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甜甜的恋爱总也轮不到我?

博客天下作者 博客天下 2022-04-25
《博客天下》和沈奕斐聊了聊年轻人关注的情感话题。比如:甜甜的恋爱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好的爱情是否一定会走向婚姻?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嗑CP”?“不婚不育保平安”真的成立吗?

 | 魏侨
编辑 | 丁宇

烟花三月,春归大地。扎堆的恋爱综艺提供了从“初恋”到“半熟”的情感困惑,霸屏的爱情剧向观众诠释着从“初识”到“余生”的甜蜜故事。
 
在影视、综艺当中,爱情是让人沉醉的美好、如影随形的羁绊;但在现实生活中,爱情来得似乎没那么容易,至少数据看起来不那么乐观。
 

微博@没谈过恋爱的我官博


民政部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结婚登记数据为763.6万对,这是继2019年跌破1000万对、2020年跌破900万对大关后,结婚登记数据再次跌破800万对。随后,话题#结婚登记率为何创36年新低#登上热搜。另一组民政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单身成年人口已经超过2亿,独居成年人口超过7700万。
 
人们为什么越来越难以进入一段亲密关系了?这不是一个新问题。2019年,一个名为“为什么脱单这么难”的讲座爆红网络,引发了无数年轻人的共鸣。这堂课的老师,正是复旦大学社会学副教授沈奕斐。她在社会性别、家庭社会学和情感社会学领域深耕多年,通过自己的学术理论,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分析和解答当下人们的情感问题。
 
沈奕斐

近几年,她更多地从讲台走到公共领域,成为B站上观点鲜明的“宝藏教授”,也是综艺里善解人意的情感导师。从《再见爱人》《90婚介所》,到近期热播的《没谈过恋爱的我》,她将自己在公共领域的表达称之为“把学术翻译为实践”。
 
《博客天下》和沈奕斐聊了聊年轻人关注的情感话题。比如:想要甜甜的恋爱,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好的爱情是否一定会走向婚姻?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嗑CP”?不婚不育真的可以保平安吗?

 

“嗑CP”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初恋成长真人秀《没谈过恋爱的我》播出之后,很多年轻观众惊呼:“没谈过恋爱的人,是在说我吗?”然而,这不代表年轻人对爱情没有向往,只是他们可能将对爱情的憧憬投射在了其他地方,比如——“嗑CP”。无处安放的荷尔蒙,就随着对别人“爱情”的想象中释放了出来。
 
沈奕斐就曾在B站发布过一则题目为《嗑CP有多快乐?BKPP是真的吗?》的视频,将泰剧《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中走出的热门组合“BKPP”作为了研究对象。BKPP在百度百科上有专门的词条,指饰演剧中人物的演员Billkin和PP组成的CP。
 

泰剧《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剧照


视频中,她对两个人的过往故事了如指掌,对粉丝们的“嗑点”信手拈来,理性深刻的分析更是折服了无数网友。
 
她举例说明,“活动中用指纹解锁对方手机”,代表着两个人建立起 “我们”这个整体,人们是渴望这种一体感的;“不自觉地牵手又被工作人员分开”,比故意牵手更让人动心,正是因为背后呈现出的套路之外的感性力量……
 
这种“学术嗑CP”的方式,既有深入肌理的田野观察,也有逻辑严密的理论支撑,严格意义上来说,沈奕斐是真正的“嗑学家”。
 
“当我们‘嗑CP’的时候,是看到了理想的亲密关系。”在沈奕斐看来,“嗑CP”并非人们因为不相信爱情而另寻的情感代偿。相反,愿意真心投入的人,恰恰是因为内心相信爱情的存在,对美好的亲密关系充满了向往。
 
沈奕斐B站视频《嗑CP有多快乐?BKPP是真的吗?》截图

过去,我们只能在小说里寄托情感,而随着图像时代的全方位到来,爱情也被尽可能的可视化。在具象的画面里,粉丝们拥有更丰富的想象空间。“他们两个人可能只是互相看了一眼,我们就想象成这是‘拉丝’眼神。你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你说这个多好玩呢?”
 
