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举办外交话语研究论坛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SUBSCRIBE to US
2023年12月23日,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与胡开宝教授领衔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话语构建、翻译与传播研究”(17ZDA319)课题组成功举办外交话语研究论坛。
本次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外交话语的构建研究、翻译研究、传播研究及外交话语数据库建设与应用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同时,会议通过“上外语料库研究院”视频号直播,吸引了8000余名观众在线观看。
开幕式由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韩子满教授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语料库研究院院长胡开宝教授致开幕词。
他对参加本次会议的嘉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上外语料库研究院的发展情况,以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话语构建、翻译与传播研究”(17ZDA319)取得的进展,包括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数据库综合平台建设、中国特色大学外交思想及其术语体系研究、中国特色大外交话语研究概论、中国特色大外交话语构建研究、中国特色大外交话语翻译研究、中国特色大外交话语传播研究以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数据库综合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等。
随后,上外语料库研究院李晓倩博士向与会专家介绍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数据库综合平台建设的基本概况。在与会嘉宾的见证下,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胡开宝教授、天津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王铭玉教授、外交学院副院长孙吉胜教授共同启动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数据库综合平台上线仪式。
平台正式上线后,李晓倩博士对平台的基础信息、语篇展示、词频、关键词上下文语境、索引行等方面进行了实操演示。
上午的主旨发言环节由《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主编陈勇教授、《中国外语》编辑部常少华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执行主编周长银教授主持,共有六位专家学者就外交话语的相关议题分享真知灼见。
外交学院副院长孙吉胜教授进行了“从‘一带一路’的叙事竞争看话语体系建设”的主旨报告。孙吉胜教授首先介绍了叙事、叙事竞争及其影响,然后对中美“一带一路”叙事的差异进行了阐述,并指出面对复杂多维的叙事竞争,中国需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叙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提升传播效果,及时有效化解关于“一带一路”的不实论调,构建好“一带一路”叙事,做好国际传播,使“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郭树勇教授进行了题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概念体系”的主旨发言。郭树勇教授从“类型—关系—功能”的概念分析框架出发,介绍了习近平外交思想概念体系中的基础概念亚系统、核心概念亚系统和延伸概念亚系统等层次。
接下来,复旦大学祝克懿教授作了题为“国际传播的轻骑兵:‘年度字词’的传播力与社会文化功能”的主旨报告。祝克懿教授首先介绍了“年度字词”的概念与意义,并讨论了“年度热词”的信息传播功能,以及“年度热词”的社会文化功能。祝克懿教授指出,年度字词以小带大,以点带面,发展成为传播时代意义的轻骑兵,具有人际亲和力、信息传播力、情感共情力的文化外交力。
天津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王铭玉教授进行题为“‘一带一路’的语言及话语传播 ”的主旨报告,并从“一带一路”的语言概况以及“一带一路”话语传播两方面展开。王铭玉教授指出,“一带一路”涵盖了世界九大语系的不同语族和语支,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在沿线国家也日益受到重视;目前,“一带一路”相关研究存在虚化、碎片化、泛化现象,应当从主旨精神、主体定位、基本原则、内在条件、外在关系、角色关系、翻译方式等八个方面为建构一个合适的对外话语体系作出努力。
上海交通大学王振华教授做了题为“外交话语中的‘人—言—事’”的主旨报告。王振华教授首先对“人”、“事”、“言”进行了概念界定,并指出在外交话语传播中,“人”是传播的主体与受体,“言”是传播的媒介,“事”是传播的内容,从“人-言-事”三个维度研究外交话语及传播,可有效提升外交话语的传播的质量与效果。
