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怎样智慧地面对反复出现的“粗心”?
期末复习,怎样智慧地面对
反复出现的“粗心”?
近年,科学家们开始对不同的学习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逐渐形成了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学习科学”,力图帮助人们对学习行为建立更科学的理解,从而让学习更有效、更深入。关于学习科学的理论已经有很多成熟的研究,但大部分停留在学术圈,在小学一线教学中应用不多。以错题研究为例,分析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是一线教师的日常工作,相关论述亦不少,但从学习科学视角分析的论述却不多见。因此笔者选取了下面这一案例,试图从学习科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真的是因为粗心吗?
如图1,相信我们在教学中都遇到过这样的错误,明明是“百分之十八”,学生偏偏写作“80%”,通常我们会将其归结为“粗心”,并认为“粗心”可能是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导致的,也可能是学生数感不强导致的,还有可能是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的。从学习科学的角度看,会怎样呢?学生是真的“粗心”吗?粗心的背后又隐藏着哪些我们不知道的学习科学原理呢?
二、问题的本质:我们真的了解大脑吗?
在开始解读案例之前,请大家先花30秒的时间阅读一下图2中的文字,你能读懂吗?通过这个测试,我们想说明白什么问题呢?请大家再花1分钟好好研究一下这段文本,这是一段错漏百出的文本,“研究表明”写成了“研表究明”、“不一定”写成了“不定一”、“影响阅读”变成了“影阅响读”等,颠三倒四的文字,如果照着正常语序来读,是词不达意的,但我们在进行阅读的时候,却自行将它们组合成了有意义的文本,为什么会这样呢?
事实上,阅读并非简单的“视觉捕获”,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大脑会瞬间挤进来很多字,并且自动地把这些字组合起来,更改顺序,让这段文字变得很合理。显然,我们的大脑拥有“自主权”,它根据以往的经验自行判断“研究表明”比“研表究明”更有意义,“不一定”比“不定一”更有意义。当然,如果你用这段文字测试刚刚识字的小朋友(如果他能认全所有文字),或许他只能逐字照念,因为在他的经验里,“研究表明”与“研表究明”的意义相差无几。了解了大脑的运作机制,我们再来看看前文提到的“粗心”,现象背后是否受大脑功能的影响呢?
三、解决的策略:基于学习科学的改进智慧
结合刚才的分析与实验,我们反思:学生把“百分之十八”写作“80%”,一定是源于粗心吗?换位思考,我们能下意识地把“研表究明”读作“研究表明”,学生出现将“百分之十八”读成“百分之八十”又有什么奇怪的呢?当我们用粗心来点评学生的错误时,其矛头指向的是学生的学习品质、思维品质,如果在点评的同时不能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方案,学生并不知道如何纠错,特别是当学生多次面临同样困境时,相信他在与错误对抗的过程中除了得到挫败感或许并没有其他收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呢?根据笔者的经验,我们至少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改进:
(一)学习层面: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脑科学研究经验表明,我们大脑的正常工作模式是不精确的、概略性的,同一时间接收到的信息,大脑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往自己比较熟悉的方向进行组合,因为大脑习惯将自己的工作状态维持在低负荷状态,以应付可能要面对的更大的挑战,这是自远古时期人的大脑进化过程中就保留下来的大脑运作机制。也就是说,从学习科学的角度分析,类似“百分之十八”写作“80%”的情况,实属大脑正常运作。我们理解了这一原理,就能更好地理解学生以及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怎么做呢?还是从学习科学的角度来分析。丹尼尔·平克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提到,人的大脑有两套运作系统,系统 1 负责处理低负荷的工作,系统2负责处理高负荷的工作,系统 1 是自动运行的、下意识的。比如正常情况下三年级的学生见到“1+1”,会脱口而出答案“2”,这几乎不需要思考,此时只有系统 1 在工作,但遇见“24×13”的时候,由于题目对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系统 1 不能很好地处理了,此时系统2就“上线”了,学生要借助已有的乘法计算的经验通过笔算或口算得出结论。