沈奕斐发现,那些让人心动的细节往往代表着我们自己对爱情最美好的向往。无论是不计回报地为对方付出,还是相濡以沫的依赖和信任,当“爱情中最美好的部分”被单独抽离、放大呈现出来,我们大脑里也会相应地分泌多巴胺。
 
那些观众随时随地捧着手机、不自觉地“姨母笑”的行为,其实是有相应的学术解释的。
 
“人类总是倾向于体验,感受有时不分正面与负面。”就像看恐怖电影时,我们既体验到了身临其境的恐惧和刺激,又不必真正面对生命危险,嗑CP让我们体验亲密关系中的甜蜜心动、辗转反侧,又规避了现实中真正的分歧、争吵,以及必须承担的责任。
 
因此,常有人说:“谈恋爱不如嗑CP”。
 

微博@沈奕斐


但沈奕斐并不这么认为。在她看来,亲密关系带来的并不止是幸福愉快的感受,更重要的是随之而来的自我成长。“没有一个人能达到完美和自洽的自我,我们就是在冲突和碰撞中不断颠覆自己,不断发现自己,不断成长的,亲密关系就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很重要的平台。”
 
“嗑CP”更像是一种对亲密关系的社会学习,沈奕斐所做的,正是阐明现象背后的逻辑,提供解决困难的途径。“我不管是参加《90婚介所》也好,《再见,爱人》也好,《没谈过恋爱的我》也好,都在考虑怎么能够让观众一方面感受到甜蜜和开心,另一方面增加一些获得感。”
 
所谓获得感,就是从他人的关系里收获自己的体悟,找到自己解决问题、通往幸福的途径。沈奕斐说:“在我们自己没有亲密关系的时候,我们通过恋爱节目,通过这些专家的解读,其实也能让人有所成长,我希望能够起到这样的一种作用。”
 

甜甜的恋爱,何时轮到我?
 

从初次相见的无措与尴尬,到相处过程中的笨拙与退缩,《没谈过恋爱的我》让许多观众感同身受。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两个人看上去明明都很优秀,但是他们却好像没有办法顺利地进入亲密关系?

微博@没谈过恋爱的我官博


事实上,对于可能萌芽的爱情关系,不主动争取,遇到问题立刻退缩的人,往往内心并不相信爱情会在自己身上发生。节目里,沈奕斐告诉这些或敏感、或社恐的年轻人:“如果你希望别人走进你的生命里,你得打开一扇窗。”
 
年轻人们之所以一边说着想要甜甜的恋爱,一边固步自封,沈奕斐道出了这种心理的微妙之处,“他们不一定是不相信爱情,而是觉得可能别人会有好的爱情,但是跟自己没有关系,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进入爱情。”
 
另一种误区则是对爱情模式的追求。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有偶像剧长篇累牍地讲述爱情的“完美套路”,也有社交媒体不断强化着“怎么判断他是不是爱你”,当许多人沉浸其中,常常忘记如何与一个具体的人相爱。
 
“说多喝水就是敷衍”“有异性朋友就是渣男”,动辄贴上绿茶、小三的标签……在这种氛围之下,社会对于爱情的容错率似乎也降低了。大众媒体堆叠而成的爱情模式成了恋爱的主角,而谈恋爱的对象成了完成模式运转的工具,在沈奕斐看来是本末倒置,背离了爱情的基本逻辑。
 

沈奕斐B站视频《谈一份好的爱情,要踩多少雷?》截图


“比如你期望一个人一旦爱你,马上就和别的所有的异性都不再来往,把你放在世界中心,时时刻刻愿意为你做牺牲,但一个理性的人在爱情初期是不会这么做的。如果这个人一开始就这么做,他很可能是非理性、很疯狂的,而在长期关系中,一个非理性的人很有可能造成可怕的后果。”
 
《没谈过恋爱的我》里,嘉宾们通过关键词来选择初次约会的对象,约会时女生都问到了“你以为谁会来”的问题。女生期待的是自己被坚定选择,男生们却认真分析女生选择的可能性。在女生的逻辑里,这代表着对方的第一选择不是自己。这样的“真实”回答引起了连番的误会,让观众们在荧屏之外很着急。
 
 “这种误解产生的时候,一方觉得这个话怎么能够这么讲呢?实际上另一方可能并不在这个逻辑体系中,他有自己另外的观点。”对当下的年轻人来说,在爱情关系中的表达,尤其是对于好感的表达常常是错位的。
 
沈奕斐在近期的一项研究里发现,关于“喜欢上别人会如何表现”的问题,结果与大多数人的想象大相径庭。
 

综艺《没谈过恋爱的我》截图


大多数人认为,爱一个人眼睛里是藏不住爱的。男性认为如果女性喜欢上自己就会不断地向自己靠近,变得特别的迷人;女性会觉得如果男性喜欢上自己就一定会在自己面前表现,或者是向闺蜜打听自己的情况。
 
