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罗振宇公司讲书稿写作方法论

得到 普通人商学院 2019-05-23


      目 录      

一、说书稿写作

1. 基本流程

2. 创作情境

3. 说书稿“十不要”——解读者、主编创作误区
4. 说书稿内容价值要求
5. 文学类稿件的处理方式

二、审稿标准

1.  品控操作极简清单

2.  选题的负面清单

3.  产品的宪法级原则

4.  不正确的姿势必须要改进的

5.  审稿员、解读者与主编的分工: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6.  我们认为的品质阶梯

三、品控操作极简清单
四、一本书的价值

五、从哪儿开始讲述一本书

六、行文或者讲述的行进

七、如何结束你的讲述

八、自然语言的简便理解

九、如何正确使用一份品控意见

 

附:叮嘱的话


注:他们用的是“说书稿”一词,这里沿用。

 

一、说书稿写作 


整个阅读过程由解读者独立完成,在阅读的过程中解读者要反复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内容真的打动我了吗?如果没有打动自己,用户为什么要花时间听? 


写作过程由解读者和主编共同完成,主编帮助解读者对稿件进行打磨。 


1. 基本流程 


(1)解读者通读这本书,领会作者的精华思想,提炼成一小段文字,作为全书的知识地图;

(2)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搜索关于这个话题的背景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

(3)搭建关于这个知识点的知识脉络,画出知识坐标,告诉用户应该如何看待这本书的内容;

(4)填写说书提纲模板,与主编进行沟通。

(5)根据提纲模板,写作成6000-8000字的逐字口语稿,说书稿要求使用自然语言、有对象感、没有长难句、易理解


2. 创作情境


创作一篇好的说书稿的一个前提,是解读者找到正确的创作情境。它绝不是正襟危坐,焚香沐浴之后抬起笔把文字铺陈开来。这个情境是需要解读者充满“兴奋感”。


我们有一个比喻,这个讲述的过程特别像在饭桌上的朋友聊天。一定是我读了一本书,觉得很好,于是激动地跟身边的朋友说我看了一本书,讲了个什么内容,我觉得哪儿特别好。请注意,这个场合下,表达的欲望是特别强烈的。 你怀揣一颗“安利”的心,语气可能不夸张,但心情一定是迫切而激动的。
 
3. 说书稿“十不要”——解读者、主编创作误区


(1)大量引用原文的纯书摘或有声读物。

(2)没有精华内容的纯书评或导读。

(3)脱离原书的漫谈或讲课。

(4)音频环境难以理解的书面文章。

(5)没有信息增量的八卦、段子、恶搞、相声。

(6)广告、软文、宣传文案。

(7)没有对象感、交付感的脱离用户的自说自话、写作炫技。

(8)对用户的说教、作者个人价值观硬性输出。

(9)过于学术的对这本书或者作者的研究论文。

(10)充满修辞的纯文学作品。


说书稿应该正确定位于:对书中知识的重新生产:立足原书,转述、深加工、创造性创作,以一种服务者的诚恳姿态交付知识增量(视野、洞察、信息、方法论等),并且是口语逐字稿。


4. 说书稿内容价值要求


  • 客观性:忠实基于原书作者在书中的观点写作,不可曲解演绎,或强行向读者灌输自己的价值观。

  • 通俗性:听书是面向大众传播的产品,避免搞成小众学术研究。

  • 连贯性:前后呼应,内有主干,实现一个整体的信息交付,信息流从头至尾连贯、流畅。上下文起承转合有设计。

  • 条理性:结构分层,信息分块,条理清楚,具有清晰的结构条理。

  • 口语化写作:友好而高效的耳朵体验,良好的可读性。

  • 扁平化信息流:忌讳多层树状结构,忌讳大圈套小圈,忌讳多层“包装纸”。

  • 短句:避免长难句,听不懂、读不好——是耳朵和嘴巴最大的敌人。

  • 简单词汇:避免难词、生僻词,避免在音频环境中难以理解和记住的词。

  • 亲切感:接地气、言之有物、有亲和力。

  • 趣味性:遣词造句如果能风趣、幽默、有吸引力更好。

  • 舒适性:选择话题、用词、造句、表述,绝对避免任何惊悚、恶心、黑暗等可能会令听众产生不适反应的内容。


5. 文学类稿件的处理方式

文学类说书稿的核心是讲好内外两个故事。


(1)内部的故事


  • 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角度,重新把原书的故事情节讲明白。深者不觉其浅,浅者不觉其深。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不少人都觉得这是个家长里短的爱情故事,但这篇稿件的解读者一上来就给了用户一个有趣又能记住的点:作者简奥斯丁的头像印在10英镑纸币上,跟女王平起平坐。那么为什么有这个待遇呢?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说书稿的切入角度:作者把自己对经济社会状况的敏感深刻反映在了作品中,透过情节中的家长里短,给我们展现的是社会转型期的人情世故和风尚变迁。

