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涛:从 “课例研究”到 “作例研究”——推进教学变革的新路径
李政涛,华东师范大学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李政涛:
从 “课例研究”到 “作例研究”
——推进教学变革的新路径
其实,作业作为“中介”的重要作用,一直以隐匿的方式存在,如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以彰显,它的功能与力量逐渐放大,足以撬动学与教方式的变革,成为推动当代教学变革的杠杆或支点。
1
为什么是“作例研究”?
任何问题的探讨,都是从“价值”或“意义”出发的。在理解和界定“作例研究”的内涵之前,有必要先行展开对“作例研究”价值的探讨,对于这一研究的价值的理解不同,将会带来不同的概念内涵和实施方式。
作例研究的提出与实施,具有多重意义。
对于作业改革而言,“作例研究”通过选择并聚焦具有典范意义的作业案例,为作业改革提供了新的载体,而且这个载体能够全程渗透于作业实施的全过程。
对于教学改革而言,作业既是一次教学全流程的终结性环节,也是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更是教学改革的“最后一公里”。没有作业改革的教学改革,不仅是不完善的,还有可能造成教学改革的“功亏一篑”,让先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倒在终点之处。
对于教师发展而言,作例研究让教师的作业设计与实施“有例可循”的同时,也在课例研究之外,为培养研究型教师提供了来自“作例研究”的新的发展路径。由于有了作业改革,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力成为当代教师发展的教学新基本功,化为教师能力的重要构成,而“作例研究”能力是这一能力结构的核心之一,它与“课例研究”一样,都是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与载体,进而变成未来教师专业技能评价的新指标。
对于课例研究而言,由于作业是完整课堂的有机组成,基于这一前提认识,作例研究可以被视为课例研究的延伸、拓展和深化:将课例研究延伸到作例研究那里去,成为课例研究的组成部分或分支,作例研究因此可以被视为课例研究新的拓展点、深化点和生长点。
对于教学研究而言,如果只是在与课例研究关系的层面上展现作例研究的意义,就窄化或弱化了后者的重要价值。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作例研究被视为课例研究的一部分,但正如课例研究不能替代教学研究一样,课例研究也不能替代作例研究。
2
什么是“作例研究”?
作为一个具有全息性、体系化的研究领域,作例研究是一个结构化、层次化的复杂系统。
从内涵上看,总体上,如果说,课例研究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案例研究,那么,作例研究,则是关于一份作业的教与学的案例研究。具体而言,作例研究是通过选择具有典型或典范意义的一份作业,运用一定的教育观念和理论范式,聚焦这份作业的设计、实施与成效,从观念、过程和评价等方面展开描述、分析与建构,揭示其所蕴含和呈现的价值与规律,使之成为教师个人反思的对象和载体、理论研究的素材和成果、他人学习的内容和范例。
从性质上看,“作例研究”的要义不在“作例”,而在“研究”,是将研究的态度、意识和方式全程贯穿渗透于作例的搜集、描述、分析和建构等全过程之中,成为“研究性作业变革实践”。
首先,它是一种“实践研究”,而非“理论研究”,致力于解决与作业有关的“实践问题”,是为了作业实践,基于作业实践和在作业实践中的研究;其次,它是一种教学实践研究,是通过“作例”这一研究载体,进入教学和在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再次,它是一种教学实践的案例研究,如前所述,它以作业案例为核心研究对象,构成案例研究的形式与内容之一,在这个意义上,作例研究也是对案例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最后,它是一种融合研究,涉及到实证研究与思辨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文献研究与田野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的融合。之所以需要多种研究方法的融合,是因为作例研究要解决的问题,经历的过程十分复杂,没有一种研究方法能够独立解决。
从目标上看,作例研究的首要目标,是提供值得学习、借鉴和推广的“作业范例”,适应并且推动作业改革,进而影响和撬动教学改革,这是成事意义上的新目标,即成就作业改革之事和教学改革之事,在现阶段,是完成双减任务,在长远,是实现高质量教育;其次,是培养善于进行“作例研究”的好教师,将“作例研究”嵌入教师的职业生涯和研究生涯之中,成为新的专业技能,这是成人意义上的新目标,即成就作业改革之人和教学改革之人,养成适应作业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新型教师,这样的教师,可以称为“作业设计师”。
从内容上看,尽管“作例研究”旨在“研究”,但这一研究,却都是围绕“作例”展开的。作例之“例”,不是一个简单的“例子”,背后蕴含且承载着整体化、结构化、层次化的内容体系,包括观念体系、方法体系、技术体系、评价体系等。例如,作例研究的观念体系,具体探究和挖掘制约、影响作业案例的价值观、过程观和评价观等。再如,方法体系,既有与作业实践相关的方法案例,如作业设计的方法、作业布置的方法、作业评改和讲评的方法等,也有围绕作业研究的方法案例,包括案例的搜集方法、描述方法、解释方法、分析方法等。又如,技术体系,它和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工具有关,尤其是服务于作业布置、批改与评价的信息技术工具及其有效使用,也有提供典型范例的现实需求。
3
如何做好“作例研究”?
