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颖《牛和鹅》(四上18课)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徐颖《牛和鹅》(四上18课)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授课老师:徐颖
重庆市级骨干教师,市青年教师研究会成员,曾获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全国录像课竞赛一等奖,首届全国课堂教学大赛全国一等奖,多次承担新教材国培、省培示范课。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牛和鹅》一课,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六单元的一篇新课文。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童年生活”,选文内容指向童年生活中的多样情感体验,语文要素是学习批注阅读的方法,单元导语明确提出“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精读课文有示范批注,“交流平台”总结了批注的常用方法。如何在教学中理解编排意图,将语文要素与解读文本结合起来找准文本的教学价值?如何结合学生真实的阅读感受与困难达成语文要素的训练要求?如何让教学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是本课教学要思考的要点。学情分析:1.四年级的学生已经会一些简单的勾画批注;学生陌生的是“批注”这个术语和感悟式的批注方式。2.学生批注的基本习惯还有待规范。教学策略:在一个真实的阅读情景中,基于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生一起建构阅读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中学习方法,在方法运用中理解文本。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的批注示范,掌握批注的基本方法:在哪里批注,怎么批注。2.学习课文中的三个含生字词的重点句子,练习用多角度、变角度的思维方法去做批注。3.通过批注阅读,了解课文内容,受到一定启示。教学过程:板块一 整体感知,尝试“批注”。1.读课题,明确学习要求。(1)在你的记忆里,牛和鹅有什么不同?在作者的记忆里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好好读一读。(2)出示自学提示:通读全文,标出自然段。勾出文中的生字词,多读几遍,遇到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再和同学讨论讨论。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读了课文你有些什么感受?2.自学课文,相互交流。(1)根据自学提示学习课文(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作为课前预习。)(2)相互交流,关注自学时的批注与勾画,了解学生初读课文后的感受。板块二 走进文本,学习“批注”。1.和你们一样,有人读了这篇文章,也有很多感受,瞧,他还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了,就在我们课文的边上,字写得小小的,整整齐齐。2.写了些什么呢?请读一读。小结:阅读时有疑问、有感受都可以写在文章的旁边,字要写得小而整洁。3.这样的阅读方法有个名字叫——批注。今天我们也要用这样的方法来读文章。准备好工具——笔、尺子,还有我们的脑子。板块三 重点品读,操练“批注”。1.品读句一:“有的孩子还敢扳牛角,叫它跪下来,然后骑到牛背上去。”(学习在哪儿批注,如何批注。)(1)把句子读通顺、读准确。(2)思考:“扳”字,左边提手旁,右边一个“反”,什么意思?从“扳”的是牛角,从中你读出了什么感受?(3)别让读书的感受溜走了,勾出这句话,还可以标出句中重点词,把感受写在旁边的空白处。(4)学生交流自己的批注,分享感受。2.品读句二:“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它赶上了我,吭吭,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学习多角度去感受,去批注。)(1)朗读这句话。(2)当胸的衣襟在哪儿?被鹅咬住当胸的衣襟会是什么感觉?(3)“啪嗒啪嗒”、“吭吭”这两个象声词能去掉吗?加上它们又给人怎样的感觉?(4)学生批注感受并交流分享,体会从“鹅”和“我”的角度去体会,感受是不一样的。3.品读句三:“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子,他的胳膊比我的腿还粗。” (学习变角度去感受,去批注。)(1)金奎叔很结实,那文中的“我”又是怎样的呢?(2)找出相应的句子,对比读,想一想:同样一只鹅,在“我”面前,在金奎叔面前有什么不同?变化角度,你又有了哪些感受?(3)学生批注感受并交流分享,体会变化角度,感受就丰富起来,对文章的理解也更深入了。4.学习小结:回头看刚才读书的过程,我们一边读,一边把有意思的句子用横线勾出,把重点词语用圆圈标出来。我们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还可以变化角度去感受,然后,把我们丰富的感受写在旁边的空白处。你已经在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课文了,真棒!板块四 理解感悟,掌握“批注”。1.用这样的方法,自己再次读课文,看看,你会留下一些什么批注呢?2.学生自读全文,勾画批注。3.交流分享。4.感悟启示与道理:批注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请把自己的批注从头到尾再看看,想一想,在“怕”与“不怕”的转换中,童年的“我”懂了些什么?作者渐渐长大,他会对幼小的自己说些什么呢?可以将感悟批注在文章的结尾处,叫做:尾批。5.学法总结: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把感受写在旁边叫“旁批”,写在结尾叫“尾批”,写在开头呢?是的,批注的方式很多,如果你喜欢还可以在课后查找资料,进一步认识它。希望你能继续用批注的方法去阅读课后链接,更多地了解牛。当然,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阅读更多的课外书籍。【课堂实录】
一、解读课题
1.齐读标题,比较鹅和鸭的区别,“你们是不是觉得把标题中这两种动物放在一起有一点点奇怪呢?”
