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薛法根 《浪淘沙》《江南春》(六上18课)课堂实录、教学视频

薛法根《浪淘沙》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



一.读
1、学古诗,第一个字“读”,读正确,读流利,要求读熟。有不认识的字吗?
   簸  读音 字形  簸箕(古代意思:扬谷、秕谷、泥沙,后来引申为颠簸)  文中“风簸”:狂风的颠簸
  浪淘:巨浪的淘洗(联系“淘米”:用水冲洗)
  读顺“浪淘风簸”,读出情感。(不是用细小的流水,而是用巨浪,用狂风,生读。)
  (师板书:读、簸的拼音)
 (给予学生情境,学生自然能读出情感来)
2、生自由读古诗,两分钟为限。
  师:在家预习,2分钟,基本5、6遍就能读熟了(传授学生预习的妙招)
  请生读。
  师:读出节奏感,“沙、涯、去、家”,节奏感要读出韵脚。 (师板书:韵脚)
  请生读,师展示停顿。(师板书:横线)
 师:七言绝句一般都是这样的结构,后面的三个字一般都要连起来,这就是三字结合。(师板书:三字结合)
请第三个学生读。
 师:除了韵脚读出重音,读出三字结构,还要注意每个字的长短不一样,现代汉语叫“阴平、阳平、……”也叫做“一声、二声”,平声字声音要长一点,去声叫仄声字,读的要短一点,也叫作平长仄短。(师板书:平长仄短)。
 生齐读。师总结节奏感的奥秘。再读。
(如何读出节奏感的三大秘诀,他归纳地很好,我也学会了。)
二、讲。(师板书:讲)
1、28个字,单个字看,你都理解,组合起来,成为诗,你理解吗?两分钟时间,自己和同桌大概讲一讲。注意:不要字面翻译哦。这是一首“写景”诗。关注写了哪些景物?他是什么样的?(师板书:写景)
3、分享交流:
前两句
(1)生1:源远流长的黄河;(师:用了四字词语来形容)
九曲:九个弯,弯弯曲曲
沙子多:万里沙,黄河水经过黄土高原
浪淘风簸:波涛汹涌、气势磅礴
自天涯:联系到了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
生2:黄河水夹带着泥沙滚滚而来,波涛汹涌的黄河水从天边奔腾而来。(师:用了两句话来形容。)
师:我喜欢不一样的理解哦。
(2)前两句:
第一句——读。主要写黄河里的沙子。(师板书:圈沙)
第二句——读。巨浪来冲洗,狂风来颠簸的是什么?沙。终于从天边留到了这里。
所以,这两句写的是黄河的万里沙。课题读——浪淘沙,所以写的就是黄河里的“砂砾”(师板书:砂砾)
(3)写黄河有气势,为什么要写砂砾呢?
           沙要经历万里的路途,还要经历浪、风的颠簸,还要经历许多阻挡,是不容的
师:这小小的砂砾是什么样的?
      生:奋勇向前、勇往向前、披荆斩棘的。(师板书:顺流而下、勇往直前)
师:所以,砂砾值得写吧。写了黄河的气势磅礴,更是写了砂砾勇往直前的拼搏。
       读。
(名师果真是有自己独特的解读,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一点,佩服。)
后两句
(1)请生分享:如今黄河“逆流而上”到牵牛的家里。(师板书:逆流而上)
牛郎织女的故事。
(2)师:除了牛郎织女的典故,还讲了汉代张骞的故事——支机石(师板书:支机石)。就是汉代的织女垫在织布机下面的那一块石头,他才发现已经到了牵牛织女的家里去了。所以,后两句刘禹锡想,我要和黄河一样到天上去。
(3)后两句是作者想到的,前两句是作者看到的。从后两句中,你看到这是一个怎样的诗人?
生:豪爽、富有想象力、积极向上、浪漫的情怀。(师板书:豪迈气概)
4、这首诗读到这里,是不是不一样了,你要自己讲,听同学讲,通老师讲,听别人讲,你会得到不一样的感悟。再读故事。理清故事的意思,串联板书。
(真的是内在感悟,反复吟咏,而且教师自己有不一样的解读。)
三、想(师板书)
1、读懂了吗?还有问题吗?读诗读到这里,还不够,出了读懂外,还要想想。
