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 《愚公移山》(八上23课)课堂实录
沈华 《愚公移山》(八上23课)课堂实录
(来自闲语碎文)
上课时间:2022年10月28日上午第三节
上课地点:淳安县南山学校八年级
实录整理:杭州师范大学 郭贝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声音很响亮啊!同学们,最近发了一则重磅新闻,简直骇人听闻!
(全班疑惑)
从大家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你们很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一个老人竟想移走“太行”“王屋”两座大山。今天让我们成为新闻记者,走进“愚公移山”这一新闻事件。
我们曾经学过新闻单元,我们都知道新闻首先要面对事件,所以各路记者争相报道。屏幕上显示了部分记者拟写的采访话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卢佳玲等31位记忆者,他们的问题是愚公为什么要移山?哪位同学是卢佳玲?请你代表同学们来回答,请用原文的话。
生: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师:对,就是要绕远路,同学们,我们全班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面山而居”读!
全班齐读: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师:第二个问题是童画等10位记者提出的:愚公是怎样移山的?童画,你来用原文来回答一下!
(生沉默。)
师:哪位同学来帮助一下她,课文中哪一句具体描写了愚公是怎样移山的?
生: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师:你把整个句子说完整。
生: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师:我们现在就面临着“移山”任务,困难重重啊!这个句子当中有三个字我们不会读。一个字读suì,咱们大家标上音。第二个字读kòu,“小扣柴扉久不开”,注释中已经说明,“扣”有敲打的意思。“箕畚(jī běn)运于渤海之尾。”标记好读音之后,大家拿起课本,我们来齐读一下这个句子。
全班齐读: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师:童画,请你结合注释来说说这个句子的意思。
生:率领子孙三代中能挑担子的人,敲开石头挖泥土,用柳条编制的器具运送到渤海的边上。
师:基本意思说出来了,我们要关注几个关键字,老师在屏幕上标红了,大家要注意!第一字“荷”是什么意思?教材中有注释的,我们来圈一圈,一起来回答。
生:肩负,扛。
师:这个“夫”不是一般的人,注释告诉我们,这是子孙中能够挑担的人,说明这些人是?你来说说。
生:男的
师:对,不仅仅是男性,更准确地来说,应该是成年男性,小孩子挑不动的。“箕畚”这个词的用法很重要,是?
生:名词作状语。
师:应该翻译为“用箕畚”,理解了这几个字词,句子的意思就不难理解了。我把整句的意思呈现到屏幕上了,大家一起来读一下,“愚公率领”,开始读!
全班齐读:(愚公)率领儿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头,挖泥土,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
师:好,我们继续来看第三个问题。杨晨,你来代表同学们回答:山最后移成功了吗?
生: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师:这三句中,你觉得最关键的是哪一句?
生: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师:谁来解释这个句子?
生:自此以后,冀北的南边还有寒山的南边,都被阻断了。
师(笑):那就是说,这些山都白移了?
生:山没有被阻断。
师:无陇断焉,说明没有?
生:没有山岗阻断了。
师:对,没有山冈阻断了,“汉之阴”你没有说清楚。“冀”这里指“冀州”,不是“冀北”。“汉之阴”是什么意思?“汉”指的是“汉水”。
生:汉水的阴边。
师(看到学生课堂用教辅资料):同学们,我们学习中要善于联系课文。我们之前学过杜甫的《望岳》,“阴阳割昏晓”中“阴阳”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我们不要被课外的辅导书束缚住思考,有些教辅书籍的质量堪忧。我们不能把教材中的注释这一工具丢掉。你来读一读注释⑭。
生:汉水南岸。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师:同学们,用笔进行标记,我们需要记住这个文化现象。整句“汉之阴”你来解释一下。
生:在汉水的南岸。
师:这就是移山的结果。最后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写妻子和智叟的异议?”为什么要写“妻子”和“智叟”的不同的意见呢?为什么当时妻子和智叟不看好愚公?记者们对此观点不一。有人认为妻子和智叟的态度不一样,有人认为这两者都不看好愚公。两者的观点是否一致,这需要我们进一步走进新闻现场。我们需要对当事人进行采访,采访之前呢,我们需要先对他们发言做一些分析,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两个人的话。同学们,你们跟老师一起来合作朗读一下这段文字。你们读引号里面的文字,老师读前面的文字。
师:“其妻献疑曰”
全班齐读: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师:“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全班齐读: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师:大家读错一个字,“曾”读zēng,这个字,用在否定之间加强语气。“曾不”表示“连……都不……”注释⑰有解释。老师首先想问问大家,这两个人说的话的意思,你们明白吗?大家都点头表示大家差不多都看明白了,那老师选一位同学帮大家翻译一下妻子的话。
生:以你的力气连魁父那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还能把太行、王屋山怎样呢?
况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
师:好的,你刚才完整地讲述了这句话的大致意思。你把“魁父之丘”的“之”翻译为“这样的”,这里的翻译是准确的,但是 “以君之力”的“以”没有准确翻译出来,这里应该翻译为什么?
