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届中南、华北、西南十省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研讨活动(二)
第15届
中南、华北、西南十省
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研讨活动
(二)
“综合与实践”领域是小学数学新课标落地的重要组成部分。27日上午的三节课异彩纷呈,课堂灵动。高手切磋,诠释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新常态。立意新颖、设计巧妙的数学课,感受了不一样的数学之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YUSHUDAGUANYUAN
8.马敏《比长短——初识尺规》
马敏老师执教的《比长短——初步认识“尺规”》,尺规作图作为新的内容进入小学阶段,怎样帮助小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基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给出的尺规作图相关要求和主题活动案例的理论基础,本节课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众说尺规活动;二是比较长短活动;三是应用尺规活动,在猜想与验证段间的关系的过程中,积累尺规作图的基本活动经验,发展量感。马敏老师始终把数学新课标的核心理念贯穿于教学内容和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观察、猜测、验证、推理等活动,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形化有形,影响着学生素质的提升。
YUSHUDAGUANYUAN
9.赵俊玲《度量衡的故事——度的研究》
赵俊玲老师执教《度量衡的故事——度的研究》本节课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基础,赵老师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信息资源对建构的重要作用。一是情境创设,以数学文化节的研究与设计为主题,创设关羽有多高的问题情境,并贯穿度的演变,学生经历发现并提出“一尺有多长”的真实问题,利用多学科知识综合解决问题,感悟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疏通知识关联,打造学科融合,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二是协作学习,设计实践研究的两个活动,经历古代的一尺有多长的研究和关羽身高的计算比较,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古代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深入理解度量单位统一的重要性,在多种感官协同发挥作用的丰富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思想方法,丰富和发展量感。三是信息资源,学生通过资料的收集、加工、反馈,在实践研究中不断积累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想,感受古人智慧,提升民族自豪感。
YUSHUDAGUANYUAN
10.许清娅《探索图形的秘密》
许清娅老师执教的《探索图形的秘密》,本节课基于“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理论基础,许清娅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会化繁为简的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教学学习经验;二是培养空间想象力,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课上,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在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中,把握问题的共性,从而发现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与大正方体顶点、棱、面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YUSHUDAGUANYUAN
11.互动研讨专家点评
在康世刚研究员的主持下对以上三节课进行了互动研讨,三节课的执教老师及其教研团队对执教内容进行了分享。在此次互动研讨中,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李丽芳教研员代表山西省市区数学教研团队对《度量衡的故事——度的研究》的设计理念进行分享,李老师说备课时团队在不断的追问和反思中最终形成了这个主题的完整样态。在第一课时的时候,以终为始,让孩子们明确要想讲好度量衡的故事,就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度量衡,就是要有研究的方向,制定方案分工合作等等,然后开启这个项目活动,第二节课的时候进行度的研究,也就是赵老师今天所呈现的内容,孩子们知道了,要想讲好度的故事,可以采用查资料,实践、分析等方法,从度的产生,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感受到讲故事的同时也是对我们已经学过相关知识的一个整理和提升的,在孩子们内心种下进一步探究的种子。
END
附(链接):第15届中南、华北、西南十省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研讨活动(一)
声明:资源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告知,本号核实后将及时处理。
来源:一起云教研 河南省教育学会信阳第三实验小学 语数大观园
======================================
特别推荐——
《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