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祖文《在柏林》(六上15课)教学案例及视频

更多语文名师精彩课例,

请点击阅读
小学语文名师课例第一辑(视频、实录、设计238节)
初中语文名师课例第一辑(视频、实录、设计66节)

小语各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名师经典课例(视频、设计、课堂实录)

小语各年级上册前两单元名师经典课例(视频、设计、课堂实录)

小语各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师经典课例(视频、设计、课堂实录)

统编教材中的革命传统教育精彩报告及经典课例

小语各年级下册一至八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小学各年级语文上册第五至八单元名师经典课例(视频、设计、课堂实录)


李祖文《在柏林》(六上15课)

教学案例及视频

(注:原文标题《不妨让语文课堂多一些提问和追问 ——以李祖文老师<在柏林>教学为例》,作者:朱小强,来自戴素勤名师工作室)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恰逢喜雨飘洒,我们“戴素勤名师工作室”成员有幸参与了“安徽省第十一届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精品课堂’教学培训会”。全国多位名师的课堂教学和分享,让我们受益匪浅。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深圳李祖文老师的一节课,他为我们展示的课例是六年级统编教材中的《在柏林》,李老师在课堂上的不断提问和反复追问尤为精彩,给我带来了心灵的震撼,也带来一些思考。《在柏林》是美国作家奥莱尔的一篇短篇小说,篇幅虽短小,但韵味深远,体现的是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给其他国家的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也给本国人民带来了难以弥合的战争创伤。纵观此课,李老师在“故事情节”与“小说情节”矛盾中找寻教学切入点,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循循善诱,反复追问,和学生持续展开对话交流,鼓励学生思考、判断、总结,让我们听课老师享受了一场理性思辨的听觉盛宴。一、李祖文老师执教《在柏林》课例部分展现:(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 师:你有自己的感觉吗?有自己的想法吗?2.师出示六张关于“战争”的图片,师:六张照片共同的主题是什么?(关于战争)师追问:这些照片都是描绘“战争”的什么?(关于战争场面的)(武器、士兵、伤亡)3.再出示一张图片,师追问:这张照片是不是描绘“战争”的?(PPT出示单独一张妇女儿童杂草水道中逃亡图片)说说你的想法与感觉。(二)初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1. 自由阅读或者默读文章,师:这篇文章算不算描写“战争”的?说说你的依据。2.师:真的吗?我怎么不相信呢!3.引导学生再读文章,圈划出文章中的人物,师追问:描写这些人物可以体现“战争”吗?4.再次追问:有“战争”场面描写吗?师小结:这算是对“战争”的描写吗?5.师:利用人物之间的关系,说一说这篇文章讲了什么内容?6.师生共同交流,形成较完整的主要内容概括。(三)深入阅读,了解“小说情节”1.师:我们概括的时候是按照什么顺序?2.引导学生再读文章,不断追问:作者叙述的顺序是什么?作者本应该先交待什么?为什么要放到最后?3.师生交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巧妙用心(四)总结提升1.师:作者写了两次小姑娘的笑,为什么第一次老兵没有反驳,也没有解释?2.师追问:为什么老兵做了解释后,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再次追问:老兵为什么不说话了?小姑娘为什么不说话了?旁边的乘客为什么不说话了?3.师:这样描写“战争”可以吗?4.师:如果让你来写“战争”,你会选择哪一幅图来体现?二、《在柏林》教学案例中的“提问和追问”评析1.教学案例导入环节中,老师预设的主干问题是“如何感知本文的故事情节和了解小说情节”,但是这样的提问生硬而且乏味,因此老师采用了“迂回的战术”,由浅入深,逐步引导,逐层递进。从“这些照片都是描绘战争的什么?”入手,先引导学生了解战争场面需要具备“士兵、武器、伤亡”等特点,通过适时的追问,巧妙引出了这张照片是不是描绘“战争”、这篇文章算不算描写“战争”的矛盾问题。(PPT出示单独一张妇女儿童杂草水道中逃亡图片)到了这里似乎课堂导入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2.在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教师始终围绕“这算不算对战争的描绘”,实质就是对叙述方式的感知与学习。学生对“这篇文章算不算描写‘战争’的矛盾问题”给出了答案,但是老师显然并不想只听到这些,这种表面的问题不可能引发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于是老师进一步追问,有“战争”场面描写吗?( 自由阅读或者默读文章)这篇文章算不算描写“战争”的?说说你的依据。老师引导学生再读文章,圈划出文章中的人物,老师话锋一转:描写这些人物可以体现“战争”吗?有“战争”场面描写吗?最后利用人物之间的关系,师生共同交流,形成较完整的主要内容概括。“一石激起千层浪,提问追问问到底。”学生就是在这种层层递进的探索当中,由表及里地拨云见日,探究到了问题的实质。当学生的思维已经深入到问题的中心时,老师及时提出概括主要观点的要求,这也是辣师的高明之处:借助问题引领学生的思维之泉,始终流淌在课堂的主流问题的渠道之内,保证学生思维的有效性,将学生的思维拓展到问题之外,采用发散式的提问将学生的求知欲带到更高更远更宽广的领域,促进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3.统编教材,内容主题和语文要素并列。在了解“小说情节”教学环节,老师引导学生再读文章,不断追问:作者叙述的顺序是什么?作者本应该先交待什么?为什么要放到最后?我们知道描写战争有很多种方式,更让人深思需要体验的过程。

