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区块链创业者口述:区块链与社交结合,能爆发魔力吗?
精华笔记·人工智能
笔记君邀您,先思考:
①如何理解区块链的“去中心化”?
②社交与区块链结合,会产生什么魔力?
③区块链和数字货币是什么关系?
引言:从2018年伊始,借着A股市场的东风,区块链便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
然而面对近期持续跌停的概念股,给不少准备进军区块链市场的追随者们一盆冷水。区块链为何如此火爆?究竟是新机遇还是新泡沫?局内人是怎么看的?
徐可, ONO创始人兼CEO,95后,19岁时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2014年开始区块链创业,成功开发并运营基于认知盈余的价值社交App“era”,月交易流水超800万,成为火爆一时的现象级产品。
后成功开发并运营基于图形学算法的区块链游戏“Cryptodogs(创世狗)”,首日卖破千个ETH。
目前正在研发国内首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泛社交应用App“ono”。已先后被猎豹CEO傅盛、松禾暴风、逐鹿资本、华创资本、硬币资本等顶级机构或投资人投资。
01
2015年开始接触区块链
创世狗最贵一只卖到900万
首先,我从来没炒过币,现在创业做的东西(“ono”:一款搭建于区块链技术和分布式存储技术的去中心化泛社交App)也和币没有任何关系。
从2015年起我就开始接触区块链,2015年以太坊处于比较初期的阶段,代码可用性不高。今年才发生了一个井喷式的发展。
AI笔记侠 注:以太坊是一款能够在区块链上实现智能合约、开源的底层系统,上面提供了各种模块让用户来搭建应用。如果将搭建应用比作造房子,那么以太坊就提供了墙面、屋顶、地板等模块,用户只需像搭积木一样把房子(应用)搭起来。
一开始接触区块链是我身边有创业者在做,曾经和他们简单交流过。
当时认为它就一个记账体系,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但是我没有深度思考去中心化意味着什么,或者说多个节点相互认证,达成的这个共识机制能够给这个社会带来什么价值。
我想通这个问题是在2017年年初的时候,那时我在做社交。
我发现我们需要区块链。
注:徐可于2014年末组建团队,研发并运营了国内首款基于认知盈余的价值社交应用“era”。
在“era”里,用户既可以在线发布任务,通过支付报酬获取帮助,也可以查看并获取附近任务,利用自己的技能完成任务从而得到相应报酬。
“era”曾登上苹果App Store社交板块排行第6名,总用户数量超过百万,月交易流水过800万元人民币,估值高达1.2亿人民币。
2017年我开始思考,怎么把区块链和社交结合起来做一款产品,刚开始时团队只有6个人,后来才慢慢地扩充。
以太坊的电子猫:CryptoKitties ,“以太币”是该游戏中唯一的交易货币
2017年8月,以太坊的猫火了。为了测试“ono”上链(上链:基于区块链应用场景的叫法)的可能性,我们尝试IM(即时通讯)上链。接着,我们在币圈当红炸子鸡BeeChat(一款视频通话的应用)上独立开发了一个和以太坊猫很像的产品,就是创世狗。
视频通话软件:BeeChat
去中心化的云养狗,本质来讲是一个有繁殖系统的卡牌游戏,是用一套图形算法机器来绘制每一只狗。
创始狗
我们对于创世狗的生成非常严谨,它的基因都是通过算法生成、机器绘制的,国内其他的玩法仅仅是几种简单的组合而已,而我们的狗每一只生出来都是独一无二的。经过区块链认证后,它代表你所拥有的狗的唯一性。
当时我们只用了7天就做出来了,线上交易量非常好,第一天上线就炒到一只在30万人民币左右,现在一只最高900多万。
我们当时还解决了以太坊猫会出现通胀的问题——因为它卖创世猫,那样的机制下很容易通胀贬值,变得不值钱。
这个产品是做目前的社交产品的时候,抽调一点点人力的练兵之作,现在仍然在运行。
02
真正的区块链3.0时代还没到
基础设施处理能力还需要指数级增长
我认为真正的区块链3.0时代还远远没有到。每一代的系统体制,无论是性能还是容量上的扩充,都要能够达到一个指数级增长才能够生成下一代系统。
我们都知道比特币一个区块只有一兆,经过这一个区块,每秒钟最多只能处理7笔交易,这个速度是非常慢的,然后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方案提出说能够提高这个记账速度。
如果能号称3.0版的区块链网络,一定要在账务处理能力上有质的飞跃,才能在更多日常场景中获得应用,目前传统中心化的交易网络,可以达到10wTPS(每秒10万笔)的处理能力,目前公链(指全世界任何人都可读取、发送交易且能获得有效确认的共识区块链。)的处理能力离这个量级差距还很大。