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李德凤教授进行了题为“‘一带一路’中美主流媒体报道研究:主题建模”的主旨报告。李德凤教授首先对研究采用的主题建模方法进行了介绍,展示所采用的研究路径,并对比了中美四家主要媒体2023年“一带一路”相关话语的主题分布情况。
下午的会议包含青年学者论坛、专家主旨发言以及闭幕式。青年学者论坛随着傅敬民教授的主持拉开序幕,六位青年学者围绕外交话语的构建、传播等角度分享个人研究成果,专家依次进行点评。
华东政法大学王晓莉博士分享了基于语料库的“小康社会”英译在美英印主流媒体的传播与接受的研究。研究表明“小康社会”常与经济话题关联,以“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为主流译名,媒体总体呈认可态度但仍存在质疑。
上海交通大学尚文博博士借助Biber的多维分析法对1949年-2022年的中国外交演讲的语域特征进行了历时考察。研究对比了三个时间段外交演讲呈现出的不同语域特征,并提出外交演讲语域特征的演变反映出中国不同外交时期主流意识形态的变迁,与外交政策、话语的生产和传播实践等密切相关。
上海外国语大学姜向祎博士基于自建的中国能源外交话语语料库,借助话语历史分析法,考察中国能源外交话语中的命名策略、述谓策略、论辩策略和增强/减弱策略策略,并探究其背后的影响因素。
上海外国语大学闫潼博士则以趋近化为理论基础,从空间、时间、价值三个维度对俄乌外交冲突性话语进行批评性分析,旨在探究俄乌双方趋近化策略运用下的观点立场合法化,并阐释背后的成因,以揭示话语与权力、社会现实的互动关系。
上海外国语大学李苏瑶硕士对多模态官方外交话语中的图像模态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物质过程、距离、视角、色彩、字体、情态以及构图显著性等方面。研究显示,中国多模态官方外交话语展现出的外交形象具备平等尊重、真诚友好、正式严谨、务实客观、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积极有为等特质。
上海外国语大学何云祺硕士基于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理论,结合视觉语法与图文语义分析框架,从社交媒体特性、图像模态和图-文关系三方面,对比了中美外交部的社交媒体官方账号使用的多模态话语的构建方法和策略。
随后的主旨发言环节,由中南大学范武邱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王振华教授主持,共有四位专家围绕外交话语的翻译,传播以及知识体系建设展开学术探讨。
上海大学傅敬民教授强调了翻译在外交话语和传播中的重要性,着力挖掘翻译更深层次的文化、社会、政治、认知等功能,探讨国际传播语境下翻译功能展现的新的时代意义以及翻译研究的新议题。傅教授提出不同视角的翻译功能以及翻译研究的功能,同时指出翻译具有“正功能”、“负功能”、“显功能”及“潜功能”的复杂性,引出对外交话语传播的翻译功能思考。外交话语传播是翻译功能之一,“传播离不开翻译,但翻译并非只是为了传播”。
郑州大学杨明星教授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外交话语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报告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学术思想,强调了其对构建完整的国际政治话语体系的重要性。同时,外交话语学科建设和发展对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和参与全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呼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国防科技大学李德俊教授就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概念的英译进行主旨发言。报告从传统思想文化概念的英译现状出发,基于家族相似、概念的星丛和构造世界论等视角讨论语义对等和功能对等的困境,提出面对富含价值判断概念的文本,比如古代典籍,译者需要从个体等值到系统重构的转变中寻找概念翻译的出路。当代政治外交术语中包含大量传统思想文化概念,对于这些概念英译的探讨有助于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了解中国的精神世界。
最后,中国人民大学郭英剑教授从中国外交话语具体的翻译案例出发,在讨论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探讨未来的传播问题。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问题在国际交流中至关重要,而外交翻译需要对文化的细微差别、外交礼节和政治敏感性有深刻理解与阐释。郭教授讨论了传播现状以及存在的缺乏互动等问题,呼吁中国媒体需要改进其在国外的传播方式和效果,以期更好地传递中国文化和价值观。
会议进入尾声阶段,闭幕式环节由上海外国语大学耿强教授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语料库研究院院长胡开宝教授致闭幕词。
胡教授对线上线下与会者的参与表示了感谢,对此次会议在外交话语的国际传播研究上的深入讨论、丰富收获进行了总结。他表示将依托上外语料库研究院和上外的学科研究优势,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带领团队继续致力于中国外交话语的研究,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的中国。
撰稿人:张楠楠 李苏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