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八子》,再观《八佰》,读懂战争的意义……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法之剑 Author 法之剑
文|庄志明律师
昨天上午,我观影了《八子》。预料之中,包场看电影,从头至尾电影院里就我一个人看。这和“法之剑”公众号昨天关于《八子》影评她,把八个儿子送上战场,最后无一生还……作者遭遇的情况雷同,不免唏嘘不已。
细想,《八子》电影遭遇如此冷场,也不足奇怪,在如今电影市场,电影能否大卖,不仅仅看电影本身做的好不好,还要看电影团队善不善于炒作,能否作为热点话题在网络上发酵,这是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从这个方面来说,电影《八佰》在网络上就“人红是非多”,热闹非凡,电影还没放,网络上口水战就打起来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派热闹的景象。我预测,《八佰》的票房应该不会太差。
电影《八子》由高希希执导,刘端端、邵兵、岳红、何润东等新老戏骨联合出演。影片根据赣南中央苏区真实事件改编,一位英雄的母亲,亲送八个儿子上战场浴血奋战,全部壮烈牺牲!
《八子》电影,我最早是从我的粉丝“全哥不吃鱼”的微博上了解到的,全哥如今生活在赣南,他推荐《八子》显然源自浓浓的家乡情怀。
赣南是一片红色的土地。电影讲述上世纪30年代的赣南地区,在这个被称为中国革命“红色摇篮”的地方,有这样一位英雄母亲,将八个儿子先后送入红军,奔赴战场前线。但战火无情,兄弟中的六人陆续牺牲,只剩下大哥杨大牛(邵兵饰)和最小的孩子满崽(刘端端饰)。
本来这位母亲准备将满崽留身边,帮助自己做做农活,然而,这一点点残存的幻想都被国民党反动派部队(白狗子)摧毁了。因满崽所在的村庄曾帮助过红军,红军撤离后,国民党部队对该村庄实施疯狂报复,除满崽娘、满崽等十几个老百姓侥幸逃生外,其余村民全都被白狗子残杀。
满崽不得已背井离乡,追寻红军,他的想法很简单,参军打白狗子为死去的乡亲们报仇。
满崽找到了哥哥大牛的部队,成了哥哥麾下的普通一兵,一场场艰苦战役的锤炼让新兵满崽迅速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战士。最后的战斗打响了,为了掩护大部队安全撤离,杨大牛排长带领弟弟满崽和全体战友浴血肉搏,直至全排人员全部牺牲……
《八子》反映的是国共战争,《八佰》反映的抗日战争,有些人认为后者战争的意义大于前者,这说法正确?更有一种观点认为国共之战是内战,内战无英雄。我不知这些说法从何而来,但不管这些说法哪来的,拿《八子》和《八佰》来比较战争的意义,这种比较是狭隘的,偏见的,毫无道理的。
如果稍微了解一些历史,对于刽子手蒋介石1927年发动的“”四一二”政变,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肆意屠杀,对于红军北上抗日长征途中的被围追堵截,对于置新四军于死地的“皖南事变”,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独裁天下,对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发起全面进攻,这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应该知道谁是罪魁祸首,谁在祸国殃民。
在那样的历史关头,面对敌人的疯狂屠杀,难道仅仅因为双方都是中国人,就主动放下武器,求得白狗子的同情,从而全身而退?陈独秀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就有过这天真的想法,以为只要跪地求饶了,老蒋就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杀害手无寸铁的革命同志了,最后把武器缴了,蒋介石收手了吗?换来的是更残酷的镇压,更疯狂的屠杀。
正是经过“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血的教训,教育了共产党人,对反动派不要抱有任何幻想,只有走武装斗争这条路,后来便有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武装斗争。
迂腐如宋襄公式的书呆子,不去主动应战,不抓住有利时机把敌人打败,幻想对方“按套路出牌”,圣母婊般地认为“自家人不打自家人”,如此这般,任你有多少颗脑袋也早就搬家了。纵观全世界,有多少国家不是经过艰难的内战才立国呢,美国不也是经过南北战争才走向统一的吗?
历史上,从牧野之战到秦朝统一,哪一场战争不是自己人打自己人?但封建制打败奴隶制,变法革新,先进生产力战胜落后生产力,这难道不是通过战争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再说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这也是自家人打自家人啊,难道也狭隘地理解成内战,进而否定其历史的进步意义?
战争的价值和意义不是看是否“内战”,而是看其是否正义之战。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历史上的战争,只有正义的和非正义的两类。我们是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的。一切反革命战争都是非正义的,一切革命战争都是正义的。
国民党军队对红军、对苏区老百姓的疯狂围剿和报复屠杀是非正义的,对非正义的战争,唯有针锋相对,血战到底。红军的战争是正义的,是有价值的。必须用正义的战争消灭非正义的战争。杨大娘和她的八子,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老百姓最讲朴素的道理。杨大娘心甘情愿将儿子送去参加红军,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白狗子迫害老百姓,红军则真心实意帮助老百姓,这就是对比的力量,杨大娘和红军的关系是建立在鱼水情上的。而白狗子最疯狂的一次残害百姓的行为,让杨大娘铁了心将身边唯一的儿子也送去参加红军了。
满崽到部队找到了哥哥杨大牛,杨大牛曾劝说弟弟满崽回家服侍老娘(内心里想为家里留个根):我出来打仗,不就是为了娘和你过上好日子了吗?这就是红军战士的家国情怀,谁也不想打仗,但面对迫害人民的反动军队,不得不打,唯有反抗。正如时下对美国发动的贸易战一样,我们不想打,但也不怕打;打,就奉陪到底。
真实的战争场景只有残酷和更残酷,没有风花雪月、小桥流水,风花雪月只是给观众增添一种可看性而已。前一秒还在和你说笑的战友,下一秒就可能离开人世,阴阳两隔,生死不过一瞬,这就是战争。
《八子》电影几乎没有爱情方面的元素,唯一的爱情片段就是满崽离开家乡前,心上人兰花送行的一段情景,兰花给了满崽轻轻一个吻,然后又给满崽唱了一首歌,歌中唱到“打仗归来,打土豪来分田地”(大致意思),这不就是苏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这种向往,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才能帮助他们得以实现。
杨大牛、满崽八兄弟,牺牲时二十岁左右,花季虽短,馨香永存,他们是红色赣南光荣岁月的一个代表,正是千千万万像他们的优秀儿女,让红军这支英勇顽强的军队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最终打败一切敌人,迎来新中国的胜利。
《八子》,让我们在影院重温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今天我们向英雄母亲和英雄八子致敬!在此呼吁宣传部门、电影工作者不忘初心,继往开来,“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读法言法语,请点击关注最上方蓝字“法之剑”
庄志明律师(微信号lmz8848)提醒,本文欢迎转发、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