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薪超百万却难招到人,这个行业怎么了 | 新京智库

肖隆平 新京智库 2021-09-07

高质量芯片制造人才最紧缺,我国正加强高校集成电路和软件专业建设。


2020年11月12日,2020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展示的自主可控国产高性能计算芯片。图/IC photo


7月4日下午,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下称“中芯国际”)发布的《关于核心技术人员离职的公告》显示,核心技术人员(副总裁)吴金刚近日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相关职务并办理完成离职手续。离职后,吴金刚不再担任中芯国际任何职务。


消息一出,“中芯国际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冲上微博热搜。在全球晶圆(即制造硅半导体电路所用的硅晶片)代工厂中,中芯国际位列第四名。其也是中国大陆规模大、技术先进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


中芯国际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显示,2018年公司员工流失率为22%,中芯国际上海地区员工流失率为52.2%。2019年虽有所下降,但仍有17.5%的流失率,上海依然是流失主阵地。


不仅中芯国际,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厂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台积电”)也面临人才流失问题。台积电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显示,2020年一年内新进人员离职率达到15.7%,未达“离职率不超过13.5%”的目标。


业内领先的芯片设计公司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下称“海思公司”)也于最近推进“海思无级别启动脱密协议”。业内人士告诉新京智库,因为近两年初创企业挖人才现象严重,海思公司不得不提高防范措施。


这些其实折射了我国芯片人才短缺的现状。


那么,芯片行业的人才到底稀缺到什么程度?哪些领域的人才更为紧缺?



总缺口大约30万


芯片设计工程师紫玉最近将自己的简历隐藏了起来。


他告诉新京智库,他所从事的是A类芯片的设计工作,但很多猎头并不一定清楚:他其实很难去做B类芯片的设计工作。“因为这需要换赛道,而每次猎头来电,我都需要解释”。


公开资料显示,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被称为半导体,其产品主要有四类,即集成电路、光电器件、分立器件和传感器。由于集成电路所占份额大,通常将半导体等同于集成电路。而集成电路分为微处理器、存储器、逻辑器件和模拟器件。这些不同类型的集成电路或单一类型的集成电路被称为芯片。


人力资源上市公司科锐国际工业领域的业务总监王磊向新京智库介绍,他们前一段时间联系了类似的候选人。其中,一位候选人的简历其实只放到招聘网站上一天的时间,就有二十几个猎头给他打电话,问他是不是想看看新的工作机会。


王磊介绍,科锐国际今年一季度的测算结果显示,“从我们服务的客户来判断,拿到的招聘需求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0%左右。”


一方面是猎头帮忙抢有离职意向的在职员工,另一方面,一些大学应届生也被“抢订”。一位在企业工作了14年的高校教授董安告诉新京智库,他的几位研究生和博士生,“还没有毕业就被几家公司(预订)抢走了。”


激烈的“抢人大战”背后是芯片行业缺人。


关于人才短缺,王磊表示,这里首先需要界定统计的范畴,比如产业技术工人算不算?此外,还有各个产业链上游原材料领域,以及制造芯片的设备领域。如果这些都算上,芯片人才的缺口绝对大于30万人。这个估算依据的是这几年连续发布的《中国集成产业人才白皮书》(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等单位编制),以及全国定点监测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出具的数据。


华南师范大学工学部执行部长、半导体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李京波教授向新京智库表示,华南师范大学正申报一个集成电路一级学科博士点,所以他们的团队查阅了相关资料。如果只算集成电路一类人才,缺口可能就有二三十万。


李京波认为,如果算上通讯领域的光子芯片,这个领域的人才缺口在10万以上。此外,还有当下很火的功率芯片,这个领域的人才缺口也至少10万以上。“如果把所有的领域都加起来,我们国家芯片的人才缺口可能有60万左右。”


公开数据显示,在芯片相关人才学历方面,本科为 43.21%,硕士为 31.65%,博士及以上为 4.6%,大专及以下学历的从业人员占比为20.54%。


而《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9~2020)》的数据显示,到2022年,我国芯片专业人才仍将有25万左右缺口。从当前产业发展态势来看,集成电路人才在供给总量上仍显不足,且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



“芯片制造人才缺口最大”

2021年4月24日,安徽省马鞍山市,在位于马鞍山经开区的安徽省东科半导体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工人正在生产芯片。图/IC photo


