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漫画也需要被研究?

山猫 漫编室 2022-06-03



漫编室前言:


2018年9月15日,我们以漫画也需要被研究?”为题,在北京的荟读书馆,进行了一场小型分享。邀请到山猫,这个为探索漫画而赴日学习、上了两遍大学的人。


还记得两年前第一次见他时,他浑身都散发着能量,一提起漫画,眼里都是光,那样子非常动人。


在有限的活动时间内,山猫讲述了多到爆炸的漫画知识研究漫画的历程


这篇记录很长,几乎一篇小论文的体量,不知你是否有体力读完。但对广阔的漫画世界来说,才仅仅是个开始。



漫画也需要被研究?

讲述 | 山猫

整理 | 漫编室


一身黑色装扮的山猫。(杨慧 摄)


目录



我这样介绍自己吧


第一部分 阅读

图像小说和漫画是不是一个东西?

为什么会有“动漫”这个词?

漫画到底是从右往左看,还是从左往右看?


第二部分 研究

什么是漫画研究?

漫画研究的主流方向

卖得好的漫画都什么样?

研究不是纸上谈兵


第三部分 创作

学习漫画,看漫画就够了

一个画格里的内容

漫画的阅读单位


第四部分 行业

为什么研究日本的漫画?

并不是人人都能当职业漫画家



··· 序 ···

我这样介绍自己吧


之前很多人觉得我是女生,或者大叔。很遗憾,我是一个普通的年轻男性,还是一个大学生,但读了两遍大学,为了研究漫画。可能你觉得是浪费时间,但我就是这么做的。


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其实是个非常庸俗的人。


为什么研究漫画?这起源于一个非常非常古老的欲望——长生不老


怎样才能长生不老?人很快就会死掉,世界纪录我不太记得,但没有人能活过两百岁。后来我想到孔子,他的思想活了好几千年,人们至今还在谈论。如果我的思想能传下去,把名字刻在历史上,那就是长生不老了


为了达成目的,我给自己定了三个最感兴趣的方向:物理、生物和文学。我想走哪条路?物理的话,我想造出时间机器;生物的话,我希望创造出生命;文学的话,我想做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这是我高中时期的三个想法。


请不要笑,我是认认真真想这样做的。不过,时光机器什么的真的太难,再加上我比较懒,所以决定选这三个当中最简单的——诺贝尔文学奖,所以那时我要考中文系。


这时,漫画对我而言是怎样的存在呢?我非常喜欢漫画,它是我的第一爱好。当时也看一些中国漫画,跟着大家一起骂真难看,中国漫画怎么这么烂?为什么美国漫画那么好?为什么日本漫画那么好?和网上的大多数人一样,那时我对漫画就是这样的看法。


总之,我决定学文学。我是个理科生,选择范围也不多,就先看了看汉语言文学中我能学什么。我发现了比较文学这个专业。诺贝尔奖是外国人评的,所以学比较文学对这个有帮助。我目标非常明确,就选这个。


还发现了另一个专业,汉语言文学之文化产业。为什么被文化产业吸引呢?和刚才一拍大腿说中国漫画真烂有关。中国漫画真烂是从初中开始说,小学时我还挺喜欢中国漫画。初中开始不喜欢,到了高中更不喜欢,越来越不喜欢。那时的我一直在等一个人,或者说一群人把中国漫画越做越好。可是等了好久,没有人,算了,干脆我自己来做吧,就是这样。

因为不会画画,没办法去美院。漫画理论、漫画产业属于文化产业一环,这个专业可以让不会画画的我也能为漫画出力,所以我把它当作高考第二志愿。

第一志愿呢?毕竟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才是名留青史,很诱惑,权衡了一下,比较文学就成了我的第一志愿。


很幸运,我英语不好,没考上比较文学系,自然就学了文化产业,走了漫画这条路。还有一点很幸运,我高考结束后没两年,莫言就拿了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无论如何,我也无法早于他,走文学之路,我实现不了当第一的愿望。


既然把漫画当成路,那也先定个能长生的小目标:将中国乃至世界的漫画文化变成主流文化

大学毕业时,论文也都是和漫画产业有关。我想学漫画理论相关的东西,考一个漫画理论相关的研究生。结果老师说:“这个我真的不知道,不懂。”我问为什么?老师写的文化产业教材里有动漫产业一章,关于漫画这块,里面分析得头头是道。老师说:“书,不是我一个人写的……”我一下就懂了。老师建议:“你要不去美院试试?”我说不试。要能去,高考就去了。


那时我很无助,我爸已经开始撺掇我当兵,甚至把报名表都给交上去了。又很幸运,我去公关公司实习,那刚好是个留学交流会,我和那帮人聊,说自己想游学,去欧洲那边听漫画课。人家说,你应该去日本。可我不会日语。


其实,很多人选择去欧洲而不是日本学漫画,也因为这个原因。从小到大,学了这么多年英语,突然来个日语……重头学很麻烦,所以多数人选择去欧洲。不过我还是去了日本,经过各种事情之后。


到日本,我去了京都精华大学。它是日本目前最好的学习漫画的地方,也是在做漫画教育研究的学校。不谦虚地说它是世界第一也不为过,但这个世界第一,是因为其他地方没有条件把漫画当一个学部。


我在开放日上和目标老师说,我想考您的研。但具体研究什么东西呢?当时还没一个明确的答案,所以也没得到什么建设性的意见。


和老师聊完后,我就在校园里四处逛,看到本科的宣传,发现有好多好多基础知识,全都是我当年想知道但没人教、也没地方去学的东西,是在网上搜一百遍也搜不出来的知识。当时我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我要学,我要留在这儿


当然,我已经大学毕业了,我是去考研的。但最终还是求知欲战胜了所谓的耽误时间。同时也非常感谢家人的支持,我就又读了一遍大学,从最基础的开始学起。


但这时候,我不仅仅是在学东西,我开始揣摩老师为什么这么教,他教我这些东西的本质是什么。依旧幸运,我之前是中文系,文化产业的全称是“汉语言文学(文化产业)”,附属于中文下,日本又是一个使用汉字的国家,所以我利用阅读语言的方法揣摩思路、揣摩来源,掰开揉碎想,对于我分析老师要讲的东西非常非常有用。


还有一点,我是首都师范大学毕业的,这所培养老师的学校给了我一股力量,帮我更加理解老师教东西的逻辑。


这就是我漫画研究之路的开始。


··· 第一部分 阅读 ···

图像小说和漫画是不是一个东西?


