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余映潮《十五从军征》(九下24课)课堂实录(外一篇)

更多语文名师精彩课例,请点击阅读
初中语文名师课例第一辑(视频、实录、设计66节)

初语各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初语各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初语各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初语各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初语各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余映潮《十五从军征》(九下24课)
课堂实录
(整理:陈晨 2021年12月14日,有改动)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乐府诗,题目是《十五从军征》。我们先了解一下
      (简洁的导入。)
      一、了解作者、作品
      1.作品简介(打出图片):
      《十五从军征》选自《乐府诗集》,是五言诗,叙事诗,是汉乐府民歌中的经典作品之一。
      学生齐读,师提示批注:五言诗,叙事诗,乐府诗集。
      2.了解诗歌大意(打出图片):
     它描述了一位从军在外数十年的老兵,回到故里“归来无家”的凄惨情景。
      3.了解时代背景(打出图片):
     汉代长期拓边征战,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苦难,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阶段的社会生活。
     师简介“拓边征战”:国家常年征战,男人当很多年兵不得归家,征兵、徭役等多重压榨劳动人民,本诗从后方惨重的牺牲角度来表现生活。
      4.出示图片:《十五从军征》全文
     (1)学生齐读。
      (2)点示:叙事诗是有情节、有细节的,朗读要舒缓。
      范读。
      (3)学生再次齐读。
        二、环节一:读背课文
        1.理解字词大意
      (1)打出课文“注释”,齐读。

      (2)各自读背注释。

       师纠音:累累lei,三声,松柏冢累累。
      (3)齐读。
      2.读背
      (1)一读,要读得深沉,字字清晰。
      范读,字字咬准,语调深沉。
      习练,师简评:语速。
      (2)二读,要读得舒缓,把握节奏。
      范读,提示:212节奏
      各自习练,师简评:语气。
      (3)三读,要读出层次,读出哀情。
      出示分层后的课文,教师简述层次、情感,提示每层读后要有点停顿,清晰地表现出层次。
      师提示:深沉的语调,舒缓的语速,把握节奏,读出哀情
      (4)齐读练习,表扬:大有进步。
      3.出示诗意,学生齐读。
      4.看着诗意,学生顺势背诵课文。
      5.提示批注:白描手法,虚实相映。
      师依据诗句解释。
      三、环节二:概说
      1.根据课文内容来描述,评说。
      范说:“兔从狗窦入……”四句,师解说:这里没有家人的温馨,只有家的破坏,家人的死亡。
      2.出示“这里没有杨柳,只有松柏。”
      用“这里没有……只有……”练习概说。
      3.学生交流与教师简说评议。
     (1)生:“这里没有新鲜蔬菜,只有野葵。”
      师:间接表现没有人烟,“野”表明假的消失。
     (2)生:这里没有快乐的迹象,只有肃杀。
      师:没有一点亲情安慰的老兵。
     (3)生:这里没有华丽的房子,只有破财的小屋。
      师:家到哪里去了?破财的小屋难道是家吗?
     (4)生:这里没有生活的迹象,只有松柏、坟墓。
      师:没有家犬,只有野生的兔鸡。
      4.教师出示总结并打出图片,学生齐读:
 这里没有杨柳,只有松柏
 没有家人,只有坟茔
 没有人迹,只有鸟兽
 没有作物,只有野谷 
没有亲人的声音,只有死亡的寂静 
这里没有生活的温馨,只有凄凉与恐怖 
不著一个字,尽显悲与惨,
      教师总结,学生批注: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师讲解:比如《小石潭记》写水的“清”;比如《记承天寺夜游》写“月”,写月色美好。
      四、环节三:品析

      师:观察《十五从军征》,请动笔批注。
      教师打出图片:
      品析——请动笔批注:这个词、句富有表现力。
      1.学生自读批注。
      2.交流。师相机评说,延伸讲解。
      3.师解说,生批注(打出图片):
 宏大的背景,微小的场景 
漫长的时空,短暂的瞬间 
虚写的从军,详写的归家 
侧面的点染,正面的铺叙 
动感的画面,特写的镜头 
深沉的起笔,哀伤的结尾 
      4.齐读笔记内容。
      5.师结合文本讲解(打出图片):平常字词,丰富意蕴;哀景哀情,反常笔法。
      6.出示图片,齐读。
      《十五从军征》,给我们非常丰富的审美感觉,铺叙感,描述感,情节感,详略感,虚实感,画面感,音韵感,悲情感……
      叙事的写法,抒情的力量
      7.齐背《十五从军征》,结束教学。


