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澄清《故乡》(九上15课)教学实录(李海林评析)
蔡澄清《故乡》(九上15课)
教学实录(李海林评析)
蔡澄清,1963年于华东师大中文系毕业。1954年任中学语文教师,1980年被评为安徽省劳动模范,1988年被评为安徽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8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兼任教学管理及教育科研工作。创立"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建立"积累·思考·表达"语文训练"三部曲"体系,在全国中学语文界有广泛影响。是柳斌主编的《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收录的全国13名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之一。曾任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第一、二、三届理事,现任学术委员。历任安徽省政协委员、省人大代表,曾任全国中语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全国语文点拨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全国青年语文教师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安徽省中语会副会长、安徽省文学学会理事等职。
第一课时
师 本学期我们学过一篇鲁迅的小说,是哪篇?它写在什么时候?
生 《一件小事》。写在1920年7月。
师 那篇小说是用什么人称写的?
生 第一人称——“我”。
师 那篇小说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生 多处运用对比方法表现中心思想。.
师 今天,我们再学一篇也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并且也运用了对比写法的鲁迅小说, 这就是1921年1月写的《故乡》。1919年12月,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搬家, 接母亲赴京,沿途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生活的凄苦,心情沉重而又悲愤。一 年后,就以这次回乡的所闻、所见、所感作为素材,经过艺术加工,写成了这篇小 说。因为它是小说,作品中的“我”并不是鲁迅,这与《一件小事》相同。既然是 小说,就有它的情节发展过程,作者有一定的写作顺序,下面先请同学们听课文 朗读录音,要求同学们注意: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其情节是如何发展 的?叙事线索是什么?听读之后,要能简要地进行复述。
师 现在请同学们再认真自读一遍课文,遇有生字难词,自己查阅《新华字典》,注明 音义。例如下边的字、词就得注意(教师板书):
楞 胯 鹑 额 伶仃 潺潺
认真读完之后,给课文划分段落,编写课文段落提纲,并准备课堂复述课文。
(教师归纳提纲内容,分条板书。)
第二课时
(一)人物——“小英雄”与“木偶人”
师 小说主要是写人的。《故乡》的主人公是谁?是“我”还是闰土?.
生 是“我”。,
师 为什么?
生 “我”的活动贯穿全篇,《故乡》里的环境、人物、情节都是通过“我”在回故乡过程 中所见、所闻、所感表现出来的。
师 有不同意见吗?
生 有。我的意思是:《故乡》的主人公是闰土而不是“我”。
师 理由呢?
生 理由是:闰土是小说描写的中心人物,他处在情节矛盾的中心,作品主要是通过他的生活变化来反映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和农民生活的痛苦的,他处于矛 盾冲突的主要方面,是小说主题思想的主要体现者。因此,主人公应当是闰土, “我”只是一个陪衬人物。
师 大家的意见呢?
师 我赞成主人公是闰土。判断谁是小说的主人公,不能简单取决于出场次数或 占有的篇幅多少,而要看他是否在小说的情节、结构、矛盾冲突中占中心地位。闰土在《故乡》中是处于中心地位的,因此,他是主人公。
师 鲁迅是怎样描写闰土的?童年的闰土和中年的闰土有什么不同?
生 童年的闰土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猗 尽力的刺去……”“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 圈”闰土会装弓京捕鸟,会月夜刺猗,会管西瓜,认识各种鸟、各种贝壳,还认 识“鬼见怕”和“观音手”,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师 这个闰土,的确是一个“小英雄”!
生 中年的闰土是:“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生 “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 是松树皮了。”
生 “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生 “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师 如今,他的确成了一个“木偶人”了!从“小英雄”到“木偶人”,这是多么大的变.化!鲁迅为什么要写这些变化?又是怎样写这些变化的?大家先概括一下少 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形象特点,再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特点的,在描写中 渗透了作家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生 少年闰土,健康,活泼,能干,热情,和“我”之间没有任何隔膜,是一个机灵、勇 敢、天真、朴实的劳动人民子弟的形象。作品是通过对'他的肖像、语言、行动的 描写,显示出“小英雄的影像”,字里行间,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和爱。
生 中年闰土,变得衰弱,迟钝,自卑,麻木而且和“我”之间已经隔了一堵墙。这是 一个饱经压迫,备受摧残的贫苦农民的形象。作品也是通过人物的外藐、语言 和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他的“木偶人”的特征的。在这些描写中,表达了鲁迅对现 实的极度忿慨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刻同情。
师 大家说得很好。课文正是通过从“小英雄”到“木偶人”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在鲜 明的对比描写中,揭露和控诉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罪恶,表达了作者鲜明 的爱憎。那么,是什么使闰土从“小英雄”变成了“木偶人”呢?
