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悦读 | 王福强:我的三条通道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大夏书系 Author 王福强
人物·成长三件事
本栏目投稿邮箱:dxsx_jsyd@126.com
(来稿请附个人简介及照片)
如今,我的写作已不再有初期那么多的功利目的,写下的文字不再一味追求发表,写作已经成了我的生活方式,几天不写就不舒服、就不踏实,仿佛生命存在着缺憾。
王福强 河北廊坊人。中学高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访问学者,全国教育局长研究联盟学术委员。曾先后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渤海新区附属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常州附属学校、北外辽海外国语学校校长职务。
我的三条通道
十九岁那年,我从师范学校毕业,成为一名教师。一晃三十五年过去了,我从一个懵懂青涩的小老师,成长为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骨干培训者,发表教育文章一百五十余篇,出版教育专著十余部,在全国各地为校长、教师作培训二百余场。我的成长之路,有三条通道。
建立关系——对接学生的通道
教师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不是对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也不是课堂教学技法的探索,而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好的师生关系就是好的教育。
可现实情况如何呢?
上海市曾对“师生关系的现状”作了一次专项调查,其结果大出人们意料,也令人深思。被调查的教师中,有48.99%认为自己“很爱学生”,9.43%“尚爱或偏爱”学生,两个结果加起来,有近60%的教师“爱”学生,至少在教师自我感觉上是如此。然而,调查结果也显示,感受到这种“爱”的学生只有5.61%,而“不注意”“不知道”的占46.51%。这就是说,对教师付出的“爱”,学生“领情”的不到十分之一,甚至产生了相反的效果。
哪里出了问题?显然是沟通。我无数次见到过这样的画面:老师斜靠在椅子上,表情僵硬,一脸严肃,慷慨陈词,不厌其烦地数落着学生的种种“不是”。而孩子,低垂着头,一言不发,任由教师数落,根本无法看到他的眼神。这就是我们最常用到的“沟通”方式。教师的信息输出和学生的信息输入完全没有打通,纯粹死路一条,何谈效果?
其实,师生沟通的方式很多,譬如,面对面交流,书信,写在成绩单或作业本上的评语,班级QQ群、微信群里的闲聊,等等。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倡导的那样,沟通方式、技巧可以多种多样,但前提条件是“倾注教师的情感”。青岛嘉峪关学校的苏静老师用诗意的评语和学生交流,南京六中的著名“老班”陈宇老师采取充满睿智色彩的“每日一谈”方式与学生交流,无不是因为“倾注了情感”而取得了积极的教育效果。
我自己当班主任时有这么一段经历。
那时候我教语文,为了便于跟学生交流,我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这原本是语文就是习惯布置的作业,并不稀奇,但很多时候学生在日记中是不愿意讲真话的,因此总是琢磨出一些不疼不痒的内容来“交差”,老师不看不合适,看又索然无味。
我把学生的日记本当成了与学生交流的一个“工具”,一个“媒介”,局面一下子改观了。有时候,我会结合学生日记的内容,跟他们交流自己对人、对事的一些看法,或者谈谈自己的成长经历,更多的时候,我是根据近一段时间我所观察到的某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或是鼓励,或是宽慰,或是质疑,或是批评,或是建议,不论内容如何,总是直击学生的内心世界。可以说,每一条留言都是发自肺腑的。
若干年后,一次毕业学生聚会时,一个学生把自己的本子拿给我,让我翻看当时我给她的留言:
“一切结果都来自过程。”我想,大家都会记住你今天在课堂上的精彩发言。当时大家的掌声是多么热烈啊,这掌声说明什么?说明你是个很有潜力很有人缘的孩子。你朴实善良,待人真诚,乐于为集体作贡献,但学习方面一直起色不大。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你交上了“懒惰”这个不该交的朋友。你说对不对?王老师希望你能在今后的日子里找到不足和差距,奋起直追,不要掉队,就像今天课上的发言一样,用勤奋成就你的精彩。老师跟你一起加油,怎么样?
翻看起来,厚厚的一个本子,全是这样一笔一划、工工整整的留言。
“老师,您知道吗?”这位快三十岁的学生似乎还是当年那个天真的孩子,“那时候我们最盼望的就是发日记本,一发下来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打开,藏在角落里偷偷看您跟我们说了什么话。不知道您是否注意了,那时候的教室总是最安静的,那个时刻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候。”
是啊,一切还历历在目。我倾注的情感打开了学生的心扉,孩子们在日记中对我倾诉着他们的心声,毫无芥蒂。日记本,显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纽带,填平了师生之间可能出现的隔阂。
小小的日记本,成就了神奇的教育功效。神奇的,不是日记本,而是爱和关心的力量啊!
