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人营造师 | 人人营造自己的社区,一起来看基层社区治理新解法!

营造师项目组 大鱼营造
2024-09-07

2023年5月,我们发布了人人营造师的项目,招募社区的积极行动者,匹配参与新华路街道“微项目·微治理”中。经历了将近半年的赋能活动、社区调研、社区行动,在居委和营造师、居民的共同协作下,6个社区的微项目都已经完满完成!


我们邀请了居委与营造师分享项目成果和过程中的感受,让我们共同来回顾一下今年的营造师项目吧!

低碳生态园「睦邻花苑」

议题分类 | 邻里关系

所属居委| 番禺居委

所在点位 | 晶采名人大厦、法华镇路315弄

人人营造师 | 唐家佳

项目组成员| 张丽、崔灵楠、陈晗、侯天正、林银海、程啟义、赵立国

△左右滑动,查看微项目的精彩图片


社区花园

番禺居委的两个微项目都是利用小区内的一块现状相对消极的空间,建造一个社区花园,可以为社区里的园艺爱好者提供更多的交流与植物展示空间。其中315弄晾衣架更新与墙体美化的要求。


睦邻

微项目做到了带动党员、物业、居民、居委与企业多方互动与支持。收到了各方捐赠与帮助。居委负责信息发布、活动组织召集与沟通联络;社区企业对于活动进行物资捐赠;物业给予资金、设施管理与场地空间的支持;党员捐款、发动并联系群众;居民积极参与,给出建议与意见。在小花园营建的过程中,也同时协助解决了一些在地居民的其他空间设施问题。


倾听

在设计工作展开前我们广泛搜集了居民的建议,与十几位居民代表一起勘察现场,倾听使用者需求并建立现状植物名录,现场放线并绘制三维模型。分别对不同小区设计了针对性的花园营建问卷,邀请居民填写并回收统计。举行了两场由设计师、居民代表、居委、物业和施工团队参与的设计听证会,讨论并决定最终的设计成果。小花园最终的样子是设计师与各方共同探索出来的。设计师作为一个协作者,用专业知识与技术辅助在地居民去创建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理想花园空间。


让互动发生

空间整理好,居民是自己知道要怎么使用的。每一处设计巧思都可以立即看到居民的反馈。植物架才刚放置好,转眼就被居民摆满植物。有居民自发购买苗木、有居民默默协助打扫、有居民开始关注到这个改变的空间并询问、有居民自发整理花园边的互动座椅…我们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的居民在这里停留,相互认识,交换植物讯息并发展共建。


△晶采名人大厦的花园微更新


共建

在小花园的建设过程中,通过举办迷你高温堆肥和墙体彩绘工作坊,邀请居民一起加入到小花园的运营、建设以及维护中来。迷你高温堆肥工作坊邀请到四叶草堂的王武老师,给居民们详细讲解了迷你高温堆肥的原理,与居民们一起动手把堆肥材料剪碎、混合并分装到堆肥箱中,每位参与者在堆肥工作坊结束后都可以把迷你高温堆肥的过程原理与方法完整的叙述出来,并持续实践,志愿承担后续的维护工作,查看温度,倒出汁液等。堆肥成果都可以用于小花园的植物种植。通过工作坊把一种可持续的消灭家中厨余垃圾并助益小花园植物生长的堆肥方式介绍给在地居民,把零废弃循环理念代入社区,分享给不同年龄层的居民。


墙体彩绘工作坊邀请到小触画室的Kevin老师和有种行动队的兔子,在密切讨论几周后,确定由在地居民与画室同学一起完成小花园的两幅墙体彩绘,再由施工团队完成余下的墙面更新工作。工作坊促成了不同年龄层、在地与周围小区的居民互动。通过活动让更多居民们了解到社区内的微更新项目,相互认识并加入进来,持续参与并维护。



低碳“睦邻花苑”微项目,以美好家园工程不断推动自治共治高质量运行,不同的社区群体在时间与空间中共同编织出一个个创意新地标,从畅想、凝聚到收获,小区面貌成功“逆袭”!


