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敏《望洞庭》(三上17课)教学设计
更多语文名师精彩课例,
请点击阅读
小学语文名师课例第一辑(视频、实录、设计238节)
初中语文名师课例第一辑(视频、实录、设计66节)
小学各年级语文上册第五至八单元名师经典课例(视频、设计、课堂实录)
谢敏《望洞庭》(三上17课)教学设计
以文带文课型
教材分析
【“一主”教材】
《望洞庭》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秋月高悬,湖水泛泛,全诗富含丰富的想象、 巧妙的比喻,刘禹锡用短短的四句话,将洞庭湖水与月色相互交融的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立足于洞庭美景,着眼于湖中的君山,由面及点,一幅湖月融融,银盘青螺的美景跃然纸上。表现了诗人不凡的气度与高卓清奇的情致。
【“两翼”教材】
《题君山》是《你读我诵》中的选文,是唐代诗人雍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围绕君山进行描写,以倒影作为切入点,描绘了在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中央,翠色欲 滴的君山像是湘君女神居住的仙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君山比喻成画眉的黛墨。以此诗作为“一主”教材的拓展延伸,既有对比效果,又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洞庭湖的四季》是《新主题阅读》中的选文,是沈哲瀚写的一篇关于洞庭湖 四季美景的文章,全文内容结构为总分总,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洞庭湖春、 夏、秋、冬不同的美景。语言通俗易懂又不乏优美生动,以此现代文作为“一主”教材 的补充,由古到今,由古文到现代文,不仅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更让洞庭湖的美景 全方位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
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流利的背诵古诗,理解古诗所要表达的情感。
2. 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诗句含义,初步感受洞庭湖的美。
教学内容
1. “一主”教材:《望洞庭》。
2. 《新主题阅读》:《洞庭湖的四季》。
3.《你读我诵》:《题君山》、《对联(二)》。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洞庭湖吗?(学生回答)
师:洞庭湖位于湖南北部,长江中游荆江河段以南,历史上有云梦、云梦泽、九江、五渚、五湖、三湖、重湖、太湖之称。今天跟老师一起去领略洞庭湖的风光。
二、“一主”教材学习环节
(一)“一主”教材学习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二)“一主”教材学习环节对应的教学过程
1.齐读课文。
2.师生承接读。
3.古今对译读。
4.认识作者刘禹锡。
5.情境赏析读。
(过渡)师:除了大诗人刘禹锡写了《望洞庭》,唐代诗人雍陶也被洞庭湖的美景所吸引,为此他也写了一首诗——《题君山》,和老师一起去学习一下。
三、“两翼”教材教学环节
(一)“两翼”教材教学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二)“两翼”教材教学环节对应的教学过程
1.自由朗读。
2.古今对译读。
3.情境赏析读。
4.洞庭湖美景欣赏。
5.再次齐读。
四、“两翼”教材教学环节
(一)“两翼”教材教学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二)“两翼”教材教学环节对应的教学过程
1.出示自学提示:
自由朗读课文,用“ ”画出描写洞庭湖湖面的句子。
2.重点句子感受美景。
春:湖面上不时有几条鱼接力赛似地“扑棱扑棱”跳出水面,乌龟也爬到湖岸边来凑热闹。
夏:夏日白天长,月亮都上来了,太阳还是不肯走,所以就 形成了洞庭湖上一半夕阳一半月光的奇观。
秋:肥美的鱼儿又在湖中兴奋地跳来跳去了,仿佛在欢庆丰收。
冬:被白雪覆盖的湖岸边,冰清玉洁,给人童话一般的感觉!
五、“速读速记”环节
(一)“速读速记”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二)“速读速记”环节对应的教学过程
师:我们学习了两首关于洞庭湖的古诗,一篇洞庭湖的文章,大家觉得洞庭湖美不美?自古以来对洞庭湖的赞美是源源不绝,一句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就是对洞庭湖美景的高度浓缩。
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洞庭西下八百里,
淮海南来第一楼。
四面河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三、自主作业
教师简介
谢敏
深圳市立言教育研究院名师,“中小学主题阅读研究”课题组核心研发人员。参与编写主题阅读系列读本:《主题阅读》《你读我诵》,参与编写主题探究系列读本:《坏狐狸阿布》《主题阅读名师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年级主编,《立小言易作文》五年级主编,策划并组织首届“世纪立言杯”全国曹文轩经典美文诵读大赛,立言教育“寻美南昌”学生研学旅行活动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