生:凭借。
师:好,谁来解释一下这个智叟老头说的话呢?
生: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师:完全正确。这里的“其”表示什么?
生: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的语气。
师:大家要记住,圈划好!好,同学们,现在我们理解了句意,我们再来读一读,了解大意,这一次大家要比之前读的更整齐,更响亮。
师:“其妻献疑曰”。
全班齐读: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师:“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全班齐读: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师:我们现在比较这两个人的态度到底一样还是不一样?选择角度,圈画关键语言,字斟句酌,比较两人态度。可以从称谓语、语气、用词、句式等角度展开比较。我给了同学们一个参考的示例。
屏幕显示:
我选择的角度是句式。妻子连用两个疑问句,表达对丈夫移山中遇到困难的担忧,而智叟用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则是直接否定和反对智叟移山。
师(提醒):大家拿起笔在全文中圈划关键词!
(全班思考3分钟。)
师:谁来说说看?
生:我选择的角度是“称呼”。妻子称呼愚公为“君”,她劝说愚公移山很难成功,反对他去移山。
老师板书:称谓语
师:这位同学的观点和解释是不匹配的。你的分析需要围绕“君”这个称谓来展开,为什么妻子用“君”,智叟用“汝”,不同的称呼的背后有说话人怎样的用意呢?你如果可以思考更加深入就更好了。谁选择的也是“称谓语”这个角度,请补充一下。
生:“君”表示妻子对愚公尊敬,不是直接的否定,而是以“疑问”的语气来表达自己的担忧,“汝”就是智叟对愚公的直呼其名,是对愚公的直接否定。
师:“汝”是直呼其名,把对方称为“你”,“君”也把对方称为“你”。“君”和“汝”究竟有什么差异?注释中就有答案。哪个注释告诉我们“汝”的用法?
生:注释⑪,汝用来称呼同辈或者后辈。
师:为什么“汝”在这里用来称呼愚公就不合适了呢?
生:这样的称呼不够尊敬。
师:愚公多大了?
生:年且九十,年龄将近九十岁。
师:愚公是长者,智叟是晚辈,这样的称呼是?
生:不合适的
师:这样分析来看,智叟用“汝”字表达了什么?
生:对愚公移山的行为非常否定。
师:不仅否定,还暗含着什么?
生:讽刺
师板书:讽刺
师:这就是进步,这就是收获。妻子提出疑问,并不是否定他移山。你笑着点头,你来说说看。
生:我觉得妻子提出疑惑是对愚公移山的担忧与关心。
师:作为妻子,不是来否定,而是来帮助他解决问题。
老师板书:担忧、关心
师:“称谓”是我们分析的第一个角度,还有没有其他的角度,比如语气。
生:智叟用了肯定的语气来说明了愚公的不聪明。
师:请同学评价一下,智叟用了“肯定的语气”,这样的分析是否妥当呢?
生:用的感叹句,语气更加强烈!
师:哪个字语气很强烈?
生:“其”加强了语气。
师:对,“其”是加强语气的。妻子是疑问句,智叟就是?
生:强调的语气
师:这就是什么句
生:疑问句
师:比疑问句语气更强烈的是什么句?
生:感叹句。
师:这里是反问句。这个反问句背后想表达什么?
生:表达对愚公的否定,认为愚公不聪慧。
师:智叟用反问的语气,表达轻视,而妻子的语气是?
生:担忧。
师:担忧的背后是妻子对愚公的满满的爱。同学们,是否还有其他角度的思考呢?两者都在评价移山,但是用词却不一样。
生:妻子是“献疑”,智叟是“笑而止之”,后者“笑”这个字中有嘲讽,否定的意思。
师:此处的笑来组词,你会组什么词?
生:嘲笑
师:非常好!她把大家的发言进行了高度的总结与提炼,妻子的态度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献疑”,而智叟的态度就是“笑”。这么说来,两者对愚公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我们在朗读的时候要读出不同的语气。来,我们来试着读一读,我们要关注重音、节奏、停连、语气、语调,谁来对朗读提提建议?
生:妻子的语调应该是委婉,语速是慢慢的。
师:中等语速就可以了,否则就很难体现出妻子对丈夫的担心。重音呢?
生:读智叟暴发话中的“其”需要重读。
师:“甚矣,汝之不惠”这句话中需要重读哪个字?
生:“甚”。
师:妻子的话应该怎么读?
生:要读出担心的语气
师:你来试试看?
生(担忧地读):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师:这句话有什么需要重读的?
生:“曾”要重读。
师:听完大家的建议之后,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个句子。“其妻献疑曰”,读!
全班齐读: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师:“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全班齐读: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师:“其”这个字读的时候还可以加强,把最后一句再来读一遍!
全班齐读:其如土石何?