发布这个活动通知时,我们列了非常多的小问题。比如,图像小说和漫画是不是一个东西?比如,为什么会有“动漫”这个词?漫画到底是从右边往左看,还是从左边往右看?这些都是不同程度、不同角度关于漫画的疑问。


其实,很多问题都需要写成小论文才能解释,甚至有的还没有答案。因为漫画是非常年轻的文化,也是非常年轻的艺术,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摸索它。


在讨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前,你肯定要先读爱因斯坦关于相对论的论文,知道相对论是怎么回事,才能继续讨论。

所以,看到“图像小说”“漫画这些词,要知道它们到底是什么东西,必须知道是谁提出来的?为什么提出来?这个词的定义是什么?这是研究的基本思路。


在这里我先说说。

“图像小说”是一个稍微带有歧视色彩的词。简单来讲,使用这个词的目的,就是想把一部分高层次的、给成年人看的漫画单独拎出来,和一般漫画区分开。这个词的释义众说纷云,但这些释义共同的特点是,强调作品的深刻、信息量大、格局大。“图像”指以图叙事的属性,“小说”则代表文字叙事和“高于漫画”的属性。


这其实和日本当年的“剧画”一样。“剧画”这个词,在七十年代由剧画工坊提出。为什么叫剧画?他们这帮人觉得,影视剧是给大人看的,我们这个东西也想给大人看,我们不是漫画,要跟手冢治虫划清界限。


这帮年轻人都是看着手冢的漫画长大,对手冢是又尊敬又想比他强。出于各种心理,他们把自己的漫画作品命名为“剧画”,就是想和其他漫画,尤其是手冢笔下流行的低龄向漫画分层,显出一种高雅。


“图像小说”同样如此。有些人会强调“我看的是图像小说不是漫画”,然而,你看的那个东西其实就是漫画。漫画是一种表达形式,通过连续的图像和文字传递信息。


我们说给大人看,给孩子看,那是指作品的内容。就像小说有给孩子看的儿童文学,也有给大人看的《红与黑》《战争与和平》,这些孩子看不懂,你能说这些不是小说吗,还是说孩子看的不能叫小说?没这回事儿。

     

此外,根据对美国书店的调研,有些书店在图像小说书架下也放幼儿向绘本,也有的放流行少年漫画,甚至还有少数书店放了日本漫画。发明这个词的美国人,好像也没太理解它的意思。


为什么会有“动漫”这个词?


“动漫”这个词引入中国的原因也类似。


这个词最开始出现在台湾。出现早期,词义混乱过一阵,比如最常误解的“会动的漫画”之类。但很快稳定下来,动画漫画的统称(后来延伸出包括其衍生物的广义释义)。最初引入大陆时,引的也是统称的意思。


好玩儿的是,现在台湾,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内行还是外行,都没搞错这个词义。反而在大陆,传着传着,用法乱了。国家政策中的“动漫产业”是统称延伸出的广义,“动漫产业”这个词最初的目的是什么?动画产业不景气,漫画产业也不景气,两个合在一起就是共同进步。就像这边是一,这边也是一,不如加起来等于二。而媒体则五花八门,怎么用的都有。


但为什么非要把动画和漫画加起来?因为它们很相似。现在有人说这个东西是动漫,那个东西是动漫,其实他脑子里认知的是一种画风。什么画风?脸部偏卡通,身体偏写实,由手冢的画风开始、逐渐演化出的一种现代日本流行的漫画画风。很多时候,人们看见这种画风,就觉得这是动漫。


我有一位小学老师就是这样,他看到游戏的封面人物是这种画风,就说这个东西是动漫,然后动画也是动漫,漫画也是动漫。


“老师,我回来看您啦。”

“哎呀,都多少年没见啦,现在做什么呢?”

“在日本做漫画有关的事。”

“哇!做动漫的呀!同学们,这位哥哥也是老师的学生,是你们的大师兄,他是画动漫的!”

“哇!哥哥你画喜羊羊吗?”

“哥哥你画熊出没吗?”

“哥哥你画奥特曼吗!”

“哥哥你画岸本齐史吗!”

“这个同学,小小年纪还知道岸本齐史,了不起。”


这是今年年初,发生在我小学老师带的二年级班里的真实对话。


说到这里,顺便提下“卡通”。“卡通”一词最初专指“讽刺漫画”,就是在内容和画面上主要使用夸张形式进行讽刺的单幅或多幅漫画。夸张的画风以及针对性的表达,慢慢形成一种风格。人们将这种偏符号化的风格称为“卡通风格”

我们有时说迪士尼的卡通片云云,你要注意,它的全名是“卡通风格的动画片”。后来卡通片慢慢简化,就直接叫卡通了。有人觉得卡通就是漫画,这更偏了。

“你又在画卡通呢?”哈哈。


此外,动画和漫画真的差别很大,它们所相像的有且仅有“都是画出来的”。不过,动画也不一定是画出来的,漫画也有其他技术,它们真的完全不一样。有人觉得动画的分镜和漫画的分格很像,尤其是和条状漫画很像。这个我后面再说。


漫画到底是从右往左看,还是从左往右看?


