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成、戴长征、方长平等学者,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文约7500字,读完约需8分钟
GGRC2017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新发展
(吴志成)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的新表述,并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展现了我们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认识的新高度和实践推进的新境界。
自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双边、地区和领域等不同方面,谋划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这一理念多次被写入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决议或宣言,在国际社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和支持,凝聚了国际共识和各国人民的力量,彰显了强大的理论穿透力和思想感召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的“三变”新论断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的“四大赤字加重”新判断,深刻分析了当今世界发展的新形势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新挑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新原则,不断丰富和巩固中国外交的宗旨原则,塑造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新风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这两个全球新倡议。这是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两类安全的理论升华和实践拓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了新路径新平台,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的新主张,展现了维护公平正义的负责任大国担当。
党的二十大报告发出“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的新呼吁,站在当今时代发展潮流的前列和国际社会精神道义的制高点,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了正确的价值指引。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提出,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和构建实践的深化拓展。
后俄乌冲突时代
如何构建国际新安全格局
(戴长征)
一、当前国际安全格局亟需重塑
目前国际安全的焦点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大国安全格局加速失衡,新冷战阴云初现。近年来,随着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逐步民粹化、右倾化、保守化,美国又将经过改革开放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中国定义为新的竞争乃至遏制的对象。特朗普政府发动的中美贸易战、拜登政府全力推进的以科技竞争为核心的“竞争塑造”(Compete to shape)战略,都使中美大国关系的未来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新冷战阴云出现,人类必须避免大国关系再次走向对抗、冲突,甚至战争。
2.欧洲安全架构面临瓦解,区域冲突危机升。虽然后俄乌冲突时代的俄罗斯还能在多大程度上维持自身在欧洲区域安全中的自主地位尚难确定,但伴随俄罗斯战略收缩而带来的安全真空的出现将成为某种事实。包括东欧、中东、中亚、北极等在内的广大“环俄罗斯”地区安全局势均不明朗,区域冲突危险急剧上升,极易产生区域安全间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3.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安全议题不断拓展。一方面,诸如俄乌冲突等传统安全事件正在导致多领域的非传统安全危机,诸如粮食紧缺、能源匮乏、难民危机等衍生性安全问题正在冲击着区域与全球安全格局,造成系统性安全困境;另一方面,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持续发酵,特别是随着全球性交往的不断加深,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肆虐,以及星链卫星等对全球安全格局的影响,各国日益意识到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数字安全以及极地安全、深空安全、深海安全等已经成为维护国际安全稳定所必须关注的领域。
二、新安全格局的理论意蕴和现实指导价值
这源于新安全格局理念的三大理论意蕴:
1.新安全格局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导价值。关于新安全格局的表述最早出现于2021年11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国家安全战略(2021—2025年)》时指出,“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必须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此后,2022年10月,关于新安全格局的表述在二十大报告中被重点提及,成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之一。从根本上说,总体国家安全观及与之密切联系的新安全格局理念来源于实践,经过了中国国家安全实践的检验,并在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引领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变革进程中得到了体现,具有鲜明的实践意义。
2.以新安全格局统合国际国内两大安全空间。新安全格局理念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相互呼应,充分考虑到国际国内两大安全空间在深层次存在的危机传导机制,清楚地认识到,片面追求国际或国内的安全,是难以实现整体层面的可持续安全的。
3.新安全格局聚焦系统性安全问题。就国际安全而言,一方面,新安全格局高度关注传统安全领域的现实问题,重在夯实传统安全领域的稳定框架,为系统性安全的实现构筑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新安全格局也深度聚焦各新兴领域的安全问题,以“风险-韧性-能力”的全流程思路发现、处置、反思、检讨安全问题,有效提升对新风险的应对能力。
三、构筑国际新安全格局的策略建议
具体而言,现阶段构筑国际新安全格局可在三大路径上着力:
1.打造多元化工具箱,筑稳国际安全的压舱石。全球化时代,一般认为密切的经济联系会成为国家间关系稳定的重要压舱石,对于国际安全起着关键的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大国战略竞争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加上西方国家逆全球化思潮的不断发酵,经济相互依赖对国际安全压舱石的作用明显下降。为此,构建国际新安全格局不仅需要关注经济,也需要打造涵盖多元领域的国际安全工具箱,通过更多领域的深度合作与相互依赖来真正筑稳国际安全的压舱石。
2.高扬全球安全倡议,夯实国际安全价值基础。当今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此关键时刻,2022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的重要主张,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安全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进一步体现了中国希望同世界各国携手应对安全威胁、有效提升国际安全水平的诚挚愿望。现阶段,进一步高扬全球安全倡议,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必能不断夯实国际社会新安全格局的价值内核。
3.推动热点问题解决,彰显中国方案的力量。中国提出的政治解决俄乌冲突的主张,能够进一步彰显中国在国际新安全格局构建中的重要引领作用,体现国际安全领域中国方案的活力,为国际新安全格局的塑造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
构建大国关系新格局
(方长平)
一、大国关系在中国外交中的重要意义
