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们在病房里画画:三位精神分裂症艺术家的画作赏析

陈智民 刺鸟栖息地 2022-07-17


展览地点

上海市徐汇区宛平南路600号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6号楼一楼走廊


展览时间

2022年3月1日-2022年5月20日


疫情期间

目前上海处在封控阶段

以医院开放时间为准

主办单位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600号画廊


其他信息请点击

传声筒:精神分裂症专题互动艺术展




参展艺术家:小龙

他年龄30岁左右,瘦瘦小小的,因长期缺乏户外活动而面容白皙,有着活泼单纯的性格,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上不少。毕竟是年轻人,和满病房的可以做他爷爷奶奶的病人的不一样,他有想法,有追求,有对生活的毛茸茸的欲望。


有几次当我看着病房中其他病人的画,哀怨地说怎么都是在机械地临摹时,小龙悄悄出现在一旁,幽幽地添了一句“他们这些老年人都是这样的”。


他在“进来”之前学过绘画,康复科要为过年过节和时事主题画点宣传材料时,就会叫他去康复科大厅。这种事情他是最高兴的,因为“有事情可做”,他能觉得自己被别人需要,而且还能得到特别关注。多数时候是康复科给他一幅风景画或者网上下载的图让他模仿,他勤勤恳恳画上一两个下午,完成后还能得到一点小零食,他就高兴得不得了。



被别人需要是很重要的,因为很少人能自发去追问人生意义并成功找到答案,但人又是需要意义的,多数人是在一件件很具体的被别人需要的案例中去感受这个意义。


他在模仿这些画的时候,也不像其他病人,一笔一划地模仿,某一笔画不对便用橡皮擦反复修改,他的做法是先看仔细,记在心里,然后将这部分自主地画出来。虽然细节不一定对得上,但画得比较自然,也比较快速。


因为和康复科的“特殊关系”,康复治疗师下病房时,会专门给他带去丙烯等绘画材料。他很懂门道地在桌上铺上塑料纸和报纸,再放上素描纸。


他用调色盘很少,多数时候是打开丙烯罐子直接蘸取颜料,所以能看到他的画比较大气,颜料铺得比较开、比较浓重,颜料缺乏混合和调色、往往是单一颜色的叠加。他常常用最大的刷子先在纸上刷上一层背景,多数是黑色,然后才在上面画上图形。


很少看到他坐着画画,他往往是站着,弯着腰,一手拿笔一手托着丙烯罐子。他画画很快,常常半小时画完一幅,有时一个下午画完三幅。


有时候就看到他画了一半,一手拿着笔在病房或康复大厅乱逛,有时跑去和人聊聊天,有时凑上来旁听我和别人交流。

他的多数画作没有标题,或仅用所画形状来命名,比如这幅《漩涡》和《脸谱》。他也愿意交流,能主动向别人解释自己的画,但解释的都是具体的绘画内容:比如解释说这画的是年谱、这是蝙蝠、这是电流,并没有对绘画的意境、构思、寓意等进行解释。


不过,这样抽象和纯粹的画风,确实缺乏自我阐述的空间,也不适合带着理性头脑去解读画作。


他的这些画,大多是事先根据一个创意想好一个构型,然后就可以开始画了,并不需要丰富的细节,也没有细致的雕琢。追求的是形式上的表现力,绘画只是人本能的创造力的施展。


在这点上,小龙和波洛克这些抽象表现主义的画家倒挺相似的。想好大致的构型,是画下一幅画的核心点。(有时候他好几天没有画一幅画,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自己在想着要画什么。)另一个相似的点是,他会连续画一个系列的画,比如脸谱系列和方形迷宫系列。


能从中感觉到一种“玩”的心态,像玩积木一样,即在一个构型之下把各种元素进行调整和排列组合,看看哪一种组合效果最好。


在对人类绘画心理的研究中有人提出“游戏说”,这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需要采取多种方案不断进行尝试。游戏心理就是这种创造性思维的预演。


他在一个构型之内探索,也会在构型之间多方探索。他常常是一个系列画完,就开始另一个系列,不太会在一个系列中中穿插别的,也不太会返回去接续之前的某一个系列。可以看出他在刻意地求新。