这其实是一个特别基础的问题。


你看文字的时候,横向文字从左往右看,纵向文字从右往左看,就这么简单。漫画的台词是横向的,那就从左往右看,台词是纵向的,就从右往左看。


为什么台词横着从左往右,纵着从右往左呢?中国的传统是从右往左看,无论是横着还是纵着。那为什么从左往右了呢?因为西洋文化传到中国,英文都是从左往右,为了统一,所以横向的就从左往右,不过英文没有纵读的习惯,所以纵读保留了中国的从右往左。


日本同样如此,这点跟中国一模一样。日文也是横向的从左往右,纵向的从右往左。

漫画也是这样。文字纵向,从右往左,图也要适应文字,从右往左。文字横向,从左往右,图也适应文字,从左往右。如果从左往右的图对应从右往左的文字,势必会造成阅读障碍,勉强可以看,可是别扭。


但偶尔,会出现纵向文字夹杂横向文字的情况,这某种意义上是创作者有意为之,或是一种强调。当明白漫画的阅读规则时,就能看出特别多有趣的东西。


··· 第二部分 研究 ···

什么是漫画研究?


上面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在进行漫画研究的过程中,顺便解决的。


说漫画研究前,先说说什么是“研究”。

“研究”这两个字,我喜欢从文字角度解释,因为我是中文系毕业的。是研磨之研,是探究之究,把研究对象掰开了揉碎了,磨成粉一点一点看,这是研究。研究在任何学科都适用。


我记得当时宣传这场活动时,写我“专攻漫画研究”,这是一个错误用法。没有什么漫画研究专业。研究是一种方式方法,它源于好奇和刨根问底,基于阅读量和基础知识。


什么样的人适合研究?喜欢刨根问底并善于总结的人。


漫画研究者是一群什么人?他们首先是最核心的漫画读者,和文学研究类似,阅读量是必须的。根据研究方向,有的研究者也需要一定的创作量。漫画研究其实有很多方向,每个人对漫画都有很多很多不同方面想知道的东西。因此,他们可以说是在某个方向深挖的硬核漫画读者。


研究要注意什么?要注意科学性、实事求是,讨论问题时,要符合逻辑、严谨。其中最关键的是,要确定好自己研究的定义域。这个定义域非常非常重要,定义在什么情况、什么范围下研究。


就像有一个问题,问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漫画能不能放在同一语境下讨论?面对这种问题,我一定会先说不行,但它有可能行,就是确定好定义域,在其中讨论。比如,研究漫画表现,表现人“生气”可以有多少种方式?这样就可以不分年代,不分类型,找各种各样漫画表现生气的形式,进行整理。


前段时间,我在微博上发了一堆漫画图片,可能很多人没见过这些作品。其中有一部漫画是七十年代、日本经济大萧条末期开始连载的,相当于这个漫画作者经历了日本整个泡沫经济破裂的惨淡年代。这样的他,在那个时代画了怎样的作品?那个时期这样的漫画被人喜欢,是为什么?那时发生了什么?人们在追求什么?这时,讨论漫画内容就必须注意年代性了。


更通俗地讲,三十年前的流行放到现在还流行吗?那时候人喜欢穿中山装,现在还有多少人喜欢?流行也和年代有关。所以从内容层面讨论作品时,我们需要分年代。


还有,比如说轻松的漫画,像《加菲猫》这样的,不需要非常复杂的背景、世界观,直接用美国人的现实世界观就行。这样的漫画能和那些严丝合缝的科幻漫画放在一起讨论吗?不能,这时候要分情况。所以,讨论之前确定讨论的范围是什么,这就是确定定义域,这对研究来说非常非常必要。


漫画研究的主流方向


研究方向,说白了就是关注点在哪里,在好奇什么。


你说漫画教育,具体教漫画的什么?我要研究这个科目的设置,还是研究教育本身?是研究漫画的画技怎样教,还是研究漫画中笔的使用怎样教?

京都精华大学是学校,也是漫画教育的实验场,它在进行实验,探索应该怎样学习漫画,应该分成什么专业。


目前设置的专业有:


  • 故事漫画。故事漫画是现在商业漫画的主流,所以设置了这样一个专业。 

  • 卡通。就是刚才提到的讽刺漫画。此外还有许多关于插画、绘本的内容。

  • 角色设计。角色设计不限漫画,游戏方面、动画方面、影视方面都可以用。

  • 新世代漫画。这个专业最笼统,什么是新世代漫画?今年是日本的电子漫画销量反超纸质漫画的元年,这相当于次世代的漫画就是电子漫画。电子漫画应该怎样画、怎样做,是这个专业的课题之一。此外,还有我专业的一些内容。


我的专业现在已经没有了,它叫マンガプロデュース(Manga Produce,直译为“漫画制作”。制作什么呢?我们会学习一个漫画编辑所需要的东西,有真正的漫画编辑带我们去企划一本杂志,跟现有的某本杂志对着干,或是企划一部作品。除了编辑方向的内容,还有怎么画漫画、怎么写故事,是一种即使不会画画也能了解漫画的科目。

我们不是坐在那里听着老师讲然后记笔记,而是真的做出杂志,发表企划案,和日本现役漫画家讨论,被杂志死线追着跑……


同期取消的还有搞笑漫画系(ギャグマンガ)ギャグ(gag)一词翻译成搞笑并不合适,会产生很多误导。gag是一种手法,也就是以故意反常识、反差的形式,逗人发笑,无厘头,让人想不到。普通故事漫画也可以用这种手法,以这种手法为主,并以逗人发笑为主要目的的漫画,就是gag漫画。


说回漫画研究方向,我带了一本书,这本书现在和我形影不离,到哪儿都带着,《漫画研究13讲》。


『マンガ研究13講』(水声社,2016年8月)

小山昌宏、 玉川博章、小池隆太(編著)

(山猫 摄)



这十三讲就是目前漫画研究的十三个主流方向:


