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孙双金《穷人》(六上14课)教学案例及视频

更多语文名师精彩课例,

请点击阅读
小学语文名师课例第一辑(视频、实录、设计238节)
初中语文名师课例第一辑(视频、实录、设计66节)

小语各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名师经典课例(视频、设计、课堂实录)

小语各年级上册前两单元名师经典课例(视频、设计、课堂实录)

小语各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师经典课例(视频、设计、课堂实录)

统编教材中的革命传统教育精彩报告及经典课例

小语各年级下册一至八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小学各年级语文上册第五至八单元名师经典课例(视频、设计、课堂实录)


如何通过提顿情节让小说立起来

——以孙双金《穷人》课堂教学为例


一、看单元语文要素《穷人》这一课在统编六上第四单元,首先关注单元语文要素。 读小说,关注情节,感受人物形象。语文要素梳理:1.唤醒自觉的文体意识“小说”;2.提供必备的文体文体知识“小说三要素”;3.提示核心的文体概念“人物”。读小说最要紧的是把握人物形象;4.指点关键的阅读策略“关注”与“感受”。
二、看课后习题 第一题     关注小说情节第二题     感受人物想象第三题     关注小说环境小练笔     以写促读 深入感受人物想象(符合人物性格逻辑,符合情节环境)资料袋     提供文学常识三、常见的教学设计     1.确定核心目标:关注人物的对话和心理变化过程,感受“穷人”善良品性。      2. 拟定教学板块:一、概括故事情节感受“穷人”之穷;二、梳理心理轨迹探究“矛盾”心理;三、关注人物对话体会“内心”活动;四、聚焦人物形象认识穷人“不穷”。      3.优势:   (1)突出这篇小说的个性特点,人物的心理描写;(2)教学内容相对集中,教学主线相对清晰;(3)“心理描写”能学得相对扎实,有助于读写迁移。      4.弊端:   (1) 忽视了对小说一般特征的整体感知与把握;(2)削弱了人物心理与情节变化、环境描写之间的联系;(3)肢解了心理描写与人物活动的关系,导致理解碎片化。      四、孙双金的教学设计     1.确定核心目标:关注情节与环境,聚焦人物的动作、心理与对话,感受“穷人”善良品性。     2.拟定教学板块:(1)关注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心理;(2)对比环境描写,感受人物性格;(3)聚焦人物活动,感受人物品性。
  五、《穷人》第一板块观摩过程1.梳理情节、概括情节(四字词语)、体会桑娜心理2.板书开端:急待夫归   心惊肉跳发展:抱回孤儿   忐忑不安高潮:试探丈夫   左右为难结局:催促抱回   激动不已情节和故事的区别:国王死了,后来王后也死了。(故事)国王死了,王后因为伤心过度也死了。(情节)情节更注重内在的因果关系
六、观摩后思考(一)小说情节应该教什么?1. 要明确情节的特征情节三要素:完整统一、因果联系、矛盾冲突。桑娜内心冲突  沉默的冲突来自丈夫2.  要理清小说情节的脉络情节类型:线型情节、倒叙情节、突转情节线性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3.  要体会体会小说情节的作用核心作用: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桑娜的性格特点正是通过这样的情节脉络展开并立起来,丰满起来。梳理情节的过程采用双线结构。每个环节的展开联系环节人物特定心理,从而丰富人物形象的感受。情节为塑造人物想象服务。辅助作用:激发读者兴趣,提供阅读快感,突出活动环境,表现作品主题小说的情节悬念迭起,吸引读者兴趣。
(二)小说情节应该怎么教?1.提供概念支架,梳理情节脉络2.列举正反案例,强化情节特征 (概括时用看望孤儿、抱回孤儿来进行比较,强调情节的因果因果关系)3.采用双线并进,体会情节作用  情节脉络与人物心理轨迹双线并进,目的是让学生不断理解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要让小说教学立起来,就必须全面完整地理解小说三要素的相互关系而不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要让小说教学立起来,更需要教师构建一个大气的教学格局,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思考、尽情表达。





孙双金老师专著推介

孙双金,男,1962年出生,情智教育创立者、现任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曾荣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 全国首届十大明星校长。他自成一派的“情智教学与四小课堂”在全国广有影响。

《孙双金与情智教育》是2006年4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写的一本书,作者是孙双金。该书主要从成长之路、教育思想、典型案例、社会反响、成果展示五个部分全景式反映名师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人格的形成过程和实践过程

附:孙双金老师《穷人》教学视频

名师课堂:孙双金《穷人》(六上14课) 1
名师课堂:孙双金《穷人》(六上14课) 2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