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植南年度书单 | 好多人一起过冬天啊

过冬天的 植南门市部
2024-09-07

天气属于区域,绿意属于夏天。在鲜有阳光的时节,岛民穿越冰原取得生活的物资,而森林的居民掠过树篱寻找可以燃火的藤条。猫毛和树叶在火焰里,混合着雪中的雨水,发出嘶嘶声。和诗人马修·霍利斯,和其它天气与植物一起越冬。

过冬天对于植物而言并没有浪漫可言。除了温室、地膜、涂料、储藏库等人工技术干预,自然界更多是关于落叶、掉落种子、分泌蜡质的适应性。越冬的植物于人而言却是隐喻的矿场,不止充斥着低温干旱的气象故事,植物冬眠便是“生活周而复始”的神谕。

《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西北海外,黑水之北......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阴山、洞野之山,上有赤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若木树成为了神树,是因为能够御寒,古代百姓认为,寒冷的天气是由神灵操控,因此能够抵御风寒的植物,自然也被冠以神异。

这种神话和浪漫如今成了城市生活中的稀缺品,现代技术让人对温度和时间的感知变得迟钝,巨型温室以人为名建造,却被隔绝于日常生活之外,人和植物的关系也变得疏离而紧张。我们对于时间的定义从节令时辰精确到了分秒时刻,沉浸在高速发展和精密控制的城市梦中,却忘了那些经历了漫长的地质纪年、经受严峻低温考验、适应了当地经验的植物,本身就和冬天相伴相生。

时间之于植物并非数字和表格,植物的抗寒不等于人类的冬眠,ta们或许未曾踏入人类社会的长河。「过冬天」是植物与人类关于天气的契约,在这个时节,我们也许可以一起讨论在人与环境的裂痕之间建立对话的可能。





我们收到了好多书名,明年可能都不愁书看了,建议你先收藏,过冬了,囤点货吧。


另外,在文末我们设置了一个评奖小活动,准备了三本《菠萝流浪史》作为奖品,欢迎参与。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封面图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






书名:疗愈的饮食与断食

作者:[美] 杨定一 著,马奕安 (Jan Martel) & 陈梦怡 编


“我们真的了解我们自己的身体么?我们应该如何使用我们的身体?如何为身体侍奉营养,保持内外环境的平衡,达到身心的治愈?或许在这本书里可以找到一部分的答案。”

推荐人:Bin,一个热爱逛公园的未来观察家



书名: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

作者:[英] 菲奥娜·斯塔福德 著,王晨&王位婷 译


“生长,就是树一生所做的事,而与世间一切又有无尽联系。”

推荐人:彬彬,芥子书屋主理人,开书店11年是我做过最长情的事



书名:LE JARDIN EN MOUVEMENT

作者:[法] Gilles Clément


“本科时植物设计的热点是被Piet Oudolf的Lurie Garden支配的,但对自己影响最大的还是Gilles Clement在雪铁龙公园和马蒂斯公园中关于‘动态花园’的实践。工作很多年后买到了再版的Le jardin en mouvement,也算是对本科学习的一个纪念。”

推荐人:蔡小芋,读着博拉扯俩闺女的猫爹



书名:Colazione sull'Erba

作者:[意] Luigi Ghirri 


“重新练习在城市中捕捉人造景观。”  

推荐人:晨初,热爱做饭的做饭超难吃选手,喜欢植物的植物杀手

*推荐人往期植物故事:
「击鼓传花21」无花果陪伴着我睡觉



书名:森林如何思考:超越人类的人类学

作者:[加] 爱德华多·科恩 著,毛竹 译


“与思考的森林和做梦的狗一起重思何为人、何以为人的哲学/人类学命题。”

推荐人1:辰佳,野路子经验玄学家,专长吃喝玩乐,信奉只要不是正事儿干啥都行


“一本可以让我知道美洲豹人是人还是豹、狗如何做梦、食蚁兽是谁的产物、我是不是我、自我是什么、人类没那么重要的书,虽然有些晦涩,但它也是敞开的。”

