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培恒《秋天的雨》(三上6课)课堂实录及点评

更多语文名师精彩课例,请点击阅读
小学语文名师课例第一辑(视频、实录、设计238节)
初中语文名师课例第一辑(视频、实录、设计66节)

小学语文各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名师经典课例(视频、设计、课堂实录)

统编教材中的革命传统教育精彩报告及经典课例

小语各年级下册一至八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小学各年级语文上册第五至八单元名师经典课例(视频、设计、课堂实录)



李培恒《秋天的雨》(三上6课)

课堂实录及点评

(来自范国强名教师工作室)


原题:“依托文本,随文写诗”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执教:深圳市宝安区罗租小学李培恒评析:深圳市宝安区罗租小学谈玲教材分析:《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是“秋天的美景”这个专题中的一篇文章,《秋天的雨》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重点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的情感。文章语言非常优美、生动,有些词语对于大家来说比较陌生,教学时,应利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尝试运用想象的手法,依托文本,随文写诗。教学目标:1.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品味其韵律美、画面美、语言美。2.重点品读《秋天的雨》第二段,试着改编小诗。3.激发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培养审美意识,尝试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学准备:1.制作精美PPT2.制作小诗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在诗人杜牧的眼前,秋天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在大文豪苏轼心中,秋天是——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在叶绍翁先生的笔下,秋天是——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师:孩子们,在你的眼中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能用一个词语或者句子说说吗?(收获、丰收、喜悦、香甜、五彩缤纷、瓜果飘香……)师:在作家淘金鸿的笔下秋天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的雨,感受秋天的魅力。(点评:以诗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中国古诗的意境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时一句美妙的诗句可以领略到复杂的语言所无法代替的意境。教师直接用秋天的诗句导课,置身于浓浓的古诗氛围中,学生尽情欣赏它的魅力,不知不觉地与诗歌结缘,既凸显了“秋天”主题,又为下边的创作诗歌作了情感的铺垫,真乃“未成曲调先有情”也。)二、朗读课文,再现秋景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秋天的?生:这篇课文描写了秋天的色彩、味道、声音。师:孩子,你的概括能力真强(板书:色彩、味道、声音)三、感悟儿童诗(一)理解“五彩缤纷”师:秋天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季节,孩子们,我们一起朗读第二段,看看秋天都有哪些颜色?(点评: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能有目的读书,强化了边读边想的读书习惯。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概括内容做了铺垫,有利于下一步教学的展开。)生:有黄色、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师:还有吗?生:从省略号看出,还有很多颜色。师:省略号省略的是谁的颜色?生:菊花师:菊花还可能有什么颜色?生:菊花还有红色、粉色、绿色、墨色等等师:你真是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一个标点符号,你能读出这么多理解。你是一会学习的孩子。师:这么多的颜色交错在一起文中的一个词告诉我们就是五彩缤纷。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就是联系上下文。师:五彩缤纷的秋天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季节,用苏轼的诗句来说就是:“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点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本环节教师指导学生理解“五彩缤纷”一词就做到了这一点,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找出颜色关键词。同时,教师还不失时机抓住省略号来理解,标点符号也是无声的语言。学生思考省略号,想象出省略的颜色,瞬时,各种颜色缤纷呈现,“五彩缤纷”的理解不攻自破。)(二)初尝韵律美师:五彩缤纷的秋天就是一首诗,看,老师变一个魔术,你发现了什么?(分行排列)生:它变成了一首诗师:诗歌和我们的课文哪里不一样?生:每句一行师:是呀,分行排列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读起来更加有节奏和韵律,这就是诗的韵律美。(板书:韵律美)师:孩子们,来,让我们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男生读一节,女生读一节。男: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女: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男: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女: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男: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女: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点评:这一环节教师直接把原课文分行排列,实为匠心独运。课文以诗歌形式呈现,直入主题,让学生对诗歌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为下文改写诗歌做足准备。)
