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蔡澄清《故乡》(九上15课)教学实录(李海林评析)

蔡澄清《故乡》(九上15课)

教学实录(李海林评析)

蔡澄清,1963年于华东师大中文系毕业。1954年任中学语文教师,1980年被评为安徽省劳动模范,1988年被评为安徽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8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兼任教学管理及教育科研工作。创立"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建立"积累·思考·表达"语文训练"三部曲"体系,在全国中学语文界有广泛影响。是柳斌主编的《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收录的全国13名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之一。曾任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第一、二、三届理事,现任学术委员。历任安徽省政协委员、省人大代表,曾任全国中语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全国语文点拨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全国青年语文教师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安徽省中语会副会长、安徽省文学学会理事等职。

第一课时

师  本学期我们学过一篇鲁迅的小说,是哪篇?它写在什么时候?

生 《一件小事》。写在1920年7月。

师  那篇小说是用什么人称写的?

生  第一人称——“我”。

师  那篇小说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生  多处运用对比方法表现中心思想。.

师  今天,我们再学一篇也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并且也运用了对比写法的鲁迅小说, 这就是1921年1月写的《故乡》。1919年12月,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搬家, 接母亲赴京,沿途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生活的凄苦,心情沉重而又悲愤。一 年后,就以这次回乡的所闻、所见、所感作为素材,经过艺术加工,写成了这篇小 说。因为它是小说,作品中的“我”并不是鲁迅,这与《一件小事》相同。既然是 小说,就有它的情节发展过程,作者有一定的写作顺序,下面先请同学们听课文 朗读录音,要求同学们注意: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其情节是如何发展 的?叙事线索是什么?听读之后,要能简要地进行复述。

师   现在请同学们再认真自读一遍课文,遇有生字难词,自己查阅《新华字典》,注明 音义。例如下边的字、词就得注意(教师板书):

楞 胯 鹑 额 伶仃 潺潺

认真读完之后,给课文划分段落,编写课文段落提纲,并准备课堂复述课文。

(教师归纳提纲内容,分条板书。)

第二课时

(一)人物——“小英雄”与“木偶人”

师  小说主要是写人的。《故乡》的主人公是谁?是“我”还是闰土?.

生  是“我”。, 

师  为什么?

生  “我”的活动贯穿全篇,《故乡》里的环境、人物、情节都是通过“我”在回故乡过程 中所见、所闻、所感表现出来的。

师   有不同意见吗?

生   有。我的意思是:《故乡》的主人公是闰土而不是“我”。 

师  理由呢?

 生  理由是:闰土是小说描写的中心人物,他处在情节矛盾的中心,作品主要是通过他的生活变化来反映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和农民生活的痛苦的,他处于矛 盾冲突的主要方面,是小说主题思想的主要体现者。因此,主人公应当是闰土, “我”只是一个陪衬人物。

师  大家的意见呢?

师  我赞成主人公是闰土。判断谁是小说的主人公,不能简单取决于出场次数或 占有的篇幅多少,而要看他是否在小说的情节、结构、矛盾冲突中占中心地位。闰土在《故乡》中是处于中心地位的,因此,他是主人公。

师  鲁迅是怎样描写闰土的?童年的闰土和中年的闰土有什么不同?

生   童年的闰土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猗 尽力的刺去……”“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 圈”闰土会装弓京捕鸟,会月夜刺猗,会管西瓜,认识各种鸟、各种贝壳,还认 识“鬼见怕”和“观音手”,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师  这个闰土,的确是一个“小英雄”!

