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刚刚,四川省科技进步奖揭晓!这两位科学家亮了

四川政法声音聚焦政法热点,发布权威信息



4月21日上午,在蓉举行的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公布了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获奖名单。




“深水钻井升沉补偿装置-管柱-井控系统安全控制技术研发与应用”等35项成果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超高蛋白抗倒高产大豆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等69项成果获二等奖


“人二倍体细胞培养狂犬病疫苗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139项成果获三等奖。


英国杜伦大学的地质学教授亚历山大·登斯莫尔获国家科技合作奖。根据公开信息,他和同事共同开展了龙门山活动构造、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等方面的国际合作研究,在龙门山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等多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为龙门山地震的预测和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抗震救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与此同时,成都中医药大学梁繁荣教授、四川农业大学陈代文教授获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一起来认识这两位

获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的科学家

和他们的成就↓↓↓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梁繁荣:

超5000例临床研究 

他向世界证明了“穴位的存在”


梁繁荣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随行一位记者突然阑尾炎发作,需要手术。为避免意外,中方提出可用针刺麻醉,因为相比西药它几乎没任何副作用。痊愈后,这位记者回国发表文章介绍针刺麻醉,让针灸第一次走进国外大众的视野。


从“知道”针灸到“接受”针灸,全世界走了几十年。而四川科学家梁繁荣,是这幕后的“推手”。十几年来,这位成都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新晋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得主始终在干一件事——用现代科学方法,证明针灸的有效性。


“本世纪初国外还有学者发文说试验证明,针灸没用。当时我就脑子里就一个想法,这个问题(对针灸来说)生死攸关。”在他看来,大量实践早已证明了针灸的有效性。至于外国专家试验结果,梁繁荣直觉认为可能是操作不当等原因。


但这怎么向世界证明?


为此梁繁荣和同事启动了规模空前的针灸临床试验。2006年至今,他们先后做了超过5000例对比试验,涉及偏头痛、消化不良、面瘫等十多种疾病。


“ 

“理论是中医的,临床试验则是西医的,用盲选、随机对照研究等现代科学认可的方法。” 梁繁荣介绍,团队会通过造影检查、心电图等获得相应评价指标,来反映使用和未使用针灸患者之间的差异。


大量试验结果证明,针灸的有效率高达70%至90%。根据省科技厅提供材料,梁繁荣主持的针灸穴位效应特异性基础研究,第一次系统、客观回答了国际学术界对经穴效应特异性的质疑,为穴位的存在提供了科学证据。相关成果在国外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后,直接推动了德国、英国、美国等将针灸治疗偏头痛等临床常见疾病纳入社会保险体系。


如今,针灸已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中医治疗方法之一。在英国伦敦,针灸诊所超过1000家;在日本,针灸医师数量甚至比中国还要多……梁繁荣和团队,似乎可以歇一歇了。


只是他根本就歇不下来。相比过去,梁繁荣更愿意和记者聊手里正在做的事儿。“通过我们研究发现,穴位是‘活的’!根据身体状况,它会发生变化!像有些穴位,平时按压没感觉,生病后再按就会觉得酸痛……”按目前进度,明年团队就会有初步的研究成果。这一切,都比获奖更让他感觉兴奋。


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陈代文:

获农业部支持在全国推广

他发明了养猪的“营养学”


陈代文


如何应对非洲猪瘟?陈代文提了一个应对方法:增强猪的抵抗力。


这并不是开玩笑。至少和这位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新晋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得主合作的上百家养殖企业能证明,运用他在全球首创的抗病营养理论,成本无明显增加,日常饲养中猪的病死率却可以降低约20%。


但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少人把这项研究当成了“玩笑”。“之前有专家就死活转不过弯来,认为让猪抗病的只能是药。做好猪的营养,怎么能抗病呢?”一次次“碰壁”,让他哭笑不得。


