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胡锡进:河南特大暴雨引发的抗灾思考

胡锡进 胡锡进观察 2021-07-25


河南的这场暴雨我认为再次冲击了中国人对气象灾害的以往认识,也推动了我们该如何防范气象灾害导致悲剧性后果的再思考。


首先,气象灾害的强度显然突破了我们以往的经验,像郑州一小时降水逾200毫米,完全超出了想象。而且从北方出现龙卷风到这种超级暴雨的登场,都在告诉我们极端天气的发生几率和强度呈明显增加趋势,我们恐怕今后不能再用“千年一遇”“百年一遇”的这种模糊概念来指导抗灾思维,我们必须准备更经常地遭遇灾害性天气,并且与之抗争。



我要说,让我们的城市、包括乡村都建设起有效应对郑州这种级别强降水的基础设施,让20日的郑州不出现内涝,不发生局部险情,显然不现实。那样的抗灾标准将意味着高得无法承受的成本。


然而增强城市的排涝功能,使那样的功能在紧急情况下给城市抗灾、避险提供宝贵的部署和应变时间,却是我们应当认真考虑并加以探索实施的。


▲7月21日,山西省消防救援总队调集8个支队,262名指战员53车,增援河南抢险救援工作。


我们需要给极端性的抗灾做一个目标定位,那就是那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减少甚至避免人员的遇难。换句话说,我们无法给每一座城市都建设超级基础设施等着所谓“千年一遇”的洪水来洗礼,但我们必须让每一座城市、乃至每一个村镇都建立起在超级气象灾害到来时人员紧急避险的真实能力,做到每一个地方都临危不乱、脱险有方,也让普通人都具有相应的风险意识和应对知识。


世界各地的情况反复证明,尽管人类在科技上不断进步,但最强大的还是“天”,人类根本建不成彻底安全的城市,抗灾的最根本依靠还是人类凭借越来越牢固基础设施与天斗的智慧和策略。极端气象灾害毕竟是极低概率的,很难避免有一点“没想到”,但我们平时的准备需要能够在关键时刻迅速与应急反应对接起来,共同弥补那点“没想到”造成的风险,实现减少人员遇难甚至零遇难的目标。


▲7月21日下午,河南省防汛应急新闻发布会召开,介绍防汛救援最新情况。发布会开始前,全体人员为遇难人员默哀。视频来源:央视新闻


河南21日报此次洪水在全省造成25人死亡,7人失联。这是水灾发生后首次统计出来的全省人员损失信息。最终全省有多少人遇难,它是衡量此次抗灾效果的关键指标。


热文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