1.大国关系处于中国外交布局中的“关键地位”。长期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与各大国关系的稳定与发展,将大国关系置于中国外交的“关键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的经贸关系,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中国与发达国家政治外交关系的稳定和发展。中国与主要大国关系的稳定,不仅影响大国关系的本身,还对中国处理好与周边国家关系、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乃至与多边国际组织的关系,起着牵引和带动作用。
2.大国关系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中国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进入新时代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美西方大国开始对中国进行遏制和围堵,美国在奥巴马时期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特朗普、拜登视中国为美国的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对中国全方位施压,中国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受到严重冲击。
3.大国关系推动了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的演变。必须承认,由于自身拥有的强大实力和影响力,大国在塑造世界秩序的能力方面确实具有绝对优势。无论从价值理念还是从制度设计上来看,世界秩序都明显打上了主要大国的印记,体现了大国的价值观念和制度偏好。随着中国等新兴大国的崛起,世界秩序面临着新的重构。推动世界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演变,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方面。
二、中国政府关于大国关系判断表述的演变
领导人讲话或者党的文件是我们对大国关系表述的主要体现。
最初,大国主要指的是发达国家。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将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以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不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妥善解决分歧”。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我们将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继续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继续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我们将继续积极参与多边事务,……”这时重点使用的还是“发达国家”的表述。
在党的文件中正式提出关于大国关系的表述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基于大国关系在美国特朗普上台以来出现的新动向,我们对大国关系的发展方向又有了新的判断。报告提出,“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在十九大报告的基础上增加了大国之间应“和平共处”的提法。
但无论是领导人的讲话,还是党代会报告的表述,大国关系(或与发达国家的关系)都处于中国外交布局的优先地位,其核心内涵是追求大国关系的稳定发展。推动大国关系的战略稳定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目标。
三、大国关系的新判断及其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的新判断。
(一)和平共处
在过去几年里,大国关系中出现的对和平共处的挑战更加突出了。
从历史上看,大国关系演变一直是推动国际体系变革的主导性因素,大国关系的复杂互动与战和变化,构成了大国兴衰的“历史主轴”。大国之间如果不能实现和平共处,无论是一战、二战这样的热战模式,还是集团对峙的冷战模式,都将给世界带来灾难性影响。
二十大报告更加强调和平共处、不发生冲突是大国关系的基本底线,也是国与国之间发展相互关系的重要基础。
(二)总体稳定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扩大同各国的利益汇合点,尤其是保持和维系大国关系的总体稳定,对于维护世界的和平发展、塑造繁荣友好的国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中美关系为例,我们要保持中美关系的总体稳定,特别是要保持双边战略关系的稳定,促进两国多领域对话,实现中美和平共处。
构建总体稳定的大国关系格局,不仅包括中美关系的稳定,也包括中国同其他大国的良性互动与关系稳定。
当前,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构建总体稳定的大国关系格局的现实意义愈益突出。
(三)均衡发展
促进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的构建,不能仅仅将目光停留或聚焦在中美关系上,不能仅仅重视中美关系的特殊性,也要看到中国同其他大国关系的重要性,兼顾与其他大国的良性互动,均衡发展。中俄、中欧、中日、中印等大国关系必须予以重视,其他大国间互动关系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应增加对印度、巴西等新兴发展中大国的关注,构建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新格局。
实现大国关系的均衡发展,有利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深入全面开展,进一步拓宽中国对外交往空间,增进大国战略互信,维护大国关系稳定与良性互动,在良性互动中构建大国关系新格局。
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袁正清)
在“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等论调再度甚嚣尘上的背景下,中国不仅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也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一条基于中国文明观的可行方案。
基于中国文明观的全球治理方案
习近平主席指出,“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差异自古就存在,是人类文明的内在属性。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人类文明”。中国方案倡导世界各国在行天下之大道的同时,尊重文明多样性,汇聚不同文明的宝贵智慧,充分体现了中国所秉承的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为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提供了一份以文明为内核的行动指南。
第一,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成果,为中国进一步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并推进新多边主义奠定了基石。通过在全球治理机制以及具体领域当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国际公共产品,中国也能够赋予伙伴关系更加丰富的意义,使得中国与各伙伴国之间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信任与合作关系产生联动效应,共享全球发展与治理成果,从而更好地实现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公平正义。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第二,超越文明隔阂与冲突,推动文明交流与互鉴,正视各方关系以及其他领域的矛盾与分歧对共同治理带来的负面影响,广泛协商,凝聚共识,发掘文明差异性中的正向效应。各国应当在对彼此文明间的共性及差异有总体把握的同时,重视关涉国际社会稳定和人类安全的关键议题,寻求更多交流与合作的契机,使文明差异性的正向效应发挥引领作用,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劲动能。
第三,超越文明优越,实现文明共存,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各国一道推动全球治理机制的改革与完善,不断强化全球治理体系的凝聚力,使得全球治理更加合理有效,破解全球治理赤字。中国兼具新兴大国与发展中国家等多种身份,能够作为全球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基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丰富实践为世界文明提供更具中国智慧的新方案,在机制的改革与完善以及各国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同世界各国努力实现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统筹全球发展和全球安全的中国探索
