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苏中:美女主播聊天被骗2万元等

2017-08-16 新华苏中发现

和美女主播聊天被骗2万元 警方:保持健康上网习惯

2017年08月 16日 08:08 | 来源: 扬州网-扬州晚报 | 扬州网官方微博



视频聊天被骗(资料图片)

  原标题:和美女主播聊天被骗2万元 警方提醒:保持健康上网习惯

  “想要送我礼物吗?开通会员才可以哦!”“想要跟我私聊吗?要交2000元押金才有权限哦!”8月14日,高邮一小伙想在网络上和“美女主播”视频聊天,连番中招被骗2万元。

    想和美女主播聊天
    高邮小伙被骗2万元

    8月14日下午,高邮小伙小李在家玩手机时,手机中的迅雷软件跳出一个页面,页面上显示可以与异性交友,小李于是点了进去。

    点击后,手机自动下载了一个名叫“交友中心”的APP软件。安装成功后,小李打开“交友中心”软件,发现里面有很多的美女主播。小李随便点了一个ID,进去后发现,一个聊天页面中有很多人在打赏,小李也想点页面下的礼物送给美女主播,多次尝试都没成功。

    这时“美女主播”告诉他,只有花8元钱开通会员才有权限送礼物。于是小李按照美女主播的要求登录支付宝扫了扫美女主播给的二维码。开通会员后,小李发现自己的权限还是不高,只能在公共聊天页面上说话,小李想扩大权限跟“美女主播”视频私聊。“美女主播”告诉他,“要付300元才可以开通私聊权限,另外要交2000元押金,押金十几分钟后会自动退还给你。”

    小李信以为真,于是又登录自己的支付宝账号,扫了扫二维码将2300元打给了“美女主播”。随后“美女主播”以要礼物为由要小李将2000元花完。

    谁知花完了2000元,“美女主播”还是没有跟小李私聊。这时美女主播又告诉他:“需要再买2000元的礼物给她,她高兴了才会考虑与他私聊。”就这样, “美女主播”多次以各种理由让小李付了20000多元。

    8月15日上午,小李再次登录“交友中心”软件,发现已找不到那位“美女主播”了,小李这才明白过来自己被骗了,于是报了警。

    目前,高邮警方已经介入调查这起案件。

    视频聊天骗局多样

    保持健康的上网习惯

    近年来,“网络主播”成为一个发展迅猛的新兴职业,与此同时,以“网络主播”为由头的骗局也层出不穷。  

    小李遭遇的骗局并非个案,就在几天前,浙江警方曾抓获一个类似的团伙。嫌疑人从网上下载各种“美女主播”视频,上传至自己建好的网页,设置循环播放,再在视频上打上“直播”“LIVE”等字样,佯装成“美女主播直播进行时”。而后,他们又在聊天对话框内“自导自演”,假扮成主播和客人聊天,伺机虚构推出各种价位的“VIP充值服务套餐”,还暗示可上门提供性服务。浙江警方抓获嫌疑人后,发现操纵骗局的根本不是“美女主播”,竟是3个“大男人”。

    民警介绍,不少男性网民贪图一时刺激,被“美女主播”哄得神魂颠倒后,逐步掉入骗子们精心设置的陷阱。小李在看到别人在慷慨地“打赏”女主播,就急着充值,给“美女主播”送礼物,殊不知小李看到的那些网友,很有可能就是嫌疑人在“自导自演”。

    警方提醒市民,要保持健康的上网习惯,不要去浏览一些含有淫秽色情的网页弹窗,切勿试图寻求刺激,而掉入诈骗分子设置的陷阱。同时警方也敦促一些从事互联网广告发布业务的相关企业加强自身管理,为净化网络空间切实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

女大学生重度抑郁曾想轻生 如今变身义工开导病人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08-15 09:40:00

  