一旦经验性的“作例总结”变成研究性的“作例研究”,如何做好“作例研究”,做出高水平高质量的“作例研究”成果,就成为必须厘清的重要话题。
理想的“作例研究”,需要完成如下任务并具备相应特性。
一是把握价值原点。观念是“作例研究”的原点或起点。不同研究者的教育观和作业观不同,会导致完全不同的作例研究的方式与成果。赫尔巴特的作业主张和要求,如强调作业练习和作业的德育作用,之所以和福禄贝尔、第斯多惠等不同,其根底在于各自的教育观的不同。包括作业改革在内的任何教学改革,在源头和根子上,都是观念的变革,而非策略、方法与技术的变革,“观念改变类似基因突变”一个习惯吃肉、无肉不欢的人,要想改变他的行为,单凭告诉他过多吃肉对健康的影响和各种戒肉的方法是没有用的,只需让他信奉佛教,一夜之间就会改变行为,因为他有了“不杀生”的观念,这个观念会迅速彻底地改掉吃肉的行为。
基于如上认识,如若通过作例研究推动作业改革,首先要厘清作例背后的作业观,与作业有关的观念:“主要是指教师对作业地位与功能情况的认识,包括作业是否能提升学生学业成绩、巩固知识与技能、培养习惯、发展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科地位等。教师对作业的功能定位,会直接影响作业目标、内容、类型、难度、时间等,从而影响作业效果。”
随后,再进一步挖掘每一份作例背后的价值观,其表现为并渗透在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等之中。理想的作例研究,既要展现合理的作业价值观,提供正面“价值示范”,也要揭示作例背后的负面价值观,为他人带来警醒和启迪。拥有什么样的“学生观”,是“作例价值观”分析的核心内容。
倘若再往深里挖掘,“学生观”的背后是“育人观”和“育人价值观”,即作为作业设计师的教师,希望通过作业来培养什么样的人,具备什么样的“核心素养”,什么样的作业最具有“育人价值”,最有助于通向并形成“核心素养”。
二是明晰作业标准。从“作例”深处所依循的价值观这一“价值原点”出发,需要进一步“化观念为标准”,首先提出并回答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是好作业”?只有明确了好作业的标准,才会做出好的“作例研究”。同时,这也意味着每一位投身于作例研究的实践者和研究者,如同“课例研究者”必须明晰“什么是好课”一样,都要以厘清阐明自身好作业的标准,作为思考、实践和表达的前提。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作例研究的核心目的,是解决作业改革要针对的问题,“如作业功能单一、作业目标意识缺乏、作业难度过高或者过低、作业呈现类型单一、作业内容要求针对性不强、作业结构不合理、作业差异性缺乏、作业时间过长、作业内容与教学相脱节等”。
四是建构作例体系。构成“体系”的关键,在于“一定范围内或同类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体系具有结构性、系统性、关联性、序列性等特征”。与“作业体系”和“课例体系”相应,建构“作例体系”也可以作为作例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五是探究作例理论。作例研究需要有理论支撑和理论创生。在理论的意义上,作例研究至少有三种方式,与其建立内在连接:一是普及已有的教育理论,与作业一样,作例也是教育科学理论普及的基本路径,是连接理论和经验的具体中介,更是通过教育的实践经验去表现教育理论的重要形式;二是寻找自身的理论基础,如建构主义理论、情境主义理论、现象学理论、话语分析理论等、视频图像分析理论等。
六是凝练中国经验。作为孕育并诞生于中国本土,从中国作业改革实践中长出来的“作例研究”,天然具有“中国基因”“中国风格”“中国个性”。未来的作例研究,除了将散点式、碎片化的中国经验系统化、体系化之外,还要将作例研究放在中国特色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的大背景下,去阐明成果价值、探明发展路径,实现“以小见大”和“以大统小”的结合。与此同时,借鉴中国课例研究的发展经验,强化国际比较,以“他人之眼”,洞见我们的独特与不可替代。
总之,脱胎于双减背景下的作业改革,植根且受惠于“课例研究”的“作例研究”的提出,为当代中国教学改革提出了新方向和新路径。我相信,它的出现、完善和发展,将会进一步撬动学与教的变革,因此,将会有更多的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进入这个领域,驻足其上,走出一条因“作例研究”而来的教学改革新道路。
节选自《基础教育》,来源丨政涛谈教育
新基础教育领军人物李政涛教授
专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