推荐人2:叠贵(Dieel Guik),苗族音乐人,三心二意


“《森林如何思考》处理广泛的生命语言形式——远超过中文版推介中对其在民族志和生态人类学中的坐标划定。科恩对于对亚马逊流域鲁纳人的丛林环境进行调研,在试图将所有‘活的生命’(涉及人,非人,灵等等)以不无差别的同等生命形式进行重构后,同时警惕这种去主体化的跨物种交流本身是复杂和危险的。”

推荐人3:钱诗怡,策展人



书名:一嚼两千年:从药品到瘾品,槟榔在中国的流行史

作者:曹雨


“从饮食看社会变迁。”

推荐人1:陈逸飞,最近一年在德国做社群艺术调研


“纯纯被这个幽默的标题所吸引而打开的一本书,却不想如此一气呵成地了解到槟榔在中国的两千年流行史。‘可疗饥怀香自吐,能消瘴疠暖如薰’,原来当年苏东坡在狂炫荔枝之余,也曾尝试嚼两口槟榔。”

推荐人2:骆骆,艺术工作者,日常的工作身份不值一提。从不吃槟榔,但因名字里有个“槟”字,常借用“槟榔”一词自我介绍,对这一物种可谓是陌生又熟悉。(看了这本书之后又熟悉了几分,哈)



书名:森林、冰河与鲸

作者:[日] 星野道夫 著,曹逸冰 译


“小小一本却像纳尼亚传奇的衣柜,即使在拥挤的通勤地铁,翻开一页就能走进星野道夫视角的冰原与林间。”

推荐人:出木杉,害怕搬家而不敢买书。



书名:惡臭與芬芳:感官、衛生與實踐,近代法國氣味的想像與社會空間

作者:[法] 阿蘭‧柯爾本 著,蔡孟貞 译


“最近正在读的一本书,恶臭是不安,是疾病,是滞后的现代化,作者通过具体的历史案例展现不被理性认可的感官是如何参与到这场现代化的‘芬芳’行动中的。”

推荐人:戴西云,也策展,也设计,时不时做一做书,以及重度鼻炎患者



书名:Manual of Urban Ecology

作者:Audrey Muratet, François Chiron, Marc Barra, Gilles Lecuir


Manual of Urban Ecology提供了当下关于自然在城市环境中的相关知识框架,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则,也让我能够了解到城市生态系统中目前面临的困境,是一本很好的工具书,我应该还会不断回看。”

推荐人:丁睿,刚到上海不久还在适应这里的人工自然的山里人



书名:云的理论

作者:[法] 斯泰凡·奥德吉 著,刘欣 译


“好几个朋友读这本书都是在飞机上,我也是。不一样的是朋友们飞在半空阅读这本书获得了非常棒的体验。而我的手汗染湿的这本书,因为我坐飞机非常紧张,我以前可不一样,坐飞机一点都不害怕,近一两年却紧张害怕的要死,飞机在空中的这段时间对我是巨大的煎熬。从开始飞行就打开书,读了一句话后就两手紧握着它,心里给自己不断的说,我返回的时候再也不坐飞机了,飞机落地的时候发现书已经湿了。那次返回的时候又买了机票,比去的时候更紧张,我又把这本《云的理论》拿出来,我从拿出来没有翻开过,一直紧攥在手里,时不时看看窗外,飞机下面的云一坨一坨在漂浮着。落地的时候书又被我的汗染湿了一遍。”

推荐人1:苳宇锐

*推荐人往期植物故事:
「击鼓传花26」生长于北方,生活在南方


“出行时在交通工具上杀时间的绝佳伙伴~龟毛日裔服装设计师和个性的图书室助理是针线,串起三个关于云的故事,精妙且浪漫!”

推荐人2:田丰源,临海城关人,艺术策划,嗜甜,爱逛市场



书名:花战

作者:[日] 鬼塚忠 著,詹湘茹 译


“花道的魅力不在形式。在无常的生命中,与草木的真切对话找到自己内在的坚守。通往自己也是通往他者,读完这本才觉得自己靠近了池坊,也理解了丰臣的复杂性。”

推荐人:多肉,一个在编织附近中重新找回热爱的人。



书名:贫穷的质感

作者:王梆


“我们生活在一个移动的社会,这个社会要求我们有一种‘四海为家’的生存品质,说得高大上一点,它也是一种‘世界主义’。所以我对家园的定义,不是‘出生地’,而是‘你此刻生活的地方’。它有多充满瑕疵,我们就应该有多少将它变好的动力。倘若我们不幸像乌克兰人或阿富汗的女性那样沦为难民,我们也应该在别处,远程关照我们的故土,同时用我们沦为难民的经验,改进我们此刻身处的家园。”