项目得以发生是因为有大鱼营造作为社造组织深耕新华多年,在街道和人人之间建立了互通的桥梁。也是街道和居委的开放思维和组织管理让项目可以成立。社区项目不容易,是每一位项目组成员的付出、坚持与实力让项目顺利推进。是施工、物业各合作方的高标准执行让项目得以落地。最重要是居民们注入情感并不断地使用维护,让微更新项目非昙花一现,而是维持持久活力。


绿枝归根

议题分类 | 环境友好

所属居委| 东镇居委

所在点位 | 东镇居民区

人人营造师 | 王欣

△左右滑动,查看微项目的精彩图片



绿枝归根行动分为调研、规划、碎枝、沤肥、用肥五个部分,分阶段推进。


行动初始,以华山嘉苑为试点进行了两轮参与式社区树木调研,吸引了东镇社区内的居民及亲子家庭。参与者们通过实地调研、测量、记录,详细了解了社区中树木的种类、分布位置、生长状况、是否需要修剪等信息。统计梳理出社区内树木概况,形成了社区树木数据库与社区树木地图,其中详细记录了包括树木编号、位置、种类、胸径、修剪频度等信息。在此过程中,小朋友们通过实践,认识了各种不同的树木及特点特性,从经济、环保、社区治理、化学、环境美化等角度得到了科普教育。


在规划、碎枝阶段,居委牵头组织多方共商共议、参与行动:人人营造师与居委、物业、业委会在过程中多次协商规划行动事项;居民志愿者、辖区内的斯必克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银行职工参与碎枝工作;


在沤肥阶段,东镇居委会与人人营造师、新华社区菜园合作,策划组织参与式堆肥工作坊“堆肥大作战”行动,利用树枝粉碎物和家庭厨余垃圾进行堆肥,把绿色垃圾变成有机肥料。并初步组建“绿枝归根”行动队,为实现家门口的可持续生活、社区中的绿色低碳行动助力。


“以前一个居民区每年要清运大约20车绿色垃圾,每车1300元,一年就将近三万块。通过这个操作,修剪下来的树枝不需要再运输,在节约了树枝处理费用的同时,还能变废为宝,不仅绿色环保,也大大提高了物业修剪树枝的积极性。”任平华说。



“绿枝归根”不仅解决了大树扰民、树木杂乱等居民期盼解决的问题,也通过从树木调研、修树征询、树木修剪、碎枝堆肥、有机肥使用等环节,组织了一场场活动,把人组织和动员了起来。居民在参与中不仅获得了归属感和价值感,也使“绿枝归根”的持续性得到了保证。


行动中最开心的瞬间是后续参与维护堆肥箱,使用搅拌棒搅动堆肥箱的操作。不用很费力,神奇的搅拌棒就可以将箱子底部的堆体与其他部分混合。堆肥行动结束约2周左右,当时放进去的新鲜瓜果皮已完全没有了踪影,只看到黑黑的一坨土。在12月份的季节里,堆肥箱散发着微微的热气和泥土气,想象着未来会收获一大箱肥沃的堆肥土,更开心了。


将在深度与居委协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居委在调动社区资源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他们是居民与社区联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他们体察居民切实的诉求、发动和组织居民参与社区生活、协调相关方参与社区治理与实践。


如何激发多元主体持续参与社区行动?如何形成社区中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习惯,实现家门口绿色低碳行动?如何借由参与社区生活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通过一次行动或许无法得到答案,但正是一次次社区的实践,让我们离答案又进了一步。


纽桥会

议题分类 | 多元共治

所属居委| 牛桥居委

所在点位 | 番禺大厦

人人营造师 | 李小华

△左右滑动,查看微项目的精彩图片


本次微项目历时5个月,举办20场活动,总共影响350多户家庭,老中青三代人的参与度都平分秋色。在项目过程中,居委牵头安排活动场地,居民志愿者承办课程活动。活动主要分为亲子活动、非遗传承、手作美学、自主健康这四大类。

项目完成后,与项目开展前相比,我们发现:

1.通过健康理疗与非遗手作主题的活动内容,调动了社区内初老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2.社区里的青年人尤其是亲子家庭的社区参与比例也有所提高,在过程中与社区邻里也渐渐建立起信任关系,为社区自治志愿者补充了储备人员。

