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平安四川

四川政法声音聚焦政法热点,发布权威信息




开栏语

在见证中走向期待


过去五年,四川政法工作站上了许多历史新起点,谱写了迈向新时代的奋进新篇章。天府中央法务区从“起势”到“蓄能”,政法领域改革从“夯基”到“固本”,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从“破题”到“样本”,扫黑除恶斗争推动“平安”到“长安”,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从“试点”到“示范”……一批标志性成果和亮点在四川纷呈涌现。


站在新的起点,实现新的跨越。在四川,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持续释放;改革的强音催人奋进,在这片热土上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公平正义更加可触可知,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充盈。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从5月24日起推出“踔厉奋发新时代 治蜀兴川再跨越”系列主题报道,以全景式的笔触生动再现了近年来四川政法机关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四川、法治四川,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各项成就,以“迈步从头”的气魄和“还看今朝”的期待,与读者朋友一同走入新时代四川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征程,为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



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平安四川

四川之治迈上新台阶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也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近年来,全省政法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将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社会大局稳定作为首要任务,系统谋划、综合施策,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四川建设,不断夯实长治久安的根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2020年6月,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平安四川建设领导小组,从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宽视野谋划推进平安建设,平安四川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2021年,在四年一度的平安中国建设表彰大会上,我省4个集体、4名个人被表彰为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成都成为全国唯一四度蝉联“长安杯”的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


全省群众安全感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2021年更是高达98.85%


数字的背后,是全省政法系统回应新时代人民需求的不懈努力,是对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四川的不懈追求,更是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四川的生动实践。


金川县公安局沙耳派出所民警执勤巡逻,为游客营造了一个平安的旅游环境




扫黑除恶斗争
交出“四川答卷”


黑恶不除,则民心难安、法治不彰、社会无序。


2018年,一场为期三年、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心向背和基层政权巩固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全国拉开帷幕。闻令而动,我省高位推进、全面发动,全省上下构建起了党委统一领导、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同并进、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三年来,全省共依法打掉涉黑组织148个、涉恶集团和团伙1468个,立案审查调查涉黑涉恶涉腐败和“保护伞”问题3983件、处理6566人,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5023个,十大重点行业领域乱象得到有效整治。


“听见李昌清被判刑,我们都想买鞭炮来放,现在的村两委比起以前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村霸”李昌清及其团伙被铲除后,什邡市原红白镇松林村村民冯某高兴不已。实践证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最得人心的大事之一。


据统计,2020年,全省人民群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满意率达97.54%。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法治导向、坚持严实督导、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坚持制度机制创新……三年专项斗争积累的宝贵经验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奠定了良好基础。


广元刘明案庭审现场


2021年,扫黑除恶斗争进入常态化,我省及时调整成立省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持续保持依法严惩高压态势,坚决打击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深化十大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推动扫黑除恶斗争不断取得新成效。


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以来,全省新侦办涉黑案件14起、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111起。


紧紧抓住群众“急难愁盼”突出问题,在深化2021年四大行业领域整治基础上,我省持续深化重点行业领域整治,2022年,启动教育、医疗、金融放贷、市场流通等四大行业领域整治,不断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严厉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跨境赌博和“黄赌毒”“食药环”等违法犯罪……一项项行动部署落地见效,老百姓的安全感大大提升。


今年5月,《反有组织犯罪法》正式施行,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从2018年1月,中央发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号令;到2021年5月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拉开序幕;再到《反有组织犯罪法》的施行,扫黑除恶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市域社会治理
探索“四川样板”


2020年,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启动,我省成都等14个市(州)被确定为第1期试点地区,雅安等7个市(州)被确定为第2期试点地区。


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全省坚持“一盘棋”统筹考虑,充分发挥各级各有关部门作用,以防范化解五类风险为着力点,以试点创新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强分类指导,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各级党委政府将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纳入“十四五”规划,协同部署落实市域社会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省上下迅速形成齐抓共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格局。


2021年,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的“创新年”。


通过“市(州)申报+省级命题”方式,全省研究确定37个省级重点创新项目,结合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将试点地区分为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川西北五个区域,因地制宜,实行精准分类指导,推动试点地区“拉长板、补短板、固底板”,努力使社会治理难点变成社会治理亮点、社会治理问题变成社会治理成效。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一年多来,各地各部门以试点创新项目建设为抓手,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