  • 合理安排原书长篇大论的故事

    跳出原书的限制,最忌讳写成原书的故事梗概。对故事情节做合理裁切,原则上,出场人物不宜超过四个。

    根据你选的角度重新组织情节。即使是原书中“戏份”很多的人物,如果不能为你所选的切入角度服务,就要果断砍掉。出场人物过多,听完之后容易记不住,尤其是外国小说,人名还过于复杂。


(2)外部的故事


外部的故事是指给用户提供更多的外部视角,比如创作背景、作者介绍、文学史上的位置等,很多书脱离背景我们是很难理解的。


还是以《傲慢与偏见》为例,如果只说简奥斯丁是18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怎么个“最重要”法,用户是很难体会的。但是一听“出现在英镑上、跟女王平起平坐”,奥斯丁的重要性一下就具体了,而且也好记。


比如《傲慢与偏见》并没有完全“就书论书”,而是分析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介绍了奥斯丁的家庭背景、人生经历,然后得出结论——奥斯丁单枪匹马填补了文学史的空白。而填补空白这个结论,正是学界公认的、需要介绍给用户的重要知识。


文学作品的说书稿切忌故事和分析“两张皮”,分析而应该和“内部的故事”揉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弹幕。不需要大段大段的论述,你只需要在提到的相关知识的时候,及时补充上来就好。


二、审稿标准


1. 品控操作极简清单


(1)与原书相比,精髓表达正确吗?

(2)与原书相比,文稿的问题意识表达正确吗?能让用户理解并激发兴趣吗?

(3)文稿的主体内容映射和说明第一项和第二项吗?

(4)文稿从第一句话开始具备叙述势能吗?

(5)文稿提供的外部视角可以更好地说明第一项和第二项吗?

(6)总结可以让用户“带走”吗?

(7)结尾能引发进一步的思考和行动吗?


2. 选题的负面清单


(1)书中内容大部分已经过时的,经典除外。 

(2)无法获得主流科学认同的。

(3)没有认知升级(思想),书的主体内容仅为经验介绍的。

(4)内容为较大比例的三俗呈现,或者有诱导犯罪等嫌疑的。

(5)争议巨大的书,可能触及监管底线或者冒犯大多数读者的


3. 产品的宪法级原则


(1)转述,且必须符合原意。

(2)口语,且必须是自然语言。

(3)原创,不得有各种侵权。

(4)既不能对原作者、出版者侵权,也不能抄袭、剽窃有权利的其他转述者、评论者的作品。


4. 不正确的姿势必须要改进的


(1)不能跪着读书。

  • 对原书,“让人理解”、“让人认同”、“让人赞赏”之间,让人理解是基本姿势。认同和赞赏只适用于局部内容。


(2)解读者新增内容,区别实质性和技术性,实质性的必须明示,不得混淆为原作。

  • 技术性,是在叙事过程中为便于用户理解,采用一些贴近性的案例、比喻、网络新用语等的处理。

  • 实质性,指原书并未表达的内容,观点。如果确有必要,之前加上:我们也举一个身边的例子。


(3)不得对国内政体、政策等进行负面评论或者嘲讽。


(4)间离化:处理经典,有历史地位但是内容已经被迭代的书的基本态度。

  • “间离化”,是指对争议或瑕疵内容、历史名著等要避免沉浸式的解读。

  • 公式:我(解读者)看原作者是如何解读“xx”的。


(5)知识协调。

  • 避免严重影响立论的知识性错误、表达错误、逻辑问题等等。例如一些心理学实验已经被证实不可重复,不宜作为论据。


(6)经得起长时间的使用。

  • 有显著时效性的或者老旧的例子不要出现。


(7)其他严重的品质问题。

  • 例如, 某文学作品解读第一版,出场人物过多,不能形成印象。


(8)原作水平差怎么办?

  • 考虑选题的合理性,如果选题确认有价值,原著的写作水平低或翻译水平低,不是说书稿质量低的理由。


5. 审稿员、解读者与主编的分工: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1)解读者的责任:

  • 解读内容的原创性和独创性

  • 解读内容的准确性

  • 解读内容的创新性


(2)以下内容主编负主要责任,审稿员有义务在发现后提示:

  • 事实核查

  • 错别字

  • 口语化程度

  • 知识性错误

  • 植入广告嫌疑


6. 我们认为的品质阶梯


解读一本书,我们认为应该有以下阶梯性的品质,从技工到大师:


(1)技工:转述原作,快速掌握原作精髓

  • 原作的精髓是A,主要内容是a1,a2,a3,总结“所以是A”。

  • 逻辑规整的主题叙述,和形式自由的清单体,都是好的形式。


(2)资深技工:传神表现了原作的画风

  • 这本书有什么特点?(比如结构是主题型的而不是编年史的)

  • 作者是什么风格?(如果作者是调皮的,如何举例说明这一点?)