在老郭的工作室中学习时,我已经注意到多位病人艺术家都尝试过“多重环形结构”,在我后来支持帮助的病人中也有这种规律。在小龙身上这种规律体现得最充分,最令人印象深刻。

他的画构型颇有变化,但多数都能找到环形结构的内核。原生艺术家们对环形结构的偏爱有着深刻的心理学意义。


可能是因为圆是几何图形中最完美的一个,形式上最简洁、最原初,所以原生艺术家们在用潜意识创作时会不自主地接近这个构型 。但小龙也有方形和破碎的构型,如下面这副。



所以有了另一种解释:多重环形结构是为了用最简单的方式来统一和整合全画元素,这种结构有一种天然的向心力。这点和生物的思维方式是有关的,当生物的简单神经系统开始去理解纷至迭来的新事物时,会采用最省力的模型去收纳他们。


多重环形结构的另一种形式——漩涡结构,就是最好的例子。这种漩涡结构还代表着一种人类的深层心理,即对本原之物的追求本能,这个漩涡能引导人从自身所处的形而下事物,逐渐超脱,向形而上的万物之源产生向往和好奇。


在一片黑暗中追求光亮,这种心理据说和早期人类的洞穴生活有关,那时候人类通过洞口感知外界世界,也和人类在无边黑暗的恐惧中看到火光的欣喜之情有关。


小龙对色彩的强烈表现力,在我院病人艺术家中是罕见的。这和他年龄轻、有活力有关,其中也有一份功劳来自丙烯材料的独特质感。他的画中的浓重黑色背景、色彩高对比度和黄色的大量运用,能让人直观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生命力。



除了他的一系列多重环形结构的画是如此,另一系列的线条交错的画也是如此。这些画让人想起一句歌词:“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他的画不太会寄寓某个观念、寓意或者故事,比较缺乏让他人去阐发的素材。但确实有些画含有一些独特的意味,比如这幅《电流》和《电流加强版》 ,里面有比较强烈的象征意味,他说了好大一段话在努力解释,但还是难以理解。


对这幅《聚焦》的解释也别具生趣,他解释道图中白圈是相机中的聚焦标识。


小龙还很年轻,还在高水平地快速创作着。他已经习惯了院内的生活了,真的是把这当家、把这当做安身立命之所的感觉了。


有时候我有点私心,觉得他这样的高产量创作者能留在院中对艺术事业很有帮助,但一想到他的年龄和即将在院中度过的漫漫岁月,又不禁产生一种窒息感。


或许有一条路是我们能帮他走成的:将他的事迹和艺术推向社会和艺术市场,要是能获得关注和各界人士的帮助,没准他能顺利在院外生活,到时候一边创作一边过着自由丰富的生活。也许那时候他可能不再需要把艺术作为人生意义的支柱了。

参展艺术家:老严

他留着个板寸头,头发都发白了,脸上皱纹很深,是个经受过磨炼的劳动人民形象,有着拘谨谦逊和豪情万丈两种感情的混合。


虽然老严外表看起来有点凶,说话时又异常地和气,在我评价他的画时总是重重地点头。从他的画中能看到粗犷坚定的气质,从线条为主转换到以色块为主的风格后仍是如此。


他在画用于装饰的点时便是例子,像是往墙上拍泥巴那样把颜料点上去,涂色块时也是这样,颜色丰富、鲜艳,颜色交错、对照,颜色涂抹厚重、边界清晰。



大概画作风格比较抽象的艺术家都不太能解释自己的画,老严几乎不能就他的画作进行交流,只能大致说说他画的是什么,有时直接把画背面的标题亮出来给我看,意思是这画的主题就是标题所指出的。(他倒是能够主动给自己的画起标题。)


那些画得比较具体、甚至带着故事来绘画的艺术家就比较能解释自己的作品,像老严他们之所以选择抽象风格,也是因为不擅长语言交流。老严有时候想半天憋出一句“想画就画,啥也没想”。


画这些抽象风格的画,算是一种游戏,相当于用颜料和画笔搭积木。对游戏的喜爱,在儿童或是成人都存在,在其他动物身上也能见到,说明这是一种比较根本性的行为。有一种对游戏的解释是这是动物在训练生存技能和探索周围环境,比如小狮子之间的打闹,而在人身上,游戏还发挥着锻炼思维的功能。