▷ 1. 漫画教育论

我现在主要做的方向。


▷ 2. 漫画历史论

也就是漫画史,你可以类比文学史。


▷ 3. 漫画文学论

这个比较有争议,因为有些人,比如我,支持漫画是一种单独的形式,是需要单独列出来的一门艺术。文学论就是探讨漫画的文学性,是应该单拎出来讨论还是作为“化合物”。


▷ 4. 漫画表现论

表现论是漫画研究的起点,相当于漫画研究的必修课。无论研究什么方向,都得知道一点表现论。


▷ 5. 漫画角色论

这是我最不喜欢的一个方向,因为它和金钱息息相关,类似偶像文化,或者说IP。比如一个杯子,也许平时卖十块,贴上偶像的图片就可以卖五十。角色论很实用,有位我非常尊敬的老师很支持这个论。


▷ 6. Gender

这个类似LGBT论。其实它不限于漫画,但由于漫画创作中同人作品很发达,同人文化也发展得较快,使这在漫画中成为一个现象级问题,所以需要专门讨论。


▷ 7. 映像艺术论

简单来说就是讨论漫画和电影。很多人想当然地讨论电影感,觉得漫画有分镜,电影也有分镜,所以漫画分镜就和电影的故事板一样。其实,这是一个误会。


▷ 8. 符号论和故事论

漫画是由图像或文字语言、图像文字(画出来的文字,如音喻)以及画格和对话气泡等构成的表现形式。它也总被强调具有一种“符号性”(日文:記号的)特征。麦克劳德在《理解漫画》一书中,也是基于符号性特征分析漫画的。

作为一种具有符号性的表现形式,漫画的画面不仅用来看,也用来读取信息。基于这种符号性,可探讨其关于叙事的各种可能性,以及边界。


我个人把漫画分为三个部分:内容,漫画语言,画面。这三个东西什么关系?


首先,内容是所有表现形式共有的。小说可以讲《西游记》,电影可以讲《西游记》,漫画也可以讲。内容有深刻有浅显,有高雅有庸俗。


其次,漫画语言是独属于漫画的东西。漫画通过自己的形式讲故事。这个东西是漫画的核心,同样一个内容,用电影表现是电影的样子,用漫画表现是漫画的样子,没有漫画语言,也就没有漫画。


最后,画面和个人审美有关,有人觉得画漫画要抓形准,画素描,形准要好,你画的这些东西要符合逻辑。对这种审美,我有一个猜想,西方美术素描中要求抓形准,这种思想后来传到东方。实际上,画面对漫画只是辅助作用,真的不需要抓形准。


现在,世界上销量最高的漫画《海贼王》,它抓形准了吗?没有。手冢治虫也经常被批评不会素描,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漫画大师。我认为,画面应该衬托内容,创作时,需要努力寻找怎样的画面能达到最佳的衬托效果。这时,主观性就比较强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换句话说,对画面的评价主要在于风格和内容的契合度,《乒乓》的风格就不太适合《星球大战》,而契合度,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我评价漫画好不好,首先看读着顺不顺。除非创作者的目的就是想让人读不顺,否则都应向顺畅努力。


▷ 9. 产业论

这个很好理解,漫画是作品的同时也是商品。中国将动画产业与漫画产业合并为动漫产业,而日本分得更细。漫画产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以及与其他产业的联系等,有很多可以探讨的东西。


▷ 10. 同人志论

1985年,《足球小将》的二次创作同人志掀起了日本同人志的大高潮,同人志贩卖会急速成长,同人志专门印刷厂也一并兴起。这其实处于灰色地带,但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它促进了人们使用漫画这种表现形式创作,也促使漫画语言成为日本人的“种族天赋”。


▷ 11. 观光论

某种意义上算“圣地巡礼”,通过读者对创作物中真实取景地的向往促成。日本创作者优质的取材体现在作品中,这也让人爱屋及乌。此外,著名漫画家的故乡或居住地也是热门景点。漫画观光论的成熟,也是漫画与旅游之间紧密联系的证明。


▷ 12. 博物馆论

京都国际漫画博物馆,青虫昭和漫画馆,手冢治虫纪念馆……在日本,漫画文化相关的设施非常丰富。博物馆论就是论述这种设施的存在价值,以及漫画博物馆的规划与经营等。


▷ 13. 海外受容论

也就是本土漫画在海外的传播,探讨漫画的“国籍”性。


卖得好的漫画都什么样?


这里引入我的一个想法:任何创作物都有一个欣赏门槛。门槛有高低,越高代表跨越它所费的力气越多,欣赏者知道的东西越多。

假设漫画阅读门槛有十个不同的层次,从1到10,每个层次代表你对于漫画知道多少。层次为1的人肯定最多,层次为10的人肯定最少,就像金字塔一样。


阅读门槛有十个不同的层次。(山猫 原绘;橙花 制作)


对于漫画,也许有人就觉得这其中的小人长得好看,不管讲得什么,就看画,字都不念,这个层次是1以下的外围读者。他们也是有存在理由的。拿数学类比,会四则运算是小学水平,有人觉得小学水平够了,不需要知道那些常数和定理,就像别人也没要求我数学要达到什么水平,我也用不到嘛。


高层次相当于知道的东西特别多。看漫画时,在内容方面,能看出是致敬哪部作品、作者在台词后隐藏的思想,以及作品风格的时代背景;在表现方面,能发现其中的一些手法史无前例,能注意到作者学习新技法和练习的过程。


当一部漫画,阅读门槛的下限比较低、上限比较高时,可以满足层次1的人,也可以满足层次10的人。这就抓住了最大的受众,它肯定卖得好。


打个比方,就像起步在8的作品,不知道一些漫画知识,首先从画面上就接受不了,看不进去。这大概就是所谓独立漫画的层次,它需要通过大量积累才能更好地理解,需要丰富的阅读量与知识。