  • 原作一些巧妙的,奇绝的,大跌眼镜的地方,可否让用户感受到?


(3)工匠:作者的思维方式/方法论/价值观

  • 为什么我们应该读这本书?这个精髓A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不应该只有外部标准。如本书作者头像印上了英国货币之上,本书重版了30次等等。应该有外部标准,但是不能只有外部标准,也要阐述作品本身的价值)


(4)专家:指明原作在认知地图上的位置

  • 为什么作者会发现/贡献了A?特别是当我们知道还有BCD的时候。因为时代背景、个人经历、思想源流等等。如熊逸解读《利维坦》。

  • 为什么大家会一直误解?如熊逸解读老子。老子论述的对象是统治者。


(5)大师:理解原作在知识源流谱系上的位置

  • 作者说的其实是A2,这一进路开始是A1,经过原作的承续A2,又经过A3、A4,现在已经到了A5了。


三、品控操作极简清单


目前,得到品控团队针对“每天听本书”产品在质量控制方面正在使用“品控操作极简清单”。


这份“极简清单”将会展示给你,得到品控团队希望你生产的合格内容产品应当包涵的一切必备元素。同时,也希望它能为你的具体讲述提供粗略路径,成为你回顾修改时必要的自检手段。


品控操作极简清单


(1)与原书相比,精髓表达正确吗?

(2)与原书相比,文稿的问题意识表达正确吗?能让用户理解并激发兴趣吗?

(3)文稿的主体内容映射和说明第一项和第二项吗?

(4)文稿从第一句话开始具备叙述势能吗?

(5)文稿提供的外部视角可以更好地说明第一项和第二项吗?

(6)总结可以让用户“带走”吗?

(7)结尾能引发进一步的思考和行动吗?


我们相信,在你了解了这张“品控操作极简清单”,并能够熟练运用到自己构思和编织的内容中时,你离快速生产成熟高质量内容,受到用户的簇拥和推崇已经不远。


接下来,我们将在这份指南中,为你讲解这份清单中所包涵的如下必要元素。


四、一本书的价值


与原书相比,你讲述的精髓正确吗?


“每天听本书”解读者撰写产品内容的初衷,是基于一种兴奋感——你希望把一本书的“好”说与更多人听,传递写书人和读书人的诸多灵光乍现。


一本书的“好”在哪里?其实因人而异。


有的人能够从生涩的《诗经》里读出雨雪风霜背后的兴衰背影,有的人读出的则是自己的爱恨哀乐。同一本小说,我们时常会发现,有人拘泥于故事,有人却对照出时代。


这些都对,其中折射的是每一位解读者的独特之处。但是,如果从衡量“每天听本书”产品内容质量的角度出发,你需要把一本书最普遍且正确的作者原始意图与公认的独特价值传递给用户,以此为基础,去构筑你作为读书人心有灵犀的讲述。


是的,首先要正确,所以是“原始意图”。这是解读时通篇讲述的起点。


通常微小话题包孕的,是更深远的背景,而年代画卷的色块里,往往能映照出大时代的波澜。所以,在介绍一本书的历程开始之前,你需要做好的最大准备,就是应该理解原书作者究竟为何发声,为何表达。你需要把作者最原初的意图清楚明白地转述给用户,因为也只有以此为基础,你的介绍对象,一本书,才会被用户感知到最初的轮廓和形象。


然后,你需要更深入的正确,我们称它为“公认的”独特价值。它通常会埋藏在一本书的序言、后记、推荐序之中,当然,也不免藏得幽深,在纷繁杂乱的扩展资料背后。一本有着解说价值的书,自然有着同代人和后世人不同的看法和评断。在介绍一本书之前,首先帮助你的用户梳理这些或繁或简的来龙去脉,清楚、明白、直接地告诉他们,今天你需要知道的是什么,而非浪费宝贵的时间,再去关注那些昔日角落里的灰尘。


以上这些功能的综合体现,为了简便,通常被我们称为讲述一本书的“精髓”元素。这是用户了解你讲述的最初起点,也是你在动笔之前,准备结构内容的最大前提。


接下来,用三个简要案例,帮你更好地理解“作者原始意图”与“公认的独特价值”所构成的“精髓”不应该表述成什么模样。


范例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为你讲述书中精髓——真实的中国村庄是怎样的,近百年来我们的村庄都经历了什么。”


