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六上8课《灯光》教学设计
更多语文名师精彩课例,请点击阅读
小学语文名师课例第一辑(视频、实录、设计238节)
初中语文名师课例第一辑(视频、实录、设计66节)
小学语文各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名师经典课例(视频、设计、课堂实录)
小学各年级语文上册第五至八单元名师经典课例(视频、设计、课堂实录)
六上8课《灯光》教学设计
(选自小语名师联盟)
01
这篇课文通过回忆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不忘过去、要好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愿望。在结构安排上文章采用了倒叙的方式,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首尾照应,结构紧凑,文脉相通,含义深刻。“灯光”作为全文的线索,联系起过去、现在、将来,又因为它带来的光明、温暖、希望,而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在课文之后还安排了“阅读链接”,“阅读链接”围绕革命文化主题展开,安排了四篇阅读材料,同时还布置了不同的学习任务,旨在引导学生运用之前学习过的阅读方法,把握内容,体会情感。
02
文中所写的战争年代与学生所处的和平时代相去甚远,学生知之甚少,可能无法体验当时的处境。因此,课前要引导学生搜集查找有关资料,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多感悟。
教学时要突出略读课文教学的特点,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
1.通过自读让学生了解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弄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2.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怎样围绕灯光展开叙述的,几处对于“灯光”与“火光”的描写有什么关联。
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情感,感受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
4.结合“阅读链接”开展一个专题阅读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展开自主阅读,在把握内容和感受人物的基础上体会情感。
【知识与技能】
1.理清课文表达顺序,体会文章倒叙、首尾照应、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
2.了解课文中“灯光”与“火光”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课题之间的联系。
3.读“阅读链接”,借助查找资料等方法把握内容,并关注场景与细节描写,体会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快速默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课文内容。
2.品读重点语句,自读自悟、交流探讨,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感受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懂得珍惜。
重点
1.理清课文表达顺序,体会文章倒叙、首尾照应、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
2.了解课文中“灯光”与“火光”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课题之间的联系。
难点
1.感受革命英烈的献身精神。
2.读“阅读链接”,把握其内容,并关注场景与细节描写,体会思想感情,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资料。
03
2课时
第一课时
1.理清课文表达顺序,体会文章倒叙、首尾照应、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
2.了解课文中“灯光”与“火光”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课题之间的联系。
3.感受革命英烈的献身精神。
重点
1.理清课文表达顺序。
2.了解课文中“灯光”与“火光”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课题之间的联系。
难点
感受革命英烈的献身精神。
04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大家对“灯光”一定都很熟悉,一到夜晚,每家每户都灯火通明,所以大家会觉得它是再寻常不过的东西,没什么惹人注意的地方。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就是《灯光》。(板书课题:灯光)我们来看一看,本文围绕灯光讲了一件什么事?
2.大家课前已经查找了与本文相关的一些资料,现在请大家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的成果。(可以交流作者、写作背景、清明节等资料。)
3.介绍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遇到重要的或难读的词语做个标记。
(1)交流难读或难懂的词语。(豫皖苏平原、围歼战、胸墙、憧憬、黑魆魆、千钧一发、璀璨)
(2)寻找带有“灯”或“灯光”的句子,在课本上画出来。(学生勾画,同桌轮读。)
2.梳理结构。
(1)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开头和结尾写的是现在,中间的主体部分是写的往事。课文第1~2自然段写作者在天安门广场散步时,听到一句赞叹“多好啊!”从而引起了作者的回忆。课文第3~11自然段写作者回忆郝副营长的事迹。课文第12自然段写事情虽然过去很多年了,但作者在璀璨的灯光下,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
(2)由此可以看出这篇课文是按什么记叙方式来叙述的?(倒叙)
(3)在回忆往事的过程中,作者围绕郝副营长分别写了哪些事?(第3~7自然段写郝副营长战前借着火柴的微光看书;第8~11自然段写郝副营长在战斗中点燃手中的书本为部队找突破口提供帮助,自己壮烈牺牲。)
(4)不论是写现在还是写往昔,整篇课文一直是围绕什么来写的?(光,灯光和火光。)
(5)那么,整篇课文的主线是什么呢?(灯光)
三、细读课文,认知文本
1.面对灯光,文中的人们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多好啊!”)