附:《十五从军征》课堂实录
(国家中小学资源网)
(整理人:陈晨 2021年12月14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十五从军征》,首先了解我们的学习目标。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探究、触摸、感悟《十五从军征》的每一个毛孔,每一条皱纹吧。
     二、诵读初感
     一起来朗读这首诗。
 

     《十五从军征》选自《乐府诗集》。我们会看到后面有“横吹曲辞五,梁鼓角横吹曲。”看似好高深,其实很简单。横吹曲辞,是汉代以来流行的军乐,包括鼓吹曲和横吹曲。鼓吹曲以鼓角为主要乐器,横吹曲就以笛子、萧为主要乐曲,就是说《十五从军征》是以鼓角为主要乐器,后来鼓吹和横吹互有兼容,并称鼓角横吹曲。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首诗是南朝梁朝乐府机关收集的,所以是梁鼓角横吹曲,感谢乐府机构可以让今天的我们能听见1500年前最质朴的心声。一起来学习诗歌。
     三、品读诗意
     首先,我们来看诗的开头两句。

 
     读到这句诗。你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感触?十五、八十,指诗歌主人公的年龄。15岁出征参战,80岁才得以回家。大家感慨惊讶,可能也会觉得这是诗歌的夸张吧。根据史书记载。青年男子23岁开始服兵役。56岁可以退役归田。诗歌里“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恰恰是反映了汉代战争频繁,给社会造成的影响。

 
     触摸诗歌的每个毛孔,关注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实词,虚词同样不能忽略。因为实词是体骨,虚词体现性情。虚字传声见情。

 
     这句诗里我们看有个时间副词值得品味,对,“始”,表示时间拖延很久、结束的太晚。“始得归”,离家整整65年。65年几乎占据了他的一生。在人类历史上,有多少人能够从军65年。这65年里,他翻过了多少山山水水,经历了多少刀光剑影,饱尝了多少血雨腥风,遭受了多少生生死死。千言万语难以说尽。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让我们一起来想象此时主人公的心情。在想象之前,我们先给大家推荐解读诗歌的一个途径。

 
     “共情,就是同感、同理心去理解诗歌中的人物的情感。”看看这句话,我们也许会想到“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少小离家老大回,儿童相见不相识”,主人公越进家,兴奋激动的同时,也越恐惧,不敢问。怕听到,不敢或者害怕听到的消息。
     遇到同乡,忍不住会问。我家里还有谁呢?我们还可以对比,对比离家不久的人,他也许就会问得更加具体,我父母身体怎么样了?我的兄弟姐妹怎么样了?但是主人公离别的时间太久,父母应该不在了,兄弟姐妹也不知道还在不在世。只能问我家还有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把这句话和上一句话合在一起,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问答句。我家还有谁?这句话说,那远远望得见的地方就是你家。我们知道,问答有一个原则。所问所答,紧扣话题。那这两句诗我们刚才一转换会发现,同乡答非所问,没有正面回答。为什么呢?
     了解他们家的情况,不忍直说。主人公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松柏冢累累”。松树、柏树遮盖着纵横交错的荒坟,哪里是家呢?
     我们假设自己就是主人公。往前走,到家了。眼前看到的景色是:野兔从狗洞里跑进跑出,野鸡在屋梁间飞来飞去。长满野生的谷子,满院都是,井台边长满野生的葵菜。这哪里还是人的家?这是野兔野鸡的家,这是一片荒野。
     可,这就是他65年前充满欢乐的家,这是他65年中魂牵梦绕的家,这是他归心似箭、满怀希望的家,这是他为国征战65年、出生入死65年的残年归宿。

