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语文名师精彩课例,
请点击阅读
小语各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名师经典课例(视频、设计、课堂实录)
小语各年级上册前两单元名师经典课例(视频、设计、课堂实录)
小语各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师经典课例(视频、设计、课堂实录)
小语各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名师经典课例(视频、设计、课堂实录)
小语各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名师经典课例(视频、设计、课堂实录)
小语各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师经典课例(视频、设计、课堂实录)
小学各年级语文上册第五至八单元名师经典课例(视频、设计、课堂实录)
统编教材中的革命传统教育精彩报告及经典课例
小语各年级下册一至八单元名师课例(视频、实录、设计)
王崧舟《枫桥夜泊》
课堂实录、赏析及视频
(执教:王崧舟;整理:刘敏威;赏析:林莘)
师:当代诗人陈小奇写过一首歌,歌名叫《涛声依旧》,大家听过吗?师:看来,这首在上个世纪末非常流行的歌曲,至今还能受到大家的欢迎。这首歌,不但曲子好听,歌词也写得相当出色。大家看,这是其中的两句——师:好听!不但声音好听,读得更是好听!大家注意看,歌词中有一个词叫“无眠”,谁知道“无眠”的意思?师:说得好!“睡不着”是大白话,“失眠”呢,是近义词。一俗一雅,意思就说得明明白白了。其实,“无眠”还可以找出很多近义词来,比如,不能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师:一口气,找到了五个近义词。无眠,就是“失眠”,就是“不眠”,就是“难眠”,就是“未眠”,就是“愁眠”。一句话,就是睡不着觉啊!好的,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歌词,感受感受“无眠”的滋味儿。师: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那么,这是从哪里传来的钟声呢?大家看——师:其实,早在两百多年前,清朝诗人王士祯就写到过这样的钟声。谁来读一读?师:注意,这是古诗。你在读的时候,要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和味道来,谁再来读一读?师:没错,这是寒山寺的钟声。为了独听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诗人盼啊望啊、梦啊想啊,一等就是多少年?师:十年,整整十年,可见这钟声的魅力!那么,这钟声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呢?大家看——师:其实,早在五百多年前,明朝诗人高启就在一首诗中写过这样的钟声,谁来读一读?师:高启所写的钟声,也是寒山寺的钟声。让人奇怪的是,每次经过枫桥,每次听到寒山寺的钟声,高启总会想起一个人,谁?师:张继?张继何许人也?为什么几度经过都要忆张继呢?大家看——师:早在八百多年前,宋朝诗人陆游就写到过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来,我们一起读!师:没错,寒山寺又名枫桥寺,因为它就在枫桥的边上。他到过寒山寺,听到过什么呢?师:七年不变是钟声啊!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陆游的这番感慨。师:大家看,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变的是南来北往的客人,不变的却是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所以,如果不是“七年”,而是“十年”,十年不到枫桥寺,诗人还会怎样写呢?师:如果不是“十年”,而是“百年”,诗人还会怎样写呢?师:十年不变是钟声,百年不变是钟声,千年不变的还是钟声。师:问得好!其实,所有的问题都跟一个人息息相关,所有的问题都跟一首诗紧紧相连。这个人叫张继,这首诗叫《枫桥夜泊》。师:请大家打开课文,读一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清爽了、顺口了为止。师:读得很专心、很投入,很好!读书要的就是这种状态!谁来读一读这首诗?清清爽爽地读。师:读得不错!字字有交代。比如,“愁眠”的“愁”是翘舌的,“寒山寺”的“寺”是平舌的,真是读得一丝不苟!谁再来读一读,不但清清爽爽地读,而且有板有眼地读。师:有味道!不用我说,大家一定听出了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来!我们一起读!怎么读呢?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师:好!味道出来了。我们再读一次,现在,前后顺序调换一下,我读前四字,你们读后三字。师:味道更浓了!