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们想骂便骂吧,骂完我还是要为你们解决问题。”

四川政法声音聚焦政法热点,发布权威信息



乌蒙山深处

海拔1536.7米之上

有一个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人民法庭

法律与民族风俗、习惯法在这里巧妙融合

少数民族法庭建设的“叙法样本”

从此处声名远扬

民族团结进步的“石榴籽”

在此处开花结果

而这背后

有一个人默默坚守了十一年


中间为李正锋↑↑↑


小档案

李正锋,男,汉族,中共党员,生于1986年6月,2009年8月入职四川省叙永县人民法院,现任叙永县人民法院摩尼人民法庭庭长。他带领法庭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法院优秀人民法庭”“泸州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泸州法院人民满意法庭”。


“长大后我守护你”,毕业那年他毅然回到家乡,坚守山区法庭十一年


叙永县是四川省最大的少数民族杂散居县,有苗族、彝族等27个少数民族,“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涉少数民族群众之间矛盾纠纷多发易发、群体性特征较为明显。


生在民族地区,长在苗寨旁的李正锋,从小接触到和听说过许多发生在村寨群众之间形形色色的矛盾纠纷,自儿时起他便在心里许下愿望“长大后我要守护乡亲们,用法律去化解各民族群众间的恩怨纠纷……”。



2009年,李正锋大学毕业,毅然选择回到了家乡,公考进入叙永县人民法院,回到乌蒙大山里的摩尼镇,在摩尼法庭扎下根来……这一呆就是十一年。他也从当初懵懂的“书记员”成长为被群众信任的“法官”,秉持着“根深千里,叶绿万家”的信念,在乌蒙山区这片热土上,他成了探索创新民族杂散居地区纠纷调处模式的先行者,情系群众冷暖的贴心人,传播民族法治思想的“石榴籽”,将司法获得感和幸福感传递到了辖区的千家万户。


为彻底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矛盾纠纷,他开始“四处纳贤”


陶姓苗族同胞纠纷一直都是李正锋放不下的“心事”。据他回忆,在读初中的时候,陶姓苗族同胞就因田地归属问题进行了多次诉讼,矛盾始终无法调和,同寨同宗两家人视彼此为仇敌,形同陌路。李正锋到法庭工作后,让他震惊的是,多年过去,这场纠纷仍未了结。他不禁深思,有些纠纷为何依照法律处理难以让当事双方信服,用何种方式才能更有效的实现案结事了,这便成了在他心里放不下的“心事”。



一次傍晚送达让他“豁然开朗”,邀请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参与调解。有年冬天,李正锋和同事去一个偏远的苗寨送达传票,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他们步行两个多小时才到达被告家。在告知当事人妻子起诉与他离婚,通知他到法庭处理后,当事人情绪瞬间变得激动起来,认定法官和其妻子是“同伙”,是来拐走妻子的,在法官面前又哭又闹。听到哭闹声,寨子里的群众迅速聚拢过来,将法官围在屋子里。


尽管不停释法明理,也未能获得当事人和围堵群众的理解和信任,事态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李法官一行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天色越来越晚,法官们内心焦急万分,却又无计可施。天黑后,苗寨族长到来劝说,方才使他们顺利离开。


这次送达被困,让李正锋明白在解决涉少数民族群众矛盾纠纷时,当地德高望众的人士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他便开始“四处纳贤”,与各村寨族长、乡贤等少数民族代表人士沟通交流,聘请他们为特约调解员,参与案件处理。


“有些案件,有些人,忘不掉,也不能忘”


法庭辖区地广人稀,一次外出送达,可能就需要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大半天。前些年,许多当事人住的地方都不通公路,需要步行走上数十里;冬季大雪封山,水流凝冻,法庭有十多天用不上自来水。尽管环境恶劣,司法为民的脚步却从未停止。自2017年负责法庭工作以来,李正锋带领法庭成员们巡回审理案件1100余件,巡回审判率超过80%,徒步路程超过3000公里。他说“有些案件,有些人,在他十一年的职业生涯中深刻了他成为法官的意义。他忘不掉,也不能忘。”