摘自“BIE别的”《对话作家王梆:“实现”而非“想象”一种公共生活》

推荐人:欧飞鸿,生活在广州,《刺纸》杂志主编,广东黄、本广大画廊CEO,前台的邻友



书名:大象的退却

作者:[英] 伊懋可 著,王玉山 译


“这本书有复杂的征引和愉快地在材料间游走的叙事,所以我是用读百科全书小说的心情读的,看作者如何结合这个因素和那个因素(受到的启发留在了《44月报》第十期)。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他去世的消息,好像是大象的一震脚终于传来了余音。”

推荐人:冯俊华,副本制作的编辑,一起练功的领手



书名:失敬,植物先生

作者: [意] 斯特凡诺·曼库索 著,金佳音 译


“这本书在植物方面对我的启发还是蛮大的。平时觉得不起眼的植物却有很多神奇的地方,向植物学习。”

推荐人:格叔,临海五月在地文创。



书名:播厥百谷 : 中国作物史研究

作者:杜新豪 主编


“本书是一部涵盖多种作物的农史研究论文,其中不乏‘中国是玉米的第二起源中心’、运用古农书‘因循—念虑’传统概念来理解水稻品种等洞见。”

推荐人:管奇 ,农史爱好者,目前在一家社会组织从事老种子保育的实践和研究工作。



书名: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

作者:[美] 唐纳德・沃斯特 著,侯文蕙 译


“生态的意涵要远比想象的宽广,相信随便翻开一页开始阅读都会刷新我们原有的认知。”

推荐人:guorong,在学习与感受“关怀”的力量。

*推荐人往期植物故事:

「击鼓传花03」植物有体味,有的时候是臭的



书名: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的农村生活:对云南高峣村的社区研究

作者:[美] 科尼利尔斯·奥斯古德 著,何国强 译


“这本书并不像其标题所体现出的那么学术和死板,它是一位青年美国人类学者在战火纷飞的上世纪30年代末对滇池旁一个小村落的田野考察。奥斯古德不仅带我们回到了80多年前昆明城和城郊小村的气味、建筑、文化、生物、生态环境、日常生活、信仰世界……他还记录了自己面对另一世界时丰富细腻的内心活动,以及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中国西南边陲从平民到知识分子的心境和状态。”

推荐人:张涵露是策展人、写作者,“社实SPL”发起人,44剧场成员,近几年对“流动迁徙”有所体会和研究



书名:彰化一九〇六:一座城市被烙傷、截斷,而後自體再生的故事

作者:[日] 青井哲人 著,張亭菲 译


“彰化是一座平常的南方小县城,透过城市中常见的寻常又不寻常的建筑变化,看到背后因为都市计划等外部强力而改变的生态,发现在地顽强的生存意志。”

推荐人:季尚之,上海土著,在地刊物展策展人,贪嘴,喜拜拜,好旅行



书名:树语

作者: [美] 理查德·鲍尔斯 著,陈磊 译


“英文版The Overstory是我入坑植物人文讨论的起点,2020年暑期工作坊的第一篇阅读就节选了书中的第一章,讲述了美国人尼古拉斯·赫尔与树木的独特生活经历如何使他和全书的另八位美国人一样,致力于凭自己和周遭之力,解决森林破坏问题。”

推荐人:江垚,在民间做植物人文研究,也联合发起了「植南门市部」,希望这个植物文化研究和在地创意团队日后能成长为一个关注人与环境关系讨论的公民教育自组织。



书名:编结茅香:来自印第安文明的古老智慧与植物的启迪

作者:[美] 罗宾·沃尔·基默尔 著,侯畅 译


“Puhpowee ,让蘑菇一夜之间从地里冒出的力量。”

推荐人:Jiemin,菜园是她的心脏



书名:The Great Derangement

作者:[印] Amitav Ghosh


“在虚构的气候危机的末世电影/小说剧情正在变成日常的当下,我们急需另一些虚构对抗这末世,那些充满想象力的人类存在的其他生命形式。虚构的伟大和不可替代性就在于使各种‘不可能’成为可能!”