(三)品读画面美师:五彩缤纷的秋天是一首诗,是一幅画!孩子们,请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老师朗读,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出示: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生:银杏叶飘落的画面生:好多好银杏叶落下来生:秋天到了,树叶都落了师:是呀,每一种颜色就是一幅画,请我们四位朗读小能手分别读下面的几节诗,大家边听边想象,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朗读:师:请把你眼前出现的画面描述给我们?生:枫叶飘落生:庄家丰收了生:五颜六色的菊花开放了生:果子成熟了生:……师:一种颜色一幅画,一种事物一幅画,这就是诗歌的画面美。(板书:画面美)(点评:各种形式朗读,入情入景地诵读,读懂了课文内容,读出了秋天的画面。把小小的文字读成了一幅画,读成了一首诗。)(四)品味语言美师:孩子们,五彩缤纷的秋天是一幅画,是一首诗,你最喜欢哪一小节,来,把你最喜欢的那一小节多读两遍。师:现在把你喜欢的那一小节读给我们听,好吗?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小节生:我最喜欢““它把黄色送给了银杏树”这一小节,朗读师:这一小节作者写得非常的妙,非常的美。孩子们,我们一起读一读生:齐读这一节。师:孩子们,你从哪个词、哪句话感受到了作者的写作之妙?同桌讨论讨论汇报: 师:孩子们,你发现这节诗歌美在哪里?妙在哪里?生:作者把银杏叶比作扇子,非常形象生:作者运用了比喻,把银杏叶比作扇子师:是呀,作者的想象力真丰富,把银杏叶想象成扇子,我们眼前就会出现一把一把的小扇子,这就是比喻的特点,它比喻使句子生动形象,孩子们,把我们的理解放在诗句中再朗读。生:齐读师:运用比喻生动形象,你还发现它妙在哪里?生:扇呀扇呀,这个动词把银杏叶写活了。师:扇呀扇呀,做出这个动作来。生:做动作师:我们带着动作感受语言之妙师:作者运用恰当的比喻,丰富的想象,把句子写活了,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板书:语言美)师:孩子们,现在让我们再次感受语言美。出示齐读: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点评:语文教学是艺术,艺术需要求美!感受语言之美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突破这一难点关乎到下文的诗歌创作,所以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尤为重要。教师采用想象画面、对比感受、辅以动作等方法感知比喻句的生动形象,感知比喻句的语言魅力!)四、仿写诗句师:孩子们,秋天还把黄色给了香蕉。瞧:PPT出示香蕉图片:它把黄色给了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谁来试着把诗句填写完整?师:你真是一个小诗人!生:……师:孩子们,看,他又把黄色给了梧桐叶。师:孩子,我们也为梧桐叶作一首诗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它还把黄色给了田野师:他又把黄色给了给了菊花,给了玉米,给了稻穗,秋天还把许多颜色给了不同的事物。除了这些图片,秋天还有很多很多的事物,选择一种你喜欢的事物为它写一首诗吧。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评:这一环节教师由扶到放,由范例到自由发挥,水到渠成,自然流畅。这一成功得益于前面的多形式朗读及大量的想象说话,学生在这种自由的想象中,加上教师适时激励点评,学生胸中的诗情被点燃了,情动而辞发,诗兴涌动,早已欲罢不能,急于大展身手!所以一首首单纯、稚嫩的小诗很快诞生了。课堂上那争相恐后、急于展示的一幕幕让教师都应付不来,可见这一环节是成功的!)五、作品展示师:孩子们写得可真认真呀,一个一个小诗人在我们的课堂诞生了,现在请我们的小诗人展示自己的作品。(点评:教师安排学生展示作品并朗读,每一位都加以认真评析,教师的语言更多的是欣赏诗作的成功之处,欣赏诗中丰富的想象,美妙的语言,精彩的地方还让大家一起读一读。整个教室,诗情绽放,点燃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六、课堂总结1.孩子们,秋天在我们的诗里,秋天在大自然的每个角落。课后我们还可以继续书写我们书写心中的秋天,配上图画,制作成小诗卡。2.孩子们,你们是天生的诗人,推荐阅读《孩子们的诗》。七、板书:秋天的雨                                                       作品展示            颜色          韵律味道          画面      美声音          语言
总评:这节课的成功,还缘于李老师对整节课的结构安排合理,环节设计步步深入,互为依托。既发挥了文本的示范功能,感悟写法扎实,突破了“怎么写”的难点,又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为孩子打开了想象之门,解决了学生“写什么”的困惑,同时先说后写,降低了写诗的难度,为教学目标的达成铺了路,搭了桥。毋庸置疑,这节课是成功的,为写随文诗、改写诗歌、读写结合课等课型抛砖引路,创出了模式。白璧微瑕,课上李老师在点评诗作时,若能现场指导修改,那么引发出来的创作火花会更加灿烂夺目。附:教师简介

李培恒,女,1982年11月出生,中级职称,现任教宝安区石岩街道罗租小学。从教多年以来,专注小学语文阅读及作文教学。曾在全国小学生“中国梦·我的梦”主题作文大赛中,授予国家级指导特等奖,在喜迎党的十八大“幸福杯”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中授予国家级辅导金奖。2016年8月,在民顺小学张德芝副校长的指导下,参与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知识与能力训练册》的编写。2018年10月在街道举行的随文写诗教研活动中,执教《秋天的雨》,获得好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