其实这个理论在人类中已经很常见——通过健康饮食来提高免疫力。只是运用到猪身上,这在全世界也还是头一遭。“让猪免疫力更强,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同时减少生病和死亡的几率,是养猪高效生产、安全生产的前提。”


原理不复杂,但要实现还真不容易。陈代文改善猪营养的主要载体是饲料。“饲料中的营养,也就是常见的蛋白质、氨基酸这些。但关键是怎么配置!”他介绍猪和人一样,不是说只吃补品就能身体好。只有适宜的组合,才能产生最好的效果。


陈代文和团队每天重要工作,就是拿不同剂量和配方的饲料去喂猪,看它们身体状况的变化。


猪和人又不一样,身体变化不能主动“说出来”,只有靠科学家自己去发现。陈代文笑言为此练就了一手养猪的本事,“瞟一眼,听猪哼哼两声,就大体能判断它营养状况在哪么样,饲料喜不喜欢吃。” 十几年中,他和团队测量的猪超过1万头,逐步摸索出了测量猪生理指标的科学方法。


根据省科技厅提供材料,陈代文实现了生猪养殖的营养模式变革,为保障生猪健康、减少抗生素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保障生猪生产和市场稳定供给。


如今,他和团队成了全国养猪行业无人不知的“明星”。根据相关部门要求,今年7月1日起,全国猪饲料中不得再使用抗生素。“这种情况下,我们这套理论就很有用了。”他开玩笑般的“抱怨”,最近不断有企业找上门来,寻求技术支持。


推广养猪的“营养学”,成了陈代文一项重要工作。2018年起农业部就通过购买服务形式,将他的科研成果作为一项动物养殖的核心技术进行推广。“我们现在就是要把技术‘傻瓜化’、实用化,从而推向全国。”




点击查看获奖励项目全名单!


再来认识一下

这次获奖的部分科技成果↓↓↓

高铁路基“毫米级”变形控制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铁二院)主持完成的“膨胀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关键技术研究” 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的“毫米级”变形控制是保证高铁高速、平稳、安全运行的核心技术。与传统普速铁路不同,高速铁路路基变形控制标准为5~15毫米,仅为传统铁路的5~10%,要求极其严格。


四川省勘察设计大师、中铁二院副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李安洪介绍,膨胀土在我国四川、广西、云南等22个省市分布广泛,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和反复胀缩变形、浸水承载力急剧衰减等特性,性质极不稳定,既有铁路、公路路基病害十分突出,在岩土工程界素有“癌症”之称。



既要遏制“癌症”的发生,又要保证高速铁路膨胀土路基工程沉降量不超过15毫米(过渡段5毫米),隆起变形不超过4毫米,难度极大,被视为世界性工程技术难题。


中铁二院“膨胀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组经过十多年刻苦攻关,揭示了膨胀土地基胀缩作用引起的路基基床变形规律,构建起基于临界振动速度的膨胀土路基长期动力稳定评价方法,并发明膨胀土路堑基床水泥基防水抗裂材料,研发装配式柔性排水结构,建立膨胀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变形控制成套技术,实现了膨胀土路基“毫米级”变形控制。



这项项目成果已全面应用于成绵乐、上海至昆明、昆明至南宁、贵阳至南宁、郑州至万州,成都至贵阳、贵阳至广州、川南城际等10余条高速铁路建设,推动了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技术进步,也为成渝中线高铁、川藏铁路修建提供了技术储备。


据了解,项目所依托的“西成高速铁路”获全球FIDIC杰出工程项目奖,“云桂高速铁路”获全球FIDIC优秀工程项目奖和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另有十多个工程项目获省部级工程创优奖,奠定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向科技工作者致敬!



来源:川报观察


END


投稿邮箱:sccawbjb@163.com





往期回顾

李文亮等33人被追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四川有3位

我省3名政法干警和1个政法集体入选第23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拟表彰名单

西昌樟木箐镇突发山火!当地正全力扑救



更多四川政法系统讯息

扫码访问✍

官方微信

长按关注

方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