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母亲终究没治好父亲同性恋的「病」

荞荳 neets小报 2020-09-14

骗婚的概念于我只是一知半解,也就在听八卦时有所耳闻,真正去了解骗婚(此处单指同性恋骗婚),是因为今年年初看的两部同妻题材电影。


一部是台湾电影《谁先爱上他的》,讲一个男人死后把保险金留给了自己的同性情人,妻子拖着上中学的儿子打上门,大骂“小三”的故事。


邱泽放电的小眼神,外加爱最大的题材很快刷屏了社交媒体,一时间掀起讨论热潮。



身边一群单身狗的朋友们突然就杞人忧天来,“发现自己的另一半是同性恋怎么办”,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其实就是同夫/同妻问题。


以我浅薄的理解,同妻的困境似乎更为严重。低质量的婚姻一度让女性陷入自我怀疑,究竟是怎样的魅力匮乏,让丈夫看都不愿意多看自己一眼。


而今天要聊的另一部电影,用某些自媒体的话,这是大陆的第一部同妻电影——


《再见,南屏晚钟》

A Dog Barking at the Moon



北京某机场,黄筱萸的父母来接机,因为筱萸决定在国内待产,她和自己的外国丈夫打算回国住上了一段时间。


一家人在机场热情地拥抱,乐呵呵地打招呼,然而四个人上了归途的车之后却没了一句话。



筱萸看在眼里,她早就习惯了。自从幼年时,母亲捉奸了父亲和他的同性情人,家里的一切都变了。就像《谁先爱上他的》里的刘三莲,遭遇了此等变故,母亲李久梅就突然成了个歇斯底里的泼妇,满肚子的怨气都撒在了丈夫和女儿身上。



她想尽了法子要治好丈夫的「病」,得不到回应的她把这种愤懑一股脑地泼在女儿身上,俨然一副「父母皆祸害」小组里的模样。



女儿在学校里因为文采好被教语文的男老师欣赏,她非听些流言蜚语对女儿进行荡妇羞辱,指责她随她爸,不知廉耻;女儿掏心掏肺地劝母亲离婚,找寻自己的生活,她又气不打一处来,说劝父母离婚,全天下就她一份儿……


倘若实在没了指责的由头,她又投靠起玄学来,非说生的女儿克自己,如果当初生的不是她,生的是个男孩,现在就能给自己撑腰了。


活脱脱一个刻薄、愚昧的母亲,却又让人恨不起来。一方面,这样的母亲形象似乎不陌生,身边常有耳闻,另一方面,我们又知道她着实是个被婚姻不幸毁掉生活的可怜女人呐。



一次次的辩驳,耗尽了筱萸的精力。在国外,她总大胆地想着法子声援同志运动,然而回了国,她对自己的母亲全然束手无策。


有意思的是,《再见,南屏晚钟》将同妻问题置于北京的一户中产家庭中讨论,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去呈现中国传统家庭内部涌动的暗流和冲突。


“家丑不可外扬”的体面、“大人的事不许小孩插嘴”的父权,还有“大事化小、能过且过”的隐忍……这些中国人的规矩和哲学,在戏里呈现的时候,再熟悉不过了。



父亲这个角色,在筱萸的成长过程中是缺席的,他理性、自私且寡言,几次三番地提出离婚,却总被驳回。最后只能在家里沉默着,在外正视自己的欲望,凭着人类的本能追逐欲望,一个接一个地换着情人。(被问起为什么能过审时,导演笑着说,因为没注明父亲的情人是男人,就过审了)



歇斯底里的母亲的确是受害者,但她也有机会脱身。女儿结婚嫁人,她完全可以离婚开始新的生活,然而她非选择和丈夫彼此折磨到天荒地老,要么治好他的病,要么耗到同归于尽。


为了维系这份执念,导演又为母亲安排了明暗两条线。其一是,让母亲加入女德邪教,靠寻求信仰来支撑自己千疮百孔的生活,暗线则是母亲年少时的一段感情。



母亲年轻时有个关系很亲密的女性朋友,两人是同事也是室友,她们情同姐妹彼此喜欢,甚至这份情谊远不止是喜欢。最终因为“女人的一生怎么可以不结婚呢,那不是有病嘛”而各自妥协,母亲成了家,她曾经的女友也成了家,她最理想的退路被封死了。



《南屏晚钟》是费玉清封麦的最后一首歌,也曾是传唱度颇高的一首金曲,歌曲讲述了一段青涩的初恋情谊。片名的寓意,我就不用多加赘述了。



在电影的最后,母亲有一段超现实的交际舞,她生命里重要的角色一一出现伴舞,欢快的舞蹈里,母亲露出久违的笑容。而倏地一场大雨倾盆,所有人跑开了,母亲孤身站在雨中,最后关掉了一盏落地灯。



一场家庭的悲剧由骗婚而起,但到最后才明白,这部电影并不仅仅是想揭露同妻的悲惨境遇,因为谁都不是这场悲剧的症结,所有人都是受害者,真正该背负这一切的,是扭曲的环境和愚昧的舆论,这些塑造出一个苦难的家庭,并将其推向无解的境地


这评价虽说沉重,但电影并不是苦大仇深的。导演选的视角和呈现方式比较轻盈,兴许是因为故事始于筱萸吧,筱萸的身份是可以从这个家庭生活抽离出来去审视一切的,她选择和外国丈夫结婚,是一种逃避,亦是一种抽离的象征。


但同《谁先爱上他的》相比,它显然又是严肃的,没有得到死者为大的开脱,这种无解题的难度显然更接近现实生活


诚然,影片在很多方面有些粗糙,同扎实的剧本比起来,制作方面显然有些单薄,但我觉得不妨碍它成为一部值得讨论的电影。


电影的英文名叫“A Dog Barking at the Moon”,源于米罗的一幅画,中文可以叫《犬吠月》,寓意是指即使沟通无效,也不应放弃尝试,要坚持下去。



这寓意兴许有两层吧,其一是指不要放弃对理想主义生活的沟通,另一层就借导演自己的一番话来诠释吧。


“如果他们喊我回去审查重剪,我就拒绝。我知道国内年轻人有办法把资源免费发布到网上,我很OK,不会介意!希望我的国家和政府有一天可以明白,一个人是可以爱任何人的。”                             ——导演相梓



哇,你也在看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