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非洲,上千万中国人正在淘金 | 在这里学会出海

非洲瞭望 2022-01-1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进击波财经 Author 沈帅波


作者:沈帅波 

2019年首发于原创号:进击波财经(id:jinbubo)


前几天埃塞俄比亚的一架飞机坠毁了,上面有8个中国人。


我并不太想去蹭这种悲剧的热点,这不符合我的价值观,过去可能也真的没有太强烈的感触。


可是这次不一样。在事发之前的三天,我刚从埃塞俄比亚转机开罗再回国,去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坐的正是737MAX8。


“Africa”在拉丁语中是被太阳灼烧的意思,在今天,有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在那里燃烧着,奋斗着。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在非洲打拼的中国人和企业。


不想煽动情绪,只是客观分享,我在非洲的所见所闻。而本文也是我们《在这里学会出海》的第一期,我们的主打卖点就是没去过的不会写,只写深度调研过的,只写真正有价值的。用做学问的态度做内容,而不是为了逢迎所谓热点,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传递给爱我们的读者。也欢迎散落在世界各地的读者朋友们联系我们共创内容与合作。

 


在非洲的中国年轻人


去非洲打拼的中国人,绝大多数都不是因为【想去】,毕竟那里远离故乡两万里。


他们中有一部分是看到了非洲的潜力,但更大一部分是因为在国内他们已很难实现快速飞跃。


初步估算,有上千万的人中国人分布在非洲各国打拼。


比如我们认识的小L。大专毕业,没有特殊才能,这样的情况在国内很难进入好企业,拿高收入。但在非洲,他负责与当地工厂对接谈判等一切事务,月薪达到了2万人民币,而且其他一切费用(吃喝拉撒住)都由公司承担。


在这里2万块的购买力是很强的。比如埃塞俄比亚人均年GDP是800美金左右,换算一下,也就是月均450人民币。


注意了,GDP不等于人民收入,里面要剥离掉很多因素。


据我对十几种职业的调研,在埃塞首都地区人均收入应该是在500-800元之间,而在埃塞的农村这个数字可能约等于0,就是活命就行。


其他撒哈拉以南诸国,大体亦如是。非洲国家的经济总体上是由北向南越来越差的(不含马达加斯加这样的岛)。最南端的南非稍微好一点,在20年前已经是发达国家了,但是现在又变回了发展中国家。


而撒哈拉以北的比如埃及,在二三十年前还很不错,但现在也很一般。首都开罗的普通人工资也就是在1000-1500人民币一个月之间。我们认识一个中资企业的阿拉伯翻译,收入是4000元左右,属于当地的高收入人群,对他来说就和十几年前中国人进了跨国企业一样满意。

 

小W也是如此。他的人生目标是游历不同国家,因此普通大学毕业后就在游轮上的免税店工作,去过十几个国家,后来到了坦桑尼亚的一个中国工厂做翻译,因为长得人高马大,就兼任了保安队队长。

 

在非洲这样的年轻人有很多。他们来的时候,并非是佼佼者,但因为能吃苦,接地气,有耐力,加之时间和经历累积的壁垒,反而成为了当地的精英。比起国内的精英而言,他们更懂当地市场,更能够在异国他乡生存,因此如今反而受到了出海企业的青睐。

 

在埃塞首都有一个理发店叫【王雪理发店】,几乎所有当地的中国人都去她那里理发,理一次80元人民币,折当地货币400比尔。因为有了理发这个刚需入口,她逐渐扩大经营做了饭店、旅店,并经营着一些农副产品的批发等,日子过得蒸蒸日上。但如果在国内,她可能只是发型总监Tony老师的小助理。



没有一代年轻人是容易的。他们或离乡背井,或艰苦奋斗,只有靠自己去赢得真正的尊重。


一将功成万骨枯,不是所有人都能走上金字塔之巅。但那些走得更远一点的人,那些不抱怨的人,或许会得到更多的回报。这是我从在非洲的那些中国年轻人身上看到的。他们不像国内很多人每天花大把时间在网络上吐槽,而是扎根在市场中。他们都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但他们通过闯荡确实过得更好。