(郭锐 黄鹏飞)
一、从消极的“安全化和平”转向积极的“发展型和平”的时代诉求
促进全球发展和全球安全非但不是零和博弈和单边主义的关系,而且还是推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的一个重要场域,是独立自主、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政国际准则的进一步发展和强化,有助于构建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
不同国际形势背景下,不同的国际舞台上,中国持续为世界贡献着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全球安全倡议是中国在全球安全领域向国际社会提供的新的国际公共产品,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安全领域的生动实践,为人类社会通往持久和平与普遍安全指明了前进方向和正确路径。全球安全倡议以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为根本遵循,以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核心理念,以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根本准则,以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为实现方式,以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与争端、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为实现路径,内涵十分丰富。
上述“六个坚持”为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指明了破题方向,也为促进和维护全球安全明确了进取指向。而全球发展倡议则聚焦于世界各国发展的核心矛盾和关键问题,主张以全球发展优先、以人民为中心、普惠包容、创新驱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行动导向。
可以说,全球安全是全球发展的先决条件,全球发展是全球安全的破题基础、长远目标和必行思路,两者的内在辩证关系和积极的建设性互动,契合时代诉求,有助于当今世界从消极的“安全化和平”转向积极的“发展型和平”新方向。
二、破解全球发展和全球安全可持续难题的必然要求与务实举措
全球发展倡议是中国对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新的重大主张,旨在促进和实现全球共同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发展领域突出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创新驱动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行动导向”等重大理念,以对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重要取向,以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为根本理念,旨在进一步加大自身和全球重点领域发展的资源投入,为推动和实现全球共同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和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以高瞻远瞩的全球视野、务实踏地的战略举措,真正地着眼于全球发展和全球安全的长远目标与现实需要。可以说,党的二十大报告为破解全球发展和全球安全难题开出了良方,是新时代中国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的宣言书。
三、以制度性开放和制度性合作为战略引领与保障,开创统筹全球发展和全球安全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中国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永远不称霸。这为中国以制度性开放和制度性合作为战略引领与保障、更好地提供统筹全球发展和全球安全的中国方案、发挥中国作用,营造了有利的氛围,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近十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接受和认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丝路基金等新型国际合作平台成为践行“开放包容、互利共赢”全球发展新理念的活跃载体。中国积极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和生效,同金砖伙伴一道稳步推进扩员进程,这些都充分展现了中国发展惠及全球的负责任大国本色。
此外,中国通过创办全球发展高层会议,设立全球发展促进中心,创建全球发展知识网络,与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个机构联合筹备成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联盟(TVET),成立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与十余个国家合作生产新冠病毒疫苗,增强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疫苗和药品供给,举办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共同发起全球青年发展计划,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以及与全球伙伴共同构建农业、教育、卫生、生态等领域的多边合作网络等,这些举措集中体现了中国制度性开放和制度性合作的新理念、新作为、新进展,其重要成果也越来越多地以普惠化方式传导至全球各地,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赞誉和更多认同。
中国依托全球发展与南南合作基金、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信托基金、国际开发协会(IDA)、全球环境基金(GEF)等国际机制,积极致力于为国际发展援助和全球发展合作投入更多资金、输送更多资源。中国以实际行动贡献世界,以积极的建设性、创造性姿态不断推动全球共同发展,旨在以共同发展为主线,持续引领世界各国更多关注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一心一意谋发展目标,而不是对各类安全问题过于敏感和耿耿于怀,不断诱发无休止的纷争和冲突。中国致力于推动全球朝着“安全化发展”向“发展化安全”转型,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持续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
党的二十大报告以深邃的辩证思维和富有远见的战略布局,紧紧抓住长期影响全球发展的“安全化”因素这一牛鼻子,同时,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以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新理路来纾解全球安全局势长期动荡不安背后的全球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中国应继续积极有为、锐意探索,以中国式现代化促进全球发展、维护全球安全。
GGRC2017
更多阅读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Global Governance Research Center, RUC)成立于2017年3月9日,是北京巨丰金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琳女士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负责运营管理的教育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由原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领衔,前中国银行副行长张燕玲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旨在构建高层次、高水准的全球治理思想交流平台,并向社会发布高质量的全球治理研究报告,努力践行咨政、启民、伐谋、孕才的智库使命。自2018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连续四年入围由美国宾州大学“智库研究项目”(TTSCP)推出的、国际公认度最高的《全球智库报告》的“亚洲大国智库100强”。扫码关注我们
GGRC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