“精髓”的语句应该是正面告知,而非空置问题。在具体表达上,我们更看重正面叙述,更看重包涵精要信息和精彩叙述的陈述句,而非怎样、如何、什么、何种这样的空洞描述。在内容品控层面,这类精髓语句的描写,是不成立的。


范例二:


A.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为你讲述书中精髓:黑猩猩和人类一样,拥有复杂的政治和道德规则,政治的起源比人类更古老。”


B. “……这本书的研究发现,我们和这位多毛亲戚之间的距离,远比人们以前以为的要近得多……那些在人类的权力世界中出现的东西,几乎全都能在黑猩猩群体的政治生活中发现踪迹。从黑猩猩的身上我们能看到,政治不仅存在于办公室中,也存在于自然界里,甚至可以说,政治出现的时间,比人类更早。”


我们来对比一下同一篇稿件最初版本(A)和迭代版本(B)的“精髓”描述。


请注意迭代版本的黑体加重部分,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修改,源自该书“25周年纪念作者自序”和书前的推荐序言。作者在这一部分阐述了自己进入动物行为学领域的最初动机和踏入黑猩猩社会行为研究的最初意图。这是我们希望你应该关注的“作者原始意图”的某一种体现。这句话的添加,是期望解读者能够坦诚地转述给你的用户,书为了什么而写,从而帮助你的用户理解作者究竟是在为了什么而发声、表达,再由此生发出你的总结和表达。


同时,我们希望你注意到,迭代版本并未采取刻板的“精髓”句模式,而是把“精髓”作为一段要素功能融入了具体讲述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关注的是功能,而非成规。


范例三: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 xx。今天为你解读的是《王国与权力》……为你讲述书中精髓:纽约时报如何从一份曾经亏损的报纸走向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媒体机构。”


这本书的“精髓”乍看之下似乎并无问题,但是仔细核对原书,这个表述恐怕并非本书最公认的独特价值。


通过对原书内容的翻查,你能够发现,这本书讲的是“在纽约时报这样一个‘王国’中,新闻专业主义如何与权利斗争互为犄角,从而形成了纽约时报特有的文化”。而纽约时报的扭亏为盈和巨大影响力,其实是这个传奇故事最浅显的表征。通过这个案例是想帮你明确,找到一本书最公认的独特价值非常关键。如果是貌似理解的似是而非,极有可能让你的“精髓”看起来正确却偏离了书的真正内核。


还有几点提醒: 


 “精髓”本身不应该被拘泥,它当然可以像上述例子中那样,是你在开端讲述的称作“精髓”的一句话,但它也必然可以只是包含“精髓”这个功能的几句话,甚至一个简要的段落。


包括“精髓”在内的每个元素,都将是你展现匠心和创造性的腾挪空间。我们要求你关心的,是每个元素在讲述中功用的达成,而非形式的刻板。


五、从哪儿开始讲述一本书


与原书相比,文稿的问题意识表达正确吗?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为你阐明除了“精髓”之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究竟应该从哪儿入手,来讲述一本书?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如何吸引用户的最初注意,并吸引他持续专注下去。


讲述有很多种方式,但是并不是每一种方式,都能在限定的时间内产生足够的吸引力,被我们的用户持续地关注、理解和赞叹。


听书产品音频限时只在30分钟以内,这样的产品形式不支撑你面面俱到,因此 “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


“问题意识”是你在开始构造讲述内容之前就必须具备的自我省思之一,它和“精髓”将规范你的讲述不偏离我们确认的产品内容方向。


对于“问题意识”这个“方式集合”的阐释,我们将使用其他产品条线的一些具体内容,比如若干订阅专栏的开端讲述部分,来帮助你更形象地理解。


但首先,我们需要你牢记的是,“问题意识”并非是一个特有的固化形态,并非刻板如一的行文手段,更非陈词滥调的“套磁”和故作精彩的自问自答……希望你能理解我们特意称其为“方式集合”而非某一特定方式的考量。


范例一:


《柏拉图4:让孩子心想事成,正是害了他》


欢迎来到傅佩荣的西方哲学课,你好,我是傅佩荣。本周谈的是柏拉图深入剖析人性,对人性有所认识之后呢,接着就要谈柏拉图对教育与政治方面的看法。


说到教育,每一个人都懂一点,也都不全懂。我们先看看两个极端:一个是所谓的“虎妈狼爸”,想尽办法让孩子赢在起跑点上,然后一路胜过同侪,在念书考试与专业才艺上出类拔萃。但他们可能忘了反思,孩子快乐吗?孩子会有幸福的人生吗?


另一个极端是顺着孩子的愿望与要求,像《易经》的象征所说的,乾卦象征父亲,也象征马,坤卦象征母亲,也象征牛。父母亲等于为子女做牛做马,完全以子女为主,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同样忘了反思,孩子有没有受到理想的教育,孩子会有幸福的人生吗?