“每个环节都缺,从芯片设计,到芯片的流片(芯片制造的一个主要制造工艺),制造业环节可能最缺”,李京波介绍,我国的封装能力已经在全球领先了,技术含量也相对低一些,这个环节的人才缺口则不那么严重。


董安亦认为,我国芯片行业主要缺乏有实际经验的工程师,特别是工艺工程师和设备工程师。目前制约芯片产业的最大挑战是芯片制造。芯片制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一步都需要做到极致,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流程就失败了。


更坏的结果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国内现在最紧缺的是高质量的芯片人才,这在目前是阻遏产业发展与提升的最大问题之一”,董安说。


在芯片企业工作了20多年的武华叁告诉新京智库,如果可以把芯片及相关分成设备、材料和软件三个部分。那国内这三部分的自给率都很低,材料的状况稍微好一点,另外两部分的状况则不太理想。因为现在要求自给率提高,那国内就需要更多更好的设备、软件来设计、生产芯片,而这正是遭遇“卡脖子”的领域。


从具体岗位来说,王磊介绍,芯片设计工程师、EDA研发工程师、数字验证工程师,还有晶圆封装工程师,这些岗位的人才基本上是企业需求最旺盛的。


王磊介绍,现在很多芯片相关专业应届生还没等到毕业,就已经被芯片企业预订好。江浙一些二线城市(如无锡)芯片公司的设计岗,给硕士应届生开出的年薪超过30万元,而且一次性的补贴还会给十几万元。


人才市场的紧缺也助推薪水涨幅。科锐国际发布的《人才市场洞察及薪酬指南(2021)》数据显示,芯片设计工程师当下年薪在60万元~120万元间,跳槽可能加薪10%~30%;验证工程师当下年薪在60万元~150万元间,跳槽可能加薪10%~15%;CPU/GPU领军人物当下年薪是150万元~600万元,跳槽可能加薪30%~50%。


高端人才则更受关注。国际商业策略公司IBS的调查显示,从现有的从业人员人才结构来看,中国芯片行业急需大量新鲜血液的输入。其中,除了高端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缺乏外,复合型人才、国际型创新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也较为紧缺。



全球都缺,中国最缺


王磊介绍,芯片人才其实不仅中国这么紧缺。欧美国家、日本、韩国,也非常缺。比如在欧美,一些比较知名的公司,如AMD也不断扩张,包括苹果公司、Google,还有一些初创公司不断进入这个市场或深拓市场。几大公司之间挖角,在薪水上开出非常优厚的条件,可能都是翻倍地给。“说白了,从全球市场来看,芯片人才都比较短缺。”


王磊认为,相较于欧美日韩国家,中国(大陆)肯定是排第一位,是芯片人才最紧急最短缺的。


芯片。图片来源:Unsplash


董安解释,目前,从全球层面上看,我国的人才缺乏确实比较严重。美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得早,也成熟,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更主要的是全球大多数优秀的人才都被吸引到美国了。这是美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动力之一。在英特尔,几乎一半的工程师都是各国的优秀移民。


武华叁表示,如果说我国的诉求是能够自主可控,而美国又对我们国家进行限制,芯片都得自己设计、制造,那“人才缺乏的问题自然就很严重”。



行业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多位受访者表示,人才流失是导致我国芯片人才短缺的又一个重要原因,而且是从高校开始。


北京某高校研究员告诉新京智库,他们学院在高考招生是大类招生,等到大一下学期再让学生选择专业方向。此时很多学生就选择了就业机会更多、待遇更高的数学系。像他所在的光电半导体专业选择的人则较少。


在全球排名靠前的非存储类半导体公司工作的管理层人员孙岩亦告诉新京智库,在国内几所微电子专业影响力较好的高校,很多学生都选择去学金融等就业前景更好的专业,这些最聪明的学生都不去学习半导体,芯片行业的前景令人忧心。


人才流失也发生在从业人员中。许榴介绍,芯片行业大量的优秀人才流入金融、互联网和房地产等领域,甚至流向国外。人才转而寻求获取更高的职业回报,这使得芯片行业的发展艰难。


人力资源上市公司科锐国际业务总监王磊亦向新京智库介绍,他们也发现了这一现象,芯片行业里大量的优秀人才在外流。


▲资料图。图片来源:Unsplash

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等单位编制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9-2020年版)》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的主动离职率为 12.51%,较2018年降低了 1.84%,但仍高于5%~10% 的健康流动率。其中,设计业的主动离职率最低,为10.84%,但比2018年同期增长了1.01%。


