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备课是个技术活儿:24个策略送给你

Editor's Note

教师备课的必备策略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星教师 Author 何捷


备课不仅是一个技术活儿,技术的背后,是教学的勇气、课程的视野、研究的素养、育人的情怀。这是备课的思想与智慧,也是我们能够超越技术,迈向卓越的不二法门。



备课十二条


01 备课如何消除“无从下手”的恐惧


每次备课都是一次“打通关”的过程,备好课要打通以下关卡:一是透彻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二是熟读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理解其所处位置和作用;三是了解学情;四是根据目标灵活选择方法。坚持下来,就会产生条件反射,感受庖丁解牛的意境。


02 每一节课都应有一处“精加工”的教学设计


通过“情景编码”来精加工。情景编码,是指将一个刺激或事件与生活场景绑定,不断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并联系一定的时空背景信息,使其成为完整的记忆表征,让学生产生难以磨灭的印象。


情景编码是学生的主动生成,是对“结构图式”的建设——学生很容易激活并使用这一图式,组合、加工、创造,生成新的学习结果。


03 要让学生深度学习,老师必须深度备课


深度备课,首先是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与多向探索。在品析文本字词时,抓住陌生化的表达,留意那些似乎不通顺的地方;充分理解文本意境,自觉联想。


深度备课,要结合学习目标,换位思考,常怀童心。


深度备课,要让复杂组合变得清晰简洁,要在思维层次上不断产生关联、拓展和变式;在学习经验上,让学生更多参与、获得和历练;在学习方法上,让学生主动总结、提炼和迁移。


04 通过“精修勤练”确保课堂学习效果


其一,备课时,精准锚定教学目标,减少不必要损耗。


其二,为保证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前期必要的练习不可缺少。


哪些是必要的?一是明确什么是段落中的核心意思;二是明确怎样围绕这个核心意思选取内容;三是明确如何将选取的内容转化为句子,并串联起来,凸显段落的核心意思。


其三,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我建议大家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教学体现在三个方面:教授的知识由浅入深;问题的设计由易到难;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不同的评价。


05 弄清“单纯教阅读”与“读写结合教”的区别


单纯教阅读,大多从字词句段入手,以读懂文章、赏析文章、明白文章中的道理为要。“读写结合教”侧重对文章这一写作结果的逆向探索,注重对信息的拓展延伸,指向对“写”的研究。“读写结合教”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的巧妙构思,关注文章的“写法”,并借鉴结果,实现主动迁移、建构和生长。


06 《海的女儿》内容全换了,备课能一成不变吗


备课时,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改动,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略读课文《海的女儿》题目没变,但是内容完全换了,相信这样的问题会经常遇到。怎么备课呢?可以做“三个瞄准”:


1.瞄准目标,设计学习活动,学生可以参加批注检索、交流汇报、方法提炼和运用、记忆巩固等活动;


2.瞄准学习活动,设计过程性评价方案,包括朗读展示,目标理解,操作分析,对比检验,成果公示;


3.瞄准目标,设计教学流程。我的流程步骤是:速读检索,交流分享,方法提炼,方法运用,解决问题。


07 如何备好整本书的导读课


这类阅读课可以备好几个话题:一是分享老师的读书故事;二是展示读书成果,引发大家的好奇心(方法1:你来翻,我来读;方法2,你来问,我来读;方法3,你来读,我来接);三是与学生做读书约定;四是拓展学生的读书视野。



08 五种方法帮学生在寓言学习中获取道理


(1)提取加工法,指从寓言故事中的关键词句里提取道理,再结合生活体验进行理解。


(2)词语扩展法,指阅读完后,用一个词概括阅读体验,并对这个词进行加工,结合生活实际总结道理。


(3)事例分析法,指理解故事情节后,进行辩证分析,总结道理,若寓言故事的情节曲折,且情节发展与道理生成逻辑非常匹配,则比较适合使用事例分析法。


(4)文化探究法,指从寓言故事的文化背景中探究其蕴含的道理。文化背景包括故事的创作背景、故事的作者,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在历史的发展中,人们对该故事的主流认识及产生的变化。


(5)成语关联法。很多寓言故事的道理已经成为成语,教学时可以从认识、记忆、运用成语入手,帮助学生获取寓言道理。


09 如何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形成“合力”


《合作学习:实用技能、基本原则及常见问题》一书中介绍了合作学习的八条原则:合作价值原则,异质分组原则,积极互赖原则,责任到人原则,同时互动原则,平等参与原则,合作技能原则,小组自治原则。基于以上原则,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清晰划分合作小组,确定具体分工,每隔一段时间调整,落实异质分组原则;二是明确合作学习中的细则,谁是组织者,谁应承担什么任务,谁发挥什么职能等等;三是整合合作学习的成果,提取同类项,区分差异性,并运用到新的学习情境中。


10 “金字塔原理”是小学写作教学的重要参考


“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主次分明的写作思路,表达方式和规范动作。”它给写作教学带来了两个启发:一是写作应该以达成目标为己任;二是写作教学重在让学生获得表达的逻辑,获取写作的框架性知识。如果写作教学盯着“如何让文字更美妙”,就与小学语文学习的本质相去甚远了。


11 拯救作文“创意枯死症”,这样组织头脑风暴


如何策划一场“头脑风暴”?