生 是“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师 说到了要害。这就充分地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和压榨,是 使中国农村经济日趋破产,广大农民生活日趋贫困的总根源。这就是鲁迅描 写闰土形象变化所揭示出来的深刻社会意义。
师 作品对闰土的描写在写作上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生 它启示我们:人物描写,特别是肖像描写,一定要抓住人物具有代表性的特征, 给人以深刻印象,并能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童年闰土的天真、活泼,就是通过 “头戴小毡帽”,“项带银圈”,“手握一柄钢叉”等富有特征性的外貌、衣着和言行 描写表现出来的。中年闰土, “灰黄的脸”,“很深的皱纹气“肿得通红的眼睛”, “浑身瑟索着”,说明他在肉体上和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折磨,并由此而变得迟 钝和衰弱;“破毡帽”,“极薄的棉衣”,表明他经济上穷困;“又粗又笨而且开裂, 像是松树皮了”的手,证明他的辛勤和劳苦。所有这些描写,都是细致、具体而 又富有特征性的,反映了人物的生活遭遇和性格变化,深刻揭露了帝国主义和 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控诉了封建社会制度对广大农民从政治到经济, 从精神到肉体上的迫害和摧残,深刻表达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师 分析具体、深刻。我们写记人的文章也应当努力学习这种写法。同学们写人, 往往是千人一面,千部一腔,没有个性特色o我们应克服这些缺点。
(二)景物——“神异的图画”和“萧索的荒村”
师 鲁迅对“故乡”景物的描写共有几次?
生 三次。
师 哪三次?能否把描写的原文朗读一下?
生 一是“我”回至!]“故乡”时见到的“萧索的荒村”;二是“我”回忆起的“神异的图 画”;三是“我”“在朦胧中”想象到的图景。
师 这三段描写,一在开头,一在中间,一在结尾。“神异的图画”是过去,“萧索的荒 村”是现在,“朦胧中”的想象是未来。从“神异的图画”到“萧索的荒村”,走过了 近三十年的道路。作品为什么有这样三次描写?它又是怎样描写的?
生 写“神异的图画”是为了对比“萧索的荒村”。写“神异的图画”时,“沙地”是“碧 绿的”,“天空”是“深蓝的”,又“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师 这是一个奇丽而美好的境界!
生 写“萧索的荒村”,又是“深冬”,又是“阴晦”,又是“冷风”,又是“苍黄”的,村庄是 “萧索”的,到处“没有一些活气”。
师 这是一个多么阴暗而凄凉的现实!两相对照和比较,又反映了什么?
生 从“神异的图画”到“萧索的荒村”,生动而形象地反映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中国农村经济日趋破产的局面。那“萧索的荒村”就是在 “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蹂嘛下的中国农村社会的缩影和写照。这“荒村” 的“萧索”景象,正生动而有力地烘托了中国广大农民在反动统治下的贫穷、悲 惨的生活。
师 写“萧索的荒村”是为了反映中国农村的破产和现实世界的黑暗,也反映了“我” 现在的“悲凉”的心情。那么,写“神异的图画”又是为了什么呢?这是否意味着 二十多年前的中国农村就是一个美好的天堂呢?
生 不是的。
师 为什么不是?
生 鲁迅之所以写“神异的图画”,一是以此来对比“萧索的荒村”,突出“萧索的荒 村”;二是衬托少年闰土的形象,也反衬并突出中年闰土的变化。“我的脑海里 忽然闪出”的那些美丽的景物,是由回忆少年闰土而引起的联想,这是一种文艺 笔法,目的是借以衬托和对比现实中的故乡,从而突出作品的主题。
师 见解高明。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从一本分析《故乡》的书上见到的。
师 好,应该课外自己看点有关的书。现在我再问:写了“神异的图画”和“萧索的 荒村”,小说的结尾处为什么还要写那“朦胧中”的想象,而且基本上是重复“神异的图画”的描写?
师 我来讲讲个人的看法:这是为了反映“我”对现实的故乡的不满,希望能改变现 实,有一个较为光明的世界,亦即小说中所说的“希望”。这段描写,既是与开头 的“萧索的荒村”形成鲜明对照,也与记忆中的“神异的图画”相融合,从而给人 以美好的印象和鼓舞的力量。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进一步深化了小说的 主题。
师 《故乡》的这些景物描写对我们写作有何启示?大家能谈谈体会吗?
生 它启示我们:写景要配合人物,要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不能为写景而写景。
师 说得好。同学们的作文常常是为写景而写景,往往堆砌一大堆“蓝天”、“白云” 之类的漂亮词藻,却不知表现什么思想感情,景物游离于人物描写和作品主题 思想之外,不能很好地反映文章的思想内容。这是应当避免的。
第三课时
师 现在我们来研读《故乡》的结尾。先请同学们反复诵读课文的末尾三个自然段, 深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揣摩语句的深刻含义。并完成下面的练习:
(一)认真阅读末尾三段文章,选择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