的精神面貌呀!好,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近今天的主人公——杜甫。 师:关于“诗史”,大家可以在课后进行归纳总结。安史之乱期间,杜甫写了许多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他的诗记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因此他的诗被冠以“诗史”的称号。 师:他是中国文学浩瀚星河中一颗灿烂的明星。他生于唐朝,却屡经战乱,颠沛流离,饱受饥寒。他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却依然情系苍生,内心向暖。他的“三吏三别”凝聚百姓血泪,成为现实写照。他一生创作颇丰,一千五百余首诗映射历史沧桑,书写黎民苦寒。他的诗堪称诗史,且沉郁顿挫,朴素自然,咏叹情真意切,经典代代流传。他就是杜甫。今天就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梦回唐朝,去看看杜甫所处的历史朝代。 安史之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中华文明前所未有的一次巨大浩劫。 师:唐朝中期爆发了安史之乱,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公元761年的春天,杜甫已经快50岁了,他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也就是今天的“杜甫草堂”,总算有了一个安身立命之所。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八月无情的秋风掀去杜甫屋顶上的茅草,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的标题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首先请同学们把“歌”圈起来。歌是歌行体,古代诗歌的一种,是由古代的乐府诗歌发展而来的。 歌行体:诗歌中的一种体裁,格律自由,长短句错落搭配,便于体现诗人的情感变化。 师: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诗歌,结合注释,读准字音,读顺诗句,体会这首诗包含了怎样的感情基调? 师:刚才大家表现不错,能大声准确地朗读全诗,这已经向成功朗读迈出了第一步。但作者的情感似乎没有体会到位。没关系,我们现在对诗歌作进一步分析。 师:这首诗画面感、镜头感极强,请找出第1小节富有画面感的句子,并加以赏析。 师:既有速度,又有声音。很好。同学们有没有找到其他句子呢? 生(齐):“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师:这个画面能不能在你头脑中呈现出来?依靠的是哪些词? 生:依靠的是“飞”“渡”“洒”“挂罥”“飘转”“沉”这些动词。 师:请大家把这些动词圈起来。动词是极富表现力的语言,一个接一个的动态描写组成了鲜明的画面,拨动了诗人的心弦,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茅草乱飞的样子。你们平时在写作的时候,特别是描写人物、动物的时候,也要学会运用动词,抓住动作的细节,把人、物的行为动作刻画得淋漓尽致。好,回到诗作。从第1小节,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当时处在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 师:生活本来已不容易,天气又这样恶劣,诗人内心是何等的痛惜和焦急。请同学们读第1小节,注意PPT上的节奏,“怒号”“卷”“飞”“渡”“洒”“挂罥”“飘转”等词语要重读,要读出狂风的威力,读出诗人的痛惜和着急。 师:请同学们找出第2小节富有感情色彩的诗句,看看从诗句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境况和内心。 生:“欺”“为盗贼”“公然”这些词,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气愤,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心有余而力不足。 师:这真是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呀!诗人这时只能一个人拄着拐杖在那里独自叹息。他叹息什么呢?我先来开个头。唉,这恶劣的鬼天气!老天爷呀,你真不长眼呐!你就这样毫不留情地把我的破草房顶给掀光了,你于心何忍啊! 生:他叹息自己的茅屋破了,茅草被群童抢走了,叹息自己快没有地方住了。 师:年老体衰的诗人无处立足,又得不到周围人的同情帮忙,内心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生:从“老无力”“呼不得”“自叹息”三句,我读出了杜甫面对群童抢茅时的无可奈何与心力交瘁。 师:请同学们读第2小节,“欺”“为盗贼”“公然”要重读,表现作者内心的气愤。“老无力”“呼不得”“自叹息”这几个词要读得迟缓,拖长读音,读出年老体衰的杜甫面对群童抢茅时的无可奈何。 师:不过,到这里诗人的不幸遭遇还没有结束。从第3小节中找出描写杜甫家中状况的诗句。 师:屋子里的情况非常糟糕,用品也陈旧破烂。其实在这之前,他的小儿子已经被活活饿死了,他正忍受着锥心之痛。