统编教材下如何让学习真实发生。“故事情节”关键是按事件发展的线性顺序,从头到尾的讲一个故事。“小说情节”简单说是作者按照他的想法形成的先后顺序安排形成的情节。学生对于内容的感知,往往是无序的,或者说更接近于“故事情节”的角度,往往会忽略或者不会从“小说情节”的角度叙述。“故事情节”与“小说情节”之间的差异,恰恰就是教学需要切入的点,这一个点是学生看不到的,也是容易忽略的。4.这篇教例之所以比较成功,当然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关乎结尾的教学设计。师:作者写了两次小姑娘的笑,为什么第一次老兵没有反驳,也没有解释?师追问:为什么老兵做了解释后,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李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师生深入交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巧妙用心:《在柏林》“欧亨利似的结尾”的表达艺术方式委实高明。小说的结尾就是“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微型小说的结尾一定留给读着无限的想象。我们一定要从车厢里跳出来,仅仅是车厢里一片寂静吗?战争不止,整个世界终将一片寂静,静得可怕,人呢?都死了,这同样是以小见大。那这个“静”与前面“随即车厢里平静了”的“静”有什么不同?第一段的“静”只是基于老人眼光的威慑力,是外在的。而结尾处的“静”是触动每个人的心灵的,具有震慑人心的,老兵的话引起人们深深的反思,反思战争的罪恶,反思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可怕灾难。这就是结尾的经典之处:耐人寻味。三、追问,让学生从课堂“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学记》中说得好:“善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以容,然后尽其声。”“敲钟”要从容地“敲”,它的声音才能悠扬悦耳;提问要慢慢诱导,追问要言辞适度,就事论事,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索又不干扰学生的思维连贯性;提问要从整体出发,系统设计,追问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提问要探明学生的疑点难点,追问才能问到关键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明确指出: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得知识的。也就是说,教学的视线应由过去的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其学习过程。追问作为“关注过程”的一种具体的手段,有着其它提问技巧不可企及的优越性。追问往往能引发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外到内地探究问题的实质,避免浅尝辄止。因此,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与追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小学语文课堂“追问”,是根据学情特点、学科特性,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或学生自主发问,促使学生深度理解遣词造句、文本内涵以及情感升华,直至达成教学目标及任务的过程。追问是课堂教学中对话策略的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有效学习的教学指导策略。学生在多方位、长时期的追问中,获得的将不仅仅是扎实的基础知识,过硬的基本技能,追问还对学生能力的形成、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个性品质的锤炼起到促进作用,引领儿童由记忆、理解和运用这种“低阶思维”跨越到分析、综合和评价这种“高阶思维”。四、巧问善问,发展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思维的引导者,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而组织、引导、参与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就是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回答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是语文课堂教学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不仅要“会问”,更要问得“准”,问得“巧”,问得“恰如其分”,进而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而追问,是使原来表面的问题向思维深处发展的主要途径,通过环环紧扣的追问,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取知识,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对发展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堂好的语文阅读课,课堂提问应该具备一条线索,即铺垫性提问、主干性提问、延展性提问,而环环相扣的课堂提问是保证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开展有效阅读的必要条件。同时,一堂课中的提问与追问,要难易结合,深浅互补,发散式的问题一定要有,聚合式的问题也不能少,这是语文阅读学习“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在不同层次上的需要。心理学家认为,发现问题是思维的第一步,回答问题是思维的第二步。师生问答是课堂上不断向前推进的思维流程,进而有效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与思维的发展。简单的问答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深奥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解放思想,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它们都是课堂提问与追问所必需的。在当前教育情形下,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也赋予追问更多的内涵。


注:欣赏李祖文老师《在柏林》教学视频,请点击下面“阅读原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