举个例子,以太坊拥堵是很明显的问题,比如二三十万人同时在公链进行交易的情况下就达到以太坊交易能力上限了,这个是目前系统设计上的约束,增加机器也无法解决问题,因为多个节点同步产生的流量开销也是非常惊人的。
目前来看,区块链想要进入到3.0时代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发展,可能这个周期是十年或者几年,但是总体来讲是乐观的。
03
基于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解决方案
技术的诞生源于需求,区块链和互联网早期大同小异。现在的区块链,需要发展很多基础设施。
举个例子,BTC、ETH、EOS(分别指:比特币、以太币、EOS币),他们其实都是一种解决方案,区块链存在本质上是要解决去中心化的问题。
早期很多创业者发币,实际上为了激励用户。要真正实现去中心化,就需要进行多节点认证。要多个节点,就要多台机器共同识别。这个多台机器从哪里来,就要组一个网,撬动用户能够主动将机器投入进来,这就需要有一个激励机制。
为什么比特币要挖矿,用算力去兑换币,去挖币,就是开发者为了达到去中心化的目的,需要终端在这边跑,所以才发币给终端提供者作为奖励。
04
区块链和加密数字货币,没有本质关系
币和区块链没有本质关系,具体要看项目的类型而定。
举例来说,你是要发公链(指全世界任何人都可读取、发送交易且能获得有效确认的共识区块链。),公链需要多台终端的情况下,就需要给用户以激励。
比如说我们做DAPP(一种分布式应用,类似于智能合约,但不局限于金融领域。),从理论上来讲,早期我们不需要发币。这件事跟发币没有半毛钱关系。
实际上我认为任何一个空气币,原因都是为它创造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很多创始人发出项目白皮书后,项目启动是滞后于发币的,就会造成即便这个创始人没有撒谎,他没有觉得自己在吹牛,确实他拿到钱以后会那么去做,还是会造成他和用户时间上交叉不对等的情况。
如果创始人很熟悉二级市场操作,币可能会在短期内快速膨胀,指数级的增长。这个情况在经济上就会形成一个强烈的不对等,造成一个巨大的泡沫。而这个泡沫在某个阶段是一定会爆炸的,受到损伤的不仅是二级市场的进场玩家,包括他自己也会受到比较大的波动。
其实一级市场大家也看到贾跃亭最近乐视的问题,就是说我们认为牛皮最好不要先吹出去,保守一点,给大家带来惊喜没什么不好,业务发展跟你的股价拉涨不要差异非常大,还是要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长曲线。
我们更认同一种做法,先把产品做好,因为我们本来做DAPP还是to C的,我们是可以从用户数据看出产品价值的。当然,我们看到的用户数据跟中心化平台的用户数据是两码事,中心化平台的用户数据是把用户数据握手上,我们看到的是用户的流动性,他们在这边的各个节点的活跃度等。
05
UQ是用户行为标记
是一种共识机制的体现
我们有这个价值依托之后,重新定义用户的注意力价值。用UNI Quantum(UQ:一种数字资产,用以决定内容的分发、订阅、推送,形成去中心化的社区生态。)的形式进行用户行为标记。
UQ不是一种用于交易的加密货币,在ONO社交平台UQ不可交易不可转账,只是作为平台标记,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积分体系。它标记了用户的所有行为,让用户看到可用数字化体现的注意力价值。而作为平台方我们会以各种形式让用户共享收益。
比如举例子,我在“ono”发了一篇我花很多心思撰写的爆款文章,其他人看到后愿意在这个上面消耗时间,消耗注意力,其实就是我变相地获得了UQ。而我获得的这些UQ,让我理解了这个注意力价值的同时可以从中获得收益。
它跟一般的积分系统最大的区别是共识机制的体现。举个例子,你可以想象我们在一个文明社区,一个全新社会,大家没有货币体系,系统创造了100亿个积分,每一个人一开始初始值是一样的,随着社区发展,比如我很努力,你经常消费,会慢慢形成马太效应,努力的人就会赚到更多的积分,从而产生需要更多变现或行使权益的需求。
只有发展到这个阶段公司才会考虑用什么方式让注意力价值变现,这是需要成为一个体系之后才能去考虑的事情。
如果开始很多事情没想清楚,过早的做一些无关的事情是很容易闹很大笑话的,产品本身也会出现偏移。
06
今日头条也在做去中心化,
但跟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是两个东西