成都针对小区物业矛盾纠纷多发实际,探索创新“信托制”物业服务新模式,重构业主与物业企业之间的关系,从制度上预防减少物业矛盾;自贡、巴中等地针对邻里矛盾纠纷易发、社区治理难度大等问题,推出“道德银行”,建起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内江针对婚姻家庭纠纷发现难、易反弹等问题,创新建立“家事公益人”队伍,加强对婚姻家庭纠纷的排查预防、跟踪回访,积极预防婚姻家庭纠纷激化为治安刑事案件;广安实施“平安合伙人”计划,打造“平安共同体”,激励全市52.9万名平安志愿者参与“群防群治、联防联控”……


各地通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充分发挥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作用,实打实解决了一批社会治理难点堵点痛点,创造性地探索出了一批行之有效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四川样板”。




基层社会治理
创新“四川路径”


今年3月,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黎郎村网格员张清艳得知本村村民邱某将从上海返回,她先后4次与邱某通话宣传疫情防控政策,持续跟踪动态。3月31日,张清艳与疫情防控人员一同前往动车站顺利完成人员闭环转运。


在四川,每天有30万余名和张清艳一样的专兼职网格员穿梭于12万余个网格间,他们是信息员、调解员、协管员、宣传员、服务员,成为新时代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力量。


为全面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2020年底,平安四川建设领导小组与省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指导意见》,全力推进全要素全科网格建设,通过有序整合,我省已基本构建起“全域覆盖、全网整合、规范高效、常态运行”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真正实现隐患排查在网格、服务落实到网格、小事解决在网格。


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基础,综治中心为枢纽,智能化建设为手段,我省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强力推进“雪亮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指挥平台实体化、实战化水平。


截至目前,已完成省、市、县、乡四级综治中心建设;“雪亮工程”实现农村地区全覆盖、“慧眼工程”累计惠及220余万户、“两车卫士”安装127.8万辆……群众参与基层平安建设途径得到进一步拓展。省综治中心共接入“雪亮工程”“天网”及社会视频资源50万余路,省级共享交换平台与21个市(州)全部实现互联互通,构建起了纵向联通、横向贯通的公共安全视频网,有效提升基层治安防控智能化水平。


“你积了几个‘铜币’?”最近,乐山市沙湾区铜河街道的居民们见面,总免不了问上这么一句。他们口里的“铜币”,是居民在沙湾区铜河街道办事处建立的“铜河580”积分平台上,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宣传学习、社区治理等方式积累的分数,当地群众形象地将积分称为“铜币”。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四川,群众是最大的受益者,也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近年来,我省通过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的自治制度,充分调动社会主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释放基层动能。全省各地积极探索推广“道德银行”“积分管理”等经验做法,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具体细化,也是村民自主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保障。


2021年,我省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红黑榜”的通知》,在探索基层群众自治中再一次创新路径。




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打造“四川模式”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近年来,我省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前端、解决在诉前,率先推行党委领导下的诉源治理,不断完善“诉非衔接”“公调对接”“检调对接”“访调对接”等机制,推动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专业调解以及社会调解多元联动解纷模式,走出了一条有四川特色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子。


2020年1月1日,《四川省纠纷多元化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从立法层面巩固、规范和促进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从制度上解决制约我省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发展的瓶颈难题。


省委、省政府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纳入城乡基层治理范畴统筹推进。2020年8月20日,省委政法委会同省委组织部、省委编办联合制发《关于加强全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全省构建起省、市、县、乡、村五级联通的矛盾纠纷调处体系,建立市、县、乡三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集中受理、分流办理、一站解决群众来访事项。

截至目前,全省共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解中心3000余个。


调解员们正在组织调解一起邻里纠纷


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中,一项项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实践成为我省基层社会治理的金字招牌。“石榴籽”“正义雪莲”等极富有民族特色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品牌,让“枫桥经验”在民族地区落地生根;积极创建“六无平安村(社区)”“无讼社区”,夯实诉源治理基层基础……


诉源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全省新收案件增幅远低于全国。5年来,全省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28.7万余件,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昂首阔步再向前


未来,全省政法系统将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平安四川建设,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坚持不懈的探索、求真务实的作风,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四川,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来源:四川法治报





推荐阅读

四川公布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线索举报方式!

 法治护航四川高质量发展

四川:唱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双城记”

运行一周年,天府中央法务区带来了什么?



更多四川政法系统讯息

扫码访问✍

官方微信

长按关注

方网站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