所以我们今天不妨听听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怎么样看待教育这件事。


上述案例意图说明的,是从哪里入手讲述柏拉图的教育观念。显然,教育这件事本身,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天然的强关联。那么构造一个与讲述内容关联性非常强的问题,从而引导用户获得对一本书核心问题的认知,引起用户的好奇和对解答的期待,是最简洁的途径,这也是很多解读者在字面上理解“问题意识”的最初印象。


问题意识很重要,但千万不要为了提问而提问。这种方式会让你的讲述从开端就蕴含着一丝僵硬和某种功利气质,而且弱关联性的问题本身也会败坏书籍主题本身的精彩。 


在开始讲述之前,你需要参考“精髓”的要求,在彻底吃透一本书的字面内容之外,彻底理解文字背后的作者原意,甚至作者没有总结,但你能够沿着原书论述自然获得的衍生结论。如果能够达到与作者对话,或者站在作者之上的认知高度,来讲述一本书的价值,这将帮助你成为用户簇拥和赞叹的解读者。


面对确定选题之后具体的某一本书,你需要重新审视内容,问自己几个问题:


这本书的核心认知究竟是什么?
我是否能够把握如此复杂艰深的内容,讲得精彩动听?
我是否应该做更多的研究性阅读?
我的研究性阅读是否能够帮助我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究竟在表达什么?
作者为什么要表达这些?
……


我们希望你能够不断地通过前期自我提问的方式深入地探索关于你要讲述的这本书的一切,最后选择一个最有关切和最有关联的问题作为深入该书核心问题的入口。


范例二:


《帝国的兴衰·周一·“罗马公司”的崛起》


你好啊,我是何帆,欢迎回到我们的读书俱乐部……今天,我们先讲罗马帝国的兴起。我先给你读一段话:


“没有人在其性情上会如此狭隘或冷漠,乃至不想去探究罗马人究竟是利用何种方法,以及在何种政府体制之下,在不到53年的时间,将几乎整个人类所居住的地方都纳入他们的统治,这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成就。”


这段话是古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Polybius)说的。这是一个战败者对胜利者心悦诚服的赞美。波里比阿不是罗马人,他的故乡在希腊,他是罗马人的俘虏。波里比阿写过一部名著,叫《历史》,此书的英译本和中译本均改名为《罗马帝国的崛起》,这是为了突出书里的主题。这本书记录了从公元前264年到公元前146年之间的历史。在这段时期,罗马与迦太基名将汉尼拔苦战多年,最终摧毁了迦太基。罗马军队东征西伐,在西边征服了西班牙,在东边灭了马其顿、科林斯,控制了整个希腊。地中海上,已经无人能够与罗马抗衡。罗马帝国的基业,正是在这一时期奠定的。


这个案例是把讲述转化到一个蕴藏在话题内的核心问题,是问题意识更有兴味的表达方式。叙述罗马的崛起有多种方式,但是借战败者之口说出的心悦诚服的赞美,既是罗马崛起的真实写照,也是我们自然而然会想要探究的一个核心议题——为什么连被征服者都在赞叹?罗马的崛起究竟神奇在哪里?


推而广之,这个案例意在说明,除了构造快速进入原书主题的问题,事实上,我们希望你还能够注意到某些更好的方式,比如,复现出一本书内蕴的问题,也就是原书的问题意识。一本书能得到几年到十几年的流传,有可能是各种时代的潮流造就;一本书能够得到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流传,更大的可能是它触及了人类的普遍价值。我们希望你能够发现这些不同程度的问题,展示出问题背后的时代潮流或者普遍价值,这种方式既可以帮助你的用户得到更具有价值的认知,也可以帮助你获得用户的普遍赞誉和推崇。


除此之外,通过对原作者、原书“问题意识”要素的发掘,你也会逐渐发现,这种讲述状态,可以帮助你非常好地管理用户预期,也就是说,用户在讲述的开始阶段就能知道他将听到的核心信息是什么,是否有兴趣。运用得当之后,这不但会是对用户的吸引,也将是你提升自我表达具体而有效的着力点。

范例三:


《苏格拉底1:苏格拉底的“无知”》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介绍苏格拉底(Socrates,469-399 B.C.)。苏格拉底本人是非常好学的,他对于在他之前的自然学派跟辩士学派都非常熟悉。但他后来只做一件事,就是每天上街跟别人聊天,跟别人对话,到最后发现好像没有人可以说得过他,所以很多人想说:他是真的有学问,还是说只是口才比较好?所以我们今天谈的主题是:苏格拉底的“无知”。


无知两个字加在一个人身上,一般都是负面的意思,说这个人好像很天真,是不是什么都不懂啊,或是这个人强不知以为知。都不是,苏格拉底不是这样的意思,苏格拉底是始终保持一种质疑的心态,就是对权威的结论也有所警惕。那么他求证的过程反映出他的明智,这背后有什么故事呢?