这其中还有一些人才流向了美国等发达国家。近日,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与牛津经济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美国半导体产业支撑了185万个就业岗位,雇佣了超27.7万个研发、设计和制造岗位人才。与美国的其他行业相比,美国半导体行业雇佣的非白人工人的比例更高,其中52%为白人,亚裔占据了28%,黑人占4%。


作为中国大陆芯片制造的龙头企业中芯国际,则是人才流失率严重的典型企业。该公司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显示,2019年员工流失率是17.5%,相比2018年虽然下降了4.5%(其中上海是员工流失的主阵地),但这一流失率仍然高于行业平均流失率。


王磊解释,因为他们在北上深这种一线城市的芯片研发机构或企业所获得的薪酬,往往比不上互联网公司。更何况,一些互联网巨头其实正在向更底层的核心技术研发加大投入,因此从芯片公司人才加入互联网公司也不算是换“赛道”,但又能拿到高出一大截的薪水。


芯片公司能提供多高薪水也受公司盈利能力的制约。多位受访者表示,芯片行业是典型的全球化产业。行业公司存在这样一个盈利现象:“老大吃肉,老二喝汤,老三啃骨头,老四舔碗,老五只能看着。”尤其是处于微笑曲线低端的制造环节。而国内芯片公司的规模普遍不大,进入全球领先的更是凤毛麟角。



待遇提高由产业能力决定


曾在企业工作14年的高校教授董安对新京智库表示,提高待遇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芯片人才短缺现状,因为现在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考虑得最多的是将来的工作市场与待遇。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院长、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院长于洪宇教授向新京智库表示,从集成电路全行业的薪资来看,欧美属于第一梯队,新加坡、日韩属于第二梯队,而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属于第三梯队。也就是说,在芯片领域,我国存在比较明显的人才成本优势,是可供挖掘的人才价值洼地。因此,“提高待遇,可以有效减少一些芯片人才的流失。”人力资源上市公司科锐国际业务总监王磊对新京智库介绍,一般来说,研发岗的专业人才,芯片设计环节的年薪在30万左右,生产制造环节在20万左右;如果是本科应届毕业生,平均年薪起薪在15万元左右,博士应届毕业生是30万元左右。芯片领域的企业大约80%每年会进行一次调薪,调薪比例在5%到10%之间。但这个薪资水平与互联网企业相比,尤其是和大数据、人工智能这类岗位相比,“明显差了很多。”这一说法得到华东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石艳玲的认同。作为从事芯片研究工作35年的她告诉新京智库,近几年芯片领域的工资有了较大提升,但与金融、互联网等领域相比,依然有差距。根据王磊的介绍,一个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如果他有4-5年人工智能方面的工作经验,最高月薪可以拿到4万左右。而且互联网行业其实基本不是发12个月工资,而是发14个月,甚至16个月的薪水。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年薪可能达到50万左右。但也要看到,更多学科的毕业生进入到其他行业的待遇并没有这么高。在全球排名靠前的非存储类半导体公司工作的管理层人员孙岩表示,芯片行业的待遇现在已经不低了。因为供给少需求多,人才待遇水涨船高。相对而言,芯片设计人才,主要指大学毕业生或者硕士毕业生,“现在的工资待遇其实已经比较高了。”石艳玲亦表示,芯片行业的待遇特征是,从业研发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在未来的职业中就越有竞争力,不像一些上手快、因为年轻而占优势的行业,到了中年可能遇到明显的职业危机。至于是否应该通过提高待遇来吸引更多人才,石艳玲认为,这个是由芯片企业的技术和盈利能力来决定。目前我国芯片行业处于追赶和上升期,大幅提升待遇还有待企业在全球市场有更优异的表现。董安则表示,根本的解决方案还是要改变社会对人才价值的评价观念,少一点职业的高低贵贱之分,让专业人才选择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职业。

(因受访者要求,本文武华叁、董安、紫玉均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肖隆平  

实习生|刘梓萱  

编辑|张笑缘  

校对|张彦君


中芯国际高管“裸辞”上热搜,芯片人才为什么如此稀缺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国字号”平台落地广东江苏,有何深意?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