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帝遗址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

段生 师生 2021-03-13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号有熊”。黄帝为“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通志》说:“黄帝都有熊,有熊今郑州新郑。”但迄今为止,河南新郑境内并未发现与黄帝时代相当的都邑遗址。考古学家称有熊国的地域并不局限于目前的河南省新郑县,可能包括密县(今新密)、荥阳及郑州周边地区。


《周礼·大司徒》认为,“天地之中”即“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汇也,阴阳之所合也”。换言之,就是“天地之中”是天与地相汇合的地方,是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地方,也是万物生长的根源所在。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位于黄河与洛河交汇处的河洛地区,自古便有“天地之中”的说法,被视为华夏文明的核心地带。这里北依邙山和黄河,东据虎牢关,南眺嵩山,西有崤涵,四塞险固犹如天然屏障。


自古河洛出奇观,这里是圣贤豪杰诞生的地方,神话传说层出不穷。相传上古时期,龙马跃出黄河,身负“河图”,伏羲以此演绎八卦,成为《周易》的来源。又传神龟浮出洛水,背驮“洛书”,大禹依此书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

今年5月,北京大学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等知名专家学者双槐树遗址是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


巩义双槐树遗址,位于河洛镇双槐树村南的高台地上,距黄河南岸两公里、伊洛河东四公里。嵩山与邙山对峙,洛水黄河交汇,便于生活,四通八达又利于防守,中华先人慧眼独具,这里是都城的上上选择。


经过系统调查和大规模勘探,已确定遗址残存面积117万平方米,是一处裴李岗、仰韶文化中晚期至龙山文化的大型聚落遗址,距今5300年。这座史前遗址是中华文化与文明的载体,认为它很可能是黄帝时代的都邑所在地。


都城遗址三层环壕分布于居住区外围,每条壕沟均有对外通道,构成严密的防御体系,也见证了这一时期的强势与繁荣。其内环壕宽7.5米,深6米;中壕宽达23米至32米,深10米;外壕宽13米至17米,深度近10米。三重环壕蔚为壮观,整体布局气势宏伟,三重环壕和天界相对应,象征三重天,其规制显然是都城所在。

周边同时期的西山古城遗址、点军台遗址,以及大河村等组成的城址群,对双槐树都邑形成拱卫之势。


《竹书纪年》记载说(黄帝时代)“一百年,地裂,帝陟”,唐代天文学著作《开元占经》说,“黄帝将亡则地裂”,表明黄帝时代发生过地震,黄帝部落迁走了。巧合的是,在双槐树遗址的确发现有多处地震引发的裂缝遗迹,发现于遗址内壕和中壕东南部解剖沟内,呈东西条状,错乱交叉,缝内有淤积黄土,还有明显的地层错位现象。北京大学相关专家经过实地考察后,认为可能是地震引发的裂缝,且震级在6.0级以上。


从历史典籍和考古发掘而知,关于黄帝的活动轨迹,均在河南郑州至河南灵宝沿黄河一线。双槐树遗址正处于黄帝活动地域之内,而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从双槐树巨大的工程量上来看,也只有黄帝或其部族后裔,才具备如此能力。考古发掘及文献资料相互印证,双槐树遗址很可能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核心区域,是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之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更多精彩请扫码关注公众号

往期:神秘最高佛塔竟关联国运,与皇朝同时消失

信用到底、外汇枯竭、经济倒退,印度拿什么对抗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全球经济预测

我们与发达国家贫富真实差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