这个案例的示意性相对明确。我们在讲述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时候,却用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构建对他的核心词“无知”。这种方式,又恰恰表现了苏格拉底“诘问”式对话的某些特质,同时,也在更大程度上唤起了用户的学习兴趣。因此,强调问题意识并且良好地运用它最基础的目的,就是为了唤起这种的学习兴趣。


当然,在这个问题上,你要避免一些可能会遭遇的误区。


学习兴趣的唤起并不意味着需要使用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句为代表的诘问或者故作姿态。你能够带领用户探索的,是一本书最具魅力的核心认知,它所唤起的,应该是用户对核心认知本身魅力的迷恋和好奇——你的核心认知和你对核心认知的讲述,足够重要,足够精彩。


学习兴趣并不是泛泛地的推翻什么和建立什么。打破常规认知、梳理出新认识确实能带来的强大表达效果,但是还是希望你能明确这样一点——表达效果的强大是基于你的论述有坚实的基础和充分、饱满、生动的论证,或者足够具有颠覆性且能够令人信服的观点、论据互为支撑。仅仅追求表达,并不足够。


在这部分的最后,和对“精髓”的要求类似,我们希望你能够根据上述这三个例子和相关解说,进一步理解“每天听本书”产品内容对“问题意识”要素的期求。你可以从更简便的三个方面去理解它:阐明原作的问题意识、管理用户的价值预期、唤起用户的学习兴趣。它必然不拘一格,但追求的效能始终如一。它有许多表现形式,并不存在一种固定而刻板的方法,这是你从这三个简要方面做具体层面理解的基础和前提。


六、行文或者讲述的行进


文稿的主体内容可以映射、说明精髓和问题意识吗?

文稿具备叙述势能吗?

文稿提供的外部视角可以更好地说明精髓和问题意识吗?


下面是就具体讲述做的一些阐释性说明。


“每天听本书”原始产品是以文字面貌呈现,我将以“行文”的概念,暂时替代“讲述”的说法。但是,在具体撰写的过程中,还希望你能时刻注意到,这是一份最终落实到“讲述”上的产品,它将决定你行文的语气、语态和词句构造。


首先,要注意结构内容的前后呼应。


在你清晰地表达出“精髓”,引入了很好的问题意识之后,后续的大部分阐释都应该为它们服务,这些内容将会像车轮的辐条,最终归于一个中心。你要在其中明确一条或者你能把握住的几条线索,把核心认知贯穿始终。你需要在行文的过程中无数次地告诫自己,叙述的详略,应该和自己的核心认知相匹配、呼应,而非相反。


其次,在内容呼应的基础上,注意自己行文整体和细部的精彩程度。


我们可以使用很多不同的理解来称呼这种对于精彩程度的要求,比如“文似看山不喜平”,或者“龙头、猪肚、豹尾”。但为了求简便表达,我们姑且在这份指南里称其为“叙述势能”。这里借用的,其实是物理学的相似概念表达。我们知道,重力势能是指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你的行文叙述,就是那个被举高的物体。它的重量由你对核心认知的探索界定,举高它的程度,考验的则是你“讲故事”的技巧。如果你能准确把握核心认知,并且表达得足够清晰、精彩,那么整体行文拥有的起点越高,你就越能体会那种一气呵成的感觉,精彩、清晰、流畅、生动地把一本书的特别之处转述给你的用户。


最后,关注一本书文字内容之外的必要信息—— “外部视角”。


这个问题的本质,其实仍然关乎你怎么看待一本书。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是,对于那些足够困难和重要的书籍,比如《诗经》或者《辞源》,围绕某个核心认知谈论它可能就是讲述最重要的过程。而如何谈论,就关乎你怎么看待它在所处知识谱系中的定位。在这方面,你应该做出相应的阅读和了解。因为对于你的用户来说,你就是他们的读书人。在讲述一本书的时候,你应该不仅仅为他们带来一本书的文字说了什么的信息,还应当包含帮助用户理解一本书的其他一切必要信息。


下面这个案例,将为你部分地演示,如何通过外部观察和外部相关信息来解读一本表面看来难以归纳内核的散文随笔集:


“……《旧山河》是本讲中国历史的随笔集,作者刀尔登给我们带来了对许多历史片段的生动解读。


人们解读历史,大多有现实需要,希望借历史来揭示现实问题的形成原因和可能后果,从中寻找解决办法。对历史的解读有段位之分,比较低级的一种,叫做影射史学。它表面上讲一个历史人物,但谁一听都知道是在对应和影射当下的某个人,虽然用于泄愤很方便,但因为大量运用断章取义、扭曲比附的手段,没什么史学价值,历史是不可能那样简单重复或移植的。有一段时间流行过采用这类解法的书,但读者很快发现这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


什么是高级的解法?