可以事前先确定一个话题,签订君子协议。

协议包括三条:第一,一直说下去,不要评论;二是随便说说,越多越好;三是没有专利,只有共享。

使用头脑风暴组织写作有三个注意事项:一,这是写作课,不是游戏课。二,时间长短决定创意品质;三,合理安排,才能确保有效,如使用电子设备记录发言,安排同学担任记录员等。


12 如何帮助学生坚持写日记


一是游戏式日记,即以游戏的心态来写,比如第一天写一段话,第二天在此基础上加一字,甚至鼓励写流水账,养成习惯。


二是读写统整式日记,将写日记和阅读结合起来。低级版,“阅读+摘录”;中级版,“阅读+感受”;高级版,“阅读+评价”;特级版,“阅读+关联式”。


三是主题创作式日记,围绕一个主题连续创作日记,比如班级人物志。




教学十二条


01 如何应对课堂教学中的意外


一堂课结束了,如果学生的的理解与我们输出的价值相悖怎么办?本质上,这是认知水平的问题。学生学习了陈述性的知识和道理,但缺乏对道理的概念性建构。我们可以在课后接着聊——通过访谈、调查、组织深度的项目化学习。我们要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审视和规划。


02 低年段课文怎么教才能既不流于形式又指向核心素养


分三步走:第一步,从课后练习入手,让学生通过自由阅读,了解课文结构;第二步,通过检索、聚焦,朗读,深入学,对写了什么,写得如何的理解层层深入;第三步,整理归纳,学生把握基本信息后,要对所学进行整理归纳,理清顺序,寻找规律,这是思维提升的需要。


03 课堂教学遭遇冷场,三招打开学生的思路


第一招,问题开放,答案多样,让处于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


第二招,示范朗读,方法多样。读书百遍,其意自见。但是要有策略——第一,关键词句,凸显读;如临其境,展演读;聚焦对比,区别读。


第三招,合作学习,协同完成。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可使用以下步骤:1.将关心同一话题或持相似观点的学生组队;2.学生自由发言,开展头脑风暴;3.在学生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老师协助梳理。


04 如何让“积极发言”变为“积极思考”


思路一,基于目标,设定“统帅性”、上位性的问题,精准指向教学目标,让教与学有序展开。


思路二,分解设计,预设“辅佐性”问题。将统帅性问题分解成一个个阶梯式、辅佐性问题,让学生接近真相。


思路三,营造氛围,设计“普适性”问题。对后进生而言,统帅性问题比较难,可以穿插一些查询、搜索,简单分析的问题,通过不断追问,帮助后进生迈向高阶思维。


05 最棒的学习是启动“元认知”


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启动元认知?


元认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规划部分,即我们怎么知道掌握了哪些知识,目标是什么,需要更多的背景知识吗?二是监控部分,即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学习这个概念吗?取得进步了吗?为什么我要做这件事?


有了这样的认知后,教学中就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是总结和了解已有经验。教师要明确学生已有经验是什么,已经形成的知识图谱是怎样的,以往的教学经验有哪些可延续。


二是理解并设定教学目标,发挥好元认知。假如写作教学的目标是“学会如何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品质”,我们就应该思考,实现这一目标,学生要掌握哪些知识,学生对“环境”这一概念足够了解吗?有样本可参考吗?


三是计划并反思学习过程。总结和了解已有经验,理解并设定好了目标,教师还应该对学习过程加以设计并反思;在学习中应该如何逐步操作,才能实现目标。



06 三级问题帮我们进入“深度学习”


理解了“问题的三个层级”,就可以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一级问题,手指思考。一级问题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或者回忆、重现层次,这类问题是学习的基础。


二级问题,头脑思考,也就是“侦探问题”。专业的侦探到达案发现场后,需要冷静观察、分析、对比、推测,沉浸其中。教师常用的关键词是“为何”“如何”“怎么”,学生则需要直面文本,做出推断分析,得出的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产生全新的理解,拥有创造性的思考。


三级问题,手脑并用。学生回答此类问题时要从文本出发,但必须超越文本,与其他问题或观点相联系,这就涉及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对周遭环境、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此类问题没有现成答案,思考的结果将对个体产生影响,属于“高利害性”的问题。