我说过这么一句话:作为一个漫画编辑,至少要读一千部漫画,一千部是个起点;作为一个漫画研究者,要读一万部漫画,一万部是个起点。当然,我自己也没读到一万部,所以现在不能说是一个专业的研究者,只能说是漫画研究界的实习生。


有位台湾的老教授曾对我说:“我见过太多你这样的,你这样根本不是漫画研究,没有四十年不要说漫画研究。”劈头盖脸说了我一顿。我的第一反应是,怎么能这样说我呢?第二反应是,他说得对。


凡是感到不公的对待时,我会先考虑对方是什么人。他是一位台湾研究漫画的老教授,和清水勋老师是好友。清水勋是日本研究漫画史的第一人,凡是研究日本漫画史,不知道清水勋是不被允许的。确实,老教授阅历比我多,经验比我丰富,他能从我说的话中判断出水平,告诉我现在做的东西还不能算是漫画研究。


现在的我,还在往巨人的肩上爬,还在为拓宽领域而打基础。


研究不是纸上谈兵


为什么要研究漫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目的。比如我,为什么研究漫画?之前说过,一看中国漫画这么烂,我一拍大腿说怎么这么烂呢?怎么没人站出来呢?算了,我站出来吧。不再等别人出现,我自己主动寻找组织,寻找志同道合的人,自己努力把它做好。


最开始,我想当一个优秀的漫画原作者,等有名了我就能说话,后来发现,当漫画原作者,只能成就我一个人。那算了,我还是当漫画编辑,这样可以指导漫画家,可一辈子撑死指导一千个,这对中国漫画也是杯水车薪,没有用。


那怎么办?我选择了漫画教育。我研究这些东西,把漫画更好、更科学地传递给更多人,让越来越多的人、想创作漫画的人,去认识漫画,理解漫画,这是我的目的。


研究漫画相当于寻找和制造工具,使用工具的人是实践者,比如漫画家们。对,我觉得研究理论的过程,就是制造工具的过程,怎么使用这些工具,看创作者,看具体的使用者。


话又说回来,也有人觉得漫画研究都是纸上谈兵。其实,研究者是创作兵书的人,那纸上谈兵的是谁?是将军,是马谡,被斩了。他拿到这个工具,一板一眼地执行,不结合实际情况,这是他的问题,不是研究者的问题。


研究者怎么研究出的理论?坐那里拍脑袋想:理论上这样画漫画会受到欢迎?不是这么回事儿。我刚说了,读一万部漫画是研究者的起点,为什么?这是经验的基础,所有科学研究都是从经验科学来的,有人善于总结,善于凝缩自己的经验,这些人就有研究者的潜质。


有一个非常好的比喻,练武功。有人一拳打死一个人,他不知道自己这一拳怎么把人打死了,不知道自己这一拳怎么会有这么大力量?让他再打同样一拳,打不出来了。研究格斗的人,研究并思考出打拳者是如何利用了脚和腰的力量,带动全身肌肉打出的这一拳,所以一拳打死一个。研究者把这些东西记下来,凝缩到最后形成理论,把这个工具教给人们使用,说,这是一拳打死一个人的方法。


人们去实践,按照理论,一定能一拳打死一个人吗?不一定。比如像我,体重不到一百斤,严格按照这种方式,确实可以发挥出我最大的力量,但不可能一拳打死一个人。另一个人二百斤,全是肌肉,那他不按这种方式,也能一拳打死一个人。


纸上谈兵的不是研究者,理论不是凭空来的,是收集阅读了大量漫画凝缩而来,理论永远从实践中来


当有了这个理论,我们就知道了现有实践的范围,知道了范围,我们才可能去突破范围。这个理论不严谨,有人突破了,好,非常好,科学就是这样,永远不停被证伪,证伪之后继续完善,再证伪再完善。


据我观察,周围画漫画的人,文科生、艺术生比较多,但强调科学研究方法的往往是理科。其实人人都能画漫画,理科生可以加入漫画的世界,而文科生能主动掌握科学的方式。平衡、均衡一下,大家互相交流一下,不要整天搞什么文理之战多好。


现在,日本研究这么发达,产业也这么发达,但放一起为什么没有变得更好?日本其实也有互相鄙视的情况,这些鄙视多是由误会引起的。


日本多数创作者和商人觉得,我画出作品或是做出生意来,你才能研究,你吃我后面的,你不行。而研究者觉得,你根本就不懂,研究不是这个意思,研究是制造工具、凝缩精华。互相鄙视,不通气,导致两边分得越来越远,这边不愿听研究者的成果,那边也不愿低声下气解释,以更加妥当的方式传授。只有几个处于两者交界处的人,不断在商业作品中融入试验性创作。


井上雄彦,《灌篮高手》的作者,其实就是个兼顾创作和研究的人。他的漫画在不断突破思维模式。他有个“最后的漫画展”,这个展实际上是《浪客行》的一话(“话”是漫画的连载单位)。这个展上,他突破了漫画。一幅画面像墙那样大,你看到墙那样大的画面时,是什么感受?


还有一幅组画,主画有稿纸大小,画面上,主人公背后有一位老人(幻象)手捏一根小木棍刺向他。主画旁有四张小画,都是老人手捏木棍的不同角度。这五张画是一组,这种形式就没法印在书上。


这个展上,前一幅画这么小,后一幅画那么大。画幅的变化给你带来一种新奇的体验。它为什么这样大?想传递更多更详细的信息;它为什么这样小?想凝缩信息。井上雄彦根据意识选用媒介,他在考虑媒介层面,这就是突破。


现在一说到条漫,立刻想到是用手机看。条漫就是条状的、可滑动阅读的一种漫画,不仅可以纵向滑动,横向也可以滑。条漫为什么不能适用于更大的屏幕?手机条漫一格多大?手机屏幕就这么大,所以一个画格也就这么大,无法更大了。


现在,手机大一点的,就iPhone XS Max,再大,手拿不住了。而未来的手机,或许会像科幻电影一样,朝着体积越来越小,而屏幕越来越大(如投射)的方向发展,未来的其他媒介可能也会越来越大。


为什么人追求大画面?除了小画面看起来费事外,还有画面的大小限制了信息的传递,小屏幕势必限制发挥空间。对漫画创作来说,小屏幕没必要添加更多细节,尤其是要降低成本快速回收的商业作品。有人呼吁“照着适应手机的小图学漫画就够了”,但阅读上,从小到大易,从大到小难,而创作上,从大到小易,从小到大难。到时候再呼吁多学一些、画大一些,似乎也太晚了。


所以,总说一定要这样,一定要那样,被条条框框限制,其实创作不出优秀的漫画。


··· 第三部分 创作 ···

学习漫画,看漫画就够了


电影感这个词是哪儿来的?