生  中年的闰土是:“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生  “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 是松树皮了。”

生   “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生   “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师   如今,他的确成了一个“木偶人”了!从“小英雄”到“木偶人”,这是多么大的变.化!鲁迅为什么要写这些变化?又是怎样写这些变化的?大家先概括一下少 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形象特点,再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特点的,在描写中 渗透了作家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生  少年闰土,健康,活泼,能干,热情,和“我”之间没有任何隔膜,是一个机灵、勇 敢、天真、朴实的劳动人民子弟的形象。作品是通过对'他的肖像、语言、行动的 描写,显示出“小英雄的影像”,字里行间,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和爱。

生  中年闰土,变得衰弱,迟钝,自卑,麻木而且和“我”之间已经隔了一堵墙。这是 一个饱经压迫,备受摧残的贫苦农民的形象。作品也是通过人物的外藐、语言 和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他的“木偶人”的特征的。在这些描写中,表达了鲁迅对现 实的极度忿慨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刻同情。

师  大家说得很好。课文正是通过从“小英雄”到“木偶人”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在鲜 明的对比描写中,揭露和控诉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罪恶,表达了作者鲜明 的爱憎。那么,是什么使闰土从“小英雄”变成了“木偶人”呢?

生   是“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师  说到了要害。这就充分地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和压榨,是 使中国农村经济日趋破产,广大农民生活日趋贫困的总根源。这就是鲁迅描 写闰土形象变化所揭示出来的深刻社会意义。

师   作品对闰土的描写在写作上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生  它启示我们:人物描写,特别是肖像描写,一定要抓住人物具有代表性的特征, 给人以深刻印象,并能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童年闰土的天真、活泼,就是通过 “头戴小毡帽”,“项带银圈”,“手握一柄钢叉”等富有特征性的外貌、衣着和言行 描写表现出来的。中年闰土, “灰黄的脸”,“很深的皱纹气“肿得通红的眼睛”, “浑身瑟索着”,说明他在肉体上和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折磨,并由此而变得迟 钝和衰弱;“破毡帽”,“极薄的棉衣”,表明他经济上穷困;“又粗又笨而且开裂, 像是松树皮了”的手,证明他的辛勤和劳苦。所有这些描写,都是细致、具体而 又富有特征性的,反映了人物的生活遭遇和性格变化,深刻揭露了帝国主义和 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控诉了封建社会制度对广大农民从政治到经济, 从精神到肉体上的迫害和摧残,深刻表达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师  分析具体、深刻。我们写记人的文章也应当努力学习这种写法。同学们写人, 往往是千人一面,千部一腔,没有个性特色o我们应克服这些缺点。

(二)景物——“神异的图画”和“萧索的荒村”

师   鲁迅对“故乡”景物的描写共有几次?

生  三次。

师  哪三次?能否把描写的原文朗读一下?

生  一是“我”回至!]“故乡”时见到的“萧索的荒村”;二是“我”回忆起的“神异的图 画”;三是“我”“在朦胧中”想象到的图景。

师   这三段描写,一在开头,一在中间,一在结尾。“神异的图画”是过去,“萧索的荒 村”是现在,“朦胧中”的想象是未来。从“神异的图画”到“萧索的荒村”,走过了 近三十年的道路。作品为什么有这样三次描写?它又是怎样描写的?

生  写“神异的图画”是为了对比“萧索的荒村”。写“神异的图画”时,“沙地”是“碧 绿的”,“天空”是“深蓝的”,又“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师  这是一个奇丽而美好的境界!

生  写“萧索的荒村”,又是“深冬”,又是“阴晦”,又是“冷风”,又是“苍黄”的,村庄是 “萧索”的,到处“没有一些活气”。

师   这是一个多么阴暗而凄凉的现实!两相对照和比较,又反映了什么?

生   从“神异的图画”到“萧索的荒村”,生动而形象地反映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中国农村经济日趋破产的局面。那“萧索的荒村”就是在 “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蹂嘛下的中国农村社会的缩影和写照。这“荒村” 的“萧索”景象,正生动而有力地烘托了中国广大农民在反动统治下的贫穷、悲 惨的生活。

师  写“萧索的荒村”是为了反映中国农村的破产和现实世界的黑暗,也反映了“我” 现在的“悲凉”的心情。那么,写“神异的图画”又是为了什么呢?这是否意味着 二十多年前的中国农村就是一个美好的天堂呢?