拓宽边界——对接世界的通道
教育的发展,决定了教师将不再主要从事单一维度的知识传授,而是情绪工作者、课程设计师、学习组织者。突破个体局限,成为节点去连接,打破壁垒去整合,以一种相对柔软的方式跟他人合作,成为教师必不可少的关键动作。
现实中,不少教师要么过于迷信已有的经验,不愿意打破“固化的自我”,沦为“温水中的青蛙”,要么“坐井观天”,满足于在教育的“小圈子里”兜兜转转,缺乏思维广度。结果,固步自封,面目苍白,活力不足。教师视野狭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能造就流水线上的“平面人”,不能帮助学生成为丰满充盈、立体鲜活的人。
教师想要快速成长,必须不畏浮云遮望眼,勇于扩展、重构自我边界,持续扩宽自己的生命疆域。
一要学会跨界,走出舒适区。
做语文教师的时候,我不仅把目光聚焦于语文课堂,也主张自己和同事们“跨学科听课”,往往能通过借鉴,摆脱僵化的学科教学思维定式,谋求课堂的创新。
做校长的时候,我没有困于学校的单一空间,而是不断汲取企业管理的精髓,转化为学校管理的智慧,往往豁然而开朗。
我的案头,不仅有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著,更有哲学、历史、社会学、逻辑学、心理学的佳作,让我拥有了超越专业之外的开阔视野。这让我不断打开自己,让自己的世界变得更加广阔。
美国著名教育家玛克辛·格林说:“使我们保持原状的惯性,是阻碍我们成长的因素。”跨学科听课,跨行业借鉴,跨领域学习,有助于教师走出自身舒适区,主动融入这个开放的时代,广泛涉猎各类资讯,拓展自己的爱好,给日渐平淡的生活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唤醒自我主动发展的内驱力。
二要学会链接,丰富资源库。
一定要警惕“信息茧房”——信息化时代,一个人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好像我们接触的信息很多,我们有那么多的社交群,但你长期在群里生活,沟通并不见得一定会比信息匮乏的时代更加顺畅和有效。如果我们只停留在一个“温暖”的圈子里,交相同的朋友,谈相同的观点,停留在相同的思想高度,久而久之,我们的深度思考、丰富想象,极有可能会不知不觉中被削弱甚至消失。
这些年,我通过多种渠道,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诸多教育同仁和其他行业的朋友,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价值主张,不同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在一次次的交流、碰撞、对立、融合中,逐步变得丰厚而更富思辨力。这让我从“小我”的狭隘中走出来,与世界融为一体,求同存异,创建起更大的资源库,与更多的人在教育路上并肩同行。
因此,不断地拓展朋友圈,在跨地域、跨行业、跨文化的朋友那里汲取成长的灵感或创新的火花,这是教师的智慧。
坚持写作——对接自我的通道
在我的个人简介中,有这样一份清单:先后出版《为师生赋能》《我就是教育》《教师的自醒力》《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经营你的课堂》《用心做教研》等十五部教育专著,一百五十余篇教育教学文章发表于《教师博览》《中国教师报》《语文教学通讯》《河北教育》《中学语文教学》《师道》《语文教学之友》等报刊,共计公开发表、出版作品六百余万字。
这是我参加工作三十五年的一份写作成绩单。
写作,是我的生活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写作,让我打开了对话的窗口。我本身是一个交际能力偏弱的人,写作,让我最大程度地弥补了这种不足。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无数个宁静的夜里,我认认真真地给编辑写信,将誊写好的稿子小心翼翼装进信封,寄到全国各地,那时候,整个世界都在我的身边。从2006年起,我先后在新浪、网易开了自己的博客,后来又开了微信公众号“王福强的小院”,随时记录着自己琐碎的工作、点滴的生活、细微的心情,这更是给我打开了一扇与世界对话的窗口:与那么多互不相识的网友交换着意见,探讨着人生,思考着教育,我的世界再也不封闭,再也不孤单,我在用文字诉说、对话,内心世界也变得越来越开阔。
写作,让我结识了更多的朋友。因为写作,我通过“教育在线”网站结识了李镇西、干国祥、卢志文、魏智渊等一大批中国教育战线的“活跃份子”,虽未谋面,但都曾倾心交流;因为写作,我了解了郑杰、李希贵、吴非、茅卫东、王开东、詹大年、高金英、郑英等一大批中国教育的“风云人物”,更坚定了我的教育之梦;因为写作,我了解了太多“草根教师”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并用这些素材滋补我的教育之魂;因为写作,我接触了卢风保、龚超英、赖新元、安立方等致力于中国教育图书编辑、出版的有识之士,也促使自己不断梳理、不断总结,让更多的思考结集出版,与同仁们分享。
写作,让我磨练了坚强的意志。写作是一件苦差事,我曾经在国庆节长假的时候,连续5天没出一次门,一个人闷在家里,饿了就煮方便面,渴了就喝口凉水,硬是完成了将近四万字的“中学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系列文章;我曾经连续88个夜晚,创作了23万字的长篇小说《太阳底下》……
写作,让我享受了无穷的乐趣。当我的第一首小诗在《星星》诗刊发表,当我的第一篇论文在《河北教育》刊登,当我的第一本专著被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当我的第一本长篇小说被大众文艺出版社印成铅字,当我越来越多地收到编辑部寄来的稿费,当我的微信公众号有越来越多的读者、越来越多的留言时,那种愉悦是无与伦比的。
当然,写作的乐趣绝不仅限于此。如今,我的写作已不再有初期那么多的功利目的,写下的文字不再一味追求发表,写作已经成了我的生活方式,几天不写就不舒服、就不踏实,仿佛生命存在着缺憾。与更多的人分享、共勉,已经成为我写作的真正乐趣所在。
扫码购买
文案 | 林茶居 程晓云 编辑 | 陈凯
阅读原文 查看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