另外,画抽象的画,也可以看成是一种摆脱实际事物特征去靠近本质和原型的努力。我们不少病人艺术家在未受影响的情况下一开始就发展出抽象风格,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缺乏造型功底、画现实事物画不来,这也算是对精神障碍的某种隐喻:因为疾病而丧失某些生活技能,反而能摆脱这些技能的遮蔽、看到人生的真相。



再往后,老严慢慢就开始抱怨自己“没有东西可画了”。这也在我的预料之中,因为艺术病房中的艺术家们在蹒跚起步期和找到感觉展露才华期之后,都会遭遇瓶颈和下滑。


这也不怪他们,因为病房的生活过于单调狭窄,一成不变,精神生活贫乏,缺乏外界刺激,没有爱情和人际冲突,没有烦恼和悲伤,可以说是“不作风波于世上,自无冰炭到胸中”。这种情况下,当他们将过于十几年储存的创意和新鲜感消耗掉之后,容易感觉贫乏。这种感觉大概很不好受吧。


这种缺乏灵感的感觉,就像白色对于画作一般,看似无色,却是真实人生况味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或许这种感觉还是最能代表人生的这种不乏闪光点却总体上还是灰头土脸的本质的一种感觉吧。


不过看起来,老严找到了克服的办法,不仅仍然能坚持来画室,还使得画作没有明显下滑。他的办法是,在单纯玩弄形式感到缺乏新意后,他把现实事物作为形状的灵感来源,加以变形和扩展,用于自己的抽象创造。像下面这幅《热气球》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别人的成品上继续玩耍不仅更有趣,而且还有源源不断的玩具来源。其他几幅也多多少少具有这样的特点。


这个系列一直延续到2021年年末。玩耍的性质仍有,并采取了图画背景用线条填充的创意,能看出创造激情的慢慢消退,不再有巅峰状态下的那种精气神儿。可能是另一个创作瓶颈,也可能是秋天影响下人的创作热情减弱。

参展艺术家:老陈

老陈的性格是乐呵呵的,爱插科打诨,和性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运笔习惯非常地拘谨仔细,往往是把画纸和颜料等端正摆好,慢吞吞地拿笔打线条,在期间要是听到周围什么动静,就会停下笔来,身体仍然是佝偻着,仅把头抬起来,像雷达一般探测新鲜事儿,脸上慢慢浮现出笑容。


他颇有设计的兴趣,会将我院的英文简称或报纸上的卡通形象用马克笔设计成图标,有些设计还颇为精巧,他有时也临摹和创造一些漫画形象。这样的习惯也带到了画中,有几幅有着严谨的构图,准确的相对关系,一丝不苟的笔划。



这种风格在我们画室中的病人艺术家中并不常见,主动选择这种风格,并严格地完成了几何图形设计,这说明人具有设计的本能,不自觉地利用数学上的几何知识来接近纯粹的形式美。数学,能够用简洁和饱含美感的方式去描述世界的本质,去描述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可以说是在真理中呈现美。


而他的这几幅,虽然分量小、层次低,但可以说得上是在美中呈现真理。另外,在这幅中如果仔细看,能够发现整体的和谐和整齐中隐藏着不对称和不整齐——当然他自己并非自觉地构思,也不必过分阐释,但这确实暗合了“和谐意味着僵化,需要通过不和谐来达到更高的和谐”的哲学命题。这或许是另一个“在美中呈现真理”的例子。


他还会向我打听梵高的画是什么样的风格,询问了好几次。最后我用打印机打印了几张黑白的图片来给他——后来证明没有颜色的图片才是最合适的。他需要模仿可能需要的是一个触发点,一旦开始之后他就会让自己的热情来主导绘画,尤其是在颜色的选择上。他这次模仿的成果是下面这幅:

因为有原作作对比所以便于分析,这幅更加简明、稚拙、平面化、颜色也更加鲜明纯粹,可以说,作者的童欢的心态在画中展现无遗。他的作画风格也在这幅画中崭露头角,他的画浓墨重彩,像切完蛋糕后将奶油涂抹在蛋糕上。