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注意那个节奏,那个味道。师: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来。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师:好!这是你的感觉,你可以把这个词写在课文边上。师:我建议用“寂静”,寂寞的“寂”。行吗?好的,我们继续用词语捕捉自己的感觉。师:肚里没点东西的同学,是找不出“凄凉”这个词语的。好了,孩子们,读《枫桥夜泊》,有人读出的是忧愁,有人读出的是寂寞,有人读出的是凄凉,也有人读出的是寂静。大家不妨对比着想一想,读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你会有忧愁的感觉吗?师:肯定不会!读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你会有寂寞的感觉吗?师:我想也不会。读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你会有寂静的感觉吗?师:都不会!那么,为什么读《枫桥夜泊》,你感到的却是忧愁、是孤独、是寂静、是凄凉呢?师:把手放下,请大家静静地默读《枫桥夜泊》,看看注释,看看插图,联系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一想,诗的哪些地方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师:(在巡视中插话)有的同学开始动笔划了,这说明他的感觉已经找到了落脚点。师:(继续插话)有的同学开始在诗的旁边写批注了,很好,这说明他的思考正在被记录。师:好!我看大家都有了自己的读诗心得了。是吧?那么这样,我提一个问题考考大家,好吗?就一个。注意听!我们知道,枫桥夜泊的时候,应该是张继休息的时候、睡觉的时候,对吧?师:没有?你怎么知道的?诗中的哪个词语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张继没睡,根本就睡不着?哪个词?师:都是愁眠。是吗?来,把“愁眠”这个词语圈出来。(板书“愁眠”)师: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这个晚上张继看到了什么?咱们一样一样地说,读读第一句诗,看到了什么?师:(板书:月落)因为“愁眠”,张继看着月亮渐渐地升起,又看着月亮渐渐地落下。当月亮完全落下的时候,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中,诗人在江边看到了什么?师:那是被霜打过的缘故。秋风吹过,你看那江边的枫树——师:落叶飘零,江枫瑟瑟。多么凄清,多么孤寂的画面啊!那么,诗人在江中又看到了什么呢?师:(板书:渔火)找一个词来形容形容你想像中看见的渔火。师:改成“星星点点”的也许会更好,这些是张继因为愁眠而看到的。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张继又听到了什么?师:(板书:乌啼)几声凄厉的乌啼,打破了夜的沉寂,但是,当乌啼声飘过,茫茫秋夜反而变得更加沉寂。还听到了什么?师:(板书:钟声)是的,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板书: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 到客船)请把“钟声”圈出来。师:看到了,听到了,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张继还感到了什么?师:(板书:霜满天)大家知道,霜是覆盖在地上的,所以,李白才写过这样的诗句,床前明月光——师:对呀!霜怎么可能满天呢?难道是张继的感觉出了问题?师:肯定冷!秋霜那么重,穿得又那么单薄,还是在江上、在船上,能不冷吗?其实,身体的冷还在其次,更要紧的是张继的心,他的心也是——师:看来你查过资料了。这只是一种可能,还可能因为什么呢?师:身体感觉到的是一个“冷”字,心灵感觉到的更是一个“冷”字,于是,在诗人的感觉中,“霜满地”成了——师:(指着板书)大家看,月落是景,乌啼是景;江枫是景,渔火是景;霜天是景,钟声是景。这景那景,都围绕着——师:(板书:对)孩子们,你们注意过这个看起来很普通、很不起眼的“对”字吗?什么是“对”?为什么要用这个“对”?大家看——师:这是我从《现代汉语小词典》中摘录下来的一些义项。想一想,你选第几个?生:张继因为睡不着觉,所以能看到这些景色,他是面向着这些景色的。师:也就是说,在诗人的眼中,仿佛乌鸦也跟着他一起——师:说得好!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啊!月落是愁,乌啼是愁;江枫是愁,渔火是愁。一个看起来极其普通、极其简单的“对”字,“对出”的是诗人心中的无限——师:于是,情动于中而辞发于外,《枫桥夜泊》就这样诞生了!(音乐响起,教师范读全诗)(掌声)师:(随着音乐)月亮西沉,乌啼声声,霜气布满了整个天地;江枫凋零,渔火点点,钟声划破了凄清的夜空。