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靖:社区建筑,如何可能?
用策展的方式进行城市更新,《碧山》杂志书主编及策展人左靖为我们分享了如何将社区居民作为创造的主体,以塑造关系为导向,重新发现社区建筑的内在价值,组建新的行动模式来共建、共享美好的社区生活场景。
精彩回顾
大家好!
认识我的人可能都知道,我之前一直在做乡村建设,但是今天我想分享近期还在进行中的一个城市更新项目,这个也是我们去年开始到现在还在进行,这也是我们的第一个城市项目,说实话它其实不太成熟。
这个项目很有意思,去年我得到一个委托,请我去河南信阳做城市书屋。当时我在想,如果做城市书屋的话,我该怎么去做?
这个项目其实源于信阳市的一个民生工程,他们想把已经失去功能的售楼部、公共厕所或垃圾中转站等,用城市书屋的方式重新改造和激活。很显然,城市书屋是一个以实体空间为基础的城市阅读服务体系,那么我们是不是仅仅就做一个书屋,或者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去复制它?这个不是我想做的,我想探索城市书屋更多的可能性,所以我们把它做成一个基于可持续的设计、筑造和社区关系而生,集书店、图书馆、展厅、店铺、茶空间、咖啡室、社区服务站、公共客厅、共建花园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文化共同体。
我们鼓励来自更多领域的人和媒介与社区居民一起共建共治共享,在项目区域内,形成一个个生机勃勃的公共空间场域。整个项目的名称最后定为TBB社区建筑与文化季。
TBB,To Be Better,就是两个更好。“两个更好”在信阳的语境中,承载了主办单位对于普惠包容、生态友好的明日社区与城市的愿景与期许。而相同体量、含义相近的英文内容To Be Better(TBB)与其匹配,与“两个更好”形成互文,打通人们对于动态交织在一起的空间筑造与人文建构两者的理解。这是我们邀请何见平团队设计的TBB主视觉形象。
我们先提出了总的策划理念:首先,“两个更好“书屋是扎根社区、服务居民的公共文化网络,既要满足民生需求,还应鼓励社区居民创造性地参与。同时,我们强调它的“地方感”:由于交通与网络的高速发展,缺乏特异性的“非地方”(Non-Place)空间往往大行其道,标准化、强调功能性的空间形式,将个体从家园之中剥离,使人们产生普遍的疏离感。
“两个更好”书屋,不仅仅是一种功能性的空间,它将持续参与社区关系的生产,使地方的意义与情感得到“再激活”。另外,“两个更好”书屋希望为追求平等、可及的空间质量而建造,通过倡导可持续设计的理念与绿色的建造方式,激活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存量空间,最终形成一个共建包容的开放空间。
这是一张信阳人民吃早餐的照片,主打热干面。在项目启动后不久,我们就开始对信阳的历史、地理、文化、地方风物、社会民生等方面展开了系统性地调研。信阳这个城市特别有意思,它在河南的最南边,它也是最不河南的一座河南城市。信阳处在秦岭跟淮河的南北分水岭上,同时兼具南方和北方的一些特点。大家都知道热干面是武汉的对吧?因为离武汉近,信阳人也爱吃热干面。
何为社区建筑(Community Architecture)?社区建筑不是一个纯粹的功能性的空间,它持续的参与社区关系的生产,以及地方意义、情感的构建和再激活,从而赋予自身一种新的社会角色。社区建筑的概念发源于上世纪70年代英国的社区建筑运动。1975年,英国记者、作家及建筑评论家查尔斯·克内维特(Charles Knevitt)首次提出了“社区建筑”的概念。1987年,他与尼克·华兹(Nick Wates)共同撰写了《社区建筑:人民如何创造自我的环境》,旨在引导非建筑专业的社区居民,与外来的建设者和文化工作者一起,创造自我的环境。根据我们对城市书屋的理解和重新诠释,书屋的概念得到了延展,我们把城市书屋设定为社区建筑。
此外,段义孚先生认为,城市有两种认知层面,一种是高度抽象化的,类似一幅可供检索的地图;另一种就是人们在社区生活中的切身体验,所以他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呵护场所(Fields of Care)。比如电影院、体育场,属于公共符号的地方,其意义往往从外部附加。公共建筑一般都具有这种自上而下的限定性。但是我们认为,社区建筑的意义是由使用者、社区居民赋予的,它是多元化的,所以我们把它称之为一种呵护场所。只有通过建筑的使用者的参与,才能使社区重新变得有机化,进而激活地方的活力,提升场所的意义凝聚、情感凝聚和社会凝聚。