要根治上述“粗心”问题,其本质是要想办法启动我们的系统 2。怎样才能从系统 1切换到系统 2 呢?这就需要借助“动作+语言”的行为模式了。语言系统是人类特有的高级认知能力,语言表达是启动系统 2 的一把金钥匙。在上述错题中,我们可以邀请出现错误的学生将题目朗读一遍,学生就会自行发现错误。既然学生通过朗读就能发现错误,为什么我们还要强调“动作+语言”呢?这里应用了具身理论“在认知的解释中提高身体及其活动的重要性”的原理,要求学生在朗读之前将手指放置在文本上,指着要看的那行字,逐字阅读,手指移动到哪儿,视线就跟到哪儿。手部动作的作用是唤起大脑的记忆,提醒大脑此时需要从系统 1 切换到系统 2,一旦系统 2 参与了整个思考过程,学生出错的概率就会大幅度降低。
这个方法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呢?这其实就是一线教师常用的纠错小妙招——指读法。指读法看似很原始,甚至有点“笨”,却很管用,尤其是对纠正学生跳行、增字或漏字、读错字等阅读坏习惯,提高阅读速度有奇效。指读法的优势在于管理学生的注意力,给大脑一个明确的导向,一次只处理一个信息,避免大脑凭感觉对学习素材进行自动“加工”。指读法看似降低了阅读速度,但事实上,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指速越来越快,阅读速度也越来越快,因为这种方法高度集中注意力,理解也会更到位。养成指读的习惯既是克服“粗心”的一种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态度。
(二)教学层面:不断变式破僵化思维。
单纯从学生层面进行解读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还略显单薄,结合教学层面继续寻求改善的“智慧”,才能实现双剑合璧、相辅相成的效果。
郑毓信教授指出,数学教师有三项基本功:善于举例、善于提问、善于优化。他讲到这样一则笑话,孩子从学校回家后,父亲有意考考孩子,问:“如果你有一个橘子,我再给你两个,那你数数看一共有几个橘子。”孩子很困惑地答道:“我不知道,在学校里,我们是用苹果数数的!”虽然是一则笑话,但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思考:我们是否对教学中使用的素材进行了合理的设计,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本质?瑞典心理学家马飞龙(F.Marton)认为:为了凸显某特征与其他事物的差异,该特征就须发生某种变化,在其他特征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这个差异才可以被辨别出来。简单地说,就是有变有不变,我们才能在变化中把本质的东西识别出来。郑毓信教授提到的笑话中,教学认识数“3”时,为了帮助学生实现必要的抽象,我们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素材应该是多元的,3 个苹果、3台车、3个人……在不断变化的事物中,引导学生看到变化中的不变,在不同的事物中抽象出共同属性。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大脑之所以会把“百分之十八”自动修正成“百分之八十”,是因为大脑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将输入的素材往自己比较熟悉的方向组合。联系郑毓信教授提到的那一则笑话,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假设:是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百分数,百分号前面是整十数的情况比较多?为此笔者找来某版本教材进行验证,统计情况如表1。
考虑到“百分数的认识”一课中出现大量的百分数,对统计结果影响比较大,于是笔者又进行了部分调整,从“营养含量”这一课开始,重新进行了一次统计,情况有所变化,如表2。
从以上两表可以看到,单纯从教材角度进行分析,从百分数的应用开始,考虑到计算简便的实际需求,百分号前是整十数的情况所占比重确实不低,我们的大脑对其感到熟悉也就有了一定的合理性。
在以上两个案例中,学生的认知误差或多或少与我们的教学有关,怎么解决呢?一个字:“变”!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变换命题中的非本质特征,变换问题中的条件或结论,转化问题的内容和形式,配置实际应用的各种环境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中探求规律,打破僵化思维,从根本上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
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生而平等”。有些问题只是单纯出错,有些则是日积月累而成的系统性问题。帮助学生纠正学习中出现的错误,需要从多角度思考错误形成的原因,对错误思维追根溯源,然后通过培养另一套可与之抗衡的正确思维来逐渐消除错误的影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随着大众对学习科学的了解日益增强,用学习科学的理论来支持和分析学生学习的研究会越来越深入,我们对学生学习错误的认识也会越来越全面、科学,我们的教学也会迸发出灵动的“智慧”,对“错误”的理解会更深刻。
本文刊发于《小学教学》(数学版)2023年第2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小学数学教与学》2023年第4期全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