这可以算是把后印象主义风格更加推进了一步了,画中的景物辽远、神秘、深厚,确实是土地给人的魂牵梦萦的感觉。


从中还能看到他的自信,他不怕别人说他是瞎画,也不怕别人说看不懂,像他这样症状全无、乐于交流的病人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因为乐于交流往往意味着会根据他人的眼光和口味来修剪自己的风格,反而是需要一些症状、需要一点孤傲之气,才能甩开别人画出真我。


上面这一幅大概是他自己的创作,他说描绘的是田野和河流。


这幅《影》是在报纸上看到一幅装饰图案,加以丰富改造而成。当然我是鼓励他要自己创造,但他说他看到这画很美、他想要自己把它在自己的画中画出来。


他说这话时带着虔诚的微笑,眼神清澈明净,似乎把它在自己的纸上创造出来就能够将这美占有。在许多观摩名作的美术学生上也能见到这种眼神,这是主体准备迎向客体、与客体融合为一的时刻。



某一次他从上衣口袋中掏出了一张半个巴掌大小的软趴趴的报纸剪片,一边对着它观摩,一边看着画纸构思。原来这是他在病房的报纸上看到名家的画作,心生向往,于是特意剪下来,拿到画室中准备模仿。


我喜欢他的第二个原因是他愿意在绘画中请教和讨论,这样便于我得知他绘画时是怎么想的。比如他问我画中的一些挥洒的线条他模仿不来怎么办,或许他并不需要具体的答案,他只是希望有人能够在他作画时就能够领会他的才情。像这几幅,就慢慢增加了自己的创造。根本上他是想要画自己的画,但需要有个让他能暗中较劲的对手来激发他。



他的绘画比较成系列,会在一种风格成形后加以巩固和变形,直至这个风格成熟。



这个类似动物的形状浮在厚重的多彩色块上的创意,我记得是借鉴了别人的某幅画,也有一部分是来自于他的前作《麦田》。之后他继续发展这个风格,比如《漫步人生路》等其他几幅。

可见模仿也是有利于创作的。艺术灵感,要么从内心深处获取,要么从生活和自然中获取,要么从大师作品中获取。


我希望他们能从内心深处获取,但有些人能听到内心的声音,有些只能在形式上做变换游戏。他们的生活比较单调狭窄,缺乏领略大自然的机会,所以模仿模仿大师作品也是一条好路子。


在画室开办的早期我不太愿意让他们去模仿,是因为他们通常会将病房的康复治疗中的临摹习惯带进画室,但在老陈身上我从没这样的担忧,因为他在选择借鉴对象时就颇有眼力,并非抄袭复刻而是用心揣摩、吸取长处、发展出自己的新风格。





传声筒策展团队

策划统筹:小卡,陈智民

主视觉:Sunny

平面设计:Sunny,鹤见,坨坨,程子健

线上排版:甜甜

墙绘设计:Chic@

现场布展:小卡,小i,张咏翊,海伦,坨坨,Bella,陈智民,陈红,轶宁,任老师,程子健

创意支持:丁家瑜


后记:在策展阶段,我们十分鼓励艺术家本人能够对自己的画作进行介绍,但是由于种种限制,他们能够和大众建立的连结有限。最终经过设计调整,此次展览保留了充分的互动空间,一方面各个展签的介绍都来自于艺术家本人,另一方面展览的墙面是可以自由涂鸦的,观众可以把对艺术家说的话尽情表达,我们会把这些声音送达到艺术家那儿,再把他们的反馈在展览现场呈现出来。详见 传声筒:精神分裂症专题互动艺术展



原载于公众号:王祖承精神世界‍‍‍‍‍

作者:陈智民

编辑/排版:甜甜


精神健康艺术团体。以超越学科的视角看待精神健康议题,身体力行促进知识和经验的生产, 秉持社会正义的理念, 探索多元介入的可能。开展同伴教育、 互助团体、 讲座沙龙等经典项目, 也通过影像研习、 影像制作、 戏剧演出、艺术展览等各种艺术创新方式进行精神健康大众传播。连续五年举办精神健康艺术展览。与多所高校合作, 组织教学和培训。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BritishCouncil、 706空间青年基金、 银杏基金会、 爱德基金会支持。


微信 perchthornbird

邮箱 thornbird123@fox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