此外,我们认为社区建筑是一种持续的筑造实践,传统意义上的空间理论认为公共领域属于空间范畴,而社区建筑更加注重一种时间性的秩序。社区建筑通过时间展现其光辉,也就是说社区建筑在建造前、建造中、建造后,社区居民都会全过程参与。
1988年,查尔斯·克内维特(Charles Knevitt)和尼克·华兹(Nick Wates)提出了社区建筑的十大原则。第一个原则就是“使用者参与”,社区建筑一定要有使用者参与。第二个就是“合伙工作”,使用者与专业人士如建筑师、规划师是合伙工作的关系。社区建筑与传统建筑之间也有十个差异性原则。其中一个是“使用者的地位”,我们住的房子、多数的公共建筑都是自上而下的赋予,但社区建筑鼓励使用者提供或主导其环境的任命、设计、发展、经营与评定,它背后有主体的概念。
关于使用者和专家的关系,对于传统建筑,我们可能永远接触不到它的建筑师、规划师,他们是遥不可及的,很少可以直接接触。但社区建筑不一样,使用者跟专家是一种创意联盟与工作伙伴的关系:专家由使用者决定,得到使用者信任,或听命于使用者。专家的角色,在传统建筑里一般是供应者、精英,但社区建筑让专家变成了一个促成者,他与社区居民是一种教育者、协助者的关系,他的身份出现了很大的转化。
我刚才提到了社区建筑在建成前、建成中、建成后一直有社区居民的参与。如果把社区建筑当作一个动词,那么它不仅只是物理空间的筑造,还是一个持续的人文建构的过程。在物理空间完成以后,它的人文建构更为重要。
我们邀请了国内外共十位建筑师及其团队共同参与,他们亦是平民设计、野生建造、可逆的建造、建筑针灸、善意的设计、生态美育等等理念的倡导与先行者。除了规划师、建筑设计师,社区营造专家的参与能够广泛联动书屋周边的社区,强调在“附近”与“日常”中工作,通过共建花园与生态美育活动,进行关系生产,培育居民的地方归属感,城市认同感。
谈到城市的可见性(The Visibility of the City),通过细致的空间与景观设计,以及由二十座社区建筑串联起的游线,“两个更好”书屋将赋予城市以新的视觉形式,使城市本身成为一种强烈的视觉表达,让一座城市的面貌值得被观看,被记住,并让市民更加享受所栖居之处。TBB希望让城市的街区与社区空间变得易于读取、识别,提升社区的视觉质量,开拓日常生活的更多场景,为社区建筑的意义与丰富性作出延伸。
在提升地方可读性(The Readability of the Local)的时候,我们以“行进中的策展”为念,构建了一个主题展、九个巡回展和一个青年共创展,用展览的方式让城市可读。其中主展区主要展示社区建筑方案、巡展结构与理念,以及社区花园共建成果。巡回展区以信阳八县两区的“地方文化”为线索,涉及本地的茶文化、饮食文化,还包括地方风物、自然生态、民俗民艺、姓氏根亲、城市记忆和乡村建设等内容。同时,社区巡回展将设计“模块化”展具,让九个展览可以在各社区建筑内巡回展出——每隔两到三个月,居民就能在社区书屋内看到不同的展陈内容。
青年共创展将联动信阳本地高校师生联合策展,以青年为主体,围绕可持续议题展开教学实践,策展的同时助推校地实践机制的生成,展览内容为围绕生态农园共建展开的专题研究和跨学科艺术创作。
在共建花园及生态美育板块,我们共邀请了三位导师。这两个专题中,共建花园是对行动者们的召集,是构建社区生态系统重要的组织方式和实施路径;生态美育是可持续发展观在公共认知层面的价值倡导,以及在美学转化层面的探索。我们希望在本次文化季中开启这些系统性工作,继续推动可持续发展议题的公共讨论与实践。
信阳生态资源富集,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初具规模。通过“两个更好”书屋的筑造与TBB社区建筑与文化季的举办,希望在产业与生态并重、设计拉动产业建设等方面,开创新的社会经济效益,并通过首批“两个更好”书屋的筑造,从需求端引导当地企业进行环保工艺升级和绿色产品创新,向绿色建筑材料和装配式建造技术发展。
今年四月份,在信阳国际茶文化节期间,我们举办了“TBB信阳书墟:边饮茶,边读书”主题活动,并有幸请到信阳籍著名导演杨超,拍摄了一部关于家乡的电影。
这个是我们当时的展览现场,为了强调可持续,我们展览的方式也是用可回收和循环利用的瓦楞纸作为展具。
下图的左边是一位年轻人策划的地方刊物展。我们希望能够通过类似活动,把全国各地的文化和创意资源带到信阳来。
社区建筑需要团队深耕本地,并与社区居民紧密合作。它不仅仅只是一个项目,而是长时间的共同工作,共同生活。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