战乱的漫漫长夜,屋漏床湿,怎样才能熬到天亮?此时的作者内心痛苦,真是度日如年啊!请同学们读第3小节,读出诗人内心的煎熬。 师:这首诗前面都是叙事,语调要轻点,而“无干处”“未断绝”要读出因雨的连绵不断导致心情的无奈和心焦,要延长声音。这一小节的“自经”两句,既有叙事,又有作者内心的呼喊,所以语调要稍微上扬。 师:在这个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假如你是杜甫,你心中会有什么愿望? 师:看来在你们的愿望中,不仅包含个人,还包含国家。老师也来说一说心中的愿望吧,我希望像诗人海子写的那样,“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人杜甫的愿望呢?难以入眠的杜甫,并没有沉浸在自己个人的情感里,他并不仅仅因为自己的痛苦而哀叹、失眠。刚才同学说了,他还想到了其他的人,他发出了怎样的呼唤和感叹呢? 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希望全天下的寒士都能过上好的生活。 师:诗人自己身在困境中,却能够推己及人,为天下寒士振臂高呼,这表现了他宽广博大的胸襟。还有吗? 师:为了实现理想,宁愿牺牲自己,至死不悔!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师:这一小节应读出悲壮的感觉。同时这一小节作为全诗的结束,要读得稳定、有力!请同学们读第4小节。 师:请同学们饱含深情,结合老师所说的朗读技巧和节奏,把整首诗歌朗读一遍。 师:同学们不仅读得铿锵有力,而且饱含了丰富的感情。通过刚才的环节,咱们不仅理解了诗的内容,更体会了诗人的情感。下面请同学们结合以下四个排比句,把它连成一段话,跟诗人进行一番对话。 在秋风破屋时,你是一个的人;在群童抢茅时,你是一个的人;在屋漏难眠时,你是一个的人;在呼唤广厦时,你是一个的人。 生:在秋风破屋时,你是一个焦灼悲痛的人;在群童抢茅时,你是一个无奈悲伤的人;在屋漏难眠时,你是一个可怜无助的人;在呼唤广厦时,你是一个心系天下、舍己为人、有博大胸怀的人。 师:说得真好。前面都是在说自身,呼唤广厦时,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不仅理解了课文的基本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课文内容,感受到了诗人有血有肉的形象。 师:学完这首诗,让老师想起了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件。2018年8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毕业生Michael申请到了克林顿基金,他很快就要去非洲的塞拉利昂做4个月的义工。对,就是那个爆发埃博拉病毒,前两年才刚刚结束内战,疟疾横生,死亡率超高的国家。他的父母对儿子的这种行为开始是反对的,充满担心和质疑。但儿子反问他们:“你们认为应该谁家的儿子去呢?”之后,儿子又通过与父母再三沟通,最终妈妈给儿子发了一条这样的短信,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儿子,由于你的决定,我平生第一次真正开始关怀世界的贫苦和不幸的人,而不是像平常那样仅仅是跟着教会捐款。我目送你走进常春藤学校的时候,是希望你将来有更好的生活,最后却变成你想要一个更好的世界!是我没有跟上你的成长。 生: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只有每个人真正为他人着想,拿出实际行动来关爱他人,才能营造和谐、友好的社会氛围,才能真正实现人间处处有真情的美好境界。 师:由自己想到他人,我们每个人都应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付出应有的努力。 生:大爱是全天下最伟大的爱,胸怀天下的人是伟大的人,值得后人去敬仰。 师:你是一个心中有爱的孩子,老师希望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学会爱,表达爱,感恩爱。 师:听了大家的回答,老师感到很欣慰。孩子们,你们太让我感动了!我更想说的是,作为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我们平时更多地是关注我们自身的悲欢冷暖,比如我们能不能考上一个好的大学,能不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能不能过上富足美满的生活。是的,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并没有错,但这些都是个人的小冷暖、小追求、小幸福,俗称“小我”。孟子也曾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也是我们儒家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那些心怀天下、情系苍生的人,那些甘愿为世界大同而牺牲“小我”的人,才更令人内心温暖和倍感崇敬,他们才配得上真正大写的“人”字。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的地球才有了生生不息的光明与爱!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情感,齐背整首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