3.通过微信群、海报、社区云等宣传方式,扩宽了社区居民之间的链接和资源交流的机会。


居委协助纽桥会凝聚更多的年轻人,努力的寻找能人。撬动年轻人参与社区活动的方式方法,让社区青年人从社区治理的旁观者转化为社区发展的治理者参与者,逐步形成一套新的社区治理模式,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逐步形成体系,完整自我运作,完善自治管理完备的机制。把群众组织真正的发动起来,我们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治”。


作为牛桥居委的微项目营造师,很开心因为这个项目,挖掘出小区很多有专业能力的居民,一起共创每场活动。从一开始全程盯着活动开展,担心活动达不到预期,到后来每场活动都由居民在居委的协助下都可以自动运转起来了。通过4个月聚餐20场社区活动,不仅增加了居民文化氛围,也增加了居民归属感。


打造人宠友好双向奔赴的

和谐社区

议题分类 | 人宠友好

所属居委| 梅安居委

所在点位 | 梅安居民区

人人营造师 | 两条尾巴

△左右滑动,查看微项目的精彩图片


梅安辖区内各小区有多只流浪猫,其中老小区尤甚。有爱心居民长期喂养照料,但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规范管理,不仅给公共卫生带来额外负担,也使得邻里关系变得不太和谐。


梅安居委会決定引入民间组织的力量,结合梅安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党支部,采用较为行之有效、且人道温和的TNR方法,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流浪猫的数量,解決流浪猫问题的痛点和难点。


通过对居委会、社区居民的调研访问,同时对实施小区进行走访踩点, 明确社区TNR作为打造人宠友好社区的第一步。


由居委会和两条尾巴协作,制定梅安社区TNR的实施的小区、数量、时间以及流程。


人宠和谐为人和宠物提供了一个和谐的环境,社区不光是有居民,也是一些小动物们的生存社区,现在社会压力很大,能让居民在社区中享受一种和谐和宁静,我想这也是一种社区治理,心灵深处的治理。


我们感受到的就是社区活动非常需要社区居民的支持和参与,投喂猫或许是小区的几个人,但爱护动物和维护社区友好环境是需要更多人的支持,为此我们也在展览上设计了给流浪猫咪取名字的互动环节,让大家能意识到这些流浪居民和我们和谐共处也不是什么难事。


花言童语亲子角

议题分类 | 儿童友好

所属居委| 左家宅居委

所在点位 | 长峰浦江大厦

人人营造师 | 韩淼、罗沛君

△左右滑动,查看微项目的精彩图片


左家宅居委会、妇联和关工委老师结合社区场地情况和青少年的兴趣爱好,选择创建“花言童语”亲子角项目,希望能让社区里更多的青少年家庭通过对亲子角内植物的日常养护和植物相关科普活动的开展,提升青少年们绿化养护的小技能,并促进他们及他们的父母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本次项目于6月底在长峰浦江小区开展了“小小花园营造师”的招募活动,共招募了15组青少年家庭。接着左家宅居委会在暑假期间组织了四场工作坊活动,由社区营造师、志愿者老师分别带领青少年家庭开展了植物角现场尺寸测量、设计方案的绘制、植物认识挑选、植物角管理公约制定等活动,共同完成了亲子植物角的前期准备工作,并于9月24日完成了植物种植。在这期间为了促进青少年之间的彼此熟悉,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特意将植物角划分为三个区域,也让青少年们自行选择分成了3个小组,小组成员也都在几次活动中慢慢熟悉,建立了友谊。日常养护过程中小组成员也会互帮互助,共同照顾好小组所负责区域内的植物。


通过该项目,我们发现青少年们也有参与社区创造的热情,而且都有各自独特的想法,只要设计的活动是符合青少年们兴趣爱好的,他们都会积极参加,家长们也都愿意尊重支持青少年们的想法,会帮助他们一起完成。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也正因为整个活动都由青少年们自己参与,集合大家的意见,所以最后打造出的效果也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后面寒假、暑假期间也会围绕植物角开展相关的植物科普活动,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该项目中来。


开心的时刻当然是植物种植下去的时候,非常有生命力,孩子们也很开心。特别是种植过程需要非常具体的劳作、挖土、浇水,那天正好在下雨,但孩子们很努力,这是很令人开心的。