在这个孤独而寂寞的晚上,诗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眠,他在心里轻轻地念道——师:(擦去“月落”)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乌鸦凄厉的叫声也已经消失了。(擦去“乌啼”)那满天的霜气看得见吗?师:(擦去“霜满天”)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之中,那瑟瑟的江枫看得清吗?师:(擦去“江枫”)点点渔火忽明忽暗,若有如无。(擦去“渔火”)还有那姑苏城外的寒山寺,看得见吗?师:(擦去“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到客船”)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景物可以相对了。(擦去“对”)师:一声!一声!又是一声!(在“钟声”下面画上三条波浪线)声声敲打着愁眠,声声陪伴着愁眠,声声抚慰着愁眠。(在“愁眠”下面画上三条波浪线)师:这钟声,仿佛在说,张继啊张继……孩子们,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接着“张继啊张继”,写一写钟声的诉说。师:好!请停下你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像张继那样,用心去感受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悠悠传来的钟声,好像在对孤独的张继这样说——生1:(朗读)张继啊张继,如果你无法入睡,如果你很孤单,就让我来陪伴你吧。(掌声)生2:(朗读)张继啊张继,人的一生有悲欢离合,不可能是事事如意的,当你烦恼忧愁的时候,要学会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呀。(掌声、笑声)生3:(朗读)张继啊张继,你的亲人在等着你回家,赶紧回去吧,赶紧回去吧!(笑声)师:家是你永远的港湾,家是你永远的温暖!这钟声有抚慰,这钟声有劝解。当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款款消失的时候,张继的愁眠之情也渐渐化去了。(擦去“钟声”和“愁眠”)师:孩子们,其实“愁眠”是人人会有的一种心情。这种心情,会伴随人的一生,也伴随着人类的全部历史。所以,古今中外,写愁眠的诗歌成千上万、数不胜数。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写愁眠,尤其是写思乡的愁眠,更是比比皆是。大家看——师:大家一定已经发现,所有的愁眠都跟一种景物连在了一起,这个景物就是——师:正所谓,明月千里照愁眠,愁眠一夜望明月。于是,诗人的思乡之愁、怀人之情,都寄托在了那一轮皎皎的明月上。那么,在没有明月的夜晚,在月亮落下去的夜晚,诗人张继又把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愁、怀人之情寄托给了谁呢?师:孩子们,在张继之前,没有人这样写过钟声;在张继之后,尽管有很多人写过钟声,但是,没有一个人写得像张继这样扣人心弦,感人肺腑。这,正是《枫桥夜泊》这首诗能够流传千古的秘密所在。让我们再次满怀深情地走进这首千古绝唱,《枫桥夜泊》——师:于是,从张继之后,从《枫桥夜泊》之后,除了“明月千里寄相思”,在中国诗人的心中,又多了一种寄托愁绪的美好景物,那就是——钟声!这钟声穿越时空、穿越历史,在一代又一代的诗人笔下悠悠回荡。师:听,四百多年过去了,这夜半钟声在陆游的笔下悠悠回荡——师:听,八百多年过去了,这钟声在高启的笔下悠悠回荡——师:听,一千多年过去了,这空灵的钟声在王士祯的笔下悠悠回荡——师:听,一千两百多年过去了,这温暖的钟声在陈小奇的笔下悠悠回荡——师:孩子们,这就是经典!(板书:经典)这就是文化!(板书:文化)今天,你读了《枫桥夜泊》,你的心里有了一种感触、一种感受、甚至一种感动。所以,我想,假如你以后有机会去苏州,你一定会去看一座桥,哪座桥?师:想到张继,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充满深情地背诵一首诗,那就是——师:从此,你对张继不再陌生,尽管你和张继相隔千年;从此,你对枫桥夜泊、你对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再陌生,尽管你和枫桥相隔百里、千里、甚至万里。孩子们,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热烈的掌声) 历史的年轮转到了21世纪,寒山寺的钟声却依然清晰,千古名篇铸就了不灭的传奇,于是,人们的仰望就成了不变的记忆。《枫桥夜泊》的教学是诗意语文的又一座高峰,在启、承、升、转、合中彰显文化的魅力,抒写着深沉的文化积淀和涓涓的文化渲染。对于王崧舟老师的《枫桥夜泊》,我们须以平静的目光,平视的角度,探求其在历史长河中与枫桥诗人心灵的对话,探寻其内在的文化张力,从而体验经典的魅力,感受文化的力量。 《枫桥夜泊》家喻户晓,远及海外,对此诗历史上已有众多的名家提出质疑,比如欧阳修的“其如夜半不是打钟时”(《六一诗话》)之说等等。王老师解读文本有独到的功力,他不局限于文本,而是还原其本源,超越文本,找出文本的秘妙。他的文本细读,“其大无外”,我们可以借鉴的,不是就文本读文本,而是细察文本内涵、拓展文本外延的独特视角。