我们首先会想到黄仁宇的大历史观,他的《万历十五年》,一刀切开那个年代,用现代的经济学、政治学做工具,进行全景式的扫描,它的高级,在于开辟了新方法和新视角。《旧山河》代表着另一种高级解法。作者刀尔登对历史不做影射和臆测,采取的是还原和解析。他喜欢用逻辑和常识来推理一个历史材料,或者一个早有定论的道德命题,一直推到我们的意料之外、逻辑之中的局面。”


显然,这个例子里对于黄仁宇与《万历十五年》的运用,意在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历史的一种“高级解法”,由此来引出原书那另一种“高级解法”是什么。而这些,显然并非这本散文随笔集中的文字能够提供的信息。


在介绍一本书的核心认知时,你要能够通过添加这种与书中主题相关,又在书中文字内容呈现之外的必要信息,避免机械、枯燥地就书说书。在讲述一本书的时候,你应该不仅仅为用户带来一本书的文字说了什么的信息,还应当包含如何从一本书相关主题的一切信息中找出最能帮助他们理解核心认知的脉络,如果你对这一脉络的把握,能够隐含在每一段对书本内容的转述中,呈现给用户更高级的理解角度,极佳。


以上,是对解读者几个具体行文要求,为了方便记忆,你可以把它们归纳成简短的短语——“前后呼应”“叙述势能”“外部视角”——来帮助自己在具体操作时勾连记忆。


七、如何结束你的讲述


总结可以让用户“带走”吗?

结尾引发进一步的思考和行动吗?


这一部分将是你构造讲述内容或者说撰写文稿的最后一个步骤了。


在这一部分,你需要明确,自己应该怎么结束一场精彩的讲述。就像我们在之前强调的一样,“并不是每一种方式,都能产生足够的吸引力,被我们的用户所关注、理解和赞叹。这既有方式本身的问题,也有产品需求的背景。”因此,我们要求你在不拘一格构思收尾手法的路途上,要考虑加入这样一些必备的元素,帮助你的用户更方便地获得认知。


首先,你的收尾应该是对此前精彩部分的总结和回顾,但这种总结和回顾不应该仅仅只具有干瘪的提纲作用。


我们希望你能在这一部分的讲述中首先产生一系列自我提问:


  • 我的总结是不是又机械地重复了正文阐述里每部分的总结内容?

  • 如果我总结了三点,那么其中最重要的、用户最应该获得的认知究竟是哪一点?

  • 按照前两个问题的标准,我所构造的结尾提炼出来的核心认知,能够被用户更迅捷地接受、使用并转述给他人么?


由此,你需要时刻注意在讲述即将结尾阶段可能会出现的松懈和平淡,并时刻提醒自己,在这里仍然需要紧张、精彩和最重要的认知。当然,如何在此体现这种表达效果,应该是你自由发挥创造性的园地。我们关心的,仍然是功能的达成。


最后,每一次讲述的末尾,我们还希望你明确一个小问题——我的结尾是否能够引发用户“进一步的思考和行动”?


事实上,实现这一功用的外在体现仍然是一个精彩的结尾。当你构造了一个精彩、简练、认知层次清晰,可以帮助用户更便捷地理解核心认知的结尾时,这段文字也自然会延伸出一些告知和指导的功能。比如,你的讲述能够帮助用户指出进一步的门径——如果想要深入阅读某个主题/学科/专题的话,接下来从哪个方向入手?如果想要实践某个理论/概念的话,又应该从哪里切入现实?诸如此类。


这个要素功能的达成,将帮助用户更好地感知到得到产品内容一以贯之的价值感和获得感,而同样,具体达成的方式,是解读者发挥创造性、闪转腾挪的自由空间。


在此,通过两个简要案例,我们希望帮助你理解对于结尾部分的这些要素,应该大致以什么样的面貌呈现。需要额外说明的是,这些范例旨在演示思路,其本身并不代表实际要求。


范例一:


“就这样,苏格拉底成为了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为哲学而死的“殉道者”。他的死一方面揭示了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可能、甚至必然发生的冲突,同时也用自己无可指摘的一生为哲学做了最好的辩护。我们甚至可以说,苏格拉底用自己的死,换取了哲学更美好的生命和未来,因为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会不断反思,“怎么会有人给苏格拉底这个好人,这个哲学家判处了死刑?”于是哲学就在这样的反思中获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正是因为这样,苏格拉底不但被称为是哲学家的典范,还被称为是哲学家的守护天使。