 

这个时代最怕的是,读书时不上不下,工作时不能吃苦,又没有特殊技能,还喜欢抱怨,那么就只能在抱怨中度过一生了。

 


非洲的大市场

 

若无对一个市场的深入了解,则所有的一切都是空中楼阁。所以这里我一定要普及一些关于非洲的基础认知,才能让你理解非洲生意的原理。(但是如果真的要去那里做生意,还得根据自己行业自己去看,以下只是基础)


常识一:非洲不是一个单一的市场


非洲系列一篇文章是说不完的。


因为非洲市场极为分散,且错综复杂。在非洲,看上去都是黑人,但他们的黑是不同的黑。比如埃塞俄比亚人就认为自己不是黑人,是棕色人种。


非洲以撒哈拉沙漠为界,北部大多受欧洲和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巨大,比如埃及虽然身处北非,但其实是个阿拉伯国家。北非的黑人比例不高,要越过撒哈拉,才算进入了真正的非洲。


常识二:整体分散


非洲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非洲有54个国家,其中面积超过200万平方公里的只有三个,超过100万平方公里就是大国。大多数只有几十万、甚至只有几万平方公里。也就说,他们那里一个国家和我们一个省差不多,有的国家还没有一个直辖市重庆大。


而在尼日利亚这样的人口第一大国里,人口高达1.7亿,并有可能在30年内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人口大国;而人口最小的国家——毛里求斯仅有125万人。


在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地区,每平方千米约1000人;而在撒哈拉、纳米布、卡拉哈迪等沙漠和一些干旱草原、半沙漠地带,每平方千米都不到1人,还有大片的无人区。

 

常识三:经济板块分化严重


拿非洲与中国、印度,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可以看出并没有很高速增长。而本身存量就不大。

而根据2014-2018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东非地区:非洲大陆经济增长的最佳区域,实际GDP平均增长率达到了5.82%。其主要经济体,如埃塞俄比亚增速远超平均值达7.5%。


2.    中非 西非 南非地区都徘徊在3%及以内。


3.    北非稍微恢复了一些,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常识四:中国是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2008年中非贸易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2009年中国首次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至今,中国连续9年都是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总结


通过以上的总览,我们可以明确几个点:


1、非洲市场并不是网络上那些人瞎说的“正在超高速发展”。


2 、非洲市场的板块分化很严重,没有很深的耕耘,就不要瞎讲什么“一个标准,五十二国复制”这样的事情了。


3 、在非洲做生意并不是简单的降维打击,虽然从你需要运用的商业逻辑来说,可能都很简单,但是实操的复杂性和风险比国内更大。


4 、理性看待非洲市场至关重要。所谓理性就是既有期待,也不低估,更不狂热。

 

而最终的一个结论是,偌大的非洲不具有市场的统一性。


这一结论非常简单,但极致重要,将贯穿于所有企业在非洲的经营准则中。



非洲之王


比起我们出海的第一站东南亚而言,非洲太薄弱了。而且在很低的起步情况下,也并未出现东南亚市场那种总体性的快速增长。(关于东南亚出海的文章下个月出)


但这里依旧有种类繁多的生意,我们这里不涉及过多的国家层面合作。主要讲民营经济。

 

要说这几年在非洲做得好的民营企业,其中之一非传音莫属。



传音是一家成立于中国深圳的企业,在非洲最畅销的十款手机中,常年有7-8款是传音生产制造的。旗下三大手机品牌“TECNO、INFINX、ITEL”目前已扩大至电视机等品类。


传音在非洲制胜的核心原因是:在没有人真正关注的这片市场里,全情投入,并做到最好的本地化。用创始人兆江的话说就是:全球化思考,本地化行动。


传音从2006年开始在尼日利亚起家,通过深耕细作铺设渠道,不遗余力打广告做营销,发展本地经销商,搞研发,成为了占领整个非洲市场份额40%以上的行业领导企业。也就说全球成功的企业都一样,不该少的环节一个都不能少。