  绘图沈江江

  中国江苏网8月15日讯 最近,苏北医院心理科来了一位特殊的义工,22岁的小陈,是个大三学生。一到上班时间,总能看见小陈忙碌的身影,她一边笑容满面地帮助患者做心理测验,不时还与患者攀谈。谁能想到,一个月前,小陈还是一个重度抑郁症的患者,害怕与别人交流,有极端轻生念头,需要进行心理疏导。而现在,她不仅病情好转,还因做义工帮助别人,变得外向开朗,每天都有满满的获得感。

  不与人交流成“怪人”

  大学生重度抑郁产生极端想法

  一个月前,苏北医院临床心理科门诊室,来了一个面色漠然的年轻女孩。她叫小陈,22岁,家住扬州,在外地读大三。陪同她一起来的是母亲张女士。“医生,这孩子最近一直情绪低落,期末考试挂科了好几门,还跟我说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所以趁着暑假,我带她来看看。”

  苏北医院心理科医生童萍通过与小陈交流,发现小陈早在初三时,就开始害怕与别人交流,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后来就变成了独来独往,不愿和别人说话,不和别人交朋友。因为爸爸在外地工作,妈妈又忙于工作,小陈便把这一切都放在了心里。张女士觉得小陈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只当她是因为学习压力大,就没有放在心上。

  后来情况愈来愈严重,小陈开始害怕出门,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就连跟人说话也无法集中注意力。小陈妈妈以为是小陈学习压力大、抗压能力差,于是选择了让小陈休学一年,调适心情。可是休学一年后,小陈的情况并没有得到大的改善,小陈妈妈只当她是因为胆小,需要锻炼,还是选择了让小陈继续上学。

  随之而来的高考失利,小陈感到更加苦闷。进入大学后,她总觉得自己跟其他同学不一样,当有同学要跟她交流时,她都会下意识地回避;学校组织的所有活动她都不参与,除了上课时间,她恨不得时时刻刻把自己困在宿舍里。久而久之,她成了别人眼中的“怪人”。更糟糕的是,她开始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上课也没精神,感觉集中不了注意力做任何事。

  “我很痛苦,太累了,对未来没有信心,真的觉得活不下去。”小陈对童萍这样说。随后,经过专业的诊断,小陈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症。“因为她产生极端、轻生的想法,我建议她住院进行治疗。”童萍说,小陈需要综合性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

  病情好转敞开心扉

  变身义工帮助其他心理病患者

  “治疗时,小陈很配合,也能渐渐地找我们医生聊天,诉说一些心里的想法。”童萍说,经过两周多的治疗,小陈仿佛换了一个人,变得开朗了,也能正常与别人交流了。

  通过评估,小陈的抑郁症状改善了60%-70%,医生同意其出院。“可以说她病好了大半,不过随后她做了一个决定,让我很吃惊。”小陈告诉童萍,她想回到心理科,利用假期做义工。小陈说:“在我治疗的这段时间,心理科的医护人员安慰我、开解我,给了我很多鼓励,我也想像他们一样,去帮助别人,这样让我感觉很充实、很有意义。”

  “我很赞同她这样做,因为抑郁症患者虽然病情好转出院,但他们会对自我评价产生偏差,不相信自己,时间长了就会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这时候如果她能跟外界积极互动,对病情治疗也有更好的帮助。”

  于是,小陈通过在医院登记,成了一名义工,进行志愿服务。近两周来,她每天都在门诊“上班”,帮护士接待,进行患者分诊工作,还帮不识字的心理疾病患者完成心理测试。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小陈也找到不少“同伴”。“发现不少人跟我有一样的情绪,一样的症状,我很理解他们,就用自己的事例开导他们,跟他们聊天,每天我都有满满的获得感。”

  由于开学临近,前两日,小陈结束了志愿服务,踏上了旅途,放松身心。童萍说,小陈的变化她一直看在眼里,“从一开始就诊的情绪低落、极端想法,到现在乐观外向,经常能看到她的笑容,恢复了一个年轻人应有的活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