忘不了那个七十岁高龄老人绝望的一跪。2015年,李正锋审理了一起赡养纠纷案,70余岁高龄、患有眼疾的张某独自一人居住,膝下五个子女均以种种借口不尽赡养义务,互相推诿。调解过程中,张某绝望之下猛地跪倒在地,哭诉道:“法官,我实在是活不下去了啊!”李正锋经过多次长达数小时的调解,终于让张某的子女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达成调解协议,轮流将张某接到家中居住。为老人重新寻回亲情,给他活下去的底气。之后,李正锋还多次对老人进行了回访,了解老人生活状况,确保老张得享安乐的晚年。


忘不了为贫困户来回奔走召开的11次协调会。2018年,某公司为贫困户修建的安置住房存在一些小瑕疵,因未提前与农户进行沟通造成误解,许多农户便以此为由拒不支付工程建房款,导致施工方与农户产生争执。因该纠纷涉及农户众多,稍有不慎便会促使矛盾升级。李正锋发现问题后主动联系乡镇及村社干部,扛起调解重任。


然而难度却超出想象,很多农户对施工方存在怨气,就把怨气撒在他身上。他说:“你们想骂便骂吧,骂完我还是要为你们解决问题。”李正锋面对埋怨毫不灰心,凭着多年经验,经过反复琢磨,他抓住双方矛盾根源在于沟通不畅,于是组织农户与施工方先后召开11次调解协商会,最终双方就房屋退款和修复达成共识,解开了双方心结。调解成功后农户们纷纷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从赤水河畔的农家院落到大山深处的田边地角,处处遍布他们巡回宣讲的足迹


李正锋始终坚信,要从根本上改变山区落后的法治意识,离不开对群众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法治氛围的营造。他参与组建了叙永县人民法院“石榴籽”法治宣讲团,对辖区内52所中小学进行全覆盖法治宣讲。从赤水河畔的农家院落到大山深处的田边地角,处处遍布他们巡回宣讲的足迹,法治传播的初心与热忱终抵过这山河相隔的路程艰辛。



2017年12月,雪山小学的路因路面冰冻已经完全中断,他带领“石榴籽”宣讲团队在风雪中跋涉,为雪山关上的同学们带去法治的温暖课堂。


2018年11月,他带领“石榴籽”宣讲团队冒雨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辖区内仅有8人的檬梓村小学开展法治宣讲。看着孩子们认真听讲、若有所思的样子,他想:“再远的跋涉也值得!”



2019年9月,李正锋计划前往一学校开展法治宣讲,在前期沟通过程中,学校校长态度却十分冷淡,直言这种活动就是搞形式,拍拍照就走,拒绝他们去宣讲。李正锋耐心劝说,校长才将信将疑答应让他们去试试。活动当天,形式丰富多彩、内容充实而富有意义的宣讲活动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在法律知识问答环节,孩子们纷纷举手进行抢答,气氛十分热烈,校长也露出了由衷的微笑。事后,校长对李正锋说:“我之前误解你们了。没想到,你们是真的用心在做好这场法治宣讲。真的很有意义,欢迎你们再来!。”


回忆起在摩尼法庭的这十一年,李正锋笑着挠挠头:“好像,也没什么特别值得说的。”基层法庭是司法工作的最基础,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


十一年无悔坚守

十一年青春韶华

这样三千多个仿佛“没什么特别”

的日日夜夜汇聚在一起

成就了他与法庭的动人故事

向他

致敬


来源:四川长安网(作者:范翼瑶)

END


投稿邮箱:sccawbjb@163.com





往期回顾

◇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 研究部署全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等工作

◇我省发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涉及多个厅级领导职务【新闻速览】

◇宜宾市长宁县政府原副县长,县公安局原党委书记、局长唐勇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更多四川政法系统讯息

扫码访问✍

官方微信

长按关注

方网站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