而在本地化这件事上,传音走得更前面。比如上图的Camon C8系列,就是针对黑人皮肤太黑,一般摄像头都难以捕捉,成相效果差的情况,做了硬件和软件上的全面优化,使得这款手机成为了拍照利器。


在刚刚进入尼日利亚市场时,TECNO也没有摸到门路,销量起不来,后来他们发现当地人对话费是非常敏感的。他们往往有好几个运营商的卡,只消费套餐里最优惠的部分,所以需要来回换卡,但是有不会去买第二台手机。于是传音率先开发了双卡双待、四卡四待的手机,一举打开市场。


早期做功能机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击败诺基亚的?他们在手机里装上容量更大的电池,但标得小一点,这样就显得电力超级持久,比诺基亚还要持久。

 

然而,在非洲拼的不仅仅是商业头脑,更是体力,和忍耐。非洲每个国家的市场份额并不多,条件又极其艰苦,很难像中国市场一样通过空中猛砸广告,就可以收割代理商,实现规模化增长。


传音的团队花了十年的时间,靠埋头深耕,一点一滴的占领了这个市场。在埃塞,我们和传音团队高层一起吃饭聊天,这些大佬穿着都非常接地气,也没有华丽的语言,跟我们常见的大公司高层有些不同,传音埃塞的总经理俞卫国说:我们来这里创业,哪有什么休假,哪有什么分工,指到哪打到哪,有事情就得顶上。他们经常都是一个月跑数个国家,又要去下面城市考察,交通不便利,大量的时间耗在路上。


想把美国模式、中国模式搬到非洲的公司大部分都放弃了,想在非洲创业找VC融资的公司放弃了,不能习惯长期长途奔袭的员工放弃了,吃不下非洲菜“英吉拉(Injera)”(有股馊掉的味道)的人放弃了,因为这里,没有想象的增长速度,这里的一切,都是龟速前行。

 

小镇之王也到了非洲


在亚的斯亚贝巴,也有咱们专题报道数次的小镇之王马英尧的酒店。马英尧的尚美生活集团也早已盯上了非洲这块处女地。


负责非洲公司业务的周大川周总,是尚美生活中国的001号员工。目前他们的总部设在埃塞的首都,我们去参观的时候,CBD的新办公室还没有装修好,他们就在一个装修中的酒店的顶楼装了一个简陋的临时办公室,旁边的宿舍是用木板搭的简易床。


就在这个简陋的办公室里,他们指挥着在数个国家的酒店紧张的选址、筹建中。就在这里开始了非洲的梦想。


他们旗下在中国已经拥有3500家连锁酒店,而马英尧这次为非洲设置的目标是:五年一千家店,2019年全非洲计划开业70家酒店。


虽然依旧是加盟模式,但非洲的加盟商与中国加盟商有很大不同。当地能加盟酒店的几乎都是资产雄厚的老板,用的是自持物业,他们中很多人对这门生意的预期并不是短期挣多少钱,而是作为家族的一项重要布局,他们不相信广告宣传,他们信赖大公司,信赖当地上流社会朋友的推荐。


所以奇迹出现了,在非洲,小镇之王和非洲之王联手推出全新品牌“IVY HOTEL”,这两个都低调且善于吃苦耐劳的人在非洲戏剧性的走到了一起。小镇之王通过本土的合作伙伴成功的切入了非洲的主流阵地。


非洲目前没有一家成体系的经济型商务酒店连锁,几乎都是管理松散的个体经营。看起来市场极其丰厚,但面临的困难和传音进入非洲市场时一样多。中低端酒店出租率大约在65%,这个出租率并不高。商旅出行人次的增长也仅仅是个位数,并没有看到巨大的增长。


我们在尚美生活的餐厅品尝黑人员工做的蹩脚中餐时,问周总:“非洲苦不苦,能不能撑得下去?”,他不假思索的回复说,既然来了,就没有想过做不成。“


我们曾描述过尚美生活创始人的经历,而非洲市场也只有这些人才能够终究拥有一席之地。



总体来说,非洲依然目前处在物资非常匮乏的时代,工业基础薄弱。故而只要你能在非洲建厂生产刚需产品,总是能卖掉的。在国内已经过度饱和的纺织业,在那里只要能开纺织厂就能上报纸,约等于中国的互联网领袖。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非洲的盈利模型和国内是有一定区别的。首先,开工量不一定能饱和。因为当地电力供应不足,经常断电。而且原料供应也是不稳定的。