这个词在日本第一次出现是因为藤子不二雄组合,他们评价手冢治虫的《新宝岛》简直像电影一样。目前找到的《新宝岛》,是一个人脸,慢慢地缩小,看到他在车里。就是一个特写镜头慢慢拉远,和电影的拉镜头一样。


『新宝島』(講談社,1986年10月3日),手塚治虫自身で全て描き直されている。


但实际上,这是手冢后来重制的《新宝岛》,不是藤子不二雄组合说的那个。他们说的《新宝岛》,是远处一辆车开过来(右页图),机位不变,车拐到这里(左页格1),再换个机位,车又开出去了。


『新宝島』(オリジナル復刻版,2009年2月27日),1947年発行の初版本が小学館クリエイティブから復刻。


区别在哪儿?最开始的摄像机是固定的,拍全景,重制的摄像机是慢慢拉远的。这和什么有关?和摄像技术的进步有关。手冢画《新宝岛》的时候还不到二十岁,他那个时候接触到的电影理论哪儿来的?全都是四十年代之前的电影理论。那时候电影技术没这么发达,摄像机还做不到放在一个车的前面,一点点拉远,人们没有那样的想象力。这个时期,摄像机做不到灵活移动


手冢为什么后来画了重制版?技术提高了。手冢这个人就喜欢做些试验性有意思的东西。我重新画一个,干吗要按原来的样子?做点不一样的东西。实际上,他重制的版本,反而给人一种停滞感,慢了,没最开始那么顺畅。


那这个顺畅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和形喻有关,什么是形喻?这是一辆车,这是它的速度线


灵魂画手山猫,正在讲速度线。(橙花 摄)


这个速度线就属于形喻,它在用一格表示一镜。电影拍摄,可能这一个镜头就是这个车从远处开过来,再切下一个镜头,一个镜头是一个时间区间。而漫画作者用一格表现这一镜,一格里拥有这一个时间区间的信息量。


这个线条传达了很多信息,车的轨迹,车的速度,车的节奏。


线条疏,是一种感觉,线条密,是一种感觉,线条粗,是一种感觉,线条细,是一种感觉。连贯的线条,是一种感觉,变成虚线,点点点点,可能会有卡顿的感觉。


速度线。(山猫 绘)


不同的线,给人不同的感觉。(山猫 绘)


形喻传递了很多信息。那故事板是怎么回事?很多人提到关键帧,一帧代表一镜。


电影和漫画,就像两个足球队。电影这个球队,人是齐的,那我们需要派队长出来,代表我们球队。而漫画这个球队,就是一个人,我就是一支队伍,就我一个人,守门员是我,前锋是我,后卫也是我。


11对1,这一个人肯定输。电影能表达的东西确实比漫画多很多,电影里有音乐,漫画里就没有嘛。但一个人代表足球队,和一个人就是一个足球队的意义完全不同,传达的信息量也不一样。


还有一个不同,漫画有台词这东西。拍电影的时候,不会突然出来一个对话气泡,写一堆字。而漫画的构图则要考虑台词,尽管存在没台词的漫画,但那毕竟是少数。


这里要说日文“ネーム”(Name)这个词,译为分镜翻译成分镜,人就容易联想,觉得和动画分镜是一个东西。Name虽然是英语的“名字”,但它不是名字这个意思,它取指定之意(name your price)。指定什么?指定台词。

Name是漫画编辑在漫画中指定台词位置、台词内容时用的。编辑要确定字号,确定断句,以及什么时候需要台词,他需要做这个工作。指定台词是Name阶段的工作,因为漫画不可能仅仅有文字就够了,必须要知道文字在画面的哪个位置。所以编辑干脆要求作者把画格画出来,把主要人物的位置还有一些重要的东西,比如拟声词都画出来,Name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看起来像漫画草稿,但该有的、必须有的东西,它全都有。


由此可见,漫画Name的核心是有台词。人在读漫画的时候,一类是只看字,另一类是看字又看画,无论如何都会看字。也有只看画不看字的,少数小学生是这样。小学时,我是班里唯一一个看漫画看字的,其他人都只看画。有时我们讨论剧情,我说那个人怎么怎么回事,大家就问我怎么知道的。“写着呢!”“哇塞,你真厉害!”“不是,书里写着呢!”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画漫画的时候,要考虑构图。如果说以画面为主,你先画好,定好视觉重心,希望人们注意这里。画完之后,台词呢?找空白处把台词填了。但人会不由自主地去读台词,看到画面时,第一眼就冲着台词去了,你的视觉重心就被忽略了。所以考虑构图的时候,台词必须一起考虑,把所有元素的位置都考虑到。但电影构图,完全不用考虑这个,要跟电影学,全歪了。


此外,有人觉得电影发展比漫画久,所以电影对镜头的设置一定比漫画厉害,希望看电影学漫画。


可是仔细想想,这是不是把一代代的漫画家当傻子?手冢治虫那个时候,他七十年前就已经在研究,已经追上了电影镜头角度的变化,已经创作了《新宝岛》。漫画家不会那么傻,用七十年还搞不清楚镜头角度这东西。