社区也许需要更多的人与人的连接,否则很难称得上“社区”了,一起完成一件事情固然是有一定果效的,但建立关系需要持续的、不懈的努力。这对基层社区工作者是考验,也许短期内也非常难完成。需要更多人加入,提供智慧和力量。


最开心的时候是项目后期和居民们一起亲手种下植物,看到荒废空地真正变为美丽小花园的时刻。感受到了人的能动性以及价值。


开展项目最重要的就是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其中,最需要做的是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对方需要什么。比如,如果这个项目需要小孩子参与,那时间最好在周末,设计让小朋友能学到东西有收获的内容,这样家长也愿意带孩子来参加。


整个过程中不同主体的从没有联系到建立小社群的过程是情感交流构建的过程,我想,这就是社区营造的意义之一。看到社区变得更好,每天的微笑都会多一些幸福。


传统文化融合中外居民

议题分类 | 文化创新

所属居委| 幸福居委

所在点位 | 华山丽苑

人人营造师 | 江卉

△左右滑动,查看微项目的精彩图片


华山丽苑位于长宁区幸福路,毗邻华山绿地,是老牌的涉外小区。2023年,在新华街道幸福居委会的大力支持和赞助下,丽苑分别在端午和中秋举办了两场游园会,意在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华夏佳节入万家。本次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丽苑小区专属筹码,以筹码来兑换活动,吸引了中外籍的住户们,通过这项活动,既让小区居民更近距离地接触和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从中找到中华文明安身立命的历史根脉,找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也给了小区外籍住户们一个近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平台,增进了小区中外住户之间沟通交流,加深彼此之间的认同和了解,在共建温暖和谐文明小区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感觉涉外小区在这次活动使得世界各国人团结在一起,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重要节日更是如明珠般熠熠生辉,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主题,不同的风格,让人不自觉沉醉,相信通过几次活动,更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源源流传,小区的外国住户们也会记得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让这些香甜的气息始终留驻心间。使涉外小区居民更加团结一致。为此我们第一个涉外小区在党的领导下自愿成立业主委员会,自我管理好小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重要节日更是如明珠般熠熠生辉,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主题,不同的风格,让人不自觉沉醉,相信通过几次活动,小区的外国住户们也会记得春节包饺子,元宵包汤圆,端午包粽子,中秋吃月饼。让这些香甜的气息始终留驻心间。

在将近半年的项目实践中,我们看到,人人营造师X微项目的组合模式为基层社区治理工作带来了新解法的可能:

 一、关系进化。从项目的组织上,居委与人人营造师形成了结对的协作伙伴关系,而不局限于传统的委托方与第三方的交付关系。这种协作关系为社区居民深度参与社区治理赋予了主体身份。

 二、全过程参与式。微项目的全过程,贯穿了参与式的社区工作思维与方法,用议题导向行动共创的视角而不局限于解决问题导向的视角来撬动社区更多维度的多元参与。

三、持续发酵。项目完成后,属地化的营造师与社区的关系仍在持续发酵,微项目为他们打开了社区参与的接口,营造师的经验和身份为他们在社区带来了信任背书。

我们也期待,随着更多项目的实践,这种基层社区治理的赋能方法和新的组织方式可以进一步深化,为更多城乡社区治理带来新鲜的活力!



什么是人人营造师?
积极活用身边的社区空间与社群网络,主动为社区共同体中大家的利益作出创新提案与共益行动的社区成员。人人都有机会成为社区的「人人营造师」。「人人营造师」 是对社区积极行动者的身份认定,同时也是对其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能力认定。

什么是微项目?

“微项目·微治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社区治理难点为切入口,以自治金为撬动,采取党建引领、居民区“搭台”、居民“唱戏”、第三方指导的模式,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持续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培育居民公共精神,创新社会动员方式,提升居民自治水平,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主办单位|新华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
承办单位|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新华·社区营造中心
项目组|何嘉、金静、罗嘉彧、林子杰、杨荔晖、崔灵楠



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是一个跨专业青年组成的创新型社会组织,其核心专业能力包括社区营造与街区创生、社区规划与空间设计、社会学、活动策划、空间创新运营等。以「人人参与共创美好街区」为倡导,致力于推动城市再生语境下的多方参与和社会创新。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大鱼营造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