推荐人: jt,Imaginary Z host



书名:Microscopic Images 

作者:[新] Loh Xiang Yun


“之前的看到的采访里Loh Xiang Yun有说她做了很多科学植物插图,这些插图来帮助植物学家对植物进行研究和分类。每一幅图都描绘了一种特定的植物,展示了将其与其他植物物种区分开来的所有突出特征。整本也是收录了这样的插图。”



书名:未死之身

作者:[美] 安妮·博耶


“不知道会不会偏题,突然很想推荐最近又拿出来读的患病和个体的关系的小书。几年前读的The Undying,今年发现有中文版就再看了一次,是今年最喜欢的书。对疼痛、疾病和公共医疗既私人既政治又文学又思辨又有力的一些思考。”

(22&23)推荐人:葛睿璟,🍊的妈妈,cuspdot的工作人员



书名:长安的荔枝

作者:马伯庸 著


“好看!始于荔枝,终于人性!紧扣植南书单关键词!”

推荐人:老胡,前五月女工👩‍🏭/良渚新村民👩🏽‍🌾



书名:Florilegium. The Book of Plants

作者:[德] Basilius Besler


“德国艺术书籍出版社TASCHEN将贝斯莱尔植物图谱修订整理,以《贝斯莱尔植物图鉴(Basilius Besler's Florilegium)》之名,在世界图书馆系列里重新再现了德国这座曾经丰饶美丽的花园和植物美学。这本植物图谱于1613年出版,原版书籍在之前的拍卖会上,叫价已经超过50万美元。TASCHEN为了让大众也能欣赏到这本精美绝伦的书籍,于是将Basilius Besler的画作重新整理,集结出版,目前价格非常亲民。这本书虽然是英文,但是可以了解17世纪的各种植物,值得收藏。”

推荐人:老赛,一名翻译,博物学爱好者,专业的拖延心理专家,写了一个一年更新几次的《博物志》。



书名:没口之河

作者:黃瀚嶢


“每章以知本湿地上的一种植物为名,切入并揭露此地发生的反对开设光电工厂运动,让观者一步步思考并探讨其中涉及的环境正义、原住民权益、能源转型议题。”

推荐人:栎果,杂食向自然爱好者,最近产生了对人文地理的爱。

*推荐人往期植物故事:
「击鼓传花10」速写野草



书名:The Companion Species Manifesto: Dogs, People, and Significant Otherness《伴侣物种宣言:狗、人与意义重大的他性》

作者:[美] Donna Haraway


“继电子人之后,哈拉维将狗作为研究对象继续她对于女性主义理论的方法建构。我们和伴侣物种互相陪伴,也相互驯化,我们互为意义重大的他者。打下这段话的时候,我的猫叫了,我很自然地起身给她们准备午饭。不得不说,我的猫把我训练得真好。”

推荐人:林可诗,社区实验室成员之一,准猫奴。除了做展览、搞活动、写作和翻译之外,也在瞎搞创作。最近很想做一本zine,然后去深山老林里徒步。



书名:Brooms of Mexico

作者:[美] Alvin Gordon 著,[美] Ted De Grazia 绘图


“the art of walking & the art of sweeping🧹 ”

推荐人:露,“戴露的露”。



书名:美人如诗,草木如织:诗经植物图鉴

作者:潘富俊


“在本书详实的图鉴之外,可以清晰照见中国人温文尔雅‘植物型’人格的缘起,以及农耕文明漫长岁月里,我们和自然的和谐与共……”

推荐人:卢震 ,榉溪杏坛书院老园丁一枚。



书名:蕨类植物的秘密生活

作者: [美] 罗宾·C.莫兰 著,武玉东&蒋蕾 译


“一本内容很硬的科普读物,非常有助于了解蕨类,在科普的同时,作者也有从一些人文角度发散,让我们从生活中再次发现蕨类的存在。对我来说,蕨类观察有点像是从很小的一个构成去思考整个世界:我们的生活是不是还有很多被忽视却又重要的存在?”