《枫桥夜泊》共28个字,他从中读出的深度和广度,却是呈几何级数扩张的文化背景和意蕴。 首先,在文字层面上。王老师敏锐地抓住了诗中“对愁眠”的“对”字进行细读,在这个被无数前人忽略的字上,精研出新的品味。在给学生“对”字释义的四个选项中,重点解构“面对”和“配合”, 如果是选义项“面对”,则诗人面对的江枫、面对的渔火是孤立的,是用“以物观物”的审美感应方式感受内心的愁绪;如果是选义项“配合”,则江枫、渔火的意象与诗人是互动的,感觉到舟中的旅人与舟外景物之间有一种无言的交融和契合,化为浓浓的物我一体的愁。这是一种交融和漫浸,这是“以我观物”的审美感受。让学生选义项是一种高明的引导,最终的选择则是还原诗人的本意,学生感受到了“以我观物”审美意境,在学生朗读时,“对”字就很好地读出了品味,读出了情怀,读出了不一般的味道。 其次,在文学层面上。唐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丰富的人文内涵 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风花雪月”是中国古典诗词最具代表性的意象,古诗词中“月”的意象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而“钟声”则寥若晨星、相对较少。但在《枫桥夜泊》中,钟声代表的文化意涵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却显得异常凝重。 对《枫桥夜泊》的解读,王老师从已知中发掘未知,给学生以强烈的认知冲突和情感反差。《枫桥夜泊》之所以流传千古,无法为后人超越,有两“绝”,一绝为“愁眠”,一绝为“钟声”。诗的前两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寒霜”、“江枫”、“渔火”、“愁眠”,包含了6个意象,形成浓郁的“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集中于“钟声”,其意境疏朗空远,前后对比形成巨大的反差。历代文学评论家及读者大多认为“愁眠”即诗眼。王老师则独具只眼,把视角落在“钟声”上,由钟声引出并以此为着力点铺张开去。以“钟声”为主线,在启承升转合中,表现了对愁的关怀、对愁的抚慰,使人在凄冷的愁眠中感受到心灵的温情和慰藉。此课既抓“愁眠”,更抓“钟声”,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入,不仅感受到“愁眠”的意境,更体会到“钟声”的温暖。 “于是,从张继之后,从《枫桥夜泊》之后,除了‘明月千里寄相思’,在中国诗人的心中,又多了一种寄托愁绪的美好景物,那就是——钟声!这钟声穿越时空、穿越历史,在一代又一代诗人的笔下悠悠回荡。” 钟声不仅温暖了作者的心灵,同样温暖着一代又一代跟张继一样“愁眠”的心灵,不仅温暖了课堂上学生的心灵,徜徉开去,不也温暖了中华民族1200多年的文化历史吗? 第三,在文化层面上。文化是时间积淀的产物。《枫桥夜泊》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经过千百年的反复传唱,影响远及海外。正如张晓风在《不朽的失眠》中说:“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王老师在教学中披露的正是人类的“某一种心情”,他对“愁眠”的处理,妙在不点破,于是,这“愁”便成了某种抽象的抒情。于是,人人都能从中感应到自己的“某一种愁情”,乡愁、思愁、旅愁、仕愁、忧愁、哀愁、浓愁、浅愁,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王老师不是去把这种“愁绪”坐实,而是让其泛化、虚化,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钟声”,这钟声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钟声,是文化的表象和意涵。“钟声对张继说”的环节,是一种文化的引领、传扬、扩大和强化,让孩子真切意识到,人类的共有情绪、精神母题,是可以一起分享的,是可以与前人、今人、后人一起贯通的。这是王老师力图营造的课堂中的文化传承,体现了他对文本解读的独到之处。正因如此,学生才会被感动,会想看枫桥,会想到张继,会背诵《枫桥夜泊》,这首诗才能铭刻在学生的记忆里。 王老师的《枫桥夜泊》,充分体现了他在文化渲染上的独到功力。他从细微之处引领,用细腻的方法浸润,不仅让学生学会,让学生能够体会,而且让学生意会。有人说:“别人是学不来王崧舟的,因为你不是王崧舟。”但《易经》有言: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③如果说文本解读要不厌其大,力争发散思维,那么课堂策略则要不厌其小,尽力聚焦成点,让学生从一个个小的环节中接受大道理、大文化。王老师不是把大的、抽象的概念整个灌输给学生,而是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化理性为感性,把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浓缩于一首诗,一个个意象之中。 细处摄神渲染。