但事实上,几乎四分之三的人都表示自己不会主动表达,而是默默关注、不动声色,甚至绝对不能让对方知道。“喜欢一个人是从自卑开始的”,获得了许多人的共鸣。
 
“如果你觉得别人没有给你足够的表现,就觉得对方不爱你,反过来可能你对自己喜欢的人也没有给到足够的信息。”在这种对于他人的想象和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中,错失就很容易发生,甚至被网友戏称为“反向奔赴”。
 

沈奕斐B站视频《为什么脱单这么难2.0》截图


那么,对想要发展一段美好爱情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沈奕斐告诉《博客天下》,有两个能力至关重要。首先,要有与很多人产生连接、成为朋友的能力,要关心真正的人,对人有好奇心,同时也有效地表达出来。其次,要对他人的兴趣有所判断,即能够有效地接收到“感兴趣”的信号。
 
沈奕斐在许多场合都反复提及,“爱情的开始,本质上是一个对他人有好奇心,想去靠近。”

 

我们的亲密关系将走向何方?
 

好的爱情是否一定会走向婚姻?也不尽然。
 
当爱情走过两性吸引、价值共鸣,形成良好的连接之后,再想走到深度关系中,“这个时候就有角色分工,我们俩要匹配,要怎么1+1大于等于2,就出现了另外一个词叫责任。”
 
如何分工,如何匹配,是婚姻关系中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剧照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中,灵魂相契的山音麦和八谷绢,却在迈向现实生活的路上分道扬镳。在沈奕斐看来,当山音麦主动承担了经济上的责任,让八谷绢有更多的空间去发展个人爱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分工”,这是走向深度关系的途径。但一向步调一致的二人无法正确消化这种分歧,美好的爱情也戛然而止。
 
在沈奕斐关于爱情“新旧脚本”的理论中,旧脚本强调承担固定的家庭角色中的责任,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而新脚本则优先考虑个人体验和幸福感,自己选择生活方式,更加自由。二者在不同的逻辑体系中,不分优劣,但不能彼此混杂。在自洽逻辑之下,新脚本与旧脚本也可以匹配。
 
无论如何选择,婚姻中要相互扶持、养育儿女、照顾父母,妥协、责任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就像《再见,爱人》里沈奕斐反复强调的一样,“不要高估你对没有爱情的婚姻的容忍程度,你其实到最后是容忍不了的。”
 

综艺《再见,爱人》截图


如何找到真正匹配的爱人?想象往往存在误区,一定要经过实践你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沈奕斐总是鼓励年轻人更多的恋爱和尝试,“年轻的时候可以通过磨合成为彼此想要的样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你自己有很强的个性,可能就得要不断自己去探索。所以有的时候我们通过不同的人发现了自己,其实都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随着社会走向个体化,传统的家庭观念一次又一次被解构,婚姻还是亲密关系存在的唯一形式吗?
 
沈奕斐告诉《博客天下》:“其实亲密关系本身就是一个谱系,除了爱情以外,在友谊中也很多的亲密的交流,例如战友情就是一个深度的亲密关系。同样我们与家人之间也会存在亲密关系。所有的亲密关系都是可以被替代的,但是它的替代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容易。
 
从爱情走到婚姻,是人类社会长久以来筛选出的走向亲密关系相对容易的途径。爱情中的性欲望的升华,情感上深度碰撞所达到的自我成长,婚姻关系中的承诺所带来的排他性和确定性,想要在其他的情感中找到替代,相比爱情来说更加艰难。
 

微博@沈奕斐


在沈奕斐看来,虽然“不婚不育保平安”的论调在社交媒体上甚嚣尘上,但事实上,婚姻仍然是当今社会最后的堡垒制度。
 
其实并不是不婚不育保平安,挣大钱才是保平安的。婚姻可以保证我们经济上风险共担,而一个人要挣到足够的钱承担这个风险,是更加不容易的。不是说不可以替代,只是有的时候那个替代的价值和难度其实超过你的想象。”
 
沈奕斐坦言:“随着年龄变化,多数人的确会有不同的想法。比如年轻的时候你对爱情或者稳定关系的渴望没那么强,但是往往在30到35岁左右会突然意识到稳定的亲密关系很重要;包括我们做丁克研究,20多岁的家庭特别容易丁克,但是很多到40岁大部分都会后悔。”
 

微博@沈奕斐


虽然结婚、生育都是个体的选择,但站在学术的角度,人类社会的发展依然存在着一些普遍的规律,能从理论的角度告诉人们当下选择所面临的未来的代价。
 
就像沈奕斐所说:“如果你觉得自己能承受,那就没问题,如果你觉得我可能到时候不能承受,那此刻寻找更好的方案,去学习怎么爱,让自己更幸福,这也是一种好的解决方式。”



 喜欢上别人,你会如何表现? 


 博 客 天 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