推荐人:Luna,喜欢植物、尝试用植物表达的人。



书名:植物先生:二十四节气植物研学课

作者:袁明华


“与其说《植物先生》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座‘纸上植物园’。从封面、扉页的纸张肌理、书籍的装订工艺,再到每一章开篇的手工花草纸更是融入了真实的植物,单就纸张质感和工艺,这本书就足以吸引纸质与植物爱好者。当指尖滑过一页页书本,仿佛重新置身于森林之中,曾经抚触植物的记忆慢慢苏醒。”

推荐人:罗璐,不愿迎合主流的小众内容策划者、纸质爱好者,这几年最正经的title是在地刊物《岛与》执行主编,内心住着长不大的海岛孩子,喜欢抱大大的树呀。



书名:Rooted

作者:[荷] Henk Wildschut


“什么是你看到了就会想家、想起童年、想起人生中的某段美好时光,就算颠沛流离也想带上的植物?”

推荐人:Mian,城市案例写作者,一个到达新地方会先观察植物环境的人



书名:Plant Scans

作者:[新] Jamie Yeo


“脑中第一反应是全图像植物书Plant Scans,用了riso黑白印刷,植物纹理清晰可见,里面的书签是一个片状的放大镜,这我第一次见这种设计,印象很深刻。它这本书的点在于观看这种与印刷的植物图像的互动方式跟我们在街边观察落叶无异,我们可以利用放大镜看到非常细致的植物纹理走向,捕捉植物身上的脉络与规律,我还是把这本书归类于工具灵感书,因为不同的植物纹理脉络可能是你需要的图案灵感的其中一种。”

推荐人:monin 书贩,设计打工人



书名:游荡的影子

作者:[法] 帕斯卡·基尼亚尔 著,张新木 译


“事物的不确定性被描述得分外迷人。”

推荐人:夏慕蓉Samoon, 建筑师,专栏作者。



书名:消失的城乡边界线

作者:[日] 高桥博之 著,肖俏 译


“推荐理由是书中所写的这句:食物最核心的价值,应该是体现在其是生产者与自然博弈后的成果。”

推荐人:小样,「1000小食」发起人、中国家庭食谱记录者



书名:食物主权与生态女性主义

作者:[法] 里奥奈尔·阿斯特吕克 著,王存苗 译


“书名听着像本砖头厚的理论专著,实则是本轻量访谈录,由法国记者阿斯特吕克对谈生态革命领军人物范达娜·席娃。因为全书都采用了一问一答的记叙形式,特别好读。借印度农民保卫自留农作种子权利的案例,回答该如何在农业工业化时代捍卫食物主权之问。最后分享一句很喜欢的摘录:不把女性视作弱势群体,也不将自然界看成是静止的、被动的,且注定要被开发利用的。”

推荐人:鼠兔,埋头吃花,抬头看树,着迷于生物与文化的多元。

*推荐人往期植物故事:

「击鼓传花09」在南宁抱大树



书名:我的阿勒泰

作者:李娟


“如果让我选择一本可以在冬日阳光下阅读的书,我首先想到的是《我的阿勒泰》,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没有去过新疆,所以对那儿的一草一木都非常期待,包括书里所写的深山与牧民,热爱与希望。从细枝末节的感受中,可以看到自然和历史的‘大’,我也希望读过或者没读过的大家,都可以被坦诚、勇敢和温柔打动。”

推荐人:宋瑶,一个为艺术四处打工的司机



书名:宇宙的历程

作者: [美] 布赖恩·托马斯·斯怀默 / [美] 玛丽·伊夫琳·塔克 著,楼伟珊 译


“《宇宙的历程》是一套结合电影、图书和线上课程的教育项目,它以自然科学与生态哲学的视角为我们解读了140亿年的宇宙演化史。结合东西方传统智慧与地球的土著传统,让人感慨宇宙生生不息的创造力同时重获在地球共同体中的归属感与信心应对当今生态和社会的挑战。”

推荐人:Xinlin,生态教育实践者



书名:守山:我与白马雪山的三十五年

作者:肖林&王蕾 著


“这里所有的生灵啊,身体都住着一座雪山。”

推荐人:张震中,阿那亚艺术中心馆长。



书名:种子落在泥土里

作者:苏娅 著,[日] 上条辽太郎 口述


“看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并且记住的是’遇上发酵这样的事,你会敬畏神明,因为你依靠的都是看不见的东西。’生活中这样的东西还有很多,人活着要像棵树一样,不断认识自己,不断建立和调整我与世界应该有怎样的关系和互动,也祝新一年人人如树,好好的种植、浇灌、养育自己。”