在王老师看来,钟声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渲染是其主要目标,但是文化又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在小学课堂中不可能大而化之,因此,在细微处着力是必然的选择。 一是深挖字眼。王老师选取陈小奇的《涛声依旧》,从“无眠”处展开,让学生理解“无眠”就是“失眠”,就是“不眠”,就是“难眠”,就是“未眠”,就是“愁眠”,感受“无眠”的滋味儿。由此引出是谁在敲打着我的无眠呢?是钟声,在“对愁眠”的“对”字分析中同样体现了细节的因素,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意象的情感意蕴。 二是注重对比,在文章结构上“启”与“合”的对比,在“钟声”意象上历代诗人不同意境的对比,在情感表现上张继与李白、杜甫、白居易诗句的对比等等,强化浓浓的情、淡淡的愁,使课堂充满了文化的气息。 三是创设语境,体会诗人的所感所思,重建诗人创作时的环境,感受孤独诗人的惆怅与温暖。在《枫桥夜泊》的教学中,王老师激情澎湃,激扬文字,同时,又婉婉而叙,仿佛如歌的行板:愁眠啊愁眠……如行者的叹息,倘佯于千年诗的时空,这是诗的音乐,音乐的诗。王老师已是一位杰出的指挥,“一声!一声!又是一声!声声敲打着愁眠,声声陪伴着愁眠,声声抚慰着愁眠。”教师范读,师生对读,在想象中读,在读中体验,声调从低到高又从高到低,反反复复、曲径通幽、浅呤低唱,一唱三叹,荡气回肠,余音绕梁。 潜移默化渗透。文化是非常大的概念,要能达到渗透的目标就必须建立一个宏大的“文化场”。王老师以温润的眼光、感性的语言,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去追述诗人的悲欢,解读诗人的作品,理解诗人的生命,称得上是对于祖国历史文化和古典诗学传统的一次深情回望。由“无眠”到“愁眠”,由“愁眠”到“钟声”,意象密集叠现,又一一消弥,最终,板书定格在“愁眠”和“钟声”这样两个相隔遥远又相融一体的意象上。“当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款款消失的时候,张继的愁眠之情也渐渐化去了”。王老师在情感堆积到极致处戛然而止,强烈的对比、落差,使学生感受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意境界。王老师创设了一场集体与诗人的心灵对话,以时间换空间,这个空间浓缩于几十分钟的课堂,浓缩于徐徐展开又徐徐卷起的画卷中,实与虚交替,起与落来回,在一节课中,丰富地呈现出落月沉寂,霜天凄清,渔火幽明,钟声空灵……可慢慢地,不知什么时候画卷又悄然合上,什么也看不见了,此时,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学生在老师的潜移默化中进入到艺术和美的境界。 层层推进升华。易经云:“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④超越千年时空的钟声在王老师巧妙的引入中层层推进,首尾呼应的启合令人称奇、拍案叫绝。 从当代,到清代,到明代,到宋代,感发“愁眠”的钟声不绝于耳,刻骨铭心,令人遐思。王老师以大量的笔墨着力于此,是为了引入一个孤独的听钟者吗?是,也不是。从课堂的生成状况看,历史的钟声引起了学生的质疑: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写钟声?钟声的魅力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呢?钟声为什么能够留传这么长的时间?从而自然地生出探究之情。 妙处不仅于此,在最后“合”的部分,似乎是启的重复,但看似重复的诗句,已然升华至“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超越之境。同样的诗人,同样的诗句,不同的是钟声已由1200多年前响起,那钟声多么遥远,又多么温暖。四百多年过去了,八百多年过去了,一千多年过去了,时代在前进,钟声由弱渐强,在学生深情地呤诵中,一次又一次叩击着每个人的灵魂。在穿越了1200多年的时空后,在感受了张继孤独的愁眠之后,终于回归,此时,收获的不仅是空灵的禅意,更多的是钟声带来的抚慰和幸福。由此,文化的意涵在不知不觉中浸入学生的心灵。 王崧舟老师是诗意语文的开拓者、领航者,从《枫桥夜泊》这一课中,我们不难感受到浓浓的诗意,但仅止于此吗?短短一节课,学生感受到的更是经典的汇集,厚重的文化魅力的吸引,在这样的氛围中影响、分享、认同,进而铨释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王老师对文本解读的态度和所达到的课堂境界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方向,也是我们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最后是福利时间,最近各大电商平台大促,京东11.11红包发给大家,非常实惠,现在开始到11.11每天可以领3次,红包可以直接抵扣商品货款。附:王菘舟老师《枫桥夜泊》
精彩视频
王崧舟《枫桥夜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