2.快读课文,小组探究:想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把有关语句画出来,再深入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什么?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
3.学生交流,教师适时指导点拨。
“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
(1)第一次是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说这话的人也许是第一次来北京,也许是时过几年又来北京,看到北京的美丽,看到人民的幸福生活,“多好啊!”是出自内心的由衷赞美。
(2)第二次是战斗打响前,郝副营长借着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多好啊”是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自言自语。此时,他也许想到胜利以后,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也许触景生情,暗暗下决心,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下一代能过上美好生活,要勇往直前,不怕牺牲。(板书:幸福生活)
(3)第三次是郝副营长和“我”交谈时说的话,“多好啊”是他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和理想。(板书:理想)
出示课件: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4.在学生理解第二、三次“多好啊”以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画出有关语句体会郝副营长的牺牲精神。(板书:灯光 多好啊 生命换取)
四、聚焦“灯光”,理解课文
1.学到这儿,你能说说课文为什么以“灯光”为题吗?(灯光给人带来光明和温暖,这也是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2.学生默读,教师引导:文中还有一处特殊的“灯光”,你发现了吗?(郝副营长在黑暗中点燃书本,照亮后续部队前进的道路。)
3.让我们静下心来读第10自然段,用心感受这特殊的“灯光”
(1)“千钧一发”是什么意思?请联系文中语句介绍当时的情况。
(2)“灯光”对战友意味着什么?(生的希望,战斗的胜利……)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郝副营长清楚会有这样的后果吗?这样做是为了谁?(为了全国解放,为了让后代过上安宁生活而奋斗。)(板书:奋斗)
4.再现“灯光”。
(1)教师范读。请大家在脑海中再现这一感人的画面。
(2)就是无数个像郝副营长这样的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幸福和安乐,让我们满怀敬意来读这特殊的“灯光”。
(3)根据刚才的想象,写写郝副营长当时的心情、动作、神情,让英雄的形象更清晰。
5.总结全文:结合板书,再看“灯光”和“火光”,你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和题目又有什么联系呢?(引导学生关注板书,从发言中引导学生发现“理想——奋斗——现实”的关系,以及“灯光”是全文的主线,是新时代幸福生活的象征。)
五、拓展思路,深化主题
1.最后的告别。
课件出示:今天,我们来到了埋葬郝副营长的沙柳丛里。站在英雄的墓前,回忆他生前的梦想,你想说些什么呢?(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你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今天能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学习,是你们在黑暗中奋斗出来的。我们一定不辜负你们的殷切希望,为了祖国更美好的未来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2.主题深化。
课件出示:这“灯光”会熄灭吗?请发表你的看法。(这“灯光”其实象征着英雄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象征着新时代的幸福生活,因此它不会熄灭,必将永远闪耀在人们的心中。)
3.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涌现出无数像郝副营长这样的英雄人物。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同学们可以利用网络搜查英雄们的故事读一读。
4.无论过去多少时间,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们不要忘记为今天的美好生活而牺牲的先烈,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05
第二课时
1.根据学习提示,借助查找资料等方法把握“阅读链接”的内容。
2.读“阅读链接”,关注其中的场景与细节描写,体会思想感情。
重点
根据学习提示,借助查找资料等方法把握“阅读链接”的内容。
难点
读“阅读链接”,关注其中的场景与细节描写,体会思想感情。
06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战争年代,像郝副营长一样,用各种方式投身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的伟人和革命先烈还有很多,同学们知道的有哪些?(生交流)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位,一起来感受他们的形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阅读链接”中的四则材料分别讲了什么内容?(《毛主席在花山》记叙了毛主席1948年住在花山村时的几件事,表现了他关心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怀。《狱中联欢》节选自《红岩》,讲的是革命者在敌人的监狱中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新年联欢会,庆祝全国范围内革命的胜利。《伟大的友谊》记叙了马克思、恩格斯在事业上亲密合作、互相关心,在长期的共同奋斗中建立了伟大的友谊。《春天的故事》这首歌热情歌颂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2.师生回顾学过的阅读方法,交流、讨论学习每篇阅读材料的方法。
3.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学生带着任务再次阅读材料。
三、细读文本,体会情感
1.根据学习提示,自读《毛主席在花山》《狱中联欢》。
(1)出示阅读提示:读一读,注意场景和细节描写,体会蕴含的感情。
课文
场景
细节
蕴含的感情
《毛主席在花山》
《狱中联欢》
(2)分享《毛主席在花山》。
①学生自读课文,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文中记叙了哪几件事。(关心群众碾米、给群众送茶水、帮助群众推碾子)
②引导学生在这三个场景中,找出细节描写的句子,体会人物形象。
③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毛主席怎样的人物形象?(写出了毛主席在操劳国家大事的同时,也把老百姓吃饭喝水的事情挂在心头。)你从中感受到了他怎样的情感?(体会到他不搞特殊化,和人民大众平等的情感和礼貌诚恳对待每一个人的态度。)
(3)分享《狱中联欢》。
①引导学生找到文中最突出的场景描写。(“叠罗汉”的节目表演)
②学生思考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写这一场景的。(片段先对“楼下四室”整体表演进行描述,再重点写了最高处一个人的表情与动作,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体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献身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③你从这个场景中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狱友们对革命胜利的渴望与信心。)
2.小结:正是因为有毛主席这样的伟大领袖,《红岩》中坚持斗争的革命同志,以及像郝副营长这样敢于牺牲自己的英勇的战士,才让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得以建立,才让今天的我们能够在灯光下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四、自主学习,感受情感的熏陶
1.根据学习提示与学习《毛主席在花山》《狱中联欢》的过程,浏览教师提供的资料,自主学习《伟大的友谊》的片段,感受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深厚的友谊。
2.学唱《春天的故事》《我的中国心》,在歌声中感悟爱国情怀。
灯 光
场景、细节描写搜集资料
07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学习,同时,我还充分考虑了学情,对学生学起来有难度的地方进行了适时引导和点拨。课文第二部分由景生情,追忆战争年代的一桩往事,是全文的重点。我指导学生以“灯光”为线索想象三次“多好啊”出现的地方及当时人物的心理活动,初步感知了人物形象,然后通过引导学生重点分析郝副营长点燃书本照亮部队前进的道路这一情节,使学生深刻理解郝副营长高尚的精神世界,并懂得了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