当然,多元化的学习方法是不错,但本行还没搞清楚就多元化,未免舍本逐末。多元化需要建立在个人成熟之后,不是初学阶段。现在竟然出现了看电影学漫画比看漫画学漫画要好的呼声。漫画没有电影那么严格的跳轴限制,看电影学不到漫画的方式。漫画中的画格表现异时同图表现出格表现图层表现形喻音喻表现,电影里可是一点都看不到。


那些优秀的漫画作品足够去看去学了。非得从电影里挑,这不是费事嘛,太费事了。你从漫画中,哪怕是四格漫画,能学到的东西也绝对比电影多得多。


一个画格里的内容


漫画一个画格里的内容,可以这样分类。


(山猫 原绘;橙花 制作)


①形喻:作为“形容词”,描述性的拟态表现。由单独表义的漫符和一般记号(漫符可转化为一般记号),以及根据状况使用的效果(点、线、面)组成。


②音喻:具有图像性(视觉)与声音性(听觉)的拟音表现。其中声音性具有:

· 物理型的效果音(以音喻音):狗汪汪,猫喵喵,雨哗哗;拟声词。

· 心理型的效果音(以音喻态):成龙的“duang”(听到后有蓬松弹性的感觉),可参考日文拟态词;

· 状态型的效果音(以音喻情):BGM,以声音衬托当下情景,人生气时以火山爆发音衬托等。


主体可以理解为角色,就是人物、生物、拟人物。


客体可以理解为背景。可能是写实的背景,画出一些书橱,表示我们在这个地方。这是传递一个信息,表示主体所在的位置。有可能是情景,一堆黑线,表示一种失落和低沉。


拟态,就是形喻,有两种。一种是符号,一种是效果。符号其实就像刚才说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记号。比如水滴,放在额头是汗,放在眼角是泪,放在鼻孔是鼻涕,放在嘴边是口水,放在脸旁……这可能是下雨了。


汗还可以延伸为一种尴尬,眼泪可以延伸为难过或激动。这就是符号顺便给读库打个广告,他们有一本书《漫符图谱》,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版。里面用实例解释了很多漫画符号的意义,怎么引申来的,代表了哪些含义,给大家开拓思路用。


效果的话,刚才车的速度线就是一种。当然,漫画研究者在表现上,把漫画分为画格线条台词。线条可以解释为,用线条构成一幅画,或者用线条构成不同的符号,其实一切都是线条。这些符号和效果,作品中它丰富不丰富,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


我轻轻一跳,可以在我脚下画几条线,表示我跳起来了。此外还有什么表现我跳起来了?比如可以画出我腿上肌肉的线条,表示跳的力度。


用一种符号或效果表现的程度轻一点,用很多,表现的程度就多加一层,一层层叠加。一个是数量上的强调,一个是种类上的强调。画一条线,两条线、三条线、四条线,粗线、细线或不同效果的线,表现我刚才那一跳。


知道的越多,才可能运用得越多,能画出的跳起方式也越多。现在有一些中国的漫画,那些我觉得不好的漫画,形喻太不丰富,永远一种跳法,永远一个生气符号就完了。日本的漫画,放大其中一个画格,你可以看到很丰富的细节。中国的漫画,放大之后就很空,感觉这里可以加点什么,那里可以加点什么。


不去看漫画,不去有意识地寻找其他漫画的形喻,学习不同的表现方式,自己一个人是琢磨不出来的。的确,形喻不丰富也能画出好漫画,可知道而不用和不知道所以不用完全不一样。什么是自由?知道不去用,自由地选择,不知道而不用,那不是自由,是局限。


拟音,音喻,顾名思义,就是用声音去比喻,这些在日本漫画中很丰富。最简单的就是拟声词,以音喻音


日语除了拟声词外,还有一种拟态词,比如こそこそ(kosokoso),形容偷偷摸摸的样子,ふわふわ(fuwafuwa)形容软绵绵、轻飘飘的样子,めらめら(meramera)形容火焰燃烧的样子。这是在用声音比喻一种形态,你听到ふわふわ(fuwafuwa)的时候,会有棉花糖那样的感觉。这就是以音喻态

有时我们翻译日本漫画,遇到拟态词会直译,比如こそこそ(kosokoso),会在旁边写一个“偷偷摸摸”,感觉完全不一样。一个是用声音去体会,一个是知道意思再联想,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传递方式。


以音喻情怎么说?你可以理解为背景音乐,看恐怖电影的时候,如果关掉声音,它也没那么恐怖了。举个很典型的例子,在《JOJO的奇妙冒险》里,第一部的反派,强吻了主角的女朋友,强行夺走了人家的初吻。这个时候,画面中的背景音是“ズキューウウウン”(zukyu-uuun),这是一种什么声音?亲嘴怎么也亲不出这种声音来,这个声音怪怪的,不舒服。实际上,这个场景就是要给人营造一种不舒服的难受感觉。


你看,声音可以用到如此丰富。


此外,这个表达声音的词是线条组成的,是画出来的,于是,除了有声音的属性外,它还有画面的属性。比如“软”,组成软的那些线条可以是软的,画面上表现出软,意思也表达出软,有双重属性。这就是音喻,它有很大很大的发展空间。有很多很多的东西等着你知道,如果你想要去创作。


有的画格里可以没有主体,有的画格里可以没有客体,这些要素不用都充斥在一个画格里,而是根据你的需求使用。而且你分析或阅读漫画时,也可以把它的画格细分成这样去看。


漫画的阅读单位


看漫画的时候,要一个单位一个单位看。翻页漫画的单位是什么?一个对页。现在,为了用手机看漫画,把这个对页拆开,里面有很多东西都看不到了。我在微博上举过一个例子,是富坚义博的作品《猎人》中的。