 
     面对这样一个亲人皆无、破败不堪、荒凉如也、一无所有的家,他吃什么,喝什么呢?掐几把野谷,冲去皮壳,做成饭;掐几把葵叶做成菜。可是该吃饭了,除了他自己,又有谁来吃呢?父母在哪?兄弟姐妹在哪?
     除了我们要感受虚词它的声情韵志,这句话里“舂”值得我们来探究。“舂”字一个动作。石臼,不停的反复的捣,一下一下又一下,撞击在石臼上,也撞进了士兵的心中。他的内心被眼前的一切沉重地敲击着,敲击着。
     袅袅升腾的炊烟中,没有人和他一起享用饭食。孤身一人回来寻亲,到头来依然茕茕孑立。能给谁,可以给谁,眼前的一切失望、绝望、无望。失去家人的痛楚,又暗含着往昔美好的追忆。归家前无休止的思念,更加化成了眼前绵绵无期的愤恨。

 
     我们再一次跟随他走进这幅场景,请同学们想象描述这幅场景。他踉踉跄跄地走出门外,抬起昏花的老眼,向东望去,自己的父母、亲人,一个个都长眠在九泉之下,再也回不来了。他从军65年,65年叶落归根。想和亲人一起共度晚年、共享天伦之乐。满怀的希望全都成泡影,他将永远永远的孤独下去,眼泪尽湿了破烂的衣裳。
     这里给大家几种关于向东看的解释。你选择哪种解释,依据文本,依据情理,都可以,你也可以自己更多的解释出现,只要是能够从文本中得到切实的理解都可以。

 
     诗歌到这里结束了。可好像并没有结束,我们心里一直在回荡。这80岁风烛残年的老人。他怎么生活下去,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谁也给他养老,谁来给他送终,他的余生肯定是孤独的、凄苦的、悲惨的。饿死渴死、冻死、死了也可能无人掩埋,成为这荒院中的一堆白骨。这就是他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最后结局,这就是他整整65年,为国征战、南征北战、血雨腥风、出生入死的最后归宿。
     无限的情感激荡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同学们带着你的情感理解,来读这首诗吧,也欢迎有更多的同学在读的过程中,慢慢的把它背下来。

     四、再读悟理

 
     再读我们就会想:造成这位老兵及其一家人如此悲惨遭遇的,到底是谁呢?战争,人口大量锐减,我们从史书记载,从诗人的诗歌里,都能看到。
     五、小结
 
     走出这首诗。我们就会想,汉乐府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艺术魅力,能达到这么高的艺术水准?不管是今天的《十五从军征》,还是以前我们所学的《木兰诗》,还有以后我们要学到的更多的来自汉代乐府诗集的诗歌。它为什么一首首如此打动我们,直击我们的内心呢?
     首先。汉乐府诗的艺术源头在《诗经》。根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始立乐府,就是要模仿《诗经》,重建礼乐文明,《十五从军征》也是经过乐府机构整理、润色,才得以流传到现在。
     除了有专门的机构,《十五从军征》也继承了《诗经》战争题材诗歌所开创的文化传统,不追求战场上刀光剑影,而是多维度、全方位地反映战争这一特殊社会现象。《十五从军征》是这样,《木兰诗》也是这样,重视人在战争中的遭遇,表现理性与感情,国家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矛盾冲突,诗歌不仅表现的主人公的不幸,同时也表现了全体人民的不幸,整个社会的悲剧得以反映。
     而且,在这首诗里头,我们感受到白描手法。不管是景物,人物,所有的手法的描写,都让我们感受到它直击人心的力量。除此之外,我们再一次小结一下,在这节课里头,我们的反复强调的欣赏诗歌的途径。
     刚才我们说到汉乐府的景物描写,使用了白描手法。风景从来不是寻常物,作品中但凡出现的景或物,都能成为文章的律动和生命。我们看《十五从军征》里头“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虽然只选择了兔和雉两种动物,地点只涉及中庭与井,但文字中扑面而来的是荒凉,是破败,是萧索,还有我们这节课反复强调欣赏诗歌,我们要共情。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说:“你先把你的情绪,欲念和愁思交给树,然后树的呻吟和摇曳也就变成你的。
     我们透过诗人选择的意象,触摸诗人的情思,共情的投入去理解诗歌。
     今天我们一起通过《十五从军征》诗句的每一个毛孔,每一处皱纹,探究学习、感悟、领会诗歌之旅,就此结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