生  不是的。

师  为什么不是?

生   鲁迅之所以写“神异的图画”,一是以此来对比“萧索的荒村”,突出“萧索的荒 村”;二是衬托少年闰土的形象,也反衬并突出中年闰土的变化。“我的脑海里 忽然闪出”的那些美丽的景物,是由回忆少年闰土而引起的联想,这是一种文艺 笔法,目的是借以衬托和对比现实中的故乡,从而突出作品的主题。

师   见解高明。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从一本分析《故乡》的书上见到的。

师  好,应该课外自己看点有关的书。现在我再问:写了“神异的图画”和“萧索的 荒村”,小说的结尾处为什么还要写那“朦胧中”的想象,而且基本上是重复“神异的图画”的描写?

师  我来讲讲个人的看法:这是为了反映“我”对现实的故乡的不满,希望能改变现 实,有一个较为光明的世界,亦即小说中所说的“希望”。这段描写,既是与开头 的“萧索的荒村”形成鲜明对照,也与记忆中的“神异的图画”相融合,从而给人 以美好的印象和鼓舞的力量。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进一步深化了小说的 主题。

师  《故乡》的这些景物描写对我们写作有何启示?大家能谈谈体会吗?

生  它启示我们:写景要配合人物,要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不能为写景而写景。

师  说得好。同学们的作文常常是为写景而写景,往往堆砌一大堆“蓝天”、“白云” 之类的漂亮词藻,却不知表现什么思想感情,景物游离于人物描写和作品主题 思想之外,不能很好地反映文章的思想内容。这是应当避免的。

第三课时

师  现在我们来研读《故乡》的结尾。先请同学们反复诵读课文的末尾三个自然段, 深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揣摩语句的深刻含义。并完成下面的练习: 

(一)认真阅读末尾三段文章,选择正确答案。

1.三段文章在生活内容上主要是写“我”离开故乡时的(   )
①所见所闻 ②心情感受 ③留恋之情.4.离愁别绪
2.贯穿这三段文章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

①对与闰土隔绝的感叹

②对过去生活的失望与不满

③希望创造新的生活

④对偶像的批判

3.文章在表达方式上主要是运用大段的( ) 
①描写 ②叙事 ③议论  4.抒情独白

(二)三段文章以“希望”为中心,从不同方面表达了“我”的思想感情,请将有关 思想内容的序号填入相应自然段后的括号内。

自然段
1.(   )①写实现希望的办法(走“路”)

2.(    )②写“我”的希望(新的生活)

3.(          )写'害怕”希望的原因(“茫远)
(三)文章中的三个“辛苦”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分别表达了不完全相同的含义,试将三种不同含义的序号填入相应词语后面的括号内:
词语含义
1.辛苦(  )展转①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2.辛苦(  )麻木②奔波、劳碌
3.辛苦(   )恣睢③辛勤、劳苦
(四)“我”所希望的新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新生活?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 想感情?文中三个“不愿意”句'子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
(五)“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为什么害怕?这说明了什么?
(六)"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吗?”
1.“手制的偶像”在内容上是(  )
①指香炉和烛台 ②比喻主观的臆想
③指新的生活
④指切近的愿望 ⑤指茫远的愿望