师:是啊,妻子和智叟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再来看这一个问题:愚公移山到底是聪明还是愚笨呢?愚公移山到底是“愚”,还是“不愚”?你怎么看,要求联系寓言故事,言必有据,分条整理。老师在预学单里,已经给了大家两点理由,你还可以提炼出其他理由。大家利用预学单展开思考,老师给大家一些时间,大家把自己的理由写在预学单上。
师:大家思考得差不多了,接下来我们进行小组的讨论,选择“愚”的同学站起来。
(八个同学站立。)
师:你们是课堂上的孤勇者,课堂就需要不同的声音,你们八人一组交流讨论,等一下我请一位同学来上台汇报,一位同学板书关键词。你们现在开始讨论吧。其余同学选择“不愚”,人数较多,你们在原本位置上按原先小组讨论,等一下各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一名同学板书。
师:好了,我们来分享观点。先请认为愚公“愚”的小组上来分享。
生:移山花费时间久,直接搬家比较节省时间;子孙后代有自己的生活想法,不可能所有人都把精力放在移山上;愚公移山最后成功靠的并不是自己想到的聪慧的办法,而是诚心打动了天神,并不是靠自己取得成功的;移山很浪费时间,还不如绕远路;移山的办法不切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什么神仙来帮助。
(一个学生汇报观点,一个学生板书关键词)
师:两座山长什么样子,很难移走?
生: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师:方圆七百里,高万仞,万仞是虚指。古时候七八尺为一仞,万仞就是极高的意思。所以面对这两座大山,可见任务的艰巨,还有理由要补充吗?
生:愚公不懂得变通,搬家更为合适。
师:好,理由很充足!认为“不愚”的同学要反驳了。哪一组上来说说看。
生:愚公有毅力,他认为“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总有一天可以搬完;有统筹大局的能力,书里说到。
师:大家拿起书本,画出她说的句子。
生:书里这样说:“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面对这么大的工程,把很多人安排到位;他有坚定的信念,面对妻子的担忧,智叟的质疑,他仍旧坚持自己的想法。
(一个学生发言汇报,一个学生板书关键词)
师:感谢这一组的分享。还有没有组要分享?
生:愚公敢说敢做,不安于现状,书里面说“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他有长远的发展眼光。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愚公具有长远的发展眼光?
生:“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认为通过子子辈辈的努力终究会把大山移走。最后我们认为他具有不畏艰险、脚踏实地的精神,在智叟的阻拦下,他一直没有放弃。我还要反驳“搬家”这一理由,我认为这是逃避现实的表现。本文主要想要凸显的不是最后愚公是否可以成功,主要想凸显的是愚公这种不畏艰险的精神。
师:哦,原来这就是寓言故事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啊。他们组还解读出了寓言的作者的创作意图。将下一环节我们要讨论的话题也点破了。那么,在作者看来,愚公是愚蠢的吗?
全班齐声回答:不愚。
师:这样就很清楚了。作者认为愚公是不愚的。同学们,面对这个新闻素材,我们更需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大家思考一下,这个新闻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意义。你们认为当下还有愚公这样的人吗?你认为当下还需要愚公这样的人吗?两个话题任选一个。
生:我选择的是“你认为当下还需要愚公这样的人吗?”这个问题,我认为当下还需要愚公这样的人,面对自己家门口的这两座大山,他没有选择逃避。没有选择去搬家,而是想着如何去解决问题,直面困难。
师:直面困难,解决困难更为可贵。我们当下的生活中,有没有像愚公这般的人呢?
生:老一代的手工艺人,他们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了下去。
师:这是坚守传统手工艺的“愚公”,在其他方面还有吗?
生:19年疫情暴发的时候,钟南山已经是80多岁的高龄了,本可以不来参与疫情防控,但是他仍旧去武汉抗击疫情。
师:这是中国医疗事业中的“愚公”!其实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有像愚公这样的人。大家一起来齐读一下。
屏显:
当代愚公有他。
他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夜以继日地研发水稻,参加工作50多年以来,常常顶着烈日在田间不畏艰辛地工作。
当代愚公有他。
他是“两弹元勋”邓稼先,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在实验的危险时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员身边,甚至亲身尝试。
当代愚公有他。
他是“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在过去的23年里,“从壮年走到暮年,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重器”,在西南的荒山野岭给“天眼”选址。
当代愚公也有她。
她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女士,在实验室经过坚持不懈地探索,多年来致力于中药和中西药的结合研究,发现了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当代愚公也有她。
她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十几年如一日,把所有精力都投在了学生身上。13年来,华坪女高已有1800多名学生考入大学。张桂梅用爱心和智慧点亮了万千大山女孩的人生梦想,这种奉献精神和愚公一样。
师:好,同学们,最后两段文字,我们要全体站起来念。
全班齐读:还有我们每一个人,也可以成为当代的愚公。我们都拥有“毕力平险”的勇气与决心,都会在“寒暑易节”的交替里眺望远方,都可以跨越人生中“方七百里,高万仞”的大山,最终都能通向“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人生境界。
师:同学们,下课!
生:老师,再见!
(注:沈华老师《愚公移山》教学视频见本日贴出的其他文章)
特别推荐肖培东老师专著
《语文:深深浅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