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城镇去大城市奋斗安家的年轻人,都是生活中的英雄
点击
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在我们的社会里应当说年轻人最难,尤其是那些从小地方进入大城市闯荡的年轻人,如果他们要在那些大城市里安家立业,等于是向高房价地区移民。他们选择的是白手起家且逆水行舟的人生,在我看来,他们每个人都是生活中的英雄。
经过20多年的房价上涨,中国不同城市的房价形成很大落差,大城市收入高但房价也很高,不同城市的工作可以是相同的,但是把小城市的生活置换成大城市的生活,中间却出现高房价这道鸿沟。从小城镇进入大城市奋斗,大部分人注定要经历艰辛,在那里站住脚并且把家安下来的,多为生活中的综合强者。
老胡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在父母的帮助下先是在北京买一套小一点的住房,然后又把它们换成大一些的,还有的人条件好一些后直接买了二套住房。这个过程颇具挑战,然而十几年过去,他们一边工作生活,一边等于是积攒了一笔相当的财富,蓦然回首时,他们会发现自己不经意之间取得了成功。
对于在大城市买房的工薪阶层来说,房价从来没有便宜过。早在1999年,我身边的一个年轻人要结婚没房子,决定在北京南郊今天四,五环之间的地方买一套两居室,那套房子的总价只有11万元,但当时的工资只有1000元左右,亲戚们帮着凑,拿出几万元交首付,剩下的从银行贷款,月供好像四五百元,已经觉得压力不小了。
老胡有个外交官的好朋友,两千零几年回国,要买房。我带他先看北京二环路附近的房子,每平米一万几千元,他说太贵了。然后我带他看三环路和四环路之间的,七八千一平,他又说太贵了。我最后带他去了燕郊,大约两千块一平,他觉得这个价格很能接受,于是花二十几万买了一套大约110平米的燕郊房子。不过这个兄弟办房产证的时候又自嘲:好不容易混成了北京人,这一买房登记又成外地人了。
在房价比较低的那些年,大家买房也都是钱不够,自己的能力总是比看上的房子差一块,因此买的都是位置偏一些、面积小一点的房子。一些人惧怕贷款,总想着把钱攒够了再买房,结果攒钱的速度远远慢于房价上涨的速度,后悔不迭。
当然也有个别人很胆大。老胡认识一个女生,她买房很早,两千零几年时把房子卖了,换了一个很好位置一百七八十平米的高档住宅,贷款大约一百万,周围人都觉得她疯了,深信她的日子要被上百万的欠债毁掉。但就是这位女生,后来把那位高档住宅也卖了,又在北京最好的地段买了四合院的房子。回过头来看,她真是工薪阶层中少有的“有勇有谋者”。
北京在老胡小时候只有六七百万人,现在常住人口有2180多万,它实际成了“移民城市”。北京从二环路以外开始,一直扩向三环、四环、五环,甚至六环,建了成片成片的新住宅,它们大部分都被过去二十几年新进入北京的闯事业者买走了。在“码农”聚集的一些小区里,老北京人几乎难得一见。
而且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北京大机构里早年能分房的那些人,买房的积极性远低于外地来的没有编制的“新移民”。比如北京大的新闻机构里员工都分为有编制和没编制的两种,积极买房的大多是一开始就没有分房希望的编外者,结果二十年下来,很多中年编外者的房子比编内的人更大更多。其实早年的所谓分房,相当于分一套“廉租房”,无产权证,月月交房租,房改后很大一部分虽有了房产证,但无法变现,卖房只能卖给原单位。所以从财产角度看,那些在市场上闯荡的新北京人成了房市的真正赢家。
老胡认识的三十几岁的外地来京年轻人,凡是铁了心要在北京安家落户并且要住自己房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全都买了房。他们的大致情况也很相像:自己存一部分钱,家里多少帮一些,凑出首付,然后自己付月供。很多这样的两个外地青年人结婚,就有了两套不大的房子,他们卖掉一套,换成大一些的自住,另外一套小房子出租,这样的年轻家庭很多。换句话说,只要在北京找到一份收入中等的稳定工作,下决心存钱,家里帮些忙,买套二手房就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如果是两个年轻人合起来买,就更容易在北京住上自己的房子。
老胡这代人的幸运之处在于,我们的收入在年轻时是逐渐提高的,买房后的压力感逐年下降,而且房价不断上升,收获感远远覆盖了贷款时的胆颤心惊和初期的艰难。加上选择性记忆,买房成了成功投资的愉悦过程。如果还原真实情形,大多数普通工薪者买房的经历都是纠结、艰难的。
人生很难计划,未来是由不确定性组成的。人生压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选择。向大城市移民的人生显然比不这样做更富有挑战,但是我想预言,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会成功。
原因是大城市非常需要这些勇敢的年轻人,离不开他们,因为他们给城市带来了活力和生气。他们着急买房的事,大城市同他们一样急,如果他们因买不起房都跑掉,那些大城市就完蛋了。所以大城市在想各种办法留住他们,争取实现“居者有其屋”。
这个世上当然没有轻松的事情,但只要个人努力,不笨也不偷懒,国家也能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不断前进,进入大城市闯荡的年轻人就一定能够在自己奋斗之地最终建立起安身之所。万家灯火中,终将有一个温暖的窗口属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