(七)“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切近”和“茫远”是一对反义词,它们在文章中表达了很深刻的社会内容。
 1.“切近”的原因是(   )
①闰土的愿望是要香炉和烛台。
②闰土的愿望只是想让自己眼前的生活好些。.③闰土的愿望是崇拜偶像。
2, “茫远”的原因是(  )
①“我”的愿望是自己手制偶像。
②“我”的愿望是消除“隔膜”。
③“我”的愿望是让后一代人过“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新生活。
(八)“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话已经成了鲁迅作品的名言,含有深刻的哲理。下面的几种理解,哪种正确?请作出选择。
1.“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意思是说(  )
①希望并不重要,可有可无②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③希望是一件大事
2.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的含义是()①实指地上的路②喻指人生的路③泛指新的生活
3.作者写这段话的意思是(  )
①号召人们下要害怕走路②号召人们努力去创造新的生活③号召有更多的人走路
(九)“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这句话中的“为我们所 未经生活过的”在句中充当的句子成分是(  )
1谓语 2.宾语 3.后置定语4.补语 5,主语倒装
(十)这三段文章集中地表达了鲁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说明。
参考答案:(一)L②;2.③;3.④。(二)1.②;2.③;,3.①。(三)1.②;2.③;3.①。(四)希望的是未经生活过的一种新生活。它 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语言表达上用的是排比句 式。(五)害怕的原因是社会现实黑暗,无法实现希望。这说明作者对现实 不满。(六)1.②;2.⑥。(七)1.②;,2.③。(八)1.②;2.① ②③;3.②。(九)3。(十)表达了鲁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 愿望和实现这种愿望的勇气和信心。
师   同学们校正练习答案之后,再听一遍课文朗读录音。听的同时,自己也跟随录 音练习朗读课文,完成“练习”五。
【课例评议】
李海林
语文阅读教学在处理师生关系这个问题上,走过了三个过程。一是''教师讲、 学生听二是"教师问、学生回答";三是"学生问、学生回答蔡澄清老师的《故 乡》,很典型地体现了由“教师讲、学生听”向“教师问、学生回答”的发展过程。
人们一直在反对语文教学"教师讲、学生听",但更重要的是,在语文教学中,为 什么需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态?仅仅只是因为这“没有发挥学生的 主体性"吗?实际上,'‘讲述"本身也是有自己的教学功能的,有些情况下,它甚至还 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问题的实质在于,这种教学方法与语文学习的“对象性.规 律''相排斥。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教学中,教师教的与学生学的,都是教材的 "内容",即教材所陈述的知识、原理与事实。但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教的与学 生学的,不是教材的"内容",即一篇一篇课文所陈述的知识、原理与事实,而是'‘课 文",即“所陈述的知识、原理与事实'‘和“陈述"本身的统一体,这就是所谓“课文”。
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其教材也是由一篇一篇的文章组成的,它们与语文教材中 的''课文'‘在形式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它们都不叫''课文",只有语文教材中一篇 一篇文章被称之为"课文",原因就在于,'‘课文"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语文 教学不是学文章中的“内容",而是学习“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一课文。
如果只是学文章中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与文章的"形式"是可以分开的,在 教学中,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将"内容''更通俗地讲述出来,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 受。但是,语文课不但要学“内容",还要学“形式",有的时候,更主要的是学"形式" (虽然总是与"内容''联系在一起的)。而“形式"一旦被教师“讲"出来,就不是原柔的 "形式"了,而是教师的“形式'‘了,学生学的,就不是课文的"形式"而是教师的“形 式",课文就失去了意义,语文教学"学课文"的要求就落空了。——这就是语文课要 反对“教师讲、学生听"的最根本的原因。