非洲最大的手机公司传音的老总说,他们在埃塞的工厂一个月只能开工三天,因为所有原料都要从中国运,但是埃塞没有港口,公路基础也很薄弱,转运进来要很多时间。


另外,人力成本巨低,但人力的勤劳度远远不足。


比如服装业,你的销售价格必须低于从直接从中国进口的价格,才能保持竞争力,所以总体也不会出现“暴利”。基本多个行业调研,净利润在30-40%左右。


还有一方面是,非洲很多国家外汇是高度管制的,所以你赚的钱不可能直接兑换,有一个好办法就是在中国找好农副产品的进口商,拿当地货币买咖啡豆或者芝麻什么的,降价10%出售给他。


我认识一个在非洲开牛仔裤厂的老哥,他原来是浙江东阳开服装厂,这几年国内竞争过于激烈,所以转移到了非洲。


但非洲,尤其是撒哈拉以南目前是没有品牌服饰市场的。假货到处都是,也没有什么市场监督。


除了以上的高新制造业,连锁服务业,纺织业,我们还发现一种新的全球化形态,这家企业也是我们的老朋友---赤马传媒。赤马传媒为大量顶级企业拍摄过脍炙人口的广告片。这类企业的全球化路线,和别的行业完全不同。(下图是赤马在全球的联合office布局图)

 


身处于以人为本的行业,是难以实现快速复制的,赤马选择和全球一线的制作公司CastaDiva,一同合资成立上海分公司。并和其全球多个分公司及合作伙伴形成了联盟的关系,即联合office。


这样,赤马到全球所有如上图有红点的地方,都可以找到最好的制作团队,有最好的账期,也不会因为人生地不熟导致被骗,或效率低下了。


比如他们在南非便与CastaDiva南非分公司合作,为阿里巴巴拍摄了《小的伟大》,这是阿里第一次作为奥运会赞助商。


南非,有一个非常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地貌丰富,人种丰富。所以什么景色都能取得到,什么肤色的演员都能找到。同时又具备了性价比优势,以及比较成熟的影视产业资源。


(剧照)


这种模式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思考,也值得很多领域学习。

 

 

非洲的折叠世界


非洲世界是折叠的。


埃及开罗在这座1800万人口的城市里,有1100万人住在违章建筑里,更有100多万流离失所的人住在墓园的阴宅里,被称为“the city of dead”。这座死人城坐落在老开罗的市区中,从机场驱车会经过,从车窗望出去,扑面而来的阴森。



在老开罗边上,政府重新造了一座“新开罗”。在这里,有比上海最大的商场更大的商场叫做“the Mall of Egypt“,在这里,有人造滑雪场,有所有全世界顶级的品牌。虽然在其他国家,我亦过顶级商场,但一小时前还在成堆贫民窟,一小时后在如此豪华之地,让我内心产生的巨大冲击久久不能平息。

 

非洲的世界又是与世界同步的。


全球最新的电影,这里也是同期上映的。即使在总体经济上像中国70年代,但毕竟互联网的兴起,使得它在很多方面也并非极度落后。

 


在非洲,我看到的中国品牌并不多,只有”安踏,名创,传音,小米,华为,联想,vivo,OPPO,美的“这些,也就说我们的品牌输出依然非常弱,在化妆品、日化、首饰、等品类可以说是全面阵亡。


而超市里,我看到整排整排全是知名国际品牌的产品,“联合利华,宝洁,雀巢,卡夫“等等。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巨大的差距,而国内媒体还在意淫嘲笑宝洁,殊不知人家的全球竞争力依然是遥遥领先的。


中国企业出海是大势所趋,但依然任重道远。


只有长期不懈的努力,才是中国崛起的核心动力。

作者:沈帅波 

首发于原创号:进击波财经(id:jinbubo)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