07 如何使用“概念获得模式”进行教学


“概念获得模式”的操作步骤如下:


一是通过概念的基本特征选择和定义概念;二是形成概念的正例和反例;三是复习概念获得过程;四是提供实例;五是生成假设并持续实例/假设循环;六是形成概念名称和定义;七是提供检测实例以巩固理解定义;八是全班讨论概念形成的过程。


以下三类学习项目可以使用“概念获得模式”:


一是学习新知识的项目。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应该以发现、建构、归纳为主。低年级段以直接讲授和充分演绎为主;高年级段逐步以建构、归纳为主。


二是实践性较强的项目。操作程序本身与概念获得的流程对应,有利于教师进行整合设计。


三是内涵较丰富的项目。


08 样例的教学应有具体的操作方案


如何有效使用样例呢?一是与要学习的写作知识匹配,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而不是纯粹模仿语言;二是凸显样例中的亮点,起到更大的辅助作用;三是让学生迁移预演。


此外,样例教学的时间点要卡准——写作前出示样例,在于教授学生相关知识和模板;写作过程中出示样例,在于让学生操作某个技能策略,或明确文章某一方面的结构特征;写作后出示样例,在于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找到不足。


运用样例实施教学,要重视三个细节:一是有效删减,减少与目标无关的认知负荷;二是批注关联,缩短从样例到核心知识的认知距离;三是局部凸显,增加对细节的阐释。


09 统整同一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的三个提醒


提醒一,要树立情境化表达的理念。将认识情境作为备课执教的首要考虑因素,引导学生考虑情境,这也是两部分教学需要突围的难点。


提醒二,是引导学生摆脱对旧有表达的依赖。好的教学可以适当融入旧有经验,但要完成全新的认知生长、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


提醒三,突出写作的真正价值。统编教材引导学生通过表达实践,重塑对表达功能的认识——自我表达和人际交往。重新认识表达的价值,实现“向内”与“向外”两条路径、双重意义的建设,是“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的关键。


10 如何教学生把故事写得有意思


第一,有启发。写故事前思考要达到什么目的,心中有数再写;第二,“有角儿”。故事要对主角有一段刻画描述,让他立体起来,被看到被惦记;第三,有冲突。有主角就有配角,要发生冲突矛盾;第四,有意外结局。


——童话启发。很多童话故事行文简陋,却让人过目不忘,它的魅力在于简洁而紧凑的构思。我们可以教学生去构思一个有趣的故事,制造冲突和化解矛盾,推进故事情节等。构思,才是写作的发动机。


——创设情境。如写动物作文,可以先分享故事,再布置一个跟动物有关的任务,驱动学生进入情境,这就是美国学者提到的“学习者责任认定”——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承担的任务和遵守的规定。学生有了明确任务,就有了主体意识,写作状态就会发生变化。


11 教给学生有效的写作秘诀


第一,每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必须是这一段的中心思想,其他几句话是支撑这一中心思想的论据。


第二,每一段的几个论据之间必须有逻辑关系。不管是递进还是转折,不管是并列还是对比,必须有一个清晰的逻辑关系。


第三,上一段和下一段的第一句话之间,必须有逻辑关系。不管是递进还是转折,不管是并列还是对比。


摸清写作规律,建立写作框架,找到写作模板,搞清楚文字组合的内部逻辑,才是写作的秘诀。


12 走出写作教学的误区


写作教学有三个误区,一是写作前老师习惯发号施令,将“提要求”当成“实施要求”;二是写作中,迷恋学生“看起来很投入”的样子;三是写作后,老师喜欢全力美颜加工。


教师迷恋学生写作“看起来很投入”的样子,源于教师对学生究竟在经历什么一无所知,又划不清“教学写”与“自由写”的边界。有效的写作课不是让学生拼命码字,而是师生一起完成:


  1. 通过共同写作,揭开写作过程的神秘面纱;

  2. 让学生自主选择作文话题,帮助他们找到写作方向;

  3. 阐述作文的意义和真实目的,激活其内驱力;

  4. 给学生提出建设性意见,包括提供作文的方法框架;

5.转变学生写完了就“完成任务”的心理。


学生作文章,要经历“预写、起草、修改、校订、发表”五个阶段,教师应该在整个过程中随机嵌入,实现“教、写、评”融合推进。


【活动预告】


本次直播,我们还建立了教师备课主题社群,老师可以在群内进行分享教育经验、交流教育思想,传递教育智慧,也可以提前向何捷老师提问。欢迎扫码加入交流群。


来源 | 摘录自《备课是个技术活儿》,作者:何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整理 | 陶小玮

排版 | 阿薇

商务合作 | 陈老师  13594694330(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 | xingjiaoshi@dett.cn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新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