HUNTER X HUNTER(19卷)(集英社授权香港文化传信集团有限公司出版,2004年3月)。


右页是非常大的石头山,上面有一个人物。


左页上,第一格,人物是非常小的一个点。下一格,背景不变,但这个人物突然变大。一瞬间,从这么小变成这么大,表现速度快,唰就跳到前面来了。表现出速度快的,除了人物比例的大小,还有这个山。人物的参照物是山,那这个山究竟有多大?如果就像白板这么高,那我从这里跳到前面来,实际上也没跳多少远。但如果这个山超大,唰一下,你看我从么小一个点,跳到你面前,那我跳得一定很远。那这个山究竟多大?看刚才的右页。

右页左页,很直观的对比,这需要用对页看。


所以漫画要用单位考虑。看纸质漫画,需要翻页,必须要以对页看,这是它的基本单位。条漫的基本单位,可以是一屏手机画面。


实际上,有些条漫也是这样创作的。不同媒介,不同媒体,就有不同的单位,视线也有不同的引导方式。需要根据媒介,确定漫画的单位,确定创作的方式。阅读漫画也一样,不同媒介,有不同的阅读方式。


其实,你完全可以不用考虑这些,但为什么我又讲?这就是一种追求,追求自由。知道关于漫画的一切,并凭自己的意愿有选择地使用,这就是自由。


··· 第四部分 行业 ···

为什么研究日本的漫画?


日本人是真正把漫画当作一种表现形式对待的,他们没有“漫画是给小孩看的”这种偏见。

人们对美国漫画的刻板印象是什么?科幻、英雄或者《加菲猫》这种轻松搞笑的。一提欧洲漫画,刻板印象是什么?独立漫画,图象小说。


但在日本,欧洲那样的漫画有,美国那样的漫画有,当然,你刻板印象中的主流漫画也有。


日本漫画,它最接近漫画的完整形态,比较“圆”,各方面都比较丰富。所以说,要去学习,根据日本漫画,你可以学到各个方面。欧洲漫画不是不能学,只是它一般会在某个方面突破条条框框,攻击力超强,但其他方面会比较弱,所以学习方向比较单一。


日本漫画与欧洲漫画的不同属性。(山猫 原绘;橙花 制作)


对于仅仅有兴趣的人来说,随便学学就可以。寻求突破的人,有自己明确的方向,就按自己的方向来。但学基础的话,我还是推荐日本漫画,什么东西都知道一点,才能确定真正想要什么。


日本人把漫画用到了各个领域,用漫画讲经济,讲量子力学,讲数学。比如,日本美食漫画,不是说《美食的俘虏》,有一种漫画叫情报漫画,情报漫画中的美食漫画,像大众点评一样,它介绍一些真实的店,介绍店里的东西怎么好吃。


在中国,想知道什么店好吃,上大众点评,网上搜一搜。日本人不仅网上搜一搜,他还可能会买漫画看。还有育儿知识,像有的新妈妈,她可以问长辈,可以上网搜,可以看书,看宣传片,在这些选择之上,还有看漫画,她会找讲育儿信息的漫画看。日本人很自然地把漫画当成其中一种选择,因为在他们眼里,漫画就是一种表现形式,和文字、影像一样的表现形式。这也是我支持去日本学习漫画的原因。


并不是人人都能当职业漫画家


人人都能画漫画,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当职业漫画家。任何人都能画,多难看都可以画出漫画来,但职业漫画家需要知道很多东西,因为你是职业的。

像之前提到的“阅读门槛”金字塔,读者的门槛多低都不算问题,但创作者的门槛太低,就是问题了。因为,没有五六七的水平,画不好一二三的东西。并不是会画画就能当职业漫画家,就像并不是会写字就能当职业作家一样。


现在,中国漫画的问题在哪里?我采访了很多很多人,漫画编辑也好、漫画作者也好,然后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没有标准。首先是入行标准。像读库的图书编辑,他们肯定经过筛选和培训,不是谁都能当好图书编辑的。化学老师,肯定不能对化学一窍不通就去教化学。但漫画,现在真的有很多对漫画一无所知的人充斥在这个行业。


我有一个朋友,他招聘漫画编剧,招来一个人:


“看过什么作品?”

“左手韩的漫画。”

“还有呢?”

“没了。”


合着就只看过一个作者的漫画?


只看过一个作者的漫画,只知道一种方式,就来应聘漫画编剧?此外,在天津采访的时候,也遇到一个编辑,他是化学系毕业的,然后在大二时,对漫画产生了兴趣,开始自学,过了两年大学毕业,开始应聘漫画编辑。


只看过十部作品的人心中的No.1,在看过一万部作品的人心中也许平平无奇。而前者也不会明白为什么后者会觉得平平无奇。经验不足的人闯入这个行业,做出平平无奇作品的几率,就像马龙和我打乒乓球的胜率一样大。


还有一种标准,稿酬。漫画一页多少钱?不知道。问这个人,三百吧?也有人说三百谁去画?我们都六百起。是黑白吗?是黑白的。黑白的六百?我彩色的才五百。各种诡异的价格,不公平的价格一些平台还禁止作者交流稿酬,说是商业机密,这些奇怪的价格差才保留下来。


在日本,无论什么出版社,凡是新人漫画家,价格都一样。不管哪家出版社,给的起步稿费都差不多,在6000到8000日元之间。以后涨稿费的标准就是单行本的销量,这样对创作者和出版方都很公平。虽然不是完全透明化,但有一个标准。

但是在中国,一家一个说法。画得好可能就给一点点,画得很普通可能给很多。当然,这和行业的现状与各种具体情况也有关。


大家总互相鄙视,互相看不起,拒绝学习知识。漫画家们应该是永远的对手和伙伴。太多太多漫画家之间的争执,彩色黑白之争,页漫条漫之争,其实没有必要。往深层说,这不利于创作,不利于好漫画的诞生,读者看不到好作品,而整个行业,也谈不上真正的发展。


编辑:铁雄

设计:橙花

审校:山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