这就是《苏格拉底的申辩》的主要内容……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这个案例比较集中地体现了那一系列自我提问所希望达到的功能。你的结尾部分不应当呈现出一种机械而刻板的提纲面貌,而应当是前文内容的有机组成。这种“有机”性就在于,它可以勾连前文的内容,在总结的基础上引人思考,引导进一步的认知结论——“哲学就在这样的反思中获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范例二:


“好了,以上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虽然贝克特发明了一个“战争资本主义”的新概念,但仔细分辨,可以发现这个概念其实是新瓶装旧酒。认为航海大发现加上武力扩张,使得欧洲国家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客观来说,不算什么新观点。不过,这本书创新的地方在于,通过聚焦棉花这么一种小小的商品,把真正改变世界的重大因素和重要事件串联了起来。殖民扩张使欧洲变成了棉花产业的中心,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机器的强弱转化、资本的全球流动、金融制度的创新、劳动力的迁移、以及被压迫者的反抗和革命这些划时代的巨变。


此外,作者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强调国家能力在工业革命和西方崛起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有意思的是,这个解释,可以和我们解读的另一本书《大国雄心》形成一个对话。如果是国家,而不是宗教、文化等因素导致了东西方大分流的话,那么回到航海大发现的时代,为什么欧洲国家有意图进行武力扩张,而中国却没有呢?我们在《大国雄心》里谈到,郑和下西洋要远早于哥伦布发现美洲,但是当时的明朝却没有进行殖民扩张,因此《大国雄心》这本书认为中国文明本身就有不扩张的这么一个要素。这么说来,即使贝克特的解释是正确的,国家确实很重要,他的回答似乎也不能完全排除其他因素,特别是不同文明特征对东西方大分流的影响。


好了,以上就是这本书的全部内容。为你准备的笔记版文字,就在音频下方的文稿里。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这个案例意在说明一种可能性,即,在结尾部分给出进一步的分析、引导,以便帮助用户在获得核心认知的同时,也能够收获进一步的思考,或者能够借此把核心认知向着行动转化。具体到这个案例,其长处恰在于呈现出了这本书的认知可以与用户之前获得的知识做出勾连的(当然,这里所说的“知识”不应该局限在听书产品内),从而说明这本书是你窥视一系列问题的门径和辅助,借助对这本书的理解,你可以理解很多相互勾连的知识领域。


八、自然语言的简便理解


你是为了讲给别人听么?


到这里,对极简清单的逐项要素解释告一段落了,一篇内容文稿构成的基本要素也已经基本齐全,但我们仍然会要求你回顾全部文字,并重点关注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更愿意把你的文稿称作一次“讲述”。


“得到APP”传递给用户的主要内容,目前都以“音频+图文”作为主要手段,而其中音频又是更主要的方式。因此,解读者在创作内容之初就应该不断提醒自己——你是一个讲述者。你所面对的是一个从未谋面但莫名熟悉的客体,你需要不断地述说,从而找到一种告诉未曾读过此书的熟人书中有何种精彩、何种智慧的语态和激情,同时又能够抛弃文章字句里那种佶屈聱牙和复杂曲折。我们希望你以此为起点,理解编创往来中经常会被我们称为“自然语言”的讲述姿态。


九、如何正确使用一份品控意见


没有什么是不能探讨的。


在这份指南的最后,我们将帮你了解一个操作上的具体问题——如何正确使用一份品控意见。


每一份“每天听本书”产品都会使用包含上述内容要素的极简清单检测质量,由此生成一份“品控意见”。这份意见的初衷,是为了质量的齐整,也是为了不断帮助解读者修正讲述,不断向更好地服务用户和蕴含更高价值感的质量目标努力推进。因此,品控意见并非一味挑剔。


正常情况下,一份品控意见会包含两部分功能,即,意见和建议。


一般来说,对于“意见”功能涉及到的内容,解读者必须对照修改,而对于“建议”功能涉及到的内容,我们希望你能够向这个方向努力靠近,但并非强迫性要求。尽管如此,但是我们仍然希望你能就此问题给出一定的回应和反馈,通过沟通达成共识,从而不断提高内容和讲述的水准,提高解读者和产品的美誉度。


附:叮嘱的话


这里还有一些话需要额外叮嘱你。


我们希望你理解品控意见的初衷,就是希望你明白,大部分品控意见都是可以商讨和沟通的,不存在机械执行和强迫落实的“发令”口吻。品控的出发点是对用户和产品负责,期望你的讲述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好的认知价值。所以,如果你对品控意见有任何的想法,都可以与你的主编沟通,通过沟通产生的共识谋求解决。当然,沟通本身即是摩擦和交锋的水域,时有风浪暗流,但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良好的沟通达到彼此相长、共同提高的目的,这个初衷并不会有任何改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