我们现在做的新产品“ono”是一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泛社交类DAPP。产品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解决方案,为95后00后构建一个不同于现有社交产品的泛社交类平台。
“ono”是一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泛社交类DAPP
2017年3月份我们正式开工,团队最早是从6个人开始的,预计2018年3月份上线第一版本。
其实早在2016年9月份我就拿到钱了,这个过程中我经过很长时间的自我思考。
最早其实什么借鉴都没有,欧美也没有原型,我们完全在构思一个新一代的社交产品。
社交有一个很核心的机会点在于next generation(下一代人),一代人一个产品。80后、90后就是微信,80初的那波人可能是QQ。可95或者00后却没有一个属于他们时代自己的产品,他们事实上被分流在微博、QQ或者一些小的流量平台。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杀手级应用符合他们的社交需求,我们就是对应这个来做的。
“去中心化”这个概念在互联网行业不是第一次提及,今日头条、快手其实也在做,千人千面,但是它没有用区块链解决这个问题,是用人工智能解决的。
这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Deeplearning(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中一种基于对数据进行表征学习的方法),其实我们也在用。我们需要的是用机器学习加上区块链,区块链的核心点是要建立共识机制。今日头条它可以不用上链的原因是,它不缺生产方,它的内容生产是拉来的,他直接拉数据就好了,也就不需要激励机制。
所以这两者区别主要是在于内容提供方是谁,今日头条是靠自媒体或数据源产出内容,再做分发,可以说是一个分发渠道。
其次,我们不产内容,没有小编也没有合作的B端,我们是纯C端,依赖普通用户产生内容。如你所见,普通用户在没有对价和激情创作内容的时候,平台会充满无趣,所以有些中心化平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会选择签大V。比如微博与明星经纪公司、段子手等。
但我们不一样,我们如果再去用这个思路解决问题,去签一堆大V,那“ono”就又变成中心化平台了。
所以我们决定把内容上链,以及需要更好的激励机制。我们用UQ去激励用户,用户产生有价值的内容就会获得UQ。而UQ作为不可交易,不可出售的一种标记,公司会以奖励形式让利于用户。
在我看来,KOL(关键意见领袖)和普通用户一样。产品初期我们会吸引种子用户进来,但是他们不会是作为KOL存在。不是大家传统意义上理解的我要推他,我要给他刷几个粉丝,没有这种规则。
07
区块链和社交有重要关系
上链之后会有最大的爆发力
区块链和社交关系紧密,社交有两个最重要的点决定了它上链之后会有最大的爆发力。
第一点,社交的无差别对待性。社交是没有门槛的,每个人都可以加入,每个人都可以退出。它是一个完全依赖人类社会本来就存在的东西,而不是依靠一个玩法。
社交本来就是去中心化的,只不过我们人类为了适应社区环境,为了方便协作产生了金字塔结构。而未来把自由重新还给人类的唯一途径就是启民智,协助一些规则可视化,告诉他们什么东西是正确的,是对的。
比如过去来讲,一个聪明的年轻人想到一个点子,就忽悠大家一起劳动,这件事赚到很多钱,全都进了年轻人的腰包,而其他人付出劳动者并没有共享收益(你发微博红了,微博因为你的内容获取了1000万日活,但他没有和你共享收益)。这就是中心化的,其实是不公平的,但大多数人都没看懂,还乐在其中。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事情透明化。大家要达成共识,这个事情公不公平。
第二点,社交是人性的救赎。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让人类多了更多看世界的视角,且更为关注人自身的价值体现。
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在变得越来越丰富,只有时间是不变的,我的时间花在什么事情上是决定了这件事情值多少钱。这就是注意力价值,这就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
这世界上很多人其实缺少这种视角,管中窥豹自然格局有限。就像我走到大地上,我以为地球就是平的。但我如果坐的是宇宙飞船,离开地面,我看到地球就是圆的星球。
而去中心化社交可以给人类带来更多看世界的不同视角,发现更多未发掘但存在的自我价值。
内容来源:本文根据徐可口授整理,经区块链探长(ID:qqtanzhang)授权发布。