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立自强的定位之下,科技创新下一步怎么走? | 新京智库

郑伟彬 新京智库 2021-07-22


只有科技自立自强,才能确保我国产业链安全,并使行业获得高增加值,实现高质量发展。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新京报讯(记者 郑伟彬)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与国家综合实力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对此,在新京智库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研讨会上,专家们进行了细致的解读。


与会专家认为,我国在当下提出科技自立自强,具有特殊的国际环境背景,同时也是我国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做的事情。只有科技自立自强,才能确保我国产业链安全,并使行业获得高增加值,实现高质量发展。


打造产业链闭环是未来工作重点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书记、教授王晋斌认为我国在当前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具有特殊的国际环境。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全球化不同,当时的技术创新是全球范围内分工进行的,也是共享的。但自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尤其是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之后,全球技术贸易变得越来越严格,限制越来越多。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要保证产业链安全,要拥有核心竞争力,并且让行业获得高增加值,这样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同时,王晋斌强调,中国要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在技术上领先,能够引领全球技术变化,在技术规则制定上拥有话语权。目前来看,我国的产业链闭环正在变得越来越好,但还是有一部分产业链是有开环的,这其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我们要进行技术创新,把这些开环的部分、不安全的部分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一个闭环。这是未来一个重中之重的工作。


在谈及是否应该通过举国体制来突破芯片的关键技术,王晋斌认为所谓的“举国体制”是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的政策,把整个市场上涉及芯片产业链的所有企业,通过市场原则组织起来,并通过一些财税政策激励企业来实现,而不是说政府要通过整个国家来做这件事。


我国已经具备科技自立自强的条件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主任、教授祁凡骅则从政府治理和国家治理角度进行解读。祁凡骅表示,在此次的公报中,“创新”谈到15次,“科技”谈到10次,都是高频词。对政府来讲,首要职责就是接下来如何塑造有利于创新的国内环境,特别是政策环境,涉及企业的税收、企业获取的资本的支持、企业的研发投入等方面。


祁凡骅同时强调,技术创新不仅要有延续性创新,更要有破坏性创新。但破坏性创新具有的特点——更简单、价格更便宜、性能更低——与传统的管理理念不同。这就要求各级管理部门人员首先理念要进行转变,这样才能制定出支持创新的政策来。


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副处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巍从国际角度进一步阐释。李巍表示,我国在当下提出科技要自立自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国际环境的变化。现在很难通过引进技术的手段实现技术的更新换代,特别是最好的、尖端并可能涉及国家安全的技术。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科技自立自强也就进入了议事日程。


二是能力使然。李巍认为,科技自立自强对于大部分中小国家是很难实现的。过去中国买技术、引进技术,主要也是因为还没有足够的能力、财力以及人才方面的积累。但现在,我们已经具备了相应的条件。因此,科技自立自强也就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主题。


编辑:柯锐   校对:卢茜

投稿、合作、联系我们:futurecity@xjbsmartcity.com


姚洋:中国走向世界经济强国的四个严峻挑战


未来中国经济结构将有这四个趋势性变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