2、前两句和后两句有什么不同?
   生:顺流而下、逆流而上,艰难险阻是不一样的;上两句豪迈,后两句,浪漫;想想,写诗;
  师:上面两句和下面两句有联系吗? 砂砾和我。真正要读懂它,还要知道诗人实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3、浪淘沙九首,是刘禹锡被贬时写的。注意:现在表达的是已经当了司马,这时候怀揣着什么思想:逆流而上,为公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但却用了这样的诗句,生齐读——后两句。
4、这叫什么,生——借景抒情。师:不是,是言志。是借景言志。(师板书:言志)
5、读一读,背一背,默一默
6、课堂小结。
(33分钟)
(这样的一堂课,没有课件,只有老师的板书和讲解,却能带学生们入情入境地朗读)
薛法根《江南春》课堂实录
第二课时
一、读
1、诗题
郭:读音 意思理解 水村山郭——江南一带特有的风景
2、自由读(2分钟)
3、请3生读。
  师:读的很熟,也有节奏感,缺了点诗的味道,不急,等下讲完了,肯定有不一样的感受。
二、讲
1、写景。讲的是“江南春”,和刚才不一样,边读边想象。
2、江南,大:千里。对比“九曲黄河。” 大与“广”
   看到什么?用成语。 生:莺歌燕舞、鸟语花香、花红柳绿、依山傍水、姹紫嫣红、依山而建的村寨和小城、在烟雨之中的朦胧之美。
    师生合作讲景,到处都是——到处都是——这就是“千里的江南”(也就是翻译,抓取了诗中的意像。)
                              (生开始用句子表达,也无妨)
三、想
1、前两句和后两句有什么不同。都是写景。
  生:前两句诗写景,后两句是讽刺。
 师:你的眼睛有穿透力。课外通看的,看到的就是你的。
  生:寺庙很多,南朝统治者信佛。
  生:前两句江南的春天是喜爱,后两句是对统治者的讽刺,因为统治者信佛,迷信。又一生也是这么讲的。(师并没有因为学生重复讲而打断他,因为不是讲过一遍学生就会的。而且此时老师还没找到学生应找到的。)
 师:你们看到的逗太复杂了。
生齐读。景很美。景有什么不同?
 生:还是离不开统治者。(师:这点我等下肯定不讲了,因为你们都已经深入骨髓了,你们要回到朴素一点。)
师:晴景、雨景。(师板书:)
  更重要写的是“雨景”,因为只写了一种事物。晴天有许多景物,师同时解释了“绿”与“红”的颜色,代表了所有的景物。酒旗里其实还是人,很热闹。 看看雨景,美,但是有人吗?只有寺庙。
2、当杜牧站在台上,遥望雨中的寺庙的时候,还有一种淡淡的忧愁,此时他在——生:抒情。师:感怀。
他在感叹什么?
生:烟雨中寺庙的美。
师:寺庙还在,谁不在了?南朝的帝王、建造寺庙的贵族、朝代不在了,过眼烟云。这才是诗人感慨的。为什么不在了?
生:统治者的昏庸,建寺庙。南朝四百八十寺,却未能保住南朝这四代。
3、指导朗读:
所以,如果现在我们还。。。“多少”这个词饱含了作者的感怀、感叹。心情是淡淡的忧愁。读。
和前面的情感不一样,读前两句。
再读整首诗
4、这首情藏在写景中,《浪淘沙》的情藏在想象中。还有一首古诗,《书湖阴先生壁》,也是写景诗,你们读的时候要注意前两句和后两句有什么不同,后两句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记住三字诀:读、讲、想。
(每一次听薛法根的课,总是醍醐灌顶。感觉就是这样,简单又不简单,我想这一定是源于自身对教材的深刻的理解。就像这课一样,抓住三字诀,这是学习古诗的方法。抓住了本课三首诗的共同的特点,写景与情感之间的关联,并鼓励学生要思考。)
(来自小语之路)

附:薛法根《浪淘沙》《江南春》

教学视频

======================================

特别推荐薛法根老师专著

——《为言语智能而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