2.把他们放在一起给你什么感觉呢?你在哪里见到过这两种动物呢?
生:有一种鲜明对比的感觉。
生:我在老家见过。
3.这两种动物有什么不一样的?
生:身形不一样,牛看起来强壮点
生:牛有四条腿,鹅是两条腿。它们两的叫声不一样。牛头上有犄角。
生:鹅有翅膀,牛没有翅膀。
生:牛是哺乳动物,鹅是卵生动物。
二、解读文本
1.第一自然段
(1)在这篇文章的作者的家乡,人们却对牛和鹅有这样的看法?什么样的看法呢?
齐读第一自然段,理解文中分号的作用。(划分内容:怕与不怕)
(2)那么你读了有什么感觉?
生:这是不可能,人为什么怕鹅而不怕牛。
作者和你们一样,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写了下来,那么他把感受写在哪儿呢?
生:写在旁边。
(3)作者为什么不写在两行字的中间而写在旁边?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批注的位置。
2.认识批注
类型:圈出生字词,标注自然段,写出自然段段意,自读课文勾画语句
位置:需要写出来的批注在旁边
3.学习批注
准备工具:铅笔,尺子,头脑
1.第三自然段
(1)齐读课文,个别诵读,纠正生字词读音,进行朗读指导
(2)通过阅读,你觉得牛怎样?小孩儿怎样?
(3)引导学生勾画句子,做合适的批注。(标注词语)
2.第六自然段
(1)学生泛读,全班齐读。
(2)体会本段拟声词的妙用(“啪嗒啪嗒”“吭吭”)
生:文章表达更生动
生:体会到鹅跑得很快
(3)反复阅读,谈谈“假如你是哪个小孩儿,你会怎么样?”
批注:从两个角度写出感受。(词语或句子)
3.第八自然段
(1)朗读课文,进行朗读指导
(2)理清关系(我和金奎叔,鹅对我和金奎叔的态度,我和金奎叔对鹅的态度)
(3)如此复杂的关系,从第八自然段开始,发散开来阅读,勾出关键词句,写出感受
(4)交流批注内容
4.总结方法
1、批注——
(1)勾出关键语句
(2)标出字词
(3)写出自己的感受
2、重读批注内容(批注的过程,就是我们学习和思考的过程)
5.思维拓展
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个小小的、和鹅差不多的作者,慢慢长大了,回想往事,在这个“怕与不怕”的转变中,他会对当年幼小的自己说点什么呢?
生:我小时候真应该胆子大一点,遇到事不能害怕,不要惊慌。
生:其实鹅也没有那么可怕!只要拿出自己的气势,就没有必要害怕对方。
生:要勇敢的去面对,什么事都能够做得很好,但同时也不能去伤害对方。
生:不要无缘无故去欺负牛,会对它造成伤害,不能因为它的性格温和善良就去欺负别人。
师:你们还有什么感受,就用批注的形式继续写下去。批注的方式有很多,文章开头、中间、结尾都可以进行批注,可以用这样的阅读方式,读好更多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