推荐人:九里,睡好觉大王



书名:猎人笔记

作者:[俄] 屠格涅夫


“每晚睡前看一点,我的房间里也流注了十九世纪俄罗斯原野和树林「清新如燃」的气味。”

推荐人:脑八,想去荷兰开糖水店,有意向合伙请+V:ginger_potato



书名:Matters of Care: Speculative Ethics in More-than-Human Worlds

作者:Maria Puig de la Bellacasa


“一场在后人类语境下关于人与土地关系的踏实思辨。”

推荐人:鸡尾,生活在荷兰的生物设计与人机交互学者🤓



书名:园丁的一年

作者:[捷克] 卡雷尔·恰佩克


“满怀期待、大动干戈、坚持不懈,但究竟能不能种出点什么?捷克大作家恰佩克的园艺记事与随想,充满单纯的热情和闪闪发亮的乐观,可爱至极!”

推荐人:来自绿植新手最近正在和白粉虱缠斗的小吴



书名:现代自然

作者:[英] 德里克•贾曼


“在荒野与生命尽头一手建立的伊甸园,任海边的疾风盐雾、贫瘠的卵石地、病痛的躯体都无法扼杀生之希望与爱。后疫情时代值得一再细读。”

推荐人:WZ,画廊从业者,多肉种植苦手



书名:棕須一變:香港棕地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作者:本土研究社


“在这本扎实的土地民间研究专著中,「本土研究社」从现状、个案、数据等方面深入地揭示了棕地在香港被忽略的再利用价值,这也提醒了我,自己身边是否也有许多重要但被忽略的土地议题?(注:棕地指的是被弃置的工业或商业用地但可被重复使用的土地。)”

推荐人:Forrest -  23% 时间都在香港的一颗树 🎄



书名:末日松茸——在资本主义废墟上生活的可能性

作者:[美] 安娜·羅文豪普特·秦 (Anna Lowenhaupt Tsing)


“符合推荐标准的书今年只看过两本,一本《潮汐图》看了10页,这本看了30页,于是选了看得多的。”

推荐人1:小唐 (泛文化领域连续创业者。最近,他又一次觉得自己离成功不远了。)


“松茸真的太好吃了!对我来说,属于少数很难忘记第一次吃到时所感受到的惊艳味道的食物之一。《末日松茸》所讲到的松茸的生长状态也同样让人难忘,无论是非正常形态的废墟森林,还是采摘难度。该书用一种感性的学术语言,把松茸身上所承载的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隐喻描绘得复杂有趣,丝丝入扣。对吃货来说,阅读收获堪比另一重感官震荡。”

推荐人2:keke,一枚慢吞吞的吃货



书名:地上的人2:无花的果

本辑作者:勾食/喊荒古光/佳末/杰尼丸子/李年/七月/青一/扫烟囱的可怜小孩儿/文品/一斤莴苣


“男孩和女孩,撒在地上,在裂缝间,在沟渠里,长成青年,长成中年……有的被风吹走,有的成了影子。”

推荐人:隐二,建筑师,藏书癖,业余做书人。



书名:天真的人类学家

作者:[英] 奈吉尔·巴利


“有人小时候看过《上帝也疯狂》吗?这是一本大概有那么有趣的正经人类学家田野调查笔记。”

推荐人:Bonbonbon,艺术从业者,也经营酒吧,是一个将所有兴趣爱好都变成了工作的坏例子。






本地植物邮箱01/

溪谷地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祠后路22之1号

 

本地植物邮箱02/

芥子书屋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象峰巷4号芥子书屋

 

本地植物邮箱03/

墟里·徐岙底社区「在地刊物展」水尾厝展场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筱村镇徐岙底古村



细心的读者们可能已经发现了,上述书单类型多样,编辑部并未过多筛选,因此我们特此设立三个奖项(把难题交给你们)


我们会在留言区留下奖项的名字以及解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对应奖项中评论,留下上述书单中你们觉得最符合的一本,每个奖项下点赞量最多的留言,我们将私信你赠送一本《菠萝流浪史》。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植南门市部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