“教师问、学生回答"之所以比"教师讲、学生听"有效,关键并不在于“充分发挥 学生的主体性",实际上"听''也是一种主体性的体现。.问题不是有没有主体性,而是 .这种主体性的指向,是指向什么的主体性。“教师讲、学生听"的主体性指向是"教师的 讲",是学生"很有主体性"地听教师讲,而不是“很有主体性'‘地学习''课文课文的学 习是非要学生与课文"亲密接触"不可的只有学生''很有主体性'‘地学习''课文",语文 教学才可能有效,才可能学到实际的内容。这是语文教学的一条铁律。我把语文学习 的这条“铁律"称之为“语文教学的对象性特征":"语文学习必须在学生与课文这个学 习对象的实际接触(即读)的过程中实现其目的。'‘蔡澄清老师曾这样解释过自己的“点 拨法":"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也就是在教师的 指导下,主要组织学生自学。'‘①其实最重要的在后面这一句,即"组织学生自学所 谓“组织学生自学",实质性的内容不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而是''让学生亲自读课文" (与之相反的是''让学生亲自听教师的讲")。蔡澄清老师的“点拨法",核心的意义,应 该在这一点上。在《故乡》一课的教学实践中,蔡澄清老师通过“设问”和“出题”来“点 要害,抓重点",通过"分析"和"总结"来"拨疑淮,排障碍",但''设问”“出题”以后,学生都 有一个"读课文"的环节,然后再回答或讨论;而在教师"拨疑难,排障碍"之前,也大都 有一个"读课文"的时间,至少从上课实录中可以看出,学生都是在"用课文'‘来回答教 师的问题,这说明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在怨考教师的问题的时候,都在读课文,或者 必须读课文才能思考,才能回答教师的问题。点拨法的意义在于,它用"点拨"这种方 式,促使学生"读课文,帮助学生“读课文而"教师讲、学生听"则是教师代替学生在 读课文,学生并没有"读课文",而是“听'‘教师讲读课文的体会。
从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这个角度来讲,"教师问、学生答"与"学生问、学生管"各 有优劣,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这两种方法。一般来说,''教师问"是教师 在确定学习内容。蔡澄清的《故乡》确定了三个学习内容,即''肖像描写"、“环境描写"和“语言训练这也就是所谓“点",但是教师的主要作用也就是“点",而“点”出 来的这些内容的实际学习过程,主要是靠学生“读课文"来实现。如果出现疑难和 障碍,则由教师来“拨",即帮助。简单地说,就是教师确定学习内容,学生自己来 完成学习过程,掌握这些内容。而"学生问、学生答"则在保留了''学生读课文'‘之 外,连学习内容也由学生来确定。这当然有它的合理性,因为我们在教一篇课文 时,确定什么为学习内容,实际上是由'‘学生需要学什么'‘决定的。而“学生需要学 什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由学生来“问"。但问题又不能绝对化,说"学生问、学生 答"比"教师问、学生答"就一定高级,是更高一级的教学形态设计。“学生问、学生 答"的优势在于教学内容的确定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如果“教师问'‘正问在学 生的实际需要上,那么"教师问、学生答"就同样达到了"学生问、学生答"这样的教 学效果。因此关键不在'‘问"、"答''的发出者,而在“问"的内容实质,是不是问到了 学生的心坎上。在教学实际中,学生的“问"的也并不一定就是“学生最需要”的内 容,因为学生的"问"往往有很多因素决定,他们的“问''在很大程度上有盲目性,因 此对学生的''问"仍然要在教师辨别后才能确定是不是“学生最需要的气现在一 些课,只要是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教师不管三七二十一,都拿过来讨论,同样也出 现了很多误区,出现了很多'‘无效教学,今天来看蔡澄清老师的《故乡》,相对于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新生代''的课,我 们会感觉到这堂课上得很朴实。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朴实的就是好的,“新生代''的一 些形态更丰富的课就是不好的,也不能简单地反过来,说"新生代'‘的那些课上得不 朴实,所以不好。不能简单地这么说。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目的是需要“朴实''还是 "丰富蔡澄清老师的《故乡》,他的教学目的就是三个:肖像描写、环境描写和语 言训练,因此他直接地点出“教学内容",然后让学生读课文,根据读课文的感受来回 答问题,或者通过"出题"点出''教学内容",然后让学生读课文,根据读课文的感受.来 答魅,因而完成自己的教学目的。他的教学目的就是很''朴实'‘的,所以他的课上得 很朴实,如果我们的教学目的比较丰富一些,那么,我们的课上得"炫”一些,也就是 必要的。当然,教学目的本身也有一个审议的问题:教这篇课文,该不该教学这些 东西,教这些东西有什么价值?这就属于另一个讨论的范围,这里就不展开了。
摘自《1978——2005语文教学研究大系》
特别推荐蔡澄清老